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3課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預習導學案1.反復誦讀,掌握朗讀節(jié)奏,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了解主要內(nèi)容。(重點)2.把握文章的論點、論據(jù)、論證結(jié)構(gòu)及論證方法等,體會孟子說理的特點。(難點)3.正確理解并認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難點)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紹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個人修養(yǎng)、倫理道德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的書。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合著的。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他把孔子“仁”的觀念發(fā)展為“仁政”學說。提出“民貴君輕”說,勸告統(tǒng)治者重視人民,闡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圣”之稱。著作有《孟子》。2.故事背景孟子生活的社會動蕩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zhàn)國時代。當時,諸侯各國之間“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統(tǒng)治者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面對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吁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提出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他的觀點;強烈反對不義戰(zhàn)爭,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tǒng)一天下。孟子向往著歷史上堯舜的功績,他到處游說,宣揚他的“仁政”“王道”,并把這個希望寄托在統(tǒng)治者發(fā)“仁心”上,力圖維護西周的井田制度,從而使天下歸順,達到成就王業(yè),“黎民不饑不寒”的目的。3.題解本文是一篇短論,記敘了戰(zhàn)爭中民心向背的問題,指出民心所向是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戰(zhàn)爭勝負中的決定性作用,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4.關(guān)于“四書”、“五經(jīng)”和“六藝”。“四書”:《孟子》 《論語》 《大學》《中庸》合成“四書”。“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jīng)”。“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合稱“六藝”。二、文體知識諸子散文諸子散文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各個學派的著作,反映著不同學派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和哲學觀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競作,九流并起。”各種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社會政治主張。諸子的文章,各具風采。它的基本發(fā)展趨向是從簡約到繁復,從零散到嚴整,越是后期的著作,篇幅越宏大,結(jié)構(gòu)越嚴密。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老子》《論語》《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先秦散文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散文蓬勃發(fā)展的階段,出現(xiàn)了許多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先秦散文,是與韻文相對的一種問題,是哲學、政治、倫理、歷史方面的論說文和記敘文。先秦散文分為兩種,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等歷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學派的文章,即諸子散文,其中如《論語》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軻的弟子對其師言行的記錄,《莊子》《荀子》《韓非子》 等則為本人的著作。三、技巧點撥翻譯文言語句的方法1.翻譯原則。文言文翻譯要求準確達意,必須遵循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隨意地更換。省略現(xiàn)象應該作補充,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加以調(diào)整,力求通順。2.翻譯標準:信、達、雅。 信:要求準確表達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達:要求明白通順,沒有語病。雅:要求遣詞造句比較講究,文筆優(yōu)美,富有表現(xiàn)力。3.翻譯方法:增、刪、調(diào)、留、換。增:增加內(nèi)容,保持句子順暢。 刪:去掉多余、累贅的成分,使句子簡潔。 調(diào):在遇到特殊句式時,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語法成分調(diào)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 留:對于人名、地名、時間名詞以及專有名詞,一般保留原詞。 換:某些內(nèi)容損及到整個句子的“雅”時,調(diào)換其中沖突的內(nèi)容。四、寫作特色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zhàn)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然后進一步闡發(fā),明確欲得“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shù)和極強的邏輯性。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jié)構(gòu)縝密。五、課文內(nèi)容解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闡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六、文章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第一層(第1句)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層(第2至4句)論據(jù):進攻——天時不如地利防御——地利不如人和第三層(第5句)類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第四層(第6至8句)結(jié)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結(jié)構(gòu)圖解讀準字音、節(jié)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原文與翻譯 注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 時 不如 地利, 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 地利 不如 人 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 和。 三里之城, 七里 內(nèi)部團結(jié)。(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之郭, 環(huán)而攻之 而不勝。 夫環(huán) 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而攻之, 必有得 天時者矣, 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了,然而不勝者, 是天時不如 地利也。 城可是不能取勝,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 墻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并不堅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是地利 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如 人和也。 