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鈴鐺舞》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唱 《鈴鐺舞》 聽 《苗嶺的早晨》動 表現苗族歌舞場面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鈴鐺舞》。 2、準確掌握三拍的強弱規律及三拍舞蹈韻味。3、聆聽《苗嶺的早晨》,初步了解樂曲的段落。教學重點:學會歌曲,能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自信地表現歌曲。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玩律動二、做游戲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師:游戲的名字叫《超級模仿秀》。游戲的規則是這樣的,我做什么動作你就模仿??凑l模仿地最像。教師和著《娃哈哈》音樂做新疆舞動作,并不斷變化。 學生學老師邊聽音樂邊模仿動作。 歡快地維吾爾族兒歌為小朋友創造了一個快樂的氣氛。模仿教師的動作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引起他們興趣。三、欣賞樂曲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神奇的地方,大家閉上眼睛,咱們聽著音樂出發!1.欣賞口笛獨奏《苗嶺的早晨》播放音樂,在不同的段落出示不同圖畫(有關苗族風情的畫面) 師:你有什么感受? 介紹樂曲《苗嶺的早晨》和苗族樂器——口笛。2.欣賞小提琴獨奏《苗嶺的早晨》 師:我們再來欣賞這首樂曲,不過,這是由另一種樂器演奏的,你能聽出是哪種樂器演奏的嗎?可以用動作表現出來。3.比較兩種樂器音色 師:這首《苗嶺的早晨》你喜歡哪種樂器演奏的? 閉上眼睛,聽樂曲 引子部分。 睜開眼睛,邊聽音樂邊欣賞畫面。 學生說出真實地感受。 聆聽樂曲,聽出樂器用動作表現。 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回答教師的問題。四、歌曲教學師:剛才我們來到苗嶺,這里風光非常優美。下面,我們到苗族村寨去逛一逛吧。 ?。ǔ鍪久缱逄J笙節、人們邊歌邊舞畫面)師:苗族人民能歌善舞。特別是節日或歡慶豐收的時候,人們聚集在山坡上、廣場上吹起了蘆笙,唱出了歡樂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 (出示苗族服飾圖)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服裝上是用什么做裝飾的?她們在舞蹈的時候這些裝飾品發出怎樣的聲音呢?(學生各抒己見)那我們這節課就來學一學她們跳舞時身上鈴鐺發出的聲音好嗎?1.范唱 ?、沤處煼冻?br/> ?、撇シ鸥枨垛忚K舞》范唱學唱歌曲學生跟琴用啦模唱旋律學習3/4節奏教師教學生手打節奏并朗讀歌詞填詞并打節奏講解歌曲中的音樂符號,比如連音線(歌曲前半部分),休止符(歌曲后半部分,做示范拍皮球演示聲音要唱得有彈性),從而強調學生要用不同的情緒演唱歌曲師:剛才我們已經說到苗家人熱情好客,那你們說我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怎樣才能更好的體現出這首歌的熱鬧呢?(學生自主發言)五、表現歌曲1.教師引導學生,前面兩句加上拍手動作,(不是所有歌曲)在歌曲的最后拍手。后面兩句聲音有彈性,有休止符的休止符用“嘿”代替。2.完整演繹歌曲,學生全體起立,身體自由擺動,并加上所學動作。教師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