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基本信息課題 《真善美的小世界》學科 音樂 學段 中 年級 四年級相關內容 核心內容: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的演唱。相關內容:1. 識讀樂譜。2.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的聆聽。3.綜合性藝術表演。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音樂四年級下冊 出版社: 人民音樂出版社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一)指導思想以“小歌曲,大感悟”為《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引領學生聽、唱、演多種形式地學唱歌曲,從感受迪士尼樂園游玩的美好升華到感悟童年世界的美好,更動情地表達歌曲情感。(二)理論依據建構主義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理論;本課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通過聆聽、合作、互動等方式,給學生提供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空間。二、教學背景分析(一)學習內容分析1.核心內容分析《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一首歌頌迪斯尼樂園的歌曲,這首歌曲表達了人們在這個小小世界中感受到的美好和歡樂以及對真善美這一人類心靈崇高境界的贊頌和追求。歌曲為帶再現的三段曲式ABA。A樂段中每個樂句都是從弱拍開始,從低音向上大跳,跌宕起伏,充滿活力,表現了人們的歡樂情緒。B樂段為副歌,由強拍開始,旋律平穩,優美,節奏舒展,與A段形成對比,這是人們對真善美的小世界發自內心的贊嘆。2.相關內容分析在本課最后一個環節“走進真善美的世界”中,教師制作了以《真善美的小世界》歌曲伴奏為背景的視頻,讓學生不僅感受到在迪斯尼樂園玩耍歡快而盡興,而且更深刻的感受到迪士尼樂園帶給我們的童年生活更加美好,更值得我們回憶。(二)學生情況分析對于本次授課班級學生對歌曲熟知程度進行前期調研和分析迪士尼樂園,學生們并不陌生,很多同學還去游玩過。只要走進迪士尼樂園耳畔就會響起《真善美的小世界》這首歌曲。那么有多少學生關注過此旋律,又有多少沒聽過的同學呢?這就要對學生對歌曲的熟知程度進行調研了。經過前期調研統計,全班學生36人,聽過此歌曲旋律的學生14人,占全班百分之三十九,沒聽過的22人,占全班百分之六十一。從而引發我的思考,A樂段旋律朗朗上口易掌握,而且還有不少同學聽過歌曲旋律。因此,我將本課難點放在二聲部合唱以及歌曲的情感表達上。對于本次授課班級學生音樂學習能力情況分析能夠用慢速識讀旋律起伏較大的五線譜樂譜;能分聲部唱準旋律,但在合唱時易出現旋律混淆的問題;(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為了充分發揮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理論,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課主要以視聽結合的方法實施教學。通過樂句分析、自主視唱、對比聆聽、合作學習、視聽結合等方法唱好歌曲。(四)技術準備1.音樂軟件的技術準備(1)運用 TT作曲家制作了歌譜。(2)Overture 4.0 中文版音樂軟件:編輯了教師鋼琴伴奏譜。2.其他技術準備:(1)教師課件(powerpoint)、多媒體設備等。(2)音樂書、翻頁器等。(五)前期教學狀況、問題與對策在曾經的合唱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先讓學生分聲部識譜,后進行二聲部合唱。在合唱中,學生出現了問題,教師采用鋼琴給音或自身范唱一遍遍糾正,這樣的方式并不能高效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處,使教學環節停滯不前。因此,針對此問題,我采用逆向設計的策略,在本課實施前先進行合唱難點問題的預設。并提前想好多種解決方法。例如:對比分析樂句、記憶前一個音的音高、以及柯達伊音程手勢等。為了避免預設問題出現,我在合唱前設計游戲教學活動,這樣的逆向設計在教學中能夠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帶給學生更多的收獲。三、教學目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讓學生感悟到在迪士尼樂園游玩的美好,感悟到童年世界生活的美好。(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視聽結合、樂句分析等方法唱好歌曲A樂段;通過對比討論、探究學習等方法唱好歌曲B樂段;(三)“知識與技能”目標反復記號D.C.在音樂中的使用;與同伴合作準確演唱歌曲四、教學重點與難點(一)教學重點有感情地表現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二)教學難點二聲部的和諧,情感的表達。