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田野在召喚》教材分析:《田野在召喚》是人音版義務教育課程改教材小學音樂第十冊第四單元中的一首作品,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意大利民歌。作品以兒童天真活潑的語氣表現了在充滿生機的春天里孩子們出發去郊游、旅行時的歡樂心情,抒發了少年兒童對美好大自然的無比熱愛的情感。歌曲采用大調式、4/4拍、由四個樂句構成,曲調規整對稱。曲調中的同音反復和帶切分音的節奏運用使得音樂歡快跳躍,極富有動感,加上第二聲部配以固定節奏音型即“啦”的伴唱,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一隊郊游、旅行的兒童們在充滿著春意盎然的田野中邊走邊唱、歡聲笑語的歡樂神情。學生分析:1、已經有了一定的讀譜視唱及歌曲表現的能力。2、能夠較準確聽辨并模唱三度、四度音程,具有一定的首調識譜能力。3、接觸過合唱作品,總體水平一般,個別學生會出現走調或低聲部“跟著跑”的情況。教學目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現少年兒童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觀察、模仿、視唱等方法學習歌曲節奏及旋律。(三)知識與技能目標:用自然、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旋律及歌詞。教學重點:通過學唱歌曲,能夠用活潑歡樂的情緒表現歌曲。教學難點:唱好二聲部合唱,把握聲音的和諧與統一。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1、 師生問好:2、 二聲部視唱練習:1、上行練習2、下行練習(先分別視唱,再分兩組合練,強調和聲的感知、聽辨)3、 視唱旋律,編創二聲部:1、視唱低聲部旋律 (先觀察并找出do音的位置)2、編創高聲部旋律,體驗并表現(三度編創)(課件)4、 學習歌曲《田野在召喚》:導入:同學們,春天來了,綠樹發芽了,萬物在生長,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奔向田野,感受一下意大利朋友們出發遠行的歡樂情懷吧。(1)初聽歌曲,感受情緒及表現形式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充滿朝氣、活潑、歡快……)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合唱)師:歌曲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歌曲共分為四個樂句,下面我們來學歌曲的曲譜。(2)學習歌曲第一、二樂句1、全體跟琴學習第一、二樂句(高聲部)(1)跟琴慢速視唱第一、二樂句旋律師:這兩個樂句你有沒有什么發現?(變化重復)(2)師范唱旋律,提問:像不像小鳥在唱歌?怎么唱能夠表現歡快的情緒?(微笑的狀態,把笑肌微微抬高)(3)跟琴填詞演唱師:除了把笑肌太高,還要注意什么,才能更好地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呢?(微笑著用跳躍、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唱好休止符,做到聲斷氣連)2、跟琴學習第一、二樂句(低聲部)(1)視唱第一、二樂句旋律糾正、唱準休止符和低音師:這個樂句的節奏有什么特點?像是在干什么?(2)師用“啦”邊哼唱邊踏步模仿,生回答 (走步,步伐整齊、輕快)3、合唱練習(1)出示曲譜(教材),兩聲部合練 (看教材學習)師指導、糾正問題(3)學習歌曲第三、四樂句1、學習低聲部旋律及歌詞(1)跟琴學唱旋律師:熟悉這個旋律嗎?(唱準弱起和附點,糾正強化)(2) 填詞演唱,糾正音準、節奏師:“梯里通吧”是什么意思? (快快來吧)2、學習高聲部旋律和歌詞(1)跟琴視唱旋律,觀察兩句旋律特點 (變化重復,不同結尾)師:這兩個樂句在節奏上你覺得跟前面有什么不同? (更有動感)師:為什么會覺的很有“動感”呢?(2)哼唱感受,答疑體驗師:歌曲運用了弱起拍和切分節奏,唱起來覺得很有動感,充滿朝氣。3、合唱練習 (看教材學習)指導學生邊唱邊聽,糾正音準、節奏問題(五)、感受整體,進行合唱1、跟琴分別演唱兩個聲部,進行聲部合唱,注意傾聽與配合。2、無伴奏演唱,指導、糾正音準和節奏。3、結尾的糾正、練習。五、情感處理1、聽音樂,說說歌曲的情緒有何變化?(討論)第一、二樂句:前面跳躍、動感,活潑第三、四樂句:熱烈、歡暢,情緒高漲2、為什么會這樣呢?(師生討論)3、師小結:前面曲調中多次的同音反復和切分節奏,加上第二聲部節奏固定用“啦”伴唱,表現了一隊郊游、旅行的兒童們在充滿著春意盎然的田野中邊走邊唱、歡聲笑語的歡樂神情;后面節奏變得較寬松,旋律舒展,情緒熱烈,“梯里通巴”仿佛師美麗的大自然在熱情的召喚著小伙伴們,旋律逐漸向上,使音樂更為挺拔、嘹亮,形成高潮,表現了孩子們無比歡暢的心情。4、尾聲的演唱:要求音準準確,聲音嘹亮、挺拔,似聲音傳至遠方。師:從歌聲中我們感受到了意大利的朋友們是多么的熱愛自己的家鄉,多么的熱愛大自然啊,讓我們也懷著一份期待的心情來歌唱吧!5、跟伴奏演唱,指導、糾正問題。六、 課堂小結,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