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喜訊到邊寨》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北京喜訊到邊寨》是由鄭路、馬洪業創作的一首管弦樂曲,創作于1976年12月。作曲家用苗族、彝族音樂的風格,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粉碎“四人幫”這一特大喜訊從北京傳到祖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邊寨時,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熱烈慶祝時的情景。樂曲由引子、六個具有舞曲風格的樂段(其中,最后一個樂段再現第一個樂段)和尾聲構成。2、教學目標1.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學生能從各種豐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當喜訊傳來時人們載歌載舞的狂歡情景。2.過程與方法:通過唱、跳、聽、小組合作等活動方式,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能初步感受苗族、彝族的音樂特點。3.知識與技能:比較各主題旋律的速度、力度、節奏、音色及情緒的不同,學生能夠聽辨出不同主題的音樂形象。三、教學重難點重點:感受樂曲歡快熱烈的音樂情緒,理解樂曲分辨不同樂段。難點:用不同的藝術手段,引導學生感受各主題塑造的不同音樂形象。四、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跳舞,學生律動2.老師帶領你們來到了祖國的西南邊寨,那里的苗族和彝族正在熱烈歡騰,因為他們聽到了一個從北京傳來的喜訊。聽...山寨人民正在熱烈慶祝,有一首樂曲充分展現了當時人們載歌載舞的場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管弦樂《北京喜訊到邊寨》。(二)新授1.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歌曲情緒是怎樣的呢?生:歡快熱烈。師: 樂曲充分體現了苗族和彝族的音于風格特點,彝族音樂以1、3、5三個音為主,苗族音樂有個獨特的音b3。2.再一次聆聽,老師把主題給大家分出來,發揮你的想象力分組討論(1)五個主題根據情緒的變化,可分為是熱烈、優美、活潑?(2)根據音樂風格特點,帶給你怎樣的畫面感?是男女群舞還是獨舞等。生:匯報 熱烈1、5 優美4 活潑2、33.分段聆聽,引子部分像是在模仿什么在傳遞喜訊?生:號角師:主奏樂器是圓號,聲音有什么變化?一強一弱,像是山谷間的回聲一樣,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喜訊傳來了山寨人們沸騰起來了。4.聆聽第一主題,熱烈的場面強烈的舞蹈節奏,男女老少都來歡騰,聲音是清脆還是粗重的那? 生:粗重的師:速度不變,那我們為他伴奏吧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跺 跺 跺 跺 跺 跺5.聆聽主題二,彝族姑娘在跳舞時,身上佩戴的飾品會發出鈴擋響聲,我們加入打擊樂器,鈴鼓、手搖鈴。6.聆聽主題三,聽是誰把這個好消息傳遞過來了那?馬車越過高山,馬蹄聲是急促還是悠閑地?加入打擊樂器雙響筒。生:急促的7.聆聽主題四,樂曲力度有變化嗎?生:弱了師:輕柔一些,是由雙簧管來演奏的,生演唱主題旋律,用啦演唱,旋律出現b3苗族音樂特點。8.聆聽主題五,節奏是緊密的還是疏松的?生:緊密師:跟第四主題比較力度從輕到重,分男女生對舞。9.尾聲跟哪一主題更像? 生:第一主題師:樂曲最后以鼓樂齊鳴的宏偉的音響再現了第一樂段的音調,樂曲最輝煌燦爛的地方,把萬中歡騰的熱烈情緒發展到了頂點,在更加歡騰熱烈的氣氛中結束,象征著人們滿懷信心去迎接美好的明天。節奏明快,旋律流暢,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熱情奔放的情緒使音樂顯得更加絢麗多彩。(3)拓展這首樂曲是由鄭璐、馬洪業作曲的管弦樂,(觀看表格呈現不同主題展現的不同情緒)同學們聽到管弦樂演奏大氣磅礴,老師用手風琴來演奏,同樣的曲子看看能否感受到歡騰的場面。(4)完整聆聽,加入伴奏(5)總結優秀的民族音樂不僅能夠得到本民族的認可,還可以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民族既是世界的,讓我們團結有愛,親如一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