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外婆的澎湖灣科目 音樂 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 選手編號課時 一課時教材內容分析《外婆的澎湖灣》是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四課《可愛的家》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優美抒情,表達了對美麗的外婆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歌曲為4/4拍,兩段體結構,。歌曲的第一部分從低音區緩緩進入,曲調平穩,節奏跳躍富有動感,即刻使人聯想到,漫步在童年時熟悉的沙灘上,留下一步一個腳印的生動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節奏頓時拉寬,旋律舒展,情緒親切熱情。進一步表現了對童年生活的贊美之情。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 可以有感情的唱好本首歌曲,正確理解歌曲的情緒并準確的運用歌曲中帶有切分節奏的音。過程與方法 多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和創作活動中。情感與價值 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家的溫馨和濃濃的親情。學習者特征分析五年級的部分學生進入變聲期,在課堂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有感情的大膽的演唱歌曲,樂于參與到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活動當中。多數同學對本課的歌曲可以哼唱,有的同學對音樂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能力,但一些節奏不好掌握,因作為教學的難點來解決。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本節課采用的教法有:講授法、演示法、欣賞法、談話法。學生的學法有:學唱法、情景討論法和實踐創作。在組織教學中采用欣賞法,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對于本課的重點采用教授法,學生用學唱法來掌握重難點。通過以上的教學和學法,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本課的重點: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對家鄉、對親人的感情進行激發。難點是切分音和后十六分音符較好的掌握,同時可以在歌曲演唱過程中較好的體現出來。難點在學生的節奏練習,填唱歌詞中進行解決,并且在最后的實踐創作中以前奏的形式再次展現出來。 實踐創作是本節課的亮點,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對學生的情感與價值進行提高,也體現了出了音樂學科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特點。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課本 多媒體 鋼琴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一、組織階段 老師彈唱《幸福拍手歌》,改編其中的歌詞。 學生根據歌詞的內容來隨音樂做動作。 讓學生感受音樂所帶給大家的快樂,為本節課做好鋪墊。教學資源:鋼琴二、導入階段 播放歌曲《我的家在東北》提問:同學們知道澎湖灣在哪里嗎?介紹澎湖灣的地理位置澎湖灣位于臺灣海峽 ( http: / / www. / wiki / %E5%8F%B0%E6%B9%BE%E6%B5%B7%E5%B3%A1" \t "http: / / www. / wiki / _blank )中流,屬于澎湖縣 ( http: / / www. / wiki / %E6%BE%8E%E6%B9%96%E5%8E%BF" \t "http: / / www. / wiki / _blank ) 學生聆聽,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學生思考,回答。學生對澎湖灣進行了解。 讓學生聽聽關于家鄉的歌曲,引出本課內容教學資源:多媒體引出本課歌曲。體現出學科的綜合。教學資源:多媒體三、感受階段 組織學生初聽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學生在聆聽過程中,老師用板書圖畫引導學生本課歌曲的情緒。第一段為歡快的情緒。用海浪,海鳥,音符表現出來。第二段為抒情的情緒。可以用白云、沙灘來表現出來。提問:澎湖灣都有什么呢? 學生聆聽歌曲通過欣賞歌曲和看老師的板書感受歌曲的情緒。學生聆聽并回答問題。 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教學資源:多媒體課本。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歌曲的情感,對家鄉,對親人,對童年的懷念。教學資源:電子琴課本四、新授階段 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中有沙灘、陽光、外婆,還有一位好朋友在歌曲中,現在老師將他請出來。X X X 切分音X X X 后十六分音符組織學生練習切分音節奏和后十六分音符節奏。加字練習X X X 咚 恰 恰X X X 咚 恰 恰老師用肢體動作表現出兩條節奏反復練習 加入歌詞唱一唱3 3 3 3 3 4 3 2 1 ▏坐在門前的 矮墻上 6 1 1 65 5 - ▏一遍 遍懷 想組織學生聆聽歌曲第一段,在切分音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老師給提示。再次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組織學生聆聽副歌部分,提醒學生對休止符的處理。休止符處可以拍手。感受歌曲抒情的情緒。組織學生小聲在電子琴的伴奏下齊唱歌曲,提醒學生注意切分音和后十六音符節奏的準確。同時要讓同學們注意唱歌曲時的吐字發音和情緒的把握。師生合作唱歌曲。老師唱前部分。全班齊唱歌曲。師:同學們,現在請大家完整的唱一遍歌曲。大家要注意唱歌曲時的情緒,節奏的準確和吐字的清楚。 學生對新學的節奏型進行反復練習。學生注意兩條節奏的特點。學生用模仿法,要將節奏表現的輕快一些。學生先跟唱譜子,再加唱歌詞。學生聆聽歌曲,在切分音和后十六音符地方加深印象。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學生聆聽。在休止符處拍手。同時感受歌曲抒情的情緒。學生有感情的齊唱歌曲。學生唱后半部分。學生要將抒情的情緒用歌聲表現出來。全班同學有感情的齊唱歌曲。 節奏練習環節要組織學生多練習,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教學資源:多媒體再次練習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用歡快,輕松的肢體動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也變得輕松。教學資源:多媒體組織學生唱簡譜和加唱歌詞,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時,再次解決本課的難點。通過聆聽歌曲,讓學生找到兩條節奏型,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同時對歌曲兩部分的情緒有區別。教學資源:課本 電子琴解決休止符本首歌曲學生比較熟悉,不再采用教唱法。難點處老師和學生一起唱,再次解決重難點。 用歌聲表達出歌曲的情感。教學資源:電子琴 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有可聽性和變化性。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互動”。提高學生演唱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感受、體驗、表現得到了重視,從而使學生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資源“電子琴、課本”學生在完整唱歌曲過程中,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成就感,也是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完成情況的反饋。五、創作階段 同學們,你們可以將自己對家鄉的情感也在歌曲當中表現出來嗎?我們在歌曲第二段中來進行創作。教師在學生展示完自己的作品后,來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進行創作,展示。學生用切分節奏和后十六分音符節奏作為前奏。 這一環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創作能力。達到了積極參與,寓教于樂的效果。教學資源:課本 電子琴。對突破教學重難點的一個展示,同時體現出師生合作。六、小 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首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可愛、“家”的溫暖,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無論走到哪里,也不會忘了自己的家人、故鄉,愛自己的家,愛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以《可愛的家》為背景音樂 學生們進行情感的 升華。學生在樂曲中中有結束本節課 對學生進行濃濃的親情教育。體現出本節課的情感與價值。在輕快活潑的氛圍中,學生學得快樂有效,并使音樂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散發著濃濃的“家”的氣息。 教學資源:多媒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