故曰, 域民 不上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啊。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以 封疆之界, 固國不遷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疆域的界限,鞏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行得道者 多助, 失道 “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者 寡助。 寡助之至, 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 親戚 畔之。 多助之至, 點,連內(nèi)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持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 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 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 親戚之 所畔, 故君子有不戰(zhàn), 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戰(zhàn)斗,(如戰(zhàn)必勝矣。果)戰(zhàn)斗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環(huán):圍。池:護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類。委而去之:意思是棄城而逃。委,放棄。去,離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得道:指能夠施行治國的正道,即行仁政。至:極點。親戚:內(nèi)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畔:通“叛”,背叛。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君子。,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說的“得道者”。全文翻譯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城墻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啊。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內(nèi)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持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戰(zhàn)斗,(如果)戰(zhàn)斗就一定會取得勝利。一、預習案。1.文學常識填空。(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時期鄒人,我國偉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最有影響力的大師,有“___________”之稱,與孔子并稱“孔孟”。(2)《孟子》是記錄____________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編在一起,稱為“四書”。2. 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多助/之至,天下/順之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池非不深也 池:池塘。 B.委而去之 委:放棄。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固:鞏固。 D.寡助之至 至:極點。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A.七里之郭 B.兵革非不堅利也C.親戚畔之 D.以天下之所順5.重點詞句翻譯。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堅利也( )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寡助之至( )親戚畔之( )6.翻譯下列句子。(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譯文:(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譯文:(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譯文:(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譯文:(5)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譯文:7.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在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膬?nèi)容。本文開篇就提出了“① ,② ”的論點。接著舉例論證,運用戰(zhàn)例,分別從攻和守的角度論證觀點,突出了“③ ”的重要性。又運用了④ 的論證方法,將“得道者多助”與“失道者寡助”進行對比,將“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與“多助之至,天下順之”進行對比,強調(diào)了“⑤ ”的重要性。所以,在孟子看來,治理國家的關(guān)鍵是⑥ 。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作者在文章開頭先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接著以戰(zhàn)爭為例來闡證自己的觀點。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這四句話都用雙重否定句式,意在突出守城一方具有“地利”。C.在作者看來,“天下順之”是“人和”的具體表現(xiàn),而能不能得到“人和”,關(guān)鍵在于統(tǒng)治者能不能“得道”。D.“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表明孟子寫此文,意在告誡統(tǒng)治者,要威服天下就必須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9.下列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論點。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第四句寫地理條件雖優(yōu)越而守城失利,來論證“天時不如地利”。C.“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則“戰(zhàn)必勝”。D.本文所論述的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是“仁和”。10.讀下面【鏈接材料】,回答以下問題。【鏈接材料】(紂)厚賦稅以實鹿臺①之錢,而盈鉅橋②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③宮室。益廣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以酒為池,縣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于是紂乃重刑辟⑤,有炮格之法。商容賢者,百姓愛之,紂廢之。周武王于是遂率諸侯伐紂,紂赴火而死。(節(jié)選自《中記·殷本紀》)【注釋】①鹿臺:在朝歌城中的大型建筑。②鉅橋:倉庫名 。③充仞:充滿。④益廣:大肆擴建。⑤刑辟:刑罰。(1)孟子說“失道者寡助”,請結(jié)合鏈接材料概括紂王“失道”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2)如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具有普遍的意義,請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談你對“道”的理解。二、探究案(一)課內(nèi)閱讀理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1.解釋下列加點實詞。(1)環(huán): (2)池: (3)委: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3.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分析“人和”和“得道”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4.孟子認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結(jié)果是什么?(用原文來回答)(二)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自《孟子譯注》)[乙]秦攻趙長平,齊、燕救之。秦計曰:齊、燕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趙無以食,請粟①于齊,而齊不聽。