資源簡介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學設計教學基本信息課題 《真善美的小世界》學科 音樂 學段 中段 年級 四年級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音樂是聽覺藝術,學生主要通過聽覺活動感受與體驗音樂。音樂音響隨時間的流動而展現,不具有語義的確定性和事物形態的具象性,為學生感受、表現音樂和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提供了廣闊而自由的空間。所以,我在本課教學過程中,突出對音樂的直接經驗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師生共同聆聽、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旋律、歌詞、意境,在聽覺體驗下學習本課歌曲。2.教學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本課歌曲是一首歌唱美國“迪士尼樂園”的歌曲。歌曲由兩個樂段租場,A樂段中每個樂句都是從弱拍開始,從低音向上大跳,跌宕起伏,充滿活力,表現了人們的歡樂情緒。B樂段為副歌,由強拍開始,旋律平穩,優美,節奏舒展,與A樂段形成對比,這是人們對真善美小世界發自內心的贊嘆。表達了人們在這個小小世界中感受到的美好和歡樂以及對真善美這一人類心靈崇高境界的贊頌和追求。 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紅英小學唐家嶺校區四(11)班的學生,該班學生接觸半年多的柯達伊教學體系,在音高聽辯方面,他們能夠聽出大調式的音階排列,并建立在了首調概念,可以在常用調上聽辯音高及簡單旋律;這個年齡的學生在學習音樂方面具有了一定的鑒賞和表現的經驗;同時也能夠運用正確的發聲方法演唱歌曲,本課教學設計力求使學生在聽覺、節奏、審美能力、歌曲表現力、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能力、 自我及相互評價能力方面有所進步。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夠通過對歌曲的學習,感受到小小世界中的美好和歡樂,以及對真善美這一人類心靈崇高境界的贊頌和追求。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發聲練習、正反唱、、音程構唱、聆聽、演唱等環節中,采用了體驗、對比、探究、模仿等方法學唱歌曲。 3.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夠進行二聲部的配合演唱,并認識D.C.反復記號。 (2)能夠用有彈性充滿活力的聲音演唱A樂段;能夠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B樂段 教學重點:能夠感受歌曲兩個樂段不同的情緒,并用不同的唱法演唱出來。 教學難點:二聲部的配合和準確4.教學流程5.教學過程預設一、導入 1.師生問好 2.和聲練習 1)大調音列練習 2)和聲導入 【設計意圖】 利用視唱環節,達到發聲練習的目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提前感受G大調的音階旋律,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學習歌曲 (一)二聲部學習 1.正反唱 ①教師提出第二樂段中最后一個樂句的關鍵音,和學生進行正反唱的游戲 師:DO SI DO 生:DO SI DO 師:DO RE SOL↓ 生:SOL↓ RE DO ②再次演唱,請學生用磁扣擺出來 ③教師指著旋律,并且唱出音,學生向上構唱三度音程 ④學生觀察教師手勢,師生接唱 教師唱:MI RE SOL 生: FA MI RE DO RE DO SI DO 【設計意圖】 利用正反唱的練習,提出本課的二聲部合唱的難點部分,練習唱準最后一個樂句平行旋律中的大跳音程關系,即降低了難度也增加了趣味性。 師生接唱 ①教師用鋼琴定音高,學生觀看教師手勢,進行內心聽覺,第二遍演唱 紅色部分教師唱 ②教師出示樂譜,教師唱紅色部分 ③教師出示樂譜,學生完整演唱,教師配合演唱高聲部 【設計意圖】 利用師生接唱、師生配合、學生構唱的形式,循序漸進的進行二聲部的練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聆聽的能力,同時降低了二聲部的配合的難度,增加了趣味性,為學習歌曲做好準備。 (二)學習第一樂段 1.初聽歌曲 完整聆聽,感受情緒,判斷演唱形式 2.第二遍聆聽歌曲 出示樂譜,判斷歌曲分為幾個樂段,認識反復記號D.C. Fine 3.深入學習第一樂段 1)在律動中讀歌詞,學生兩兩一組互拍律動 教師出示樂譜,聆聽第一樂段的音樂,學生邊拍律動邊感受這一樂段的旋律、樂句、情緒特點 旋律樂句特點情緒第一樂段跳躍弱拍開始充滿活力第二樂段3)演唱第一樂段 教師指導學生發聲及情緒的把握。 【設計意圖】通過感受第一樂段的旋律、樂句、情緒特點,把握第一樂段的演唱風格,同時加入律動游戲,不僅增加趣味性,同時也能夠輔助學生對這一樂段演唱情緒的把握。 (三)學習第二樂段 1.聆聽第二樂段,對比第一樂段的音樂特點 旋律樂句特點情緒第一樂段跳躍弱拍開始充滿活力第二樂段平穩強拍開始抒發情感2.教師彈琴,完整演唱樂譜,學生復習二聲部的部分 3.加入歌詞,教師彈琴慢速演唱第二樂段,之后再恢復原速,教師指導學生演唱方法,及情緒把握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對比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兩個樂段情緒的不同,有意識的注意演唱中的風格把握。 三、創編節奏,完整演唱歌曲 1.創編擴展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創編第一樂段中律動游戲,并展示 2.完整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以節奏創編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為高段學習做鋪墊。 板書設計: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學特色循序漸進,化繁為簡 將難點的二聲部部分,用正反唱、師生接唱、音程構唱等形式進行學唱,降低了二聲部學唱的難度。 用肢體感受律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 律動游戲,不僅增加趣味性,同時也能夠輔助學生對歌曲的第一樂段演唱情緒的把握;利用小組討論進行節奏的創編,也發散了學生的創造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