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劃船歌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能體會歌曲的意境美,能表達歌曲的情緒。2、用自然、親切地聲音表現歌曲。3、利用豎笛為歌曲簡單的伴奏。教學重點難點:1、學唱《劃船歌》。2、歌曲中節奏的變化,與情感變化的聯系。一、情趣導入1、師:聽賞音樂,《星星索》,這首歌曲哪里最吸引你?生:旋律 歌詞2、師:這首好聽的歌曲叫做星星索,你知道星星索師什么意思嗎?“星星索”是人們劃船時為船槳起落哼出的伴唱。我們也來唱一下吧出示:星星 索 星星 索師:今天匡老師先帶著大家去一個以船為交通工具的國家,就是硬度尼西亞,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國家。(邊播放伴奏邊介紹自然風光)師: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譽為“千島之國”。大家熟知的巴厘島也是其中一個島嶼。由于地處熱帶雨林氣候,那里的水果也品種多樣,美味可口。生:二、新授1、師: 由于這樣特殊的地理環境當地人民都善于劃船,今天匡老師就要帶大家學習一首印度尼西亞的民歌——《劃船歌》。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么樣的?(出示歌譜)情緒:歡快活潑的這首歌曲的演唱順序是怎么樣的?演唱順序:(開始到1房子,反復再到2房子,再到結尾。)(注意反復記號并且有ab兩個部分)師:勇敢的船長要邀請大家到達蘇拉八亞去做客,但是我們需要經過好幾個島嶼才能到達神秘的蘇拉巴亞,匡老師幫大家準備好了交通工具,(船)現在就開啟我們的海上音樂之旅。請你們來看第一條音樂航線,聽a部分,你們對音樂符號和音樂節奏有什么發現?里面有同學們說到的(每一句都有附點節奏),還有(延音線),(休止符)4、a樂段逐句學習同學們說到的(每一句都有附點節奏),每一個樂句的開頭都有附點節奏。(1)還有(延音線),我們先來找一下最長的延音線,在1房子里有2拍半,我們一起來唱一下(2)(休止符)第三樂句先聽匡老師彈一遍,你們輕輕唱,把休止符放在心里,演唱第三樂句。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3)#4像小船在海里輕輕往旁邊拐了一下。完整感受一下5、(1)、第一航線的樂句大家分別學會了,我們要把它連接起來,接下來讓我們完整演唱a樂段。(遇到問題及時解決)(2)、匡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航海,我唱13句,你們唱24句。(3)、完整劃船。6、動人的旋律怎么能少了活潑的歌詞,師彈琴同學們先輕聲帶入歌詞哼唱一下。(提示反復記號唱2遍,主意1房子和2房子結束音的時間是不同的。有問題及時解決) 小水手們,你們準備好起航了嗎?7、我們來做個接口唱游戲,男女生一起交換劃船。8、師:風平浪靜的海面上,船工的心情怎么樣?(愉快開心)那我們用歌聲怎么表現出來呢?速度上可以加快一些,我們的表情也是面帶微笑。師:我們一起來感受船工休閑自在,開心快樂的生活。9、學唱b部分(1)、現在我們要出發第二條航線了,聽b樂段,看看和a樂段有什么聯系呢?(后半段是一樣的)說說b樂段給你的感受(師可以范唱提示緊張的),從哪一樂句表現出來的?(第一句)(2)、看這條旋律,同學們發現前面3333是同音反復,這里的節奏密集了,變現出了怎么樣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情?正船工們為抵御風浪做準備,我們來唱一唱,后面出現了8度大跳,正是風浪來襲,讓我們一起來吧歌譜唱一下,注意前半拍休止(在奮力劃槳的時候表現出奮力劃槳,小舟駛向遠方的)(3)、師:加入歌詞師:經歷了風浪后湖面又漸漸平靜下來,(出示b樂段后半部分旋律),讓我們完整感受b部分歌曲。師:5、完整演唱歌曲師:現在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了,讓我們高興愉快的心情來完整演唱歌曲。師:匡老師覺得你們的心情還不夠激動,讓我們站起來,昂首挺胸,吧歌聲傳遍大海。三、拓展1、師:奮力劃船的你們也有點累了吧,下面匡老師來給大家當一下啦啦隊隊員?。úシ配浺艨锛尤胄切撬鳎?br/>師:匡老師是怎么為大家鼓勁的?(加入了星星索)同學們聽的真仔細,匡老師在開頭加入了星星索。我們也來試一下加油聲。師:這次請大家為匡老師加油鼓勁。(生加油,師唱a樂段)師:現在匡老師把小船交給左邊的同學,你們來演唱歌曲,請右邊的同學在a樂段繼續做啦啦隊,b樂段一起演唱。(出示完整歌譜)2、師:同學們配合的真好,對岸的風景這么美,劃一艘小船使再大的勁都不夠快,看來要一搜大龍舟才能更快到達目的地,看,龍船頭上還配有一個(鼓手)為了幫大家鼓舞士氣匡老師先來當一回鼓手:(出示鼓,播放錄音)你們聽一聽鼓手的鼓點是怎么樣的?師:哪位同學上來敲一下,做一下小鼓手?(學生敲,師念節奏)師:我看到好多同學都想躍躍欲試,但是教室里沒有這么多鼓,我們就利用我們的凳子當這個鼓,前面4下敲鼓面,最后一拍敲鼓邊的用拍手來表示。(出示節奏,師用鼓帶學生一起練習鼓點。)師:現在我們把鼓點帶入音樂試一下吧。(播放a樂段,生打鼓點)3、激動人心的龍舟比賽就要開始了,老師請中間的同學做鼓手,右邊做啦啦隊,左邊同學我們做海上奮力劃船的剁手,你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