周子②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③,而齊、燕之計過矣。且趙之于燕、齊,隱蔽也④,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且夫救趙之務,宜若奉漏壅⑤,沃焦釜⑥。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趙,威卻強秦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則為國計者過矣。(選自《戰(zhàn)國策》)[注釋]①粟:糧食②周子:齊國謀臣,其名不詳。③中:得,適合。④隱蔽:屏藩,屏障。⑤奉漏壅:意為捧著漏甕。⑥沃焦釜:澆燒干的鍋。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1)委而去之 委: (2)親戚畔之 畔:_______________(3)則且遂攻之 且: (4)則明日及齊、楚矣 及:_______________2.翻譯下列語句。(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3.[甲][乙]兩文都談論了戰(zhàn)爭取勝之道,二者有何異同?4.由[甲][乙]兩文,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第23課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預習導學案(含答案)一、預習案。1.文學常識填空。(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時期鄒人,我國偉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最有影響力的大師,有“___________”之稱,與孔子并稱“孔孟”。(2)《孟子》是記錄____________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編在一起,稱為“四書”。【答案】軻 子輿 戰(zhàn)國 思想家 教育家 亞圣 孟子及其弟子 七 《大學》《中庸》《論語》【解析】 (1)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封為“亞圣”。(2)孟子的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認為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屬先秦語錄體散文集,為儒家經(jīng)典“四書”之一,其余三部是《大學》《論語》《中庸》。2. 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答案】D【解析】A項,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應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項,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應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C項,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應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池非不深也 池:池塘。 B.委而去之 委:放棄。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固:鞏固。 D.寡助之至 至:極點。【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A.句意: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池:護城河,而不是指池塘;B.句意:(守城者)放棄(城池)而離開。委:放棄;C.句意:鞏固國家不能單靠山河的險要。固:使堅固,鞏固;D.句意:支持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至:極點;故選A。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A.七里之郭 B.兵革非不堅利也C.親戚畔之 D.以天下之所順【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通假字的理解和辨析。A.句意: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方圓七里的外城。郭:外城;B.句意:兵器和鎧甲并不是不堅固銳利。兵:指兵器;C.句意:內(nèi)外親屬都會背叛他。畔:通“叛”,背叛;D.句意:憑借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順:順從;故選C。5.重點詞句翻譯。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堅利也( )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寡助之至( )親戚畔之( )【答案】 圍 這 泛指武器裝備 放棄 限制在疆域內(nèi)居住 鞏固 震懾、威懾 極點 內(nèi)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同“叛”,背叛【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學習時一要熟讀強記,二要用心關(guān)注古文中詞語在用法上的變化,比如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6.翻譯下列句子。(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譯文:(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譯文:(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譯文:(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譯文:(5)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譯文:【答案】(1)天時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2)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3)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4)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nèi)外親屬都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5)所以能實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時要注意句子中重點字詞的翻譯。7.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在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膬?nèi)容。本文開篇就提出了“① ,② ”的論點。接著舉例論證,運用戰(zhàn)例,分別從攻和守的角度論證觀點,突出了“③ ”的重要性。又運用了④ 的論證方法,將“得道者多助”與“失道者寡助”進行對比,將“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與“多助之至,天下順之”進行對比,強調(diào)了“⑤ ”的重要性。所以,在孟子看來,治理國家的關(guān)鍵是⑥ 。【答案】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對比 得道 施仁政,得民心【解析】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文章開頭首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較組成。用兩個“不如”強調(diào)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時反映孟子所說的“仁政”。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zhì)上是重在前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diào)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zhàn)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zhàn)爭勝負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及其深刻。然后論證“天時地利人和”。以占天時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為例,比較“天時”與“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說明城小而難守;“環(huán)而攻之”說明攻城者攻勢強大,占有戰(zhàn)斗的主動權(quán);“而不勝”說明攻方失敗。