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西風的話》【教材分析】《西風的話》創作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廖輔叔作詞,黃自作曲。歌曲以兒歌的形式,借“西風”之口,寥寥數語,簡練而生動地表現出了時光的轉瞬即逝,點出了初秋的特征,并以此鼓勵青少年珍惜時光,憧憬未來!歌曲的曲式為四樂句組成的方正性單樂段(一段體),節奏平穩對稱。【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西風的話》,學習氣息的控制,即在不同聲區中保持聲音位置的統一。情感與態度目標:在《西風的話》的學唱與欣賞中,懂得熱愛生活,珍惜時間。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音樂的對比,了解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用自然、舒展的聲音、運用好力度記號、連音線來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運用力度的變化有表情地歌唱。【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課件【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用歌曲伴奏音樂為背景,播放秋景的視頻營造秋天的氛圍,讓學生感受秋季,創設意境。①你們聽!(課件播放秋風的聲音)②請同學們用聲音來模仿秋風?(“hu”)二、歌曲教學1、 練聲:用風的聲音“hu”音來進行練聲,為學唱歌曲做鋪墊。要求:(1)提醒同學們唱歌要保持正確的姿勢,面帶微笑,情緒飽滿輕松快樂的歌唱。(2)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打開共鳴腔,用氣息輕聲,聲音飽滿唱出美感,嘴巴圓著唱,注意力度記號。師:自然界的聲音是沒有經過音樂家雕琢的,處理的聲源,而我們音樂課中的音樂是經過了作曲家提煉過的,接下來老師想跟你們一起,把自然界的風聲帶入音樂的殿堂,好嗎?今天我們學習一首關于自然界中秋風的歌曲,讓我們一起去聆聽《西風的話》。2、初聽錄音范唱。在聽的時候請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平緩級進、較慢)3、同學們細心的聽老師唱,思考:歌曲中的“我”是指誰?西風到底告訴了我們什么?小結:“我”指的是西風,西風告訴我們,它見證了一年四季的變化,要我們珍惜時光,熱愛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來。4、朗讀歌詞(1)由教師朗誦第一遍,學生討論:通過歌詞讓你感受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秋天?(2)請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詞朗誦一遍。(3)同學們讀的真好,從歌曲節奏中可以看出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生:是四拍子的。師:對,那四拍子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生:強 弱 次強 弱師:說的真好,那我們來學習這首歌曲。5、演唱歌曲(1)用“u”模唱旋律,生劃拍唱,師糾正發聲方法。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打開口腔,氣息輕聲,嘴巴圓著唱。(2)第二遍輕聲跟琴唱并叫學生自己提出難點。(3)教師指導學生難點句子。練習難點樂句,我彈鋼琴讓學生細細聆聽,不唱出聲,在心里默唱,接著用“u”輕聲哼唱,把節奏和音準把握準確,記在腦子里,形成印象,然后再把歌詞帶進去,輕聲唱出來。(4)再次跟琴聲輕聲唱(5)師生接龍唱(6)學生完整演唱《西風的話》要求:演出中要讓學生懂得唱歌打開口腔,咬字要圓潤,吐字要清晰,唱出美感。(7)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要求學生將旋律線畫在課本上。(8)再次感受聆聽歌曲范唱體會歌曲意境,注意將歌曲中力度、連音線、rit.漸強漸弱記號表現出來,指導學生用輕柔、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要求:樹立學生正確的聲音美感意識,把握好漸強、漸弱等音樂記號教師要多范唱,讓學生多聽,多看,帶動學生唱準確。使學生懂得,不是所有的歌都要唱的那么響,該強則強,該弱就弱,強弱結合,才能唱出美妙的歌。6、分組合作表現《西風的話》三、知識拓展這首好聽的歌曲是誰帶給我們的呢?1、作者和歌曲的介紹“同學們唱出的作曲家的心聲,跟作曲家產生了共鳴,真不錯,但是那么好聽的歌曲到底是誰寫得呢?”(展示課件——黃自:我國近現代著名愛國主義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 下面老師要為大家介紹這位老前輩,他就是音樂家黃自。他早年留學美國,1929年回國后,長期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樂《懷舊》,合唱曲《長恨歌》、《抗敵歌》,齊唱曲《旗正飄飄》,校園歌曲,兒童歌曲1933-1935年《花非花》,《卜算子》,《南鄉子》等多首作品。2、《西風的話》是黃自秋天回家探望親人的過程中,見到他的侄子侄女在一年來發生的變化,感嘆時間流逝的飛快而寫下的這首歌曲,歌曲通過委婉的旋律,表現了作者對時光消逝的傷感。四、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大家都表現的很棒!老師這節課也感到非常的高興,因為老師看到了同學們積極的表現、聽到了同學們優美的歌聲,最重要的是我們懂得了要去珍惜美好的時光,要去發現、熱愛生活中的自然景象的美,在時間上做個真正的主人。接下來再次有感情地唱起《西風的話》,讓我們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束吧!五、板書設計:西風的話漸強記號減弱記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