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親愛的回聲》教案(1課時)1、教學目標:1、能用強弱對比、有控制力的表現回聲的感覺;2、用搖擺、蕩漾的感覺演唱歌曲《親愛的回聲》,并嘗試演唱簡單的二聲部。3、欣賞《纜車》,體驗歌曲的情緒及演唱形式,并能隨音樂進行簡單的律動。2、教學重、難點:1、能用強弱表現原聲和回聲的不同;用搖擺的感覺演唱歌曲《親愛的回聲》。2、能嘗試演唱簡單的二聲部。3、教學過程(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1、(發聲練習):首先,請同學們用柯爾文手勢跟鋼琴復習音階。注意聲音位置、嘴型。2、請你跟我這樣唱:1,121,12321,1234321,123454321,,,,,聲音要求:音階上行聲音漸強,音階下行聲音漸弱3、連起來演唱。評價:同學們對聲音的控制越來越好了。4、剛才同學們的歌聲仿佛把我們帶入到一個連綿起伏的山谷之中。如果你要跟對面山上的小伙伴問好,你會怎樣呼喚呢?(聲音要求:位置高,要把聲音送得遠遠的。)當你在呼喚的時候發現誰是第一個給你回應?5、老師呼喚,學生回聲。“喂,你好嗎?”“哈羅”65,51,16,15,5251,5453(喂。你好嗎?…及時評價,并提醒學生“弱”不等同于“虛”,需要靠氣息的支撐,有控制的說)(2)聆聽欣賞,1、初聽歌曲談感受師: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同學們一起走進山谷,聆聽:《親愛的回聲》,這首歌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你能捕捉到回聲在哪里嗎?如果聽到回聲,請你做一個傾聽的動作嗎?看誰的耳朵最靈敏(出示歌譜;初聽)生:活潑、抒情、開心、歡快……(適當評價)師總結:同學們回答的都有道理,歡快、活潑等是我們音樂課常用的詞語,今天老師還想和同學們學習分享一個詞語:搖擺、蕩漾的。老師把第一句唱一唱,同學們來感受一下,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們有誰關注這首歌是幾拍子的嗎?我們學習過節奏明快的二拍子,優美的三拍子,動感的四拍子。這首歌曲是6|8拍,既有二拍子的動感,又有三拍子的優美,是由兩個三拍子組成的。所以特別有搖擺蕩漾的感覺。2、二聽歌曲再體驗師: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搖擺、蕩漾的感覺再次聆聽,聽一聽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并用是喜歡的方式輕輕晃動你的身體,在回聲處輕聲跟唱。(二聽)3、三聽歌曲促合作師:我看很多同學都迫不及待想唱了,老師就給同學們一次機會,你們來演唱回聲和老師合作,好嗎?及時評價。(師生合作演唱;三聽)(三)歌曲教學師:同學們的回聲唱得太美了,我都陶醉了。你覺得這首歌好聽嗎?這首歌之所以這么好聽,因為它有著優美的旋律,下面就請同學們跟老師學唱歌譜。1、分句模唱歌譜(適當放慢速度、提醒音準;解決回聲處弱、附點)A跟老師模唱第一句師生合作完成回聲部分——音準、強弱、第二個回聲的實值3拍唱足。B跟琴聽唱第二句師生合作完成回聲部分——音準、強弱、最后一個回聲實值唱足。C跟老師模唱第三句——長音4拍唱足D跟老師模唱第四樂句——句尾輕收并快速換氣E跟老師模唱第五樂句——音程大跳唱準師:同學們歌譜唱的很不錯,我相信接下來的填詞唱還會更好。2、分句填詞演唱第一段(提醒學生詞譜對應;唱出搖擺的感覺;樂句漸強、長音實值及破局換氣等問題;上述歌譜教唱時的注意點)3、完成演唱第一段。前半段師生合作完成,后半段生跟老師默唱。4、學生完整演唱第一段(及時糾正學生唱的不好的地方)5、教師和學生合作完成最后一句二聲部演唱(或達到生生合作完成)6、學生試著演唱第二段(不足處解決)7、完整演唱第二段。(鞏固練習)8、換形式演唱(領與合。。。)(四)拓展延伸師:同學們美妙的歌聲回蕩在整個山谷,可是要想把山谷的美景盡收眼底的話,我們還可以登上纜車。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肯定非常奇妙。接下來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坐上纜車,去山頂、去半山腰看看那里的迷人風光怎么樣?出發。你聽,一群小伙伴還唱著歌曲,歌曲在哪些地方出現了回聲?他們又是用什么演唱形式來演唱的?(播放《纜車》)生……(童聲合唱、前四句的尾部重復)師:我們也來(跟琴)學一學回聲(提示學生每句都是弱起及重拍的位置)師:副歌部分表現出少年兒童怎樣的精神面貌?生:。。。。。。(勇攀高峰、樂觀、積極向上。。。。。)師:讓我們再次聆聽,請同學們在回聲處跟唱,在歌曲的副歌部分我們用拍手的方式來感受同學們這種開心、自由、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好嗎?!(再次播放《纜車》)(五)結束教學今天的音樂課,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山谷,擁抱美好的回聲,也傾聽了同學們美妙的歌聲。最后就讓我們用回聲的方式結束今天的音樂課吧。(師生合作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