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鴨子拌嘴》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在各種形式的反復聆聽實踐活動過程中,運用奧爾夫教學法中聲勢練習、圖形譜、打擊樂響板、律動等基本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音樂,了解樂曲的結構特點。感受中國民間打擊樂曲《鴨子拌嘴》生動活潑藝術場景,體會音色、音量的對比變化,感受鴨子拌嘴的生動形象。教學重難點1.發揮學生想象力,聯想樂曲《鴨子拌嘴》中活潑可愛的鴨子音樂形象。2.通過聲勢律動和圖形譜等感受樂曲的強弱變化及運用打擊樂器表現鴨子的生活。教學準備課件、 沙錘,鴨嘴板若干。教學方法對比聆聽法、圖形譜教學法、演示法、律動法、游戲法教學過程一、音樂律動,導入新課。活潑歡快的數鴨子把我們帶進音樂課堂,這群小鴨子生活在鄉村的鴨棚里,每天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他們之間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設計意圖:在音樂律動中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一、初聽樂曲,感知音樂情緒。問題:1.樂曲中鴨子在干什么?這段音樂你聽出用什么樂器演奏的的呢?生:自由說)2.樂曲中主奏樂器大镲,小镲。你認為用哪個表示大鴨子,哪個表示小鴨子?)3.這群小鴨子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設計意圖:突出聽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所有音樂體驗都依賴于聽覺。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充分去聆聽,在聽中去想、去發現,豐富學生聽覺體驗,為下一步學習奠定基礎。大镲,小镲簡單引入,為新知學習奠定基礎。)二、分段聆聽,熟悉樂曲主題。1.學習主題1 評論①師:有一天,天剛蒙蒙亮,一只小鴨伸伸懶腰,走出家門,鴨媽媽緊隨其后,他們拍著翅膀一搖一擺出門了。②我們隨音樂一起聆聽一遍(帶領表演)2.學習主題2 評論①師:他們要去哪里呢?師:鴨群來到河邊,他們你爭我搶的跳入水中,有的飛快向前游,有的轉入水底,有的在水中梳理羽毛。②讓我們隨音樂和鴨群們一起出發吧!(播放主題2)師:隊伍要整齊,千萬不要掉隊呀……)不知不覺的就來到了小河邊。(引導學生做動作)3.學習主題3 評論①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什么事呢?(播放主題3)②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引導生自由地說。③小結:就在這時有兩只小鴨子撞到了一起相互爭吵起來,你一句我一句的都指責對方是錯的。(復聽:他們為什么吵嘴了?)④老師畫圖形普,伸出你們小手和老師一起來畫。⑤從圖形普上你發現了什么?(線條很密,節奏緊,聽起來速度和前兩段對比?快……)(設計意圖:通過圖形譜的教學,讓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音樂的快慢、強弱變化,幫助一年級的孩子理解音樂、表現音樂。)⑥音樂一直都是這樣嗎?結尾你發現了什么?(生自由地說)⑦你們說得真好,兩只小鴨吵架聲音越來越大,驚動了周圍的小伙伴,他們從四面八方的趕過來看看都發生了什么事,在大家的勸說中,兩個小朋友握握手和好了。⑧快快拿出你們的小樂器,隨音樂一起演奏一邊這段音樂。(設計意圖:樂器的加入不僅渲染音樂激烈、緊張的氛圍,同時孩子們在體驗中進一步感受音色、音量的對比變化,描繪了鴨子拌嘴的緊張場景。)4.主題4①天色漸漸暗下來,小鴨們也玩累了,“嘎嘎”的聲音也漸漸平息了,鴨媽媽帶著小鴨子,漸漸離開池塘回家了。②隨音樂律動表演。三、回顧樂曲,聽辨樂曲結構。①這首樂曲一共有幾個主題呢?(引導學生邊看板書邊整理,這首樂曲一共有4個主題:出門、嬉戲、拌嘴、回家。)②下面讓我們完整的聆聽一遍,用我們剛才的學習方式隨音樂表演一下吧!(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熟悉了各個音樂主題之后,通過不同形式表演,面對全體學生,體驗音樂主題的節拍速度、力度,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記住主題。)四、拓展欣賞,升華情感。欣賞打擊樂合奏《鴨子拌嘴》視頻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視頻,看看同樣的打擊樂器,演奏家們是怎樣演繹的,讓我們一起欣賞。(設計意圖:拓展欣賞打擊樂視頻,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感受民間打擊樂器的演奏魅力,探索不同的演奏方法,開闊視野。)五、作者介紹,課程延伸。這么好聽的音樂作品作者是誰呢?他就是安德順先生,他還有一首代表作《老虎磨牙》,我們以后會學習它。(設計意圖:通過了解作者與作品創作背景,使學生更能懂得這首樂曲的意義和地位。)六、課程結束,意猶未盡。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隨著《鴨子拌嘴》第4主題——回家,走出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