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1. 運用模型或軟件,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說出地球的公轉方向、周期等特征。2. 結合實例,說出地球公轉產生的主要自然現象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伴著日出而升起,隨著日落而降下。一年之中,天安門廣場的升旗時間是不同的。你知道為什么嗎?地球的公轉地球公轉示意圖旋轉中心:方向:周期:太陽自西向東一年(365天)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公轉的過程中,地軸總是傾斜的,且方向不變,始終指向北極星。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一)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呈90°時的點,稱為太陽直射點。隨著地球公轉,太陽直射點也在不斷移動觀察動畫,說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時,太陽分別直射哪條緯線?0°23.5°S23.5°N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1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次年春分冬至12月22日前后一年之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規律的移動,這種移動叫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北回歸線南回歸線赤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冬至無太陽直射一次太陽直射兩次太陽直射一次太陽直射無太陽直射想一想:2024年9月10日第40個教師節時,太陽直射點會位于哪個半球(南/北)?正向哪個方向移動?春分→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動;夏至→秋分: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動;秋分→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動;冬至→春分: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動;北半球,向南移動規律總結太陽高度角越大,地面獲得的熱量越多,氣溫就越高。太陽高度角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一天中正午時的太陽高度叫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北緯40°地區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地區 6月22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 最大由大變小最小由小變大最小由小變大最大由大變小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直射時最大,其他時間隨太陽直射點的遠離或接近而變小變大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正午太陽高度與物體影子長短變化太陽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陽高度越低,影子越長。地 面北緯40°地區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時物體的日影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影子越短;距離太陽直射點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越小,影子越長。規律總結太原市不同季節教室里正午太陽的光照狀況太陽高度角越小,照射面積越大,地面獲得的熱量越少;太陽高度角越大,照射面積越小,地面獲得的熱量越多。規律總結甲乙丙三圖反映了地處不同緯度三座房屋冬、夏至日陽光照射情況,冬、夏至日光線分別用A、B表示。練習:根據陽光照射情況判斷。地處赤道地區的房屋是圖[____];地處南回歸線以南的是圖[____];地處北回歸線以北的是圖[____];冬、夏至日陽光照射符合北京當地實際的是圖[____]。甲丙乙乙(三)晝夜長短的變化天安門廣場每天都會升國旗,國旗護衛隊總是在日出時升旗,日落時降旗,隨著太陽直射點的運動,日出日落的時間也不同。白晝漸長,黑夜漸短白晝漸短,黑夜漸短赤道全球晝夜平分無極晝極夜直射點:晝夜現象:極圈現象: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極晝南極圈極夜直射點:晝夜現象:極圈現象: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全球晝夜平分直射點:晝夜現象:極圈現象: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赤道全球晝夜平分無極晝極夜直射點:晝夜現象:極圈現象: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極夜南極圈極晝直射點:晝夜現象:極圈現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寒冷,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春分、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南北半球熱量分配比較均衡,氣溫涼爽,全球任意地點晝夜等長,都約為12個小時。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炎熱,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南極圈出現極夜現象。觀察:歸納晝夜長短的隨季節的變化規律。春分3·21晝夜平分晝夜平分秋分9·23夏至6·22晝最長夜最長冬至12·22晝長夜短晝長夜短晝短夜長晝短夜長以北半球為例南半球呢?晝漸長夜漸短晝漸長夜漸短晝漸短夜漸長晝漸短夜漸長觀察:歸納晝夜長短的隨緯度的變化規律。0 0 0 夏半年春秋分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南半球反之。夏至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最大,極晝范圍也達最大。全球晝夜等長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北極附近出現極夜。南半球反之。冬至北半球各地夜長達一年最大,極夜范圍也達最大。演示地球公轉,了解季節變換演示地球公轉運動,觀察同一緯度地帶接受太陽光照射情況的變化,了解季節變換。(1)將房間光線調暗,選用合適光源照射地球儀,模擬太陽光對地球的照射。(2)按逆時針方向移動地球儀,使地球儀圍繞光源緩慢移動,模擬地球公轉。在移動地球儀的過程中,要保持地軸的傾斜方向不變。(3)觀察同一緯度地帶接受太陽光照射情況的變化。活動(四)季節的變化夏至日前后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時間,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別形成春季和夏季。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相反。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位置的變化,同一緯度地帶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在變化,便產生了季節變換。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緯度地區,四季更替表現明顯。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春季12/1/2地球公轉和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探究:如果地球是直立的,也就是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夾角是90°,那太陽直射點在哪里?地球上會發生什么變化?太陽始終直射在赤道地球上不會出現四季的變化(2024·四川內江·一模)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下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時,地球運行至圖中的( )A.①段 B.②段C.③段 D.④段2.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當天,內江的晝夜情況正確的是( )A.晝夜平分 B.晝長夜短C.晝短夜長 D.白晝變短“二十四節氣”已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圖為“二十四節氣”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下列與“二十四節氣”最相關的地理原理是( )A.地球是一個球體B.地球不停地自轉C.地球繞太陽公轉D.地軸是傾斜的4.某同學想用地球儀演示地球公轉,他需要做到( )①“太陽光線”對準地球儀的球心 ②保持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③地球儀按照順時針方向移動 ④移動地球儀沿橢圓軌道做水平運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山東濱州·統考二模)我國北方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觀察了校園車棚中太陽照射范圍的變化。下圖中箭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光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同學們發現,一年中車棚內陽光照射范圍是在不斷變化的。正午時,車位上陽光照射面積最大的是( )A.① B.②C.③ D.①與②之間6.關于車棚內陽光照射范圍變化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一天中的變化是地球公轉產生的 ②一年中的變化是地球自轉產生的③一天中的變化與太陽東升西落直接相關 ④一年中的變化與太陽回歸運動直接相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4節氣歌.mp4 【湘教新版】7上第二章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教學課件(第2課時).pptx 地球公轉的演示動畫.mp4 天安門升旗.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