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望月節教學目標:通過欣賞《望月節》,了解望月節習俗,知道“樂隊與人聲”的表現形式,感受作品的神秘色彩。2、學生能隨樂演奏,哼唱人聲部分旋律,通過多種形式再現望月節。3、初步了解電子合成器,感受樂隊和人聲之間的配合。教學重點:欣賞樂曲,感受作品的神秘色彩。教學難點:表現樂曲,能通過多種形式再現望月節。教具準備:電子琴教學過程:導入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也很喜歡看動畫片,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兒時喜歡的一部動畫片??赐旰竽銈兡懿鲁鲞@是哪部動畫片嗎?(播放無聲動畫片片段《寶蓮燈》)生:自由回答師:那你們覺得這部動畫片還缺少點什么呢?師:是呀,似乎少了點聲音和音樂,可見音樂是多么的重要。那就請你來當導演,為這部動畫片配一首合適的插曲吧?請分別聆聽以下3段音樂,然后選擇其中一首為動畫片配樂。(A.《花之圓舞曲》B.《夢幻曲》C.《望月節》)師:請這位同學來說一說他選的是哪一首?為什么這么選擇呢?生:略二、新授1、賞月師:看來大家對音樂的感受都是相同的,都一致認為C比較合適,那就讓我們一起欣賞加了音樂的《寶蓮燈》,你都聽到了哪些聲音,看到了什么,他們在過什么節日?(播放音畫《寶蓮燈》)生:自由回答師:你看的真認真,是的,人們正在過望月節。(出示板書:望月節)你都聽到了哪些聲音,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師:你們的耳朵真會聽音樂,片中出現了樂隊和人聲的聲音。(出示板書:樂隊與人聲))師:這段音樂是動畫片《寶蓮燈》里的插曲,名字就叫《望月節》。2、唱月(1)模唱師:望月節又稱祭五谷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人們在望月節這天會舉行祭拜儀式,希望通過祭拜月亮消免災禍。望月節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去感受這個節日是怎樣的氣氛吧?(播放女聲獨唱部分)生:略師:片中嘎妹正邀請沉香和他們的族人一起過望月節呢?聽,嘎妹是如何唱的呢?你們能來模仿一下她的歌聲嗎?生:略師:嘎妹的聲音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再來聽一遍。生:(從音色、長短、音高方面引導)師:讓我們用明亮的音色,悠長的氣息來演唱這句歌詞。(電子琴伴奏)(2)劃旋律線師:月亮聽到人們的召喚,慢慢的升上夜空。請你跟著月亮一起來走一走、唱一唱吧。(雙手托起月亮,跟隨音樂劃旋律線)認識音樂記號師:同學們,你們發現月亮的行走路線有什么規律嗎?這兩個6是一樣的嗎?生:略師:觀察的很仔細,這個音樂記號是升記號,表示將6升高半音,讓我們唱準這個變化音,想想這個變化音有什么作用呢?生:略師:這三個音好像描繪了月亮害羞的從夜空中慢慢探出身子往上升的樣子,作曲家正是運用了變化音,營造出了望月節神秘的氣氛。(出示琴鍵圖片,電子琴輔助學生唱準升記號。)師:除了升記號還有一個音樂記號也用的非常巧妙,你能找出來嗎?生:略師:非常好,在后面還用了一個延長記號,那這個音延長了幾拍呢?再來聽一聽,數一數。師:如果不加延長記號你們來唱一唱,加了延長記號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教師示范演唱)生:略師:加了延長記號,使得嘎妹的歌聲變得更加悠長遼闊,好像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聽,嘎妹也向我們發出了邀請,讓我們一起來回應她吧。師:神秘的祭祀開始了,我們來聽一聽嘎妹她還唱了什么?生:(出示“呀啊啦,啰啊啦。呀啊啦,噻啊啦,啰啰噻。”)師:這句咒語你記住了嗎?我們來聽一聽嘎妹唱了幾次咒語?這幾遍咒語都是一樣的嗎?師:讓我們同嘎妹和她的族人一起歡度望月節吧。師:這一段音樂里除了嘎妹在唱歌,你還聽到其他人的歌聲了嗎?還有嘎妹的族人也在唱歌,所以這個部分的演唱形式是女聲主唱,輔以人聲襯托。3、舞月師:在望月節上,人們除了唱歌,還會做些什么呢?讓我們邊聽音樂邊想象。師:樂曲用了哪些樂器來表現人們載歌載舞的場景呢?師:木琴演奏出了活潑跳躍的音樂,仿佛是人們歡快的舞步。還有其他樂器演奏的聲音,其實這些聲音都是由電子合成器發出來的,電聲音樂是電子高科技的產物,是電子科學運用在樂器上進行的音樂表現。在人們的召喚聲中月亮終于出現了,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他們是怎么跳的,你能來學一學嗎?生:模仿里面的動作師:老師先來教大家幾個基本動作。師:月亮出來了,讓我們一起舞起來吧。生:略4、賞月師:祭祀儀式還在進行中,聽這一部分的音樂和哪一部分相似呢?生:略師:是的,和第一部分唱月的旋律有些相似。在一段歡快的舞蹈過后,又恢復了寧靜,人們圍坐在一起,靜靜地賞著月,同時祈求月亮能夠保佑自己和家人。拓展、再現望月節簡介演唱者師:嘎妹的歌聲是由我國著名的藏族歌唱家宗庸卓瑪演唱,她空靈清澈的聲音,仿佛把人們帶進了原始、神秘充滿野性的夢幻世界。再現望月節師:今天我們欣賞了這首寶蓮燈里的插曲《望月節》,讓我們用歌聲和舞步再現望月節的盛況!四、總結下課師:月亮總是能引起能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及夢幻般的故事傳說,讓我們在迷人的月光下,美妙的旋律中,體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