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乘著歌聲的翅膀》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乘著歌聲的翅膀》是海涅的抒情詩,由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門德爾松譜曲,成為一首描寫愛情的經典藝術歌曲。歌曲創作于1834年,其作品風格溫柔舒適、優美恬靜,旋律優美,結構嚴謹,歌曲的三段采用非嚴格的分節歌形式,用飛揚而深情的分解和弦構成柔美伴奏,描繪了一幅溫馨而又浪漫的美妙圖景,富于詩意般幻想,完美地表現了海涅這首抒情詩的意境,可謂珠聯璧合,天衣無縫。2、 教學目標1、 情感態度價值觀:欣賞《乘著歌聲的翅膀》,能夠簡單分析、鑒賞音樂,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體會音樂作品帶來的情感和美感。2、 過程與方法: 以聆聽為主,演唱為輔,感受不同版本的《乘著歌聲的翅膀》,能對作品進行簡單的語言描述。3、知識與技能: 能初步演唱歌曲,能用音樂的語言進行簡單的歌曲分析。3、 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 能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夠隨歌曲邊唱邊做律動,體會不同的音樂作品帶來的情感與美感。2、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音樂的語言簡單描述音樂作品。4、 教學方法聆聽法 聽唱法 對比法 示范法 練習法 情境導入法 自主學習法 合作探究法5、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電子琴6、 教學過程1、 情境導入師:同學們,每個人心中其實都有一個純潔無瑕、令人向往的地方,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來個深呼吸,吸氣,吐氣,全身放松,隨著美妙的音樂律動、盡情想象,尋找你的夢想之地。2、 聆聽長笛獨奏版《乘著歌聲的翅膀》師:從你們的臉上,我看到了陶醉這兩個字,聽完這首曲子,米老師只想說,這真是仙境般的音樂世界啊!同學們,你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你的聆聽感受嗎?(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師:從你們詩一般的語言中,米老師能感覺到音樂仿佛給咱們營造了一個仙境般的世界,你能聽出這仙境般的世界是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的嗎?生:長笛(提示:在之前我們聆聽的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中,這個樂器也為一個小精靈般的角色做過主奏樂器哦!)3、 聆聽女聲獨唱版《乘著歌聲的翅膀》師:剛剛我們聆聽的這首長笛獨奏曲改編自一首同名藝術歌曲,它有一個夢幻的名字——《乘著歌聲的翅膀》。今天,就讓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探尋音樂的奧妙。請大家輕輕把書翻開到第52頁。接下來讓我們聆聽獨唱版《乘著歌聲的翅膀》,思考:獨唱版與長笛獨奏版有何不同?師:老師從音色效果、力度、速度這幾個方面給了大家幾個選項,請四人一組進行一分鐘討論,然后來說一說你們的答案。出示幻燈片:效果 力度 速度女聲獨唱版: 音色明亮,變化細膩 中弱 較快能夠表達歌詞意思長笛獨奏版: 音色柔和,抒情溫暖 弱 較慢能夠表達歌曲朦朧意境(引導學生用連線的方式來總結兩種版本的不同之處)4、 介紹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背景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首歌曲的歌詞是一首抒情詩,它出自于德國詩人海涅之手,而這首歌曲的誕生,來自于一個天性浪漫的德國作曲家,他叫門德爾松。你們想知道關于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嗎?(播放長笛獨奏版,教師訴說故事)5、 讀歌詞師:正是因為這么浪漫的詩歌,這么浪漫的故事,這首浪漫的藝術歌曲從此便傳遍世界各地,也納入到了我們的教材之中。就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回味音樂帶來的那段美妙時光,也為音樂家送去我們最美的祝福。(師生接龍齊讀歌詞,教師讀一二兩句作示范引導,學生接讀。)6、 學唱歌曲選段(1)教師范唱師:從歌詞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完美的表達出作曲家門德爾松當時的內心活動。今天米老師也想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對于音樂家的祝福。(彈唱范唱第一段)(2)劃旋律線,哼唱旋律,感受旋律美師:你們也想把自己最美的祝福送給天下渴望幸福的人嗎?那就讓我們用獨特的音樂方式來表達。請先聽老師唱一唱,就像這樣(教師用LU哼唱前兩句)柔美的,抒情的,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注意唱歌時身體坐直,笑肌提起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可真多,看這旋律的走向,像不像翱翔空中的小鳥的飛行路線呢?讓我們劃著旋律線,用美美的聲音來唱一唱這波浪般的旋律。準備,開始。(教師引導學生邊劃旋律線邊用LU哼唱歌曲前兩句旋律,如果效果好的話可以代入歌詞唱一唱,師生合作演唱第一段歌曲。)(3)編創動作,隨音樂律動師:深深的祝福,美妙的音樂不僅可以用聲音來表達,也能用動作來體現。比如這樣(教師做動作示范,隨歌曲做三拍子律動),你們能不能自己編創好看的動作來表現這美妙的歌曲呢?(選擇學生里編創動作較好的同學,帶領其他學生隨音樂律動,教師總結。)7、 拓展延伸師:經典的音樂作品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因為它能夠打動人心。而不同的演奏或演唱形式卻能賦予經典作品不一樣的感覺,今天米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另外幾個版本的《乘著歌聲的翅膀》,不過米老師想要考考同學們,看看大家是否能聽出來它的演奏或演唱形式。接下來就是耳力大比拼的時刻,請同學們認真聆聽,當你聽出它的表現形式時,不要說話,等到米老師暫停音樂,如果你已經有了答案,就舉起你的手,聽明白了嗎?準備好,開始!(1) 欣賞合唱版《乘著歌聲的翅膀》(引導學生思考合唱版歌曲的情緒有何不同,教師總結。)(2) 欣賞弦樂四重奏版《乘著歌聲的翅膀》(師:弦樂四重奏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二重的室內樂演奏形式,其中包含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著名音樂家海頓被稱為“弦樂四重奏”之父。)(3) 欣賞四手聯彈版《乘著歌聲的翅膀》(師:四手聯彈是鋼琴的一種表演形式,指兩人共同在一臺鋼琴上合作演奏一首音樂作品。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聆聽,不要討論,欣賞結束我再來給大家說一說這首特殊的鋼琴四手聯彈背后的故事。)8、 課堂小結師:其實,喜愛音樂,不分年齡,不論性別,也不管你曾有怎樣的遭遇,從何時啟程,只要你的心中有珍貴的音樂夢想,相信我們一定都能夠乘著歌聲的翅膀,在音樂的世界里展翅翱翔!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隨長笛獨奏版《乘著歌聲的翅膀》走出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