戰(zhàn)斗會以弱者勝、強者敗而告終,作者認為攻防之所以敢大軍壓境,是因為在“天時”上占了優(yōu)勢,但守方可憑借“地利”進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軍心渙散,必然失敗。這樣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這一論斷的正確性。接著論證“地利不如人和”。以擁有良好的地理條件而終不能守為例,比較“地利”與“人和”的輕重。“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優(yōu)越的“地利”條件,本可以取得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但結(jié)果卻“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內(nèi)部不“和”,有好條件也發(fā)揮不了作用,反被雖無“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戰(zhàn)勝,這就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綜上所述,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面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fā)的,將論點的范圍由戰(zhàn)爭推及治國,從而全面體現(xiàn)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所以,在孟子看來,治理國家的關(guān)鍵是施仁政,得民心。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作者在文章開頭先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接著以戰(zhàn)爭為例來闡證自己的觀點。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這四句話都用雙重否定句式,意在突出守城一方具有“地利”。C.在作者看來,“天下順之”是“人和”的具體表現(xiàn),而能不能得到“人和”,關(guān)鍵在于統(tǒng)治者能不能“得道”。D.“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表明孟子寫此文,意在告誡統(tǒng)治者,要威服天下就必須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D.有誤,根據(jù)“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知,自然的有利條件(天時)不如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地利),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又不如人心的齊一(人和)。在孟子看來,“人和”是戰(zhàn)爭勝利的關(guān)鍵因素,而不是強大的軍事力量;故選D。9.下列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論點。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第四句寫地理條件雖優(yōu)越而守城失利,來論證“天時不如地利”。C.“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則“戰(zhàn)必勝”。D.本文所論述的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是“仁和”。【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nèi)容。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天時不如地利”;第四句寫地理條件雖優(yōu)越而守城失利,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本項分析不當;故選B。10.讀下面【鏈接材料】,回答以下問題。【鏈接材料】(紂)厚賦稅以實鹿臺①之錢,而盈鉅橋②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③宮室。益廣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以酒為池,縣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于是紂乃重刑辟⑤,有炮格之法。商容賢者,百姓愛之,紂廢之。周武王于是遂率諸侯伐紂,紂赴火而死。(節(jié)選自《中記·殷本紀》)【注釋】①鹿臺:在朝歌城中的大型建筑。②鉅橋:倉庫名 。③充仞:充滿。④益廣:大肆擴建。⑤刑辟:刑罰。(1)孟子說“失道者寡助”,請結(jié)合鏈接材料概括紂王“失道”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2)如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具有普遍的意義,請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談你對“道”的理解。【答案】1.①加重賦稅,如堆滿錢庫和糧倉;②搜集奇珍異寶,如搜集新奇玩物、擴建園林樓臺等;③奢靡享樂,如整日飲酒尋歡;④刑法嚴酷,如設置“炮格”酷刑;⑤罷黜賢臣,如罷免商容。2.示例:①以國家對國家而言,“道”指國家間和平共處,互不侵犯。②以國家內(nèi)部而言,“道”指愛民,為老百姓著想。③以個人而言,“道”指與人為善,講求仁義道德。【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失道者寡助”是指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由鏈接材料“(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可知,紂王“失道”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是加重賦稅,如堆滿錢庫和糧倉;由鏈接材料“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可知,紂王“失道”的具體表現(xiàn)之二是搜集奇珍異寶,如搜集新奇玩物、擴建園林樓臺等;由鏈接材料“以酒為池,縣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可知,紂王“失道”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三是奢靡享樂,如酒池肉林;由鏈接材料“于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可知,紂王“失道”的具體表現(xiàn)之四是刑法嚴酷,如設置“炮格”酷刑;由鏈接材料“商容賢者,百姓愛之,紂廢之”可知,紂王“失道”的具體表現(xiàn)之五是罷黜賢臣,如罷免商容。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義為: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其實這個“道”不光適用于古代君主,也適用于我們現(xiàn)代的國家的進步發(fā)展與人們的工作學習。從國際層面來說,“道”可以理解為國家之間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和諧共存,彼此成就,合作共贏;從國家內(nèi)部來說,“道”是國之根本,即勤政愛民,設身處地的為百姓生活安樂考慮,民生順則民族興,民族興則國運昌,國運昌則國自強;從個人角度來說,“道”也可以指人在與他人合作交流時,要以仁德立身,心存寬容與善意,人際關(guān)系自然會更好。二、探究案(一)課內(nèi)閱讀理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1.解釋下列加點實詞。(1)環(huán): (2)池: (3)委: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3.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分析“人和”和“得道”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4.孟子認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結(jié)果是什么?(用原文來回答)【答案】1.(1)圍 (2)護城河 (3)放棄 2.(1)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2)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內(nèi)外親屬都會背叛他。3.①“人和”指人心一致、內(nèi)部團結(jié),“得道”指行仁政。②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人民支持才能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③因此,“得道”是“人和”的先決條件。 4.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環(huán)而攻之”句意:敵人包圍攻打這座城池。環(huán):圍。(2)“池非不深也”句意:護城河也并非不深。池:護城河。