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防災減災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自然災害多發區的災害種類。2、結合自然災害類型的特點,分析不同自然災害的防避措施。3、掌握災害中自救與互助的技能。4、樹立防災自救的意識。【學習重難點】了解防災減災知識,增長避災、自救的技能。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預習新知】防災減災手段1.指導方針: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2.主要內容(1)災害監測①我國災害監測系統組成:人造衛星、氣象站、水文站、地震臺、地質環境監測站等。②作用:對自然災害的孕育、發生、發展和致災全過程進行動態監測。(2)災害防御(3)災害救援與救助①行動:根據應急預案,調動救援物資和人員。②目的:穩定社會秩序,救治傷員,展開心理援助。(4)災后恢復[知識拓展] 我國的7小時救災圈為了提高應急能力,我國在北京、天津、哈爾濱、沈陽、合肥、鄭州、武漢、長沙、南寧、成都和西安等地建立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遇災時若采用空運救援,從距災區最近的基地出發,最多7小時就可到達受災地點。 將防災救災的內容與其手段連線。自救與互救1.概念2.災前準備(1)對可以較準確預測的災害,做好災前準備,對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至關重要。(2)對于突發的,較難準確預測的災害,做好災前準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災中救助(1)災害發生:按照預先設計好的逃生路線進行撤離。(2)如不能逃脫或被掩埋,要盡可能地進行自我保護,并尋找合適的時機和方法進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4.災后自我保護:自然災害過后,還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知識拓展] 臺風來臨時,室內的人員應注意的事項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關好門窗,及時搬移窗口、陽臺處的花盆等,以免大風來時被吹下砸到人等。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①在地震多發區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 (×)②遇到泥石流應快速順著山坡向下跑。 (×)③地震過后立即回家看房內財物損失情況。 (×)【鞏固訓練】下圖為我國某地區氣象災害成因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圖中甲、乙、丙氣象災害分別是( )A.寒潮、臺風、凍害 B.春旱、寒潮、沙塵暴C.滑坡、暴雪、沙塵暴 D.春旱、洪澇、凍害【小題2】該地區最有可能是( )A.青藏高原 B.東北平原 C.華北平原 D.東南丘陵凍雨是過冷雨滴(溫度低于0℃的液態小水滴)在降落到近地面時遇到溫度低于0℃的物體,迅速凍結成冰的天氣現象。2024年春運期間,受寒潮影響,湖北、湖南境內大量旅客因凍雨滯留在高速公路。下圖為凍雨形成時氣溫隨高度的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過冷雨滴從冷層到達地面的過程中,其相態變化最可能是( )A.冰-雨-冰 B.雨-冰 C.雨-冰-雨 D.冰-雨【小題2】本次氣象災害,河南以暴雪為主,而湖北以凍雨為主,主要是因為湖北( )A.暖濕氣流更強 B.地勢更為平坦C.冷空氣勢力強 D.海拔高度更低【小題3】導致湖北、湖南旅客大量滯留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過低,車輛易熄火 B.地面濕滑,安全隱患大C.雨雪量大,能見度太低 D.路面積水,車輛通行難北京時間 2023 年 12 月 18 日 23 時 59 分,位于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的甘肅省積石山( 35 ° N , 102 ° E )發生了 6.2 級地震,給當地及周邊地區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12 月 19 日家住青島( 35 ° N , 119 ° E )的小明在北京時間 7 時 4 分起床,正值日出,但他的父親早已飛往現場救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此次地震給積石山當地及周邊地區帶來了嚴重危害的原因是當地( )A.地方時正值子時,處于休息時間B.多采用木質結構房屋,牢固性差C.沉積物松軟,地震烈度大D.臨近大寒節氣,天氣寒冷【小題2】小明父親和隊員乘坐救援飛機飛往救災地的最短航向為( )A.先西北,后西南 B.先東北,后東南C.先東南,后東北 D.先西南,后西北【小題3】甘肅省積石山地震發生的次日( )A.積石山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B.積石山晝長為10小時52分鐘C.青島日落時間為17時10分D.青島夜長約為14小時8分鐘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而防災減災的任務十分重要。