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下冊《隆里格隆》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京歌《隆里格隆》的演唱,體會歌曲中濃郁的京劇韻味,增強對京歌的了解與喜愛。2.學習用京劇行當中“生”和“旦”的演唱特點進行歌曲的合唱。3.運用聽唱法、表演法、合作法、聲勢表演法等方法幫助學生更好演唱京歌《隆里格隆》的第一聲部,并能在演唱中體驗濃郁的京劇神韻。教學重點:完整演唱歌曲《隆里格隆》的第一聲部。教學難點:1.唱詞中兒化音的準確演唱。2.邊唱邊表演,通過眼神、動作來表現京韻。教學過程:一、認識京歌和京劇1.師唱《梨花頌》師問:“老師唱的這首歌與你們平常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或者它有什么特點?”2.介紹京歌、京劇京歌又稱戲歌,是加上了京劇音樂元素的歌曲。京劇又稱京戲,是中國178種戲曲的曲種之一。它融合了徽劇和漢劇,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1790年在北京形成。3.簡單介紹京劇四大行當:“丑行”是指詼諧滑稽或小奸小惡的人,跟國外的小丑不謀而合,眉眼鼻子都化妝成白色,烘托劇中詼諧幽默的氣氛。“凈行”俗稱“大花臉”,通常都戴臉譜演唱,表現人物的類型、性格、品質、年齡等綜合特征。(師唱《京劇臉譜》中幾句)所以它的每一種顏色表現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生行”和“旦行”是通過性別來劃分的。“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員,在每個行當里,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當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旦行”是指女性角色,老旦是中老年婦女,用本嗓演唱。(師唱《鍘美案》我的兒?。┠昙o輕、性格較活潑的叫花旦,她們的服裝以花艷為特色,多為假嗓演唱(師唱現代京劇《紅燈記》都有一顆紅亮的心)1、認識京劇的主奏樂器:京胡看一段京胡伴奏的視頻,說說京胡的音色特點:高亢、明亮,專為京劇伴奏。)二、學唱《隆里格隆》1.學唱樂譜(1)師:今天我們也將用人聲來模仿京胡伴奏,首先用哼鳴,哼鳴能幫助我們找到京劇中很好的頭腔共鳴和面罩中好聽的亮音,在眉心的位置我們叫它“腦門小燈泡”需要我們口腔打開,眉毛抬起,保持微笑的狀態。來,我哼一句你學一句。(2)模擬京胡演奏的動作,邊奏邊唱。(注意每一句的拉弓與推弓和休止符)師:讓我們帶著哼鳴的感覺來唱一唱這一段京胡演奏的旋律吧。2.聽京歌《流水戀歌》,找找我們剛剛學過的熟悉旋律出現在歌曲的什么地方?開頭和結尾在京劇中俗稱過門。師:你聽到它唱什么了嗎?師唱,問:我唱的和你們有什么不一樣?(加入了兒話音)師:京劇的戲迷他們很多時候走到哪兒就唱到哪兒,但是有時他們沒有京胡伴奏怎么辦呢?是的,他們就會自己唱出來,唱的就是”隆里格隆”,它是京劇中習慣的傳統用詞,就像我們所熟悉的襯詞一樣,所以你們聽到的這首京歌它帶著濃濃的京味兒,所以我們唱的是隆里格兒隆,帶上一點兒話音,現在,讓我們學著當中的這種感覺唱出來。(注意兒話音不要太重)3.角色扮演:老生、小生和花旦(1)扮演老生師:我們知道了京劇中的四大行當,現在老師想跟你們玩一玩角色扮演的游戲,剛剛我們唱的這段我想請你用老生的角色來扮演,請同學們起立,把兩個手臂架起來,想想自己是一家之主要出場了,邁著步子我們來唱一唱。(2)扮演小生師:聽我唱,仔細聽老生的旋律和小生有什么不一樣?學唱第二句樂譜,再唱詞師:再聽老師唱一遍,看看我還加了什么動作?(3)扮演花旦聽我唱,并跟我畫旋律線感受旋律的起伏。做手勢跟我唱(注意最后一個字后的休止符)上波音記號邊走圓場邊唱4.聽全曲,默唱。5.合唱:老生與花旦同時準備出場三、拓展與小結欣賞2017中秋晚會上節奏部落人聲樂團合唱版視頻《律動戲韻》,更深一步感受人聲的奇妙。小結:今天我們在音樂聲中走進了京劇,了解了京歌,感受到了他們的美妙,并且同時領略到了我們人聲的奇妙,所以,千音萬響,當屬人聲最奇妙。讓我們下節課繼續探討美妙的人聲,今天的音樂課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