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音樂課《山谷靜悄悄》教案設計教學內容:1、欣賞無伴奏合唱《回聲》2、歌曲《山谷靜悄悄》3、音樂知識:中弱、弱、很弱、漸弱。教學目標:1、 用聽、視、唱結合的方法學會歌曲《山谷靜悄悄》,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學習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藝術歌曲,感受從強到弱的演唱手法,領會歌曲在意境上豐富細膩的變化和發展,使學生對山谷中的美麗景色產生想象。2、 在音樂實踐中認識和掌握音樂知識力度記號“中弱、弱、很弱、漸弱”,學習其基本演唱方法。教學重點:學會歌曲《山谷靜悄悄》,并能唱出歌曲力度的對比和歌曲情緒。教學難點:1、認識并掌握音樂知識力度記號“漸強、漸弱”,并能在歌曲中正確的表現出來。2、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敲的山谷叮咚叫的節奏教學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歌片等。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二、欣賞無伴奏合唱《回聲》1、 師提問:這首歌曲和平時我們聽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2、引導學生說出無伴奏、是一首合唱曲、歌曲的內容是和聲。3、教師簡介這首無伴奏合唱去《回聲》。4、說說你對回聲的了解。師生做回聲小游戲。5、認識力度記號:P、MP、PP及〉。設計意圖:通過聆聽這首無伴奏合唱《回聲》復習回聲知識。在常規練習中融入新的音樂知識,使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更快更準確地掌握,既有效得進行了熱身,又為后面的歌曲處理做了有效鋪墊。三、 學習歌曲《山谷靜悄悄》1、出示節奏練習0 XX XX 0 |0 XX XX 0|0 X X - |X 0X X 0 |(師指導拍打節奏、加上好聽的叮咚聲讀一讀、加上力度記號再讀一讀)設計意圖:解決歌曲中的難點節奏。2、師:讓我們到山谷中去欣賞美景,尋找好聽的叮咚聲吧!揭題并板書:山谷靜悄悄生:安靜(齊聲)3、學生聆聽《山谷靜悄悄》設問:歌曲是用什么情緒演唱的?演唱者的聲音是稍強的還是稍弱的?設計意圖:在表揚學生的同時引出新課,抓住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初聽歌曲,讓學生腦中初步形成歌曲音響。4、分段學習歌曲(1)仔細聽:什么在飄飄?出示:薄薄的霧淡淡的煙及相關圖片出示第一段旋律教唱并用LU哼唱,在填入歌唱演唱(2)仔細聽:什么在閃耀?(紫杜鵑、紅梅花)直接填詞唱第二段(3)仔細聽:什么在奔跑?(小溪流、小野兔)直接填詞唱第三段5、出示前三段歌片,師生接力唱,分組唱6、仔細聽:山谷中的叮咚聲是什么聲音呢?(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聲)教唱第四段旋律, 再填詞演唱。7、完整演唱整首歌曲。設計意圖:本環節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通過讓學生認真聆聽,加深對歌詞的記憶。運用聽、視、唱的方法讓學生在正確學會歌曲的同時,復習原有知識,鞏固新學知識,突破重難點。四、歌曲處理師:我們讀文學作品的時候要有感情的朗讀,同樣,我們在唱歌的時候也要注意感情的處理。設問:請你們找出歌譜中出現的力度記號,在演唱的同時要注意力度的變化。(學生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師指出不足之處并糾正,可唱2—3遍。)設計意圖:通過對力度記號的掌握以及歌曲的演唱,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歌曲的意境想象。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欣賞了一首無伴奏合唱歌曲,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學會了幾個力度記號,向辛苦的地質隊叔叔學習,長大為祖國做貢獻!六、 和美麗的山谷說再見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