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快樂的潑水節》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五課《歡騰的節日》— 《快樂的潑水節》教材分析:《快樂的潑水節》這是一首表現傣族傳統節日-潑水節的歌曲。歌曲歡快跳躍,表現了傣族潑水節的熱鬧場面和娃娃們在節日里的喜悅心情。本歌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調編寫,歌曲為單樂段結構,每樂句四小節,呈方正結構。第一、二樂句節奏完全相同,第四樂句的節奏與第一樂句相似,但第三樂句的節奏顯然與第一樂句不同,因此,在節奏上形成了起承轉合的關系。教學目標:1、能用歡快情緒演唱歌曲《快樂的潑水節》。2、通過初步了解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少數民族和對音樂的興趣。3.掌握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并唱準、唱美歌曲。4.能用簡單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教學重難點:1.能用歡快心情演唱這首歌曲。2.歌曲中附點節奏、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的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旋律的不同。3.能用簡單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教學用具 :課件、鋼琴等教學方法:聽唱法、模唱法、口授法、比較法教學過程一、導入1、教師簡單的作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是楊老師,歡迎大家和我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2、用旅行的方式帶孩子們走進快樂的潑水節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行嗎?那就讓我們開啟旅行的火車一起出發吧!(播放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視頻,背景音樂是《快樂的潑水節》。)3、師設問師:通過這次旅行,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傣族人民色彩艷麗服飾和她們居住的竹樓,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有極為流行的"孔雀舞"和"象腳鼓舞"。4、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師:你真是一個善于發現美的孩子!5、教師小節師: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三到七天,傣族人民舉行別具特色的潑水活動,他們互相潑水送祝福。二、學唱歌曲1、聆聽歌曲師:讓我們開啟音樂之旅吧,走進《快樂的潑水節》。(播放歌曲原唱)教師邊聽邊打節拍。師:通過聆聽歌曲,你感受到怎樣的情緒?生: 歌曲是歡快、愉悅的,感受到了傣族人民熱鬧的潑水節場面。2、有節奏地朗讀歌詞師:讓我們帶著歡快情緒有節奏地朗讀歌詞。(1)敲.起 铓鑼 打起 鼓 打 起 鼓—(2)愉.快 歌聲 傳天 涯 傳 天 涯—(3)潑水 節.上 潑水 忙 潑 水 忙—(4)潑.個 祝福 送給 你 送 給 他—3、找出相似的樂句和不同的樂句。(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相似,第三樂句不同)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四個樂句的節奏有什么特點?生:我觀察到這四個樂句的節奏基本相同的,只有第三個的節奏不同,第三樂句的節奏是:播放學生語音師:你的節奏感可真強啊!4、了解附點八分節奏師:讓我們把帶有附點八分節奏的小節讀一讀!①敲.起 铓鑼 ②愉.快 歌聲 ③潑.個 祝福只有第三樂句的節奏不同,附點在第一小節的第二拍上①潑水 節.上5、視唱歌譜師:相信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些節奏,讓我們跟琴學唱第一樂段吧(跟琴視唱樂譜)(1)師:請你說說哪兩個樂句旋律是相似的?生: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旋律是相似的。師:你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讓我們來唱一唱這兩個樂句的不同之處,這兩個樂句是同頭換尾,加入歌詞唱一唱:①1 5 2 3 — ② 1 3 5 2 —(2) 用柯爾文手勢來學唱la和do第三樂句第三小節la和do這兩個音跨度很大,請跟老師用柯爾文手勢來學唱一唱這兩個音。(用琴聲和手勢)加入歌詞來唱一唱.6、演唱歌曲第一樂段師:傣族人們敲鑼打鼓,唱著歡快的歌兒歡慶潑水節呢!請同學們用優美的歌聲跟伴奏演唱第一樂段。7、演唱歌曲第二樂段師:你瞧!她們載歌載舞呢!讓我們試著來演唱歌曲第二樂段。(播放伴奏演唱)8、學唱歌曲結束句。(1)師:你觀察到什么?對!這是四分休止符:休止一拍,這是八分休止符:休止半拍。(2)師:這里有連音線是同音相連,do 是三拍!(3)完整的唱一唱這一句。能加入歌詞唱一唱!9、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師生接龍(學生先唱,老師接唱)三、表演歌曲1、練習節奏 × ×× × ×師:我們來打打這個節奏,表現出強弱。2、用拍手、拍腿來模仿象腳鼓的動作。身體可以打鼓的動作動起來。3、用這個節奏模仿傣族的象腳鼓為歌曲伴奏,播放打鼓的視頻。師:讓我們跟著小朋友一起來為歌曲伴奏。四、課堂小結傣族的舞蹈非常美,潑水節非常的熱鬧,相信大家學了這首歌曲后,會對傣族的節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果有機會,你們也可以去參加傣族盛大的潑水節,接受傣族人民的祝福,課后,希望同學們能夠用不同的形式去表演歌曲,今天的音樂課就到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