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紅河谷 備課人 課型 時間演奏課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用豎笛和箱鼓自主學習歌曲加拿大民歌《紅河谷》的節奏與旋律,掌握歌曲的弱起特點。過程與方法 通過師生合作與探究,運用對比手法掌握歌曲中節奏的準確演奏以及歌曲的整體表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為歌曲伴奏,感受、體驗音樂的情緒,并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學重點 1、兩個聲部旋律的吹奏。2、歌曲中箱鼓拍打的節奏的變換。教學難點 1、旋律中的弱起。2、節奏的豐富。教學方法 豎笛與箱鼓自主學習法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組織教學:常規師生問好!能力訓練:F調與C調的音階吹奏。按要求進行吹奏。全班分為兩個聲部,每個聲部將各自的音吹奏出來。合作形式一:一部分學生進行吹奏,一部分學生演唱音符。要求:注意音量大小的協調,兩個聲部彼此呼應照顧,達到音量的均衡。合作形式二:交換演奏與演唱兩個聲部。3、用箱鼓拍擊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的強弱基本節奏。新課部分:復習舊課:分兩個聲部隨伴奏音樂演唱《紅河谷》觀察并討論:歌曲當中的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學的重點。豎笛吹奏自主學習:、吹奏歌曲第一聲部及第二聲部的歌譜。教師指導、指揮并進行點撥。、每個聲部跟琴練習一遍,矯正節奏與音高以及樂句之間的合理換氣。、跟隨伴奏分兩個聲部進行豎笛合奏。箱鼓伴奏自主學習:(1)、四四拍的強弱用箱鼓怎樣表現出來?教師指導、指揮并進行點撥。(2)、思考:四四拍的強弱基本節奏上還可以怎樣進行節奏變換?(3)、體會為歌曲伴奏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教師引導提示。總結合奏的基本要求:(1)、豎笛部分:音高、節奏、呼吸、弱起(2)、箱鼓部分:節奏變換、弱起拓展部分:你還能用箱鼓擊打出更豐富的節奏嗎?試試看五、教師總結本節課學習并進行評價。 與老師配合,將兩個調的音階完整的吹奏下來。學生觀察音組,找出合適的調吹奏這組音。兩部分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與指揮進行不同形式的吹奏、演唱。把握各種拍號的強弱規律全班復習舊課,掌握歌曲的旋律以及歌詞。回憶歌曲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分組自主練習分兩個聲部跟琴吹奏,熟悉旋律合奏后對自我表現進行簡單評價。指出存在的問題。思考四四拍的節奏還能夠怎樣變換?創作節奏并演奏出來。合奏時體會演奏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總結演奏時兩種樂器的基本要求。 熱身,并為后面的自主學習歌曲打下基礎。在這一環節學習當中:1、為歌曲的兩聲部的旋律演奏進行鋪墊2、將演奏的基本要求潛移默化的融入了進去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通過自主練習找出兩種樂器演奏的重點,使自主學習完成的更輕松。1、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演奏能力,從自學中發現問題,發現演奏的重難點。做到“先學后教”。2、培養學生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精神,并養成統一聽從指揮的好習慣。3培養學生自我總結的能力。將藝術實踐活動充分體現在課堂中,不僅增加了趣味性,更鍛煉了學生課堂樂器的表演能力。板書設計 紅河谷 F調音階 3 - 2 - 1 -2 - 5 --- C調音階 1 -7- 6 - 5 - 1---作業布置 1、背唱這首歌曲。2、用你掌握熟練的樂器為歌曲伴奏。課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