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 鐘 小 鐘教學年級:三年級課型:歌唱課教材分析:歌曲《大鐘和小鐘》四二拍的歌曲,F大調。他是一首非常短小、簡易的二聲部合唱歌曲,全曲只有五個樂句組成。作者運用非常簡單的節奏型和音符來表現靈巧的小鐘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以及大眾厚重的擺動聲。小鐘與大眾的音樂形象在歌曲中既是相互聯系的而又相互獨立,歌曲中小鐘和大鐘先是分別歌唱,再一起合唱,歌詞合理有簡單,刻畫的大鐘小鐘的形象有十分鮮活,十分便于孩子們記憶,是一首非常受歡迎的兒童歌曲。教學目標:1、能用輕松愉悅心情來演唱《大鐘小鐘》2、理解感受歌曲中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以及八分音符時值教學難點:二聲部演唱教學用具:課件、鋼琴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由猜謎語引入本節課主題: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生:鬧鐘【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語的方式來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接下來通過講故事和欣賞音樂來吸引孩子的求知欲,讓孩子們充分的展開想象,給學生們創立一個愉快的輕松教學氣氛。二、新課教授:1、合作探究、突破難點。⑴播放歌曲,提出問題,大鐘小鐘的心情是怎樣的?生:心情是非常高興的。⑵再次聆聽,提出問題:大鐘和小鐘誰跑的比較快?以幫助兩位小客人—大鐘和小鐘為主線貫穿整個學習過程。⑶節奏練習,初步感受四分音符與二分音符長短。①師:教師分別演唱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并提出問題:哪個音符比較長?生:二分音符比較長,八分音符比較短。②由此引出節奏型 :× × 并練習。2、想象發揮,創編律動分別為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加上合適的動作進行節奏表演。動作設計:× × 雙手張開在胸前左右晃動X - 雙手高舉過頭頂【設計意圖】:首先,以幫助大鐘小鐘為由引出本課的知識目標-----二分音符與八分音符,并以大鐘小鐘自己來演奏來讓學生們感受兩種音符的時值長短。其次,再以給小鐘出難題的方式引出節奏型× × ,并給雙八和二分音符分別加上合適的動作,這樣,每當二分音符出現就要做雙手舉過頭頂的動作,每當出現雙八的節奏型就要同時雙手張開在胸前作用晃動的動作,本環節的初衷,是想結合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讓學生運用肢體動作來感知音的基本要素之一—音的強弱,讓學生用自身肢體動作來體會音符的長短。3、巧用游戲、堅固知識⑴你拿卡片我來做。游戲規則:將同學們分成四組,兩組表演雙八節奏形動作,另外兩組表演二分音符動作,教師隨機拿出音符卡片,請相應動作的同學理解表演出所對應的動作。⑵讀節奏,加動作。游戲規則:讀節奏的同時加上相應節奏型或音符的動作。小鐘聲音:2/4× × × × | × × × × | × × × × | × × × × |嘀 嘀 嗒 嗒 嘀 嘀 嗒 嗒 嘀 嘀 嗒 嗒 嘀 嘀 嗒 嗒大鐘聲音:2/4× - |× - |× - |× - |當 當 當 當【設計意圖】:本環節運用游戲的方式,一體態律動教學法為原則,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二分音符和雙八節奏型,用身體語言來感受音的長短的同時,來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孩子們在不斷出錯,不斷改進中輕松的將知識掌握。4、創編節奏5、創編動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