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學習目標】1、地球的圈層結構示意圖。2、從圈層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角度,構建出自然環境的整體圖式。3、準確畫出地球的圈層結構示意圖。4、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是圈層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重難點】1、在地球內部的傳播特點及與地球結構特點的關系。2、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劃分。【預習新知】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1、地震波1)特點:傳播速度隨著所通過的物質的 而變化。2)分類:縱波(P波):傳播速度 ,能通過 傳播。橫波(S波):傳播速度 ,只能通過 傳播。2.不連續面1)概念:地震波傳播速度突然發生變化的面2)分類:莫霍界面:地面以下平均 千米處(指大陸部分),縱波、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古登堡界面:地下 千米處,縱波波速陡降,橫波完全消失。3.圈層劃分1)地殼:地面到 面之間,平均厚度為17千米。組要組成是 。2)地幔: 面到 面之間,厚度為2800多千米,分為 地幔和 地幔。在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個 層,一般認為這里可能是 的主要發源地。巖石圈: 和 ( 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為巖石圈3)地核: 面到地心之間,厚度為3400多千米,分為 核和 核。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1.組成:(1)大氣圈:主要成分是 和 。(2)水圈: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由地球表層水體組成,主要包括 水、 水、水、 水等,水圈的水處于不間斷的 運動之中。(3)生物圈:是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它占有大氣圈的 部、水圈的 部和巖石圈的 部。2.相互關系:各圈層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自然環境。【鞏固訓練】北京時間2021年10月2日6時48分,四川樂山市犍為縣(29.25°N,103.96°E)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Ⅲ圈層 B.Ⅳ圈層C.莫霍界面以上 D.古登堡界面以下【小題2】巖石圈( )①包含地殼及上地幔②位于軟流層以上③由堅硬的巖石組成④包括水圈的全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圖示為云南省元陽梯田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圖中包含的地球圈層有( )A.水圈、生物圈B.水圈、巖石圈、生物圈C.水圈、巖石圈、大氣圈D.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小題2】圖中各圈層( )A.都是連續而不規則的B.都是獨立發展變化的C.之間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D.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于太陽輻射讀“地球外部圈層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關于地球圈層特點的正確敘述是( )A.大氣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B.水圈是被陸地分割成的不連續圈層C.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全部D.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小題2】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四號”能對云、霧、雨、雪等天氣現象進行精密觀測。這些天氣現象主要出現在(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散逸層下圖為火山景觀圖和地球的內部圖層結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從火山口噴發出的熾熱巖漿,一般來源于( )A.①圈層 B.②圈層 C.③圈層 D.④圈層【小題2】下列關于地球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圈層的厚度海洋較陸地大B.②圈層橫波不能通過C.③圈層最可能為液態D.④圈層的溫度很低,壓力和密度都較小四川九寨溝珍珠灘瀑布作為電視劇86版《西游記》的取景地,是九寨溝風景區必賞美景之一。上游的流水緩緩流淌,然后從約40米的懸崖上跌落下去,狂奔著沖向谷底,四周的壩、灘和坡上,漸漸長出樹木花草,飛禽走獸相繼而來,一起構成了壯闊的珍珠灘瀑布景觀,下圖為珍珠灘瀑布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該景觀圖能體現出地球的外部圈層數量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小題2】該景觀的形成過程,充分說明了( )A.地球的各圈層是獨立發展演化的B.地球的各圈層都是連續而規則的C.地球的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D.地球上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地球內部境中最活躍的圈層。據此回答下面小題。【小題1】生物圈的范圍包括( )A.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的全部B.大氣圈和水圖的全部、巖石圈的上層C.大氣圈的下層,水圈和巖石圈的全部D.大氣圈的下層、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層【小題2】生物圈的主要特點是( )①生物圈不占獨立的空間,而是滲透到其他圈層②生物圈對地表環境的變化影響不大③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有機界,對地表環境影響很大④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的總稱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小題3】下列關于生物對地理環境形成和發展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生物改變了大氣圈和水圈的成分②生物促使了自然界中化學元素的遷移③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環境的根本原因④生物影響著土壤的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③ D.①②④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夏州積石山縣(35.70°N,102.79°E)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讀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小題1】圖中N、C代表的不連續界面和圈層的名稱分別是( )A.莫霍界面、地幔 B.莫霍界面、地核C.古登堡界面、地殼 D.古登堡界面、地幔【小題2】甘肅積石山地震震源最可能位于( )A.A B.B C.C D.D【小題3】地震發生后地震波通過N界面時( )A.橫波加速 B.縱波加速 C.橫波消失 D.縱波消失下圖為兩個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若界面代表莫霍面,則甲( )A.代表地殼 B.代表地幔C.平均厚度170KM D.地震波橫波難以通過【小題2】若界面代表古登堡面,則( )A.甲代表軟流層 B.甲代表地幔C.乙代表地殼 D.乙代表巖石圈【小題3】若圖中界面代表太陽大氣層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內,則( )A.甲——光球層乙——色球層B.甲——色球層乙——日冕層C.甲——光球層乙——日冕層D.甲——日冕層乙——色球層2022年5月22日,斐濟群島以南海域先后發生兩次地震,震級分別為6.3級、5.3級,震源位于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下圖為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斐濟群島以南海域先后發生兩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圖中( )A.①圈層 B.②圈層 C.③圈層 D.④圈層【小題2】當地震波到達⑤圈層時( )A.縱波速度變快 B.橫波速度變快C.縱波速度變慢 D.橫波速度變慢我國塔里木盆地 “ 深地一號 ” 油氣鉆井于 2023 年 5 月開鉆。該井的設計深度為 9472 有望打破亞洲鉆井最深紀錄。下圖為地球圈層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深地一號”鉆井設計最深處位于( )A.地殼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小題2】石油燃燒產生的CO 2,進入大氣,可溶解到水體中,也可通過光合作用進入生物體。這表明地球各外部圈層( )A.位置固定,邊界清晰 B.聯系緊密,相互滲透C.成分相同,密度均一 D.結構穩定,厚度一致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