(3)“委而去之”句意:放棄了城池而離開。委:放棄。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1)重點字詞:域:管理,統(tǒng)治。民:百姓、民眾。以:憑借。封:劃定。界:邊界,界限。(2)重點字詞:寡:少,缺乏。助:援助,支持。至:到達,達到。親戚:泛指親屬。畔:通“叛”,背叛,離棄。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文章中心論點即“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強調(diào)“人和”(人心一致、內(nèi)部團結(jié)的狀態(tài))。接著以設置占天時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為例,比較“地利”重于“天時”,以擁有良好的地理條件而終不能守為例,比較“人和”重于“地利”。然后,作者用“故曰”二字,用三個形式相同的否定句說明“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僅靠“天時”與“地利”的條件,從反面進一步強調(diào)了“人和”的重要性。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作結(jié),將“人和”的重要意義論說得十分透徹,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綜上所述,“得道”是實現(xiàn)“人和”的先決條件,因為只有當統(tǒng)治者行仁政,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和團結(jié),從而形成“人和”的局面。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把握。根據(j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可知,孟子認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結(jié)果是“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支持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內(nèi)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持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他的人,所以說,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二)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自《孟子譯注》)[乙]秦攻趙長平,齊、燕救之。秦計曰:齊、燕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趙無以食,請粟①于齊,而齊不聽。周子②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③,而齊、燕之計過矣。且趙之于燕、齊,隱蔽也④,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且夫救趙之務,宜若奉漏壅⑤,沃焦釜⑥。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趙,威卻強秦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則為國計者過矣。(選自《戰(zhàn)國策》)[注釋]①粟:糧食②周子:齊國謀臣,其名不詳。③中:得,適合。④隱蔽:屏藩,屏障。⑤奉漏壅:意為捧著漏甕。⑥沃焦釜:澆燒干的鍋。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1)委而去之 委: (2)親戚畔之 畔:(3)則且遂攻之 且: (4)則明日及齊、楚矣 及:2.翻譯下列語句。(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3.[甲][乙]兩文都談論了戰(zhàn)爭取勝之道,二者有何異同?4.由[甲][乙]兩文,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答案】1.放棄 同“叛”,背叛 將要 到,波及 2.(1)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2)這就好比牙齒有嘴唇保護一樣,沒有了嘴唇,牙齒就要受凍。 3.異:[甲]文主要論述“人和”的重要性,強調(diào)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文則強調(diào)“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明齊國只有聯(lián)合趙國抗秦才能取得勝利。同:都主張戰(zhàn)爭取勝之道在于爭取人心、獲得支持,而不是依靠險要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軍事力量。4.①取得勝利的關(guān)鍵在于獲得人民支持,爭取同盟,而不是僅僅依靠地理優(yōu)勢或武力;②統(tǒng)治者要善于聽取意見,辨別是非,不要被蒙蔽;③要注重團結(jié)協(xié)作,互幫互助,共同對抗強敵。【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①譯為:拋棄并離開了城池。委,放棄;②譯為:連內(nèi)外親屬也會背叛他。畔,同“叛”,背叛;③譯為:就將會繼續(xù)進攻它(趙國)。且,將要;④譯為:那么明天就會波及到齊、楚了。及,到,波及。2.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①威,威懾;以;憑借;兵革,泛指武器軍備。②亡,失去;寒,受寒。3.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異:甲文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直接點明了強調(diào)“人和”的重要性,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等句子具體闡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突出人心向背對于戰(zhàn)爭勝負的關(guān)鍵影響;乙文中,“且趙之于燕、齊,隱蔽也,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強調(diào)了趙國與齊、燕之間“唇亡齒寒”的關(guān)系,說明齊國需要認識到與趙國相互依存,聯(lián)合抗秦才能成功。同:甲文強調(diào)“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強調(diào)了爭取人心、獲得支持的重要性。乙文中,“周子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也體現(xiàn)出爭取人心、獲得支持的主張,都沒有強調(diào)單純依靠險要地理位置和強大軍事力量,都表達了戰(zhàn)爭取勝不僅僅取決于外在的地理和軍事因素,更在于人心向背和各方的團結(jié)支持。4.本題考查閱讀啟示。甲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明確指出了得道、獲得人民支持的重要性,而不是僅靠地理優(yōu)勢或武力就能取勝;乙文中“周子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燕之計過矣”強調(diào)了爭取同盟(與趙國聯(lián)合)對抗秦國的意義。這些告訴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自身的優(yōu)勢,關(guān)鍵在于獲得人民支持,爭取同盟;乙文中,根據(jù)“秦計曰:齊、燕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趙無以食,請粟于齊,而齊不聽”可知,齊王一開始沒有聽取正確的意見差點導致不好的后果,說明統(tǒng)治者要善于聽取意見,辨別是非,否則容易做出錯誤決策;乙文中,“且趙之于燕、齊,隱蔽也,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強調(diào)了趙、齊、燕之間需要團結(jié)協(xié)作、互幫互助,否則會唇亡齒寒,共同面臨危險,告訴我們團結(jié)協(xié)作共同對抗強敵的重要性。參考譯文:【乙】秦國攻打趙國的長平,齊、燕兩國出兵援救趙國。秦王謀劃說:“齊、燕兩國援救趙國,如果他們?nèi)龂P(guān)系親密,那么我就退兵;如果他們關(guān)系不親密,那么我就繼續(xù)進攻。”趙國沒有糧食了,向齊國請求借糧,但是齊國不答應。周子對齊王說:“不如答應借糧來讓秦軍退兵,如果不答應借糧,那么秦軍就不會退兵,這樣秦國的計謀就得逞了,而齊、燕兩國的計謀就失誤了。而且趙國對于齊、燕兩國來說,如同屏障,就像牙齒有嘴唇一樣,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受寒。今天趙國滅亡了,那么明天災禍就會降臨到齊、楚兩國了。再說援救趙國這件事,應該就像捧著漏甕去澆滅燒焦的鍋一樣急迫。援救趙國,是高尚的義舉;使秦軍退兵,能顯揚名聲。憑借道義來援救使趙國免于滅亡,憑借威力使強秦退兵,不致力于這樣做,卻吝惜糧食,那么為國家謀劃的人就失誤了。”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