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迷人的火塘》教案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繼續學習切分音的另一種形式,以更好的表現該地區的民族音樂風格。用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迷人的火塘》,表達侗族少年兒童對美好生活的熱愛。“過程與方法”目標:聆聽感受民族風格。“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切分音,了解少數民族——侗族的音樂風格和風土人情,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合唱歌曲教學難點:切分節奏和二聲部的和諧教學準備:口風琴、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學習切分音階段目標:學習并掌握切分音激趣導入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你們能說出多少個少數民族的名稱?今天,我們將走進一個新的民族(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侗族特色),大家知道剛才展示的屬于哪個民族的嗎?接下來,我們將會聽到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答案就在其中。初聽范唱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三個問題:1、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侗族)2、唱歌的小朋友是帶著怎樣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的?(優美地、抒情地……)3、它的演唱形式是又是怎樣的呢? (獨唱+合唱)(三)侗族風情文化介紹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歌名叫《迷人的火塘》。你們知道“火塘”是干什么的嗎?(請同學回答)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火塘的產生源于人類對火的依賴性和由此產生的“火崇拜”。歌曲中所唱的迷人的“火塘”是侗家人在修建房屋之前,先要找一個最好的地方修建一個火塘。因為侗族對火塘極為尊崇的信仰,使火塘間的地位成為整棟木樓的重心。火塘在侗族建筑中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公共環境——鼓樓、住家環境——民居。侗族傳統干欄民居以火塘作為家庭成員活動的公共空間,在精神功能和空間上均成為家庭中心。而處于統領地位侗家人有個習慣,就是在忙碌了一天后全寨子的人都會聚集在火塘的四周,在那里舉行篝火晚會,大家載歌載舞、又唱又跳,歡聲笑語特別開心。(四)學習切分音1、朗讀歌名火塘的意思我們了解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迷人的火塘。現在我們有感情高位置朗誦一遍歌名。(師-生)2、復習大家看這是什么節奏?(出示切分節奏,讀一讀)我們按照節奏讀一讀歌名3、學習切分音(1)學習現在我把后兩個音符用圓滑線連起來(ppt), 前面半拍不變,后面變成一拍半,請你試著讀一讀(師-生)。根據我們以往的學習經驗,哪個音符的時值是一拍半來的?(附點八分音符)對了,我們把后兩個音符改為附點八分音符,這就是我們今天新學的第二種切分音,這個節奏(教師手劃著)就是切分節奏。我們一起讀一讀。(2)按節奏讀歌名(3)學習我們把學過的切分節奏時值縮短一倍,(ppt),半拍變四分之一拍,一拍變半拍,整體時值都縮小了一倍,這個是我們學習的第三個切分節奏,請你聽我讀一遍(師劃拍讀),請你劃拍讀一讀。(4)按節奏讀歌名二、唱會歌曲階段目標:準確演唱歌曲。復聽范唱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分為幾個樂段?(兩個樂段)學唱A樂段初聽:請你心里默唱用手隨著音高劃旋律線。復聽:音的高低上下起伏,旋律優美。請你輕聲跟著范唱唱一唱。分句聽琴跟唱。我彈第一樂句,然后你來唱歌詞。聽唱法糾正(1)A樂段切分節奏出現了幾次?(2)出現了幾種切分節奏?(3)強調:每小節最后兩拍切分音時值唱飽滿。(4)用口風琴吹奏每小節最后切分節奏演唱A樂段歌曲。唱好A樂段歌曲。隨著旋律的起伏旋律上行力度漸強,旋律下行力度減弱。(教師指揮輔助)學唱B樂段初聽視唱高聲部旋律視唱低聲部旋律分樂句合唱復聽,輕聲跟唱合唱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詞三、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侗族民歌音調歌曲,課下兩人一組復習第一段歌詞,唱一唱第二段。咱們下節課把這首歌曲唱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