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好一個土娃子》教案教學目標:1、學唱歌曲《好一個土娃子》,體會歌曲活潑歡快、幽默風趣的特點。2、掌握四分休止符和附點節奏的唱法,能大膽地表現歌曲。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好一個土娃子》。教學難點:掌握四分休止符和附點節奏的唱法;表現出詼諧與童趣。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響板教學過程:一、導入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段視頻,一起來看一看。說說里面的孩子生活在哪里?他們在做什么?是一群怎樣的孩子?師:他們在山野之間光著腳丫子,采橘子、挖著山芋,還在江邊打水......這真是一群調皮的土娃子啊!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一起來學習這一首充滿童趣的兒童歌曲《好一個土娃子》。二、新授1、首先請同學們完整地聽一遍歌曲,思考這首歌曲的演唱順序是怎樣的?這首歌曲有兩處反復(反復跳越記號),根據這兩個反復記號,我們可以把這首歌曲分為兩個部分。2、下面我們先來學習歌曲的第一部分,跟著吳老師來動一動,看看吳老師在哪里、做了什么動作?如果你發現了,請你和我一起做。3、在休止符處加上了捻指動作,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我們體驗到歌曲多了一份動感,情緒更加活潑、詼諧了),接下來請你們再來聽一聽,吳老師加入了什么?在休止符處加上了襯詞,襯詞一般出現在民歌當中,用來渲染氣氛、表現情感的語氣詞,比如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個字“嘿”!你們能加入襯詞來表演一下嗎?不要忘記你們的捻指動作喔!4、同學們表現得太棒了!加了襯詞之后這首歌曲更加神氣、有趣了!再請你們看一看,第一部分除了唱還有什么?(念白),跟老師來念一念,你覺得這句念白的節奏是密集的還是寬松的?因為里面出現了?——十六分音符。密集的節奏可以使歌曲更加歡快活潑!5、第一部分還有一個有特點的節奏,我們來看看歌曲的第一樂句,先聽吳老師來念一念,我突出了哪一個字?這是一個什么節奏?(附點節奏,附點節奏起到強調、突出的作用),請你們來念一念,注意突出“土”字哦!6、請你找一找,第一部分中還有哪些地方出現了帶有附點的節奏呢?請同學來找一找,念一念歌詞。7、加上歌詞念(跟伴奏),請同學們調整自己的坐姿,剛開始我們說了,這個土娃子是怎樣的形象啊?(頑皮、活潑、天真的),你們要用你們的聲音把這樣的土娃子表現出來哦!請同學們輕聲高位的念歌詞,可以跟吳老師一起左右搖晃你們的小腦袋,可不要忘記我們的捻指動作還有重音哦!8、從你們的表現中吳老師能感受到這些土娃子確實是天真活潑的,非常棒!讓我們輕聲跟著范唱中的小朋友唱一唱好嗎?師:土娃子很自信,能把這"粗粗的"唱出滿不在乎的自信感來嗎?(純樸)師:"疼了也不哭鼻子,嘿!"堅強的土娃子跟著吳老師的琴聲來唱一唱吧!你們的聲音非常優美,吳老師發現這幾句的旋律跨度比較大,我們單獨來唱一唱歌譜吧!請同學們看好我的手勢,可以跟著我一起做,我唱一句你們唱一句。完整跟伴奏演唱第一部分。9、聽第二部分的旋律,這一部分的情緒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變化?情緒更加高漲飽滿了,音高更?這段表達出對土娃子的贊美和喜愛之情,情緒更加高漲了!第二部分的兩個樂句它們歌詞是相同,旋律相同嗎?怎么不同?聽吳老師來唱一唱,發現了嗎?(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先和老師分句唱歌譜(兩小節一唱),再接唱譜,完整演唱。10、唱完之后請生說一說一共出現了幾個音? 3 5 6 1 2 3,講解五聲調式,五聲調式由五個音構成,廣泛存在于我國古代和民間音樂中,由于這種調式是我國特有的,也可以稱為民族調式,五聲調式使歌曲更有民歌、鄉土風味。11、第二部分加入歌詞演唱,在“好一個土娃子”的好這個字豎起大拇指。12、完整演唱歌曲。師總結:第一部分旋律明快、跳躍,每句中四分休止符的運用,旋律中五度、六度音程的跳躍,以及數板的加入,詼諧生動地表現出土娃子的生活情景和活潑調皮、樂觀向上的形象。第二部分對“好一個土娃子”這個樂句反復,表達出對土娃子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三、表現歌曲中的一個“土”用得出神入化,土土的調、土土的詞、土土的娃子,仿佛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民風淳樸、泉水般清澈的鄉村。現在我們來看一看這首歌曲的原唱,孟源小朋友的現場表演。師:唱得好嗎?給他掌聲吧!他把神氣、活潑的土娃子表現得惟妙惟肖,我們班有這樣神氣的小演員嗎?我請一個同學來扮演神氣的土娃子,請他來領唱,再請幾個小朋友來唱襯詞,其他同學齊唱,我們完整地來表現一下這首歌曲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