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本冊總覽八年級上冊走進社會生活遵守社會規(guī)則勇擔社會責任維護國家利益親近社會遵德守法學會擔當心系家國核心導向:1.1 我與社會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1.政治認同: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道德修養(yǎng):知道個人的成長與進步離不開社會生活,并在社會生活中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做一個有道德的合格社會成員。3.法治觀念:在參與社會活動中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的理念,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4.健全人格: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積極適應社會發(fā)展變化,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學會在社會交注和實踐中鍛煉自己,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做準備。4.責任意識:樹立主人翁意識,對自己負責,關心集體,關心社會,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社區(qū)服務活動。核心素養(yǎng)目標:教學重點:感受、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教學難點: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1.了解社會生活的方式有哪些?2.感受社會生活的意義?2.個人與社會有著怎樣的關系?3.社會關系的不同類型有哪些?學習導航: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本P2-6,完成下面的目標思考題,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讀,并且用鉛筆圈點勾畫重難點知識,時間5分鐘。感受社會生活01運用你的經驗李銘是通過什么方式了解社會的?參與社會生活獲得了哪些感受?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旅游參觀展覽關心國家大事觀看成都大運會參加勞動一、感受社會生活1.我們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和感受是什么?方式:我們了解社會生活的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日常觀察;社會調查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媒介(廣播、電視、網絡等),如閱讀報刊;收看電視;收聽廣播;上網查詢等。多面感受社會生活:走進農村,看到……多面感受社會生活:走進工廠,看到……多面感受社會生活:走進商場,看到……多面感受社會生活:走進博物館,看到……多面感受社會生活:觀看升旗儀式,感受到……課堂筆記2: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感受?感受到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感受到國家正在發(fā)生越來越大的變化;感受到自己能夠學到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等。2024年你了解了哪些社會事件?感受這些社會生活對我們有哪些意義?這些社會事件,你有什么感悟?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工作正常,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 25日13時41分許,嫦娥六號經歷了回家路上驚心動魄的時刻——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120公里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11.2千米/秒)高速在大約大西洋上空第一次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 當下降至預定高度后,返回器在大約印度洋上空向上跳出大氣層,到達最高點后開始滑行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進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 在降至距地面約10公里高度時,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后減速并保持姿態(tài)穩(wěn)定,隨后準確在預定區(qū)域平穩(wěn)著陸。 從5月3日成功發(fā)射到6月2日精準著陸在月球背面“挖寶”,再到6月25日順利著陸“回家”,嫦娥六號每一個“動作”環(huán)環(huán)相扣、順利進行,這場長達53天的太空探索終獲成功! 嫦娥六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志性成果。5月21日上午十點,一輛罐車緩緩駛入河北燕郊一家糧油公司。一個小時后,這輛罐車滿載三十多噸大豆油駛出廠區(qū)。鮮為人知的是,這輛滿載食用大豆油的罐車,三天前剛將一車煤制油從寧夏運到河北秦皇島,卸完后并未清洗儲存罐,就直接來裝上食用大豆油繼續(xù)運輸。煤制油,那是一種由煤炭加工而來的化工液體,如液蠟、白油等。有罐車司機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食品類液體和化工液體運輸混用且不清洗,已是罐車運輸行業(yè)里公開的秘密。近日,廣州市白云區(qū)三元里村打響廣州城中村禁停電動車的“第一槍”。根據三元里經濟聯社發(fā)布的《關于對提前將電動車移至村外的獎勵通告》(以下簡稱《通告》),5月16日0時后,對仍未自主移至村外的車輛進行有序清理。當晚,記者在三元里村實地走訪看到,村內抗英大街、群英大街、三元里小學旁等主要路段,工作人員正對仍停放在內村的電動車進行有序清理,并為車主們留下“溫馨提醒”,告知車輛的存放地點,同時公布10條咨詢服務熱線,確保信息及時傳達。據悉,自《通告》發(fā)布以來,大部分居民積極響應配合,截至15日19時,已有超過4000輛電動車被車主主動移至村外,占村內電動車保有量的三分之二。知識錦囊2.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① 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② 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qū)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國家發(fā)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02思考:結合以上名言,根據你的認識,說說人與社會的關系。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過共同的生活。——亞里士多德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而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關系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同學父母老鄉(xiāng)朋友同事老鄉(xiāng)朋友家人3.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二、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老鄉(xiāng)同事愛人貴人朋友父母人生同學親屬場景 我是……(身份)在家里在村里(小區(qū))在學校在社會在國家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村民、業(yè)主、鄰居學生、同學、舍友、同桌、班干部、廣播員、……乘客、游客、消費者、志愿者……公民、建設者……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思考: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說一說筆記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立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4.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同一個人身份不同,從它說起社會關系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yè)緣關系血緣關系以血親或生理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關系等。地緣關系直接建立在人們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基礎上的社會關系,如同鄉(xiāng)、鄰居等。業(yè)緣關系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同學、同事等。5.幾種主要社會關系我跟以下人員的關系媽媽交警校長二舅村長司機醫(yī)生學習委員環(huán)衛(wèi)工人隔壁小花同學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yè)緣關系考考你課堂小結3.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2.置身于社會生活的意義1.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多種多樣、絢麗多彩1.1我與社會感受社會生活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4.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血緣,地緣,業(yè)緣關系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點火發(fā)射,航天員葉光富(籍貫四川省)、李聰(籍貫河北省)、李廣蘇(籍貫江蘇省)乘神舟、赴太空。三位宇航員的社會關系屬于( )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yè)緣關系 D.合作關系C當堂訓練2.(2024·貴州銅仁·中考真題)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部分背少年不是宅家,就是與手機游戲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喚友奔跑嬉鬧的場景已逐漸消失,他們不愿主動參與社會生活,融入社會,有的甚至產生社交恐懼。為克服“社交恐懼”,你建議( )①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為習慣②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③關注自我發(fā)展,積極謀求個人的利益④拒絕融入社會,尋求自身的舒適安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3.(2024·天津·中考真題)學校定期組織勞動體驗、研學旅行等實踐活動。這可以幫助我們( )①學會合作共享,增強勞動觀念②豐富社會關系,推動社會發(fā)展③走進社會生活,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④培養(yǎng)良好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河南·中考真題)用身邊的材料做實驗,進行一場科學探究;走進博物館,當一名小小講解員;學習制作一道菜品,請家人品嘗;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國情民情……暑假期間,這些“有意思也有意義”的作業(yè),能夠促使中學生( )①培育科學精神,感受時代脈搏 ②承擔家務勞動,賺取勞動報酬③塑造健全人格,不斷完善自我 ④體驗不同職業(yè),引領社會風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A5.(2024·廣東·中考真題)2024年3月,廣大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綠美廣東,紅領巾在行動”實踐活動。他們加入護綠小隊、認養(yǎng)樹木花卉、講解環(huán)保知識,讓“志愿紅”和“生態(tài)綠”融合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此活動有利于少先隊員( )A.承擔法定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B.積累公益時長,獲得物質的獎勵C.在奉獻中成長,培養(yǎng)親社會行為 D.形成民主態(tài)度,增強主人翁意識6.(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近年來,許多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開展鄉(xiāng)村踏青、企業(yè)研學、烈士陵園祭奠英烈等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引導學生( )①感受成就,珍惜幸福生活②正視不足,擔憂前途命運③動手實踐,掌握各種技能④培根鑄魂,涵養(yǎng)家國情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我與社會(教學課件).pptx 嫦娥六號取土回家之路.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