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4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學案【學習目標】1、不同自然災害的地區分布。2、從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的角度,看待自然地理問題。3、學會利用地理信息技術避防災害。4、樹立科學防災、減災的意識。【學習重難點】各種地理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預習新知】遙感技術1.遙感技術:利用裝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學或電子設備,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感知的地理信息技術。2.遙感技術的優點:探測范圍大,獲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條件限制少,能夠實現地物信息的實時、動態監測。3.遙感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1)實時監測洪澇、臺風等災害的形成過程,進行準確的預報、預警。(2)能夠快速識別地震等突發性自然災害的影響范圍,并對災情統計、災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全球衛星導航系統1.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實時定位、導航的系統。2.組成:3.特點:(1)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2)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的特點。5.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精確定位、發出求救信號、及時報告位置和受災情況。地理信息系統(GIS)1.基本功能:是對地理數據進行輸入、處理、存儲、管理、查詢、分析、輸出等的計算機信息系統。2.應用:進行自然災害動態監測、預報預警,快速確定受災范圍及受災情況,為制定減災預案、評估災害損失和指導災后恢復重建等提供依據。學法指導:1.遙感是人的視力延伸2.遠距離——不接觸地物;感知——借助安裝在飛行器上的設備。知識鏈接:1.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主要包括: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歐盟的GALLEO系統、中國北斗衛星導航廣域增強系統(BDS)。2.電子地圖是GIS的一種應用產品,GIS是可以隨時修改和更新的計算機軟件系統,而電子地圖只是把GIS的階段性成果做成供人們查詢的產品。【鞏固訓練】2024年4月3日7時,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下圖為震中位置區域略圖。完成下題。【小題1】本次地震( )A.可能引發劇烈的風暴潮 B.可以進行提前預報C.震中位于消亡邊界附近 D.有多個震級和烈度【小題2】在防震救災中,可利用( )A.GNSS確定地震受災范圍B.RS掌握地震的震中位置C.GIS制定合理的救災線路D.BDS進行災害損失評估某年我國華北地區出現了入冬以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的一次寒潮降雪過程。針對此次降雪過程,河北等省開展了人工增雪作業,以緩解次年春季的旱情。據此回答下列小題。【小題1】我國華北地區春季旱情嚴重,其原因有( )①氣溫回升,積雪消融②農業活動需水量大③大風頻繁,蒸發旺盛④春季降水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小題2】華北地區3月的寒潮危害性大于1月的寒潮,主要原因是3月( )A.寒潮發生時氣溫較低B.為華北地區主要農作物生長期C.寒潮帶來干旱天氣D.多發生沙塵暴【小題3】造成同一種自然災害危害程度出現地域差異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災害的強度不同②自然災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層中③個人對自然災害的應急反應不同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北京時間 2023 年 1 月 18 日,伊朗西北部西阿塞拜疆省( 38.50 ° N , 45.05 ° E )發生里氏 5.6 級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此次地震發生后,當地最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強災情預警、預報工作B.植樹造林,防止坡面崩塌C.修筑護坡工程,加固坡面D.及時搶修道路,便于救援【小題2】國際應急救援人員緊急馳援伊朗,下列選項中,最需要攜帶的是( )A.生命探測儀、充氣艇 B.防寒衣、醫藥C.方便面、墨鏡 D.防曬霜、鋼筋速斷器凍雨是一種災害性降水天氣,指溫度很低的水滴從天空落下,落地后結冰。下圖示意凍雨造成的“草木皆冰”景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凍雨發生時( )A.地表徑流明顯增加 B.鐵路中斷,公路暢通C.城市出現嚴重內澇 D.輸電線可能出現故瞳【小題2】減輕凍雨危害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強監測預報②采取除冰措施③修建排洪設施④安裝輪胎防滑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白格滑坡位于我國西南地區。某年10月該滑坡區巖土體發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巖體沿金沙江河谷西岸斜坡直沖而下,進入金沙江并繼續向東岸達動,受到東岸山體阻擋,最終堵塞金沙江,形成滑坡壩和堰塞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小題1】該地滑坡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巖體破碎,有裂隙發育②河谷地形,高差大③人類活動強度大④凍土深厚,凍融頻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小題2】應急處置滑坡形成的堰塞體時一般要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基本與原來河道方向一致),其目的是( )A.防止滑坡再次發生 B.降低堰塞湖潰堤風險C.降低河流的含沙量 D.便于后期環境整治西南地區地貌結構復雜,是我國的地質災害多發區。中央救災物資成都儲備庫是我國庫容最大的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輻射西南地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數災物資儲備庫應建在( )A.地勢較高處 B.緊鄰水源地C.靠近災區處 D.儲存安全、調運方便處【小題2】我國最大的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選址成都的主要原因有( )①西南地區自然災,類型多②成都地理位置③成都地價便宜④成都經濟發達,高水平指揮人才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福建省地處東南沿海,季風氣候顯著,地形復雜多樣,自然災害種類繁多。如圖示意2019一2020年度福建省部分地區冬春救災物資需求數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福建省部分地區對冬春救災物資需求數量較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溫 B.降水 C.人口 D.交通【小題2】關于福建省自然災害的特點及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A.山地丘陵廣布導致內澇多發B.冬春降水多導致泥石流多發C.地處東南沿海易受臺風影響D.位于低緯地區不受寒潮影響【小題3】福建省避災、防災的合理措施包括( )A.加大實物儲備,減小生產能力儲備B.強化政府統一儲備,禁止企業自行儲備C.加強省、市、縣三級儲備體系建設D.自然災害發生后立即出臺應急采購預案航空應急物流中心是以機場為依托,滿足航空應急救援快速響應的長期應急設施。目前,新疆擁有全國覆蓋面積最廣、支線機場最多的機場網絡。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航空應急救援( )A.運輸量大 B.安全性低 C.成本較低 D.靈活性強【小題2】航空應急救援在新疆地區尤其重要,主要原因是新疆地區( )A.災害多發 B.地廣人稀 C.地形復雜 D.沙漠廣布【小題3】新疆建設航空應急物流中心的突出優勢是( )A.土地價格低廉 B.陸路交通便利C.機場網絡發達 D.救援技術先進9.2020年7月開始,西南、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出現了強降水,多省份遭受了洪澇、滑坡等災害。為了迅速了解災情并制定救災計劃,需要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為( )A.遙感技術 B.全球衛星導航系統C.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 D.地理信息系統2019 年 1 月 25 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一處礦坑堤壩發生決堤事故,造成數百人失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政府欲獲取此次決堤事故的圖像信息依靠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C.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D.信息高速公路【小題2】防御此類災害的正確做法有( )①加強對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報系統②植樹造林,保持水土③陡坡地開山采石④砍伐森林,讓地表水暢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參考答案1.2.3.4.5.6.7.8.9.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