五、教學過程(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階段目標】了解學生對歌曲的熟悉程度并了解歌曲背景。1.師生問好2.聆聽《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做律動3.了解歌曲背景(1)教師提問學生是否有聽過此音樂,在哪里聽過。通過學生回答引出本課課題。(2)教師通過幻燈片“走進迪士尼樂園”讓學生了解歌曲背景。【設計意圖】學生對有可能熟悉的旋律很親切,因此開門見山直接聽著本課要學習的歌曲做律動進入學習狀態,并且通過觀看“走進迪士尼”的幻燈片感悟著迪斯尼樂園的美好,為學唱歌曲做鋪墊。(二)聲情并茂唱好A段【階段目標】能準確演唱A樂段。1.直接加詞演唱A樂段出示完整A樂段旋律加歌詞,學生進行演唱。教師彈鋼琴,學生直接看歌篇演唱。【教師預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A樂段第三樂句歌詞與旋律對應不準。【解決方式】教師直接范唱糾正。2.大跳音程(1) 處理六度、七度大跳音程的音準【出示字母譜】(2) 強調唱譜時聲音位置統一【教師預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A樂段六、七度音程大跳音準問題。【解決方式:接龍游戲1】在PPT上將六七度音程刷紅色,教師采用師生接龍游戲以及柯達伊手勢帶學生唱準音程3.加歌詞演唱A樂段【教師預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加詞后高低音區聲音位置不統一。【解決方式】教師用兩種不同聲音位置演唱,學生對比感受更美的聲音,并根據老師的狀態調整,提眉亮眼,笑肌高抬統一聲音位置。4.弱起小節(1)請個別同學演唱,根據演唱發現樂句亂換氣的問題,學生探討解決辦法:劃分樂句(2)師生通過共同探討分析,發現每句都是由弱起小節開始,因此在演唱每樂句前采用急換氣的方法統一氣口。5.學生用統一的聲音位置,統一的氣口完整演唱A樂段。6.A段情緒處理教師導語:同學們,當你來到迪士尼樂園,騎著小飛象,玩著刺激的沖天飛車等各種游藝項目時,你是怎樣的心情?學生談感受教師:下面我們就帶著這樣歡樂的情緒加入動作來表現歌曲。學生邊加入動作邊通過教師手勢的強弱表現歌曲A樂段歡快的情緒。【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演唱歌曲,自主發現難點大跳音程、換氣問題,加以解決。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三)和諧聲音表現B段【階段目標】準確合唱B樂段。1.接龍游戲2過渡:在學唱完A樂段后,教師和學生做一個接龍,教師伴奏學生唱A樂段,教師接龍到B樂段(教師右手吹奏口風琴二聲部旋律,左手鋼琴伴奏,讓學生聽出幾個聲部,聲音是否和諧統一。)出示B樂段歌譜通過聆聽教師用器樂表現B樂段合唱部分的旋律談感受學生有可能回答:感受到和聲的和諧之美。并帶著這樣的感受進行識譜演唱。2.接龍游戲3:“旋律下樓梯”通過直觀感受樂句同時下降二度,使學生了解樂句間的關系,更易視唱,降低學習難度。3.師生接龍唱會B樂段第二聲部旋律。4.分聲部演唱(1)第二聲部演唱;邊唱邊發現問題并解決。【教師預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1】歌曲第二樂段中第三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學生在演唱第三樂句中容易出現時值唱長的情況。【解決方式】對比分析兩個樂句的區別,發現最后一個音的時值不同。【教師預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2】歌曲第二樂段最后一樂句,第二聲部在識譜演唱的過程中,很容易與第一聲部最后一樂句音程混淆。【解決方式】請學生先說說有什么好方法,通過與教師分析兩樂句關系、教師音程手勢提示以及記憶前一個音高位置來解決易錯處。(2) 第二聲部同學看教師音程手勢提示演唱歌譜(教師手勢提前出示左手fa 右手re 的柯達伊手勢音高)。(3) 第二聲部同學加入歌詞演唱。(4) 第一聲部同學看老師柯達伊音程手勢直接加詞演唱。5.合唱B樂段(1) 合唱之前先看老師雙手同時做二聲部音程手勢,心里默唱自己聲部旋律。(2) 加詞合唱,教師提示聲音位置,兩聲部音量均衡。(3) 加詞合唱,教師從A樂段最后一句起唱。(4) 鋼琴伴奏,合唱第二樂段。6.有感情表現B樂段根據旋律走向看老師指揮手勢表現歌曲B樂段。7.合伴奏AB段。【設計意圖】學生在本環節先通過感受器樂和聲之美,之后通過師生接龍游戲降低第二聲部識譜難度,讓學生了解樂句間的關系,快速記憶歌曲旋律。之后在聲部展示中,運用對比分析樂句、記憶前面相同的音高、柯達伊手勢等方法唱準二聲部合唱。(四)自主學習完整表現【階段目標】知道D.C.反復記號的演唱順序,完整表現歌曲。(1)聽歌曲范唱,觀察D.C.反復記號的演唱順序。(從樂曲開頭唱到D.C.標記處,再從樂曲開頭反復,唱到Fine處結束。)(2)出示D.C.反復記號知識學習。(3)按D.C.反復記號順序完整演唱歌曲.(4)完整表現歌曲學生加入動作用斷連結合、強弱對比的聲音有感情地表現歌曲。【設計意圖】D.C.