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常見地貌類型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常見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區。2、從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認知常見地貌的成因。3、認識常見地貌類型。4、感悟自然之美,樹立人地和諧的地理觀念。【學習重難點】1、說明常見地貌景觀的主要特點。2、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預習新知】一、喀斯特地貌1.形成:可溶性巖石在適當條件下,溶于水并被帶走,或重新沉淀,從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態各異的地貌。2.我國的分布:廣西、貴州、云南等地最為典型,分布最為廣泛。3.主要喀斯特地貌及特征位置 類型 特征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溝 長條形或網格狀,地面高低不平洼地 底部平坦峰叢、峰林 呈錐狀聳立地下喀斯 特地貌 溶洞 長短不一,常呈層狀分布 [特別提醒]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流水侵蝕作用而成的;而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溶洞內的石鐘乳、石幔、石簾、石筍等則是因流水沉積作用而形成的。二、河流地貌1.不同河段的地貌特征河段 主要地貌 主要特點上游 “V”形河谷 河谷岸壁較陡, 谷底狹窄中下游 多發育沖積平原,槽形河谷 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河谷寬而淺河口段 三角洲 地勢低平、適合農耕2.河曲與牛軛湖:在地勢平緩地區,常常看到呈“S”形彎曲的河道,其在洪水泛濫時,易形成牛軛湖。[特別提醒] “V”形谷一般位于河流上游或流經山區的河流,特點是河道狹窄,河床較深,河水流速快,以下蝕為主;“U”形谷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地區,河流的側蝕加強使得河道變寬、堆積作用較明顯。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①沖積平原是由河流攜帶的大量泥沙堆積而成的。 (√)②所有河流都有三角洲。 (×)③三角洲形態多種多樣。 (√)④在地勢陡峭的地區經常會看到河曲和牛軛湖。 (×)三、風沙地貌1.概念及分布:在干旱地區,以風力為主形成的各種地貌統稱為風沙地貌。我國風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2.地貌類型(1)風蝕地貌(2)風積地貌——沙丘①常見類型:新月形沙丘。②根據其移動狀況可分為固定沙丘和流動沙丘。流動沙丘在沙漠邊緣會埋沒房屋、道路,侵吞農田、牧場。(3)特殊的風沙地貌:在多沙的河谷地帶、植被稀少的沙質湖岸和海岸。四、海岸地貌1.含義: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貌。2.主要類型地貌類型 地貌侵蝕地貌 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穴、海蝕拱橋、海蝕柱等堆積地貌 沙壩、海灘(根據沉積物顆粒大小可分為礫灘、沙灘和泥灘) [知識拓展] 我國的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及杭州灣以南的浙、閩、臺、粵、桂、瓊等省,基巖海岸廣為分布。基巖海岸最為壯觀的景象是從海上奔騰而來的巨浪在懸崖峭壁上撞出沖天水柱,發出陣陣轟鳴。【鞏固訓練】瀾滄江沿線山高谷深,河谷多呈“V”字形,沿江階地發育較少,但在中游某地卻發育了多級河流階地(如圖)。階地發育在瀾滄江右岸,全部為基座階地(谷地展寬并發生堆積,后期在下切深度超過沖積層而進入基巖的情況下形成)。階地面上的礫石成分復雜,磨圓度較高。據此完成下面問題。 【小題1】該河段左、右兩岸階地數量差異較大,主要是因為( )①巖層堅硬程度的差異②構造運動的差異③河流凹凸岸的差異④地轉偏向力的影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小題2】與階地T 6相比,階地T 5形成的年代( )A.地殼上升速率慢 B.地殼上升速率快C.河流徑流量大 D.河流挾帶的泥沙多【小題3】階地面上的礫石磨圓度較高,是因為( )A.距離河流近 B.距離河流遠 C.搬運距離長 D.搬運距離短改則縣位于藏北高原腹地,屬高原亞寒帶半干旱季風性氣候和高原寒帶干旱氣候。“大地之樹”(見圖)位于改則縣洞錯湖南岸,由一系列的溝谷組成,所處地形起伏不大,“樹冠”處海拔較高,“樹根”大致垂直于湖岸注入湖泊,317國道(寬7.5m)穿過“樹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圖中箭頭大致指向( )A.東 B.西 C.南 D.北【小題2】西藏“大地之樹”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冰川侵蝕 B.流水侵蝕 C.風力侵蝕 D.潮汐侵蝕下圖為某地貌景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圖中地貌可能是( )A.沖積扇 B.三角洲 C.河漫灘平原 D.