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木地偉》教學設計作品分析:《蘇木地偉》是四川彝族地區流傳甚廣的酒歌。為創作歌曲,五聲徵調式有五個樂句組成。歌曲情緒開朗明快。教學目標:1、演唱《蘇木地偉》,感受彝族民歌的高亢與奔放,知道酒歌的基本特點。2、能夠對西南少數民族的音樂感興趣。3、能夠有感情的再現唱酒歌的喜樂場景。 教學重難點:能夠用悠揚的歌聲來表現彝族民間酒歌的風味。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圖片課前三分鐘師: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我們總會在特定的場合聽到標志性的音樂響起,我們也總會將特別的歌唱給特別的人。今天的課前三分鐘就讓我們一起叫醒耳朵!聽一聽這些音樂你在什么場合聽到,又或是唱給誰的歌呢?《春節序曲》《婚禮進行曲》《親親我的寶貝》《燭光里的媽媽》師: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教學過程1、 新授(一)第二段學唱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歌曲,也有特別的意義,請你聽聽它是在什么場合,唱給誰的歌?生: 聽歌曲的第二段(普通話),說一說。師:(補充學生的回答,簡單介紹歌曲,彝族祝酒歌,屬于原生態民歌。)2、師:下面聽老師來唱一唱,請結合歌詞思考,歌曲用詞有什么特點?生:用詞質樸,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師:(補充學生回答,用詞質樸,生活化,也是原生態民歌的重要特征之一。)3、師:彝族人民用自家釀的酒,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熱情而又真誠,讓我們去歡迎現場看一看。生:觀看多媒體播放祝酒現場,背景音樂為歌曲第二段。4、師:視頻中的彝族人民身穿傳統的民族服飾,端起酒杯,有的輕輕擺動的身體,有的簡單的移動步子,還有的彈奏著彝族傳統的樂器,歡迎會上到處透著濃濃的民族風情。大家可以跟著音樂模仿一下嗎?生:用一次性杯子做道具,后排學生端起酒杯和著音樂簡單模仿,前排學生根據歌曲的2/4拍強弱,做拍手、拍腿的聲勢伴奏。5、師: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一首好的民歌作品能充分反映出當地人民的生活狀態,歌曲中我們可以看出,彝族人民招待客人先用酒,就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彝族有趣的酒文化。生:觀看圖片,聽師做簡單的講解,轉轉酒,桿桿酒。師:從這些有趣的酒文化上我們可以看出,彝族人的豪爽灑脫,熱情好客的個性。所以我們在演唱的時候,應該在情緒上注意什么呢?生:用悠揚的歌聲,表現彝族人民酒歌的風味。6、師:(出示歌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唱唱歌譜。生 :(唱第一遍)師:根據你的學習經驗,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地方?生:附點、一字多音、音的時值要唱足。(唱第二遍)7、讓我們加入歌詞來唱一唱。(師帶領一遍,師生接口唱一遍,學生自己唱一遍,個別難點強調一下。)(二)第一段學唱1、師:這是一首彝族的民歌,我們剛才一直在用普通話演唱,總覺得少了一點彝族的風味,如果能用彝族方言演唱會不會更有民族特色呢?(師出示整首歌曲,解開誤會,揭示課題《蘇木地偉》)師: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2、讀通歌詞兩遍,呷ya,呢ni(三)完整演唱全曲。用律動加聲勢的方式完整表現歌曲。(同上)三、創編1、師:剛才我們用彝族的方言和普通話都演繹過了這首歌,老師斗膽用我的家鄉話改編了一下,請各位同學聽一聽,歡迎批評指正。(師邊唱邊以水代酒敬一位聽課老師。)2、師:羅村主打江北話,我們同學們能不能用江北話將這首歌唱出來呢?生:學生現場改編,并唱一唱。(羅村茶葉有名,結合這一地方特色,讓學生拿出自己采摘,自家炒制的茶葉,邊唱邊給聽課老師敬茶。)四、總結下課師:酒歌是千百年來,老百姓口口相傳,經過歲月沉淀的藝術瑰寶,今天我們從這首《蘇木地偉》中,感受到彝族人民的豪爽和熱情。我相信我們五一班的同學用自家的茶葉招待在座的領導和老師,他們也一定感受到了我們的熱情。如果我們能將今天學習的歌曲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說不定在幾十年、幾百年后形成具有羅村特色的茶歌,為我們的民歌錦上添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