讀“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下列自然災害中,屬于氣象災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臺風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小題2】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臺風與干旱C.洪澇與干旱 D.臺風與寒潮世界一流的天文觀測臺址一般要遠離燈光,避免電磁干擾、 晴 夜數量多、視寧度(大氣擾動程度)好 。 青海省北部冷湖鎮海拔 4200 多米的賽什騰山區(圖 5 ),其天文觀測條件與世界一流天文觀測臺相媲美。冷湖賽什騰山區將建成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并帶動當地天文科技產業、民用航空產業、文創旅游業的發展,冷湖鎮將不再 “ 冷 ” 。據此完成 問 題。【小題1】'為保障天文觀測的效果,冷湖天文觀測核心區和緩沖區范圍內應重點( )A.保護生態環境 B.控制人口規模C.調整經濟結構 D.加強暗夜保護【小題2】該地區較常出現對冷湖天文觀測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是( )A.沙塵暴 B.寒潮 C.暴雪 D.暴雨【小題3】冷湖鎮將不再“冷”的優勢條件是( )A.產業基礎較好 B.后勤保障條件較好C.科技水平較高 D.建設周期較短讀圖,回答以下各題。 【小題1】應急避難場所針對的自然災害主要是( )A.臺風災害 B.寒潮災害 C.地震災害 D.洪澇災害【小題2】在防災減災中,了解附近的應急避難場所屬于( )A.災前準備內容 B.災害監測內容C.災后恢復內容 D.災害救援內容【小題3】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布設在( )A.城鎮的住宅區內 B.鄉村的空曠地帶C.城鎮的商業街 D.城鎮的空曠地帶下圖陰影部分是我國2017年3月某自然災害受災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小題1】圖中受此災害影響的省級行政單位(簡稱)有( )A.魯、京、豫、皖 B.津、晉、隴、寧C.秦、蘇、鄂、冀 D.冀、晉、魯、豫【小題2】圖中的自然災害最大可能是( )A.洪澇 B.干旱 C.風沙 D.暴雨【小題3】形成該災害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地勢低平 B.降水少 C.大風 D.雨帶【小題4】受此災害影響最嚴重的農作物最可能是( )A.春小麥 B.冬小麥 C.水稻 D.玉米【小題5】緩解此災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完善排水系統 B.大力開采地下水C.建“三北”防護林 D.跨流域調水凝凍,是大氣中的水滴在表面溫度低于(0°C的地面物體上凝結所形成的堅硬冰層,是凍雨過后形成的一種天氣現象或自然景觀。圖示意凝凍在我國某區域出現的時間段(圖中實線為0℃等溫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圖中X°N最可能穿越( )A.青藏高原 B.云貴高原 C.黃土高原 D.內蒙古高原【小題2】以下哪一因素與該區域凝凍發生概率呈現負相關性( )A.空氣濕度 B.大氣穩定度C.海拔高度 D.準靜止鋒擺動速度【小題3】該區域凝凍影響范圍最廣的時期是( )A.12月中旬 B.12月下旬 C.1月底2月初 D.2月中下旬廣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次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崩塌多發生在地形坡角大于50°、高度大于30米的斜坡上,滑坡多出現在坡角50°以下的斜坡上。下圖為廣西梧州市地質災害發生頻數與月平均降水量關系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圖中曲線a、b、c分別表示( )A.滑坡、降水量、崩塌 B.崩塌、滑坡、降水量C.降水量、滑坡、崩塌 D.降水量、崩塌、滑坡【小題2】下列關于該市地質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上圖表明該市地質災害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均衡性B.降水是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C.地質災害的發生都與人類活動有關D.海拔高處滑坡多,海拔低處崩塌多讀圖“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巖石圈位于圖中( )A.①的底部和②的頂部 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的頂部 D.③的外部【小題2】圖中①圈層敘述正確的是( )A.火山噴發物質的源地B.位于水圈和大氣圈之間C.由厚度相同的巖石組成D.縱波比橫波傳播速度快【小題3】地震發生以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12秒,這就是地震救援領域所說的“黃金12秒”,在這12秒中人們可以決定是躲是逃。根據所學知識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是( )A.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差異B.人體對緊急事件的生理反應能力C.橫波和縱波的傳播介質差異D.建筑的抗震系數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