沙丘【小題2】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為( )A.流水侵蝕 B.風力堆積 C.海水侵蝕 D.流水堆積在河谷兩側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沒的階梯狀地形稱為河流階地,一般大江大河的兩岸常出現多級階地。下圖為某河流階地剖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圖中最先形成的是( )A.河漫灘 B.一級階地 C.二級階地 D.三級階地【小題2】圖中河流階地( )A.位置越高,地形越平坦 B.組成顆粒物較粗C.土質較為肥沃 D.洪水期被水淹沒下圖為我國桂林山水地貌,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小題1】與圖中所示地區山體巖石、地貌類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對應的是( )A.石灰巖、球狀風化地貌、風力作用B.花崗巖、流水沉積地貌、流水作用C.大理巖、風力侵蝕地貌、風力作用D.石灰巖、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小題2】圖中的景觀在以下哪一地形區中廣泛分布( )A.青藏高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C.云貴高原 D.四川盆地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島國,島上多石灰巖低丘,最高處海拔 253m ,植被稀少,氣候特點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該國旅游業發達,著名景點 “ 藍窗 ” 就分布在戈佐島西北角,但該景觀已于 2017 年 3 月 8 日上午坍塌。讀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藍窗”景觀屬于( )A.流水地貌 B.風成地貌 C.海岸地貌 D.山岳地貌【小題2】一年中,“藍窗”被破壞最強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沙垅(廣東潮汕地區對沙堤的稱呼)—潟(xì)湖平原是一種特殊的濱海地貌類型,這種地貌類型在今天的韓江三角洲前端仍有發育(下圖)。韓江在流出潮州城不遠處開始分叉,共分為西溪、東溪、北溪三大出流,在西溪和東溪的下游形成了一系列發育完好的連續沙垅。潟湖是海灣被泥沙堆積封閉所形成的湖泊,當沿岸水流把泥沙帶到海灣最突出的部位,泥沙流速減慢從而慢慢堆積下來,形成沙嘴,后來演變成又長又窄的沙垅,最終海灣與海洋隔離形成潟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影響圖中沙垅走向的因素是( )A.風力 B.河流 C.海浪 D.洋流【小題2】圖中沙垅( )A.由南向北推進 B.由北向南推進C.向陸地方向推進 D.向海洋方向推進【小題3】沙垅—潟湖平原形成的地理過程大致為( )A.地殼抬升—流水侵蝕—海浪堆積B.河流搬運—海浪堆積—流水堆積C.風力搬運—海浪堆積—流水堆積D.海浪堆積—地殼抬升—流水堆積潟湖是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圖斯湖為 — 潟湖,與大西洋僅隔 — 北寬南窄的沙壩,湖水最大深度僅 5 米,辟有人工航道。下圖為帕圖斯湖位置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帕圖斯湖東岸沙壩的沙源主要來自于( )A.河流搬運 B.海浪搬運 C.冰川搬運 D.風力搬運【小題2】帕圖斯湖東岸沙壩仍在變長,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風暴潮【小題3】阿雷格里港是巴西重要港口,此港口發展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A.風浪大 B.海水鹽度大 C.淤積快 D.結冰時間長綏陽盆地位于烏江支流洛安江上游洋川河段,盆地及周邊地形總體北高南低。綏陽盆地內可見清晰的三級河流階地,T1階地沉積物以漫灘相砂泥質為主,未見礫石層;T2階地沉積物明顯分3層,中層為礫層,以礫徑2.5cm的棱角狀碳酸鹽巖為主,具有明顯的洪積特征;T3階地剝蝕強烈,階地面形成盆地中的殘留孤丘,殘留的部分沉積物以漫灘相砂泥質為主。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洋川河在圖示河段的流向為( )A.東南流向西北 B.西北流向東南C.東北流向西南 D.西南流向東北【小題2】T2階地礫石層的形成過程( )A.沉積速度緩慢 B.巖石分選性較好C.最可能在夏季 D.河流流量較小【小題3】T3階地殘留孤丘的形成過程是( )A.流水沉積、地殼抬升、流水侵蝕B.地殼抬升、流水沉積、流水侵蝕C.流水侵蝕、地殼抬升、流水沉積D.流水沉積、地殼抬升、風力搬運下圖為黑海表層海水運動方向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黑海表層海水鹽度分布規律為(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東高西低 D.西高東低【小題2】導致黑海表層海水呈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大氣環流是( )A.西南季風 B.東北信風 C.極地東風 D.盛行西風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