反復記號是本課新知識點,為了使學生記憶深刻、更發揮學生自主學期的權利,教師選擇直接播放范唱讓學生看樂譜聆聽音樂發現D.C.反復記號演唱順序。通過斷練結合、強弱對比的方式,表達歌曲不同樂段的不同情緒。(5) 拓展環節情感升華【階段目標】感悟到童年世界生活的美好。教師:同學們,迪士尼樂園是真善美的童心世界,在這里,大人也會變成孩子,喚起成年人童年的回憶。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純真的,童年是充滿善良和友愛的,童年是永遠值得我們回憶的。《走進真善美的世界》迪士尼視頻剪輯教師總結:我們的童年世界就是真善美的世界,希望這首歌曲能讓你永遠想起童年這美好的一切,想起童年這美好的生活,最后,讓我們用動聽的歌聲來贊美這真善美的小世界吧。【設計意圖】通過學習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讓學生從感悟在迪士尼樂園游玩的歡樂,上升感悟到童年世界生活的美好。師生再見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本課的學習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教師通過學生清唱,聆聽音準;以及請同學演唱、提問等方式進行評價,并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互評主要在唱會歌曲環節中,通過互相聆聽進行評價。七、教學設計特色說明(一)“逆向設計”促進學習最大化在本課教學的合唱環節中,教師打破以往教學按部就班的形式,采用逆向設計的方式思考設計。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而先設計預設問題及解決方法。之后為了避免過多預設問題出現,而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的逆向設計,不僅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促進學生的學習收獲最大化,真正做到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二) 預設問題提高學習效率一節40分鐘的課,不僅完成了整個合唱教學,還加入了情感處理以及豐富的拓展環節,整節課一氣呵成,這離不開教師在課前進行的問題預設,教師在充足的備課中預設了七處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并早已準備好解決方法,因此有效的預設更加提高學習效率,帶給學生更大的收獲。八、教學反思本課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通過聆聽、探究、合作等方式,給學生提供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空間。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前提下,設計每一步的教學環節,在本課的教學環節中,教師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在教師指導下達成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環節分別為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聲情并茂唱好A段、和諧聲音表現B段、自主學習完整表現、拓展環節情感升華。在每一個環節的實活動中,都以“歌曲演唱”為核心目標設計相關的學習實踐活動。在唱會歌曲環節中,雖然是指導學生聽辨、演唱歌曲旋律,但實際上是在學唱歌譜的過程中,鞏固和強化學生識讀樂譜的知識,同時,感受并把握歌曲節奏及旋律的特點,為歌曲學唱進行鋪墊。而在唱好歌曲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感受歌曲結構、分樂句演唱、不同樂段力度處理等活動,讓學生在了解歌曲旋律的基礎上盡快學會歌曲第一樂段,這樣可以快速進入歌曲難點二聲部的學習,在二聲部學習中,教師通過逆向設計的接龍游戲讓學生迅速掌握第二聲部旋律的演唱,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合唱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預設易出問題處,并提前想好解決辦法,高效完成合唱部分,并在演唱中強調互聽、找和諧音色及力度變化的要求,來將二聲部唱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在每個環節的學習反饋,我認為本課學習內容的設計還是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生的能力起點的。從本課的學習結果反饋來看,學生是達成了教學目標的。通過對本節課的深刻反思,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音樂教學的本質,在今后的教學,遵循音樂學科的特點,為學生的學習合理的設計教學,同時更加關注學生音樂思維的參與和培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