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法國號》教案一、教學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年級二年級三、教學目標1、通過熱情、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法國號》,感受歌曲中“我”對自己法國號的自信之情。2、通過游戲、律動、旋律線等方式學習歌曲,體會三拍子節拍特點。3、認識法國號,嘗試固定音型二聲部演唱。四、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熱情、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感受自信之情。難點:認識法國號,嘗試固定音型二聲部演唱。五、教學準備音高鈴鐺、多媒體。六、教學內容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理念1、組織教學 1、展示“圓”, 師:你們認識電腦上的圖形嗎?請你在音樂中拉成一個圓快速站好,當音樂停時,你也要像機器人一樣停止不動。 (彈奏加速版《法國號》) 2、師生交流: 看到“圓”,你能想到什么? 在樂器中,什么是圓的?(提示,名字中有“圓”字。) 在音樂中拉手圍圓,并快速站好。 生答(答案很多) 將孩子的思緒從課間拉回至課堂。 談話導入,引起學生興趣,并激發孩子的想象力。2、新歌教學 1、播放全曲 師:在一首音樂中,隱藏著一個圓號,讓我們拿出手,一起將它畫出來。 師跟音樂畫圓號。(音樂伴奏) 2、師生交流(出示圖片) 簡介圓號的音色、外觀以及類別。 3、模仿圓號聲音。(固定音型) (唱“叭叭叭”) 4、聆聽全曲,(歌曲伴奏) 律動感受音樂,每句末尾加上“圓號聲”。 5、小組合作,師生互動 (音高鈴鐺)琴鍵游戲:將孩子分為3組,每組分別為s、m、r三個音,師指揮。先聆聽音高鈴鐺,排序、再進行歌唱。) 6、生集體演唱樂曲一、二句(唱譜)。 7、師生交流 師范唱三、四句,旋律有什么特點?(節奏、旋律等方面) 8、畫第四句旋律線。 (旋律起伏不定,用旋律線輔助。) 9、全曲演唱 10、加入歌詞。(糾正歌唱方法) 生模仿師跟著音樂畫圓號。 生聆聽并發言。 根據固定音型要求,模仿圓號聲音,輕聲唱“叭叭叭”。 生模仿師進行律動,固定音型伴奏。 仔細觀察師指揮,分組小組合作進行游戲。 師生接龍。 模仿師手勢畫旋律線。 全曲演唱,并糾正自己錯誤的歌唱方法。 初步感受音樂,用畫畫直觀感受音樂,并用有趣的方式勾起興趣。 模仿法國號的聲音,代入到情境之中。 嘗試固定音型伴奏,初步體驗全曲旋律。 游戲教學。提高注意力和興趣性。 音高鈴鐺輔助孩子音高,鍛煉聽辨能力。 對比教學,體會樂曲的不同之處。 正確的歌唱方法的重要性。3、拓展 1、二聲部合作演唱 2、師生交流: 還聽過哪些類似的歌曲? (《胡桃夾子》等) 一部分生唱旋律,一部分生唱法國號聲音。 二聲部固定音型演唱。4、總結 師總結:音樂來源于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