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頑皮的杜鵑》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1、 通過猜猜、聽聽、唱唱、演演,感受音樂的情緒和杜鵑活潑可愛的音樂形象,培養學生愛護鳥類,愛護自然的情感。2、 認識低音“5、6、7”,通過視唱簡譜自主學習,掌握頓音記號,用短促、跳躍的音調表現頓音,學會演唱歌曲。3、 初步了解二聲部,學習在杜鵑鳥的叫聲處用二聲部的形式演唱歌曲。2、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參與音樂,感受音樂形象,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3、 教學難點: 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現。4、 教學準備:多媒體、 電子琴。5、 教學過程:(1) 情景導入。1、 在《七個小兄弟》的音樂中走進教室,站好。2、 律動《七個小兄弟》,師生問好。3、 師:七個小兄弟就是音樂中的1、2、3、4、5、6、7,今天,5、3來到了我們課堂,一起唱5 3.4、 互動:老師唱譜子,當舉起53時,同學一起唱。5、 我們歌唱春天,陽光歌唱春天,綠樹歌唱春天,紅花歌唱春天,小鳥也歌唱春天。今天有一只小鳥來到了我們什么,聽聽它是怎樣叫的,它是誰?導出課題。(2) 聽賞歌曲。1、 聽歌曲,思考:杜鵑的歌聲是“強”還是“弱”,力度上有沒有變化。2、 出示“咕咕”。這只鳥是用怎樣的心情來歌唱的?音符上的符號是什么?講解頓音。3、 學唱53.帶上動作表演唱。4、 看視頻,思考:杜鵑的歌聲出現了幾次?有什么變化?用到今天學的哪種本領在歌唱。5、 出示歌詞,用自己的節奏念一念歌詞。(3) 學簡譜。1、 了解歌詞,感知杜鵑的叫聲在歌曲中一共出現了七次,第六七次是連續出現的。2、 學生嘗試按照音樂的節奏念歌詞。3、 學生跟老師做動作,表演玩耍的小孩子,老師演杜鵑。4、 小結:你想對這只杜鵑鳥說點什么?是啊,這真是一只頑皮的杜鵑,它給春天帶來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快樂。5、 出示:13| 2 5 6 7 | 1 5 3 ||用LU哼唱這一樂句。6、 比較5和前面的5有什么不同,唱一唱。找一找歌曲里面還有向這樣的低音嗎?練習低音567.7、 四四拍的強弱規律怎樣?怎么打四四拍?歌曲《頑皮的杜鵑》也是四四拍的,和我們平時學的四四拍有什么不一樣?8、 學生試著劃四四拍,念歌詞。9、 老師示范邊劃拍邊演唱歌曲,學生模仿。10、 介紹弱起小節。(4)學唱歌曲。1、出示歌詞。學生自主看譜子學唱歌曲兩遍。2、老師電子琴伴奏,學生跟唱。3、學生扮演小孩子,老師扮演杜鵑,師生合唱。(4) 二聲部合唱。師,這首歌曲是哪個國家的?奧地利是聞名遐邇的音樂國度,近幾年一支兒童合唱團悄然興起,給全世界人民帶來聽覺盛宴,下面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感受聲音的魅力。1、欣賞奧地利的兒童合唱團。2、大家想用自己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嗎?3、女生先練習唱中音的5 3,男生再練習唱低音的3 1.4、男女生第一次合作低中音二聲部演唱“咕咕”。5、男女生分聲部表演合唱。(六)創編歌曲。師:同學們學會了這首奧地利童謠,今天老師將歌詞進行了改編,試試你能唱嗎?1、出示歌詞,學生念唱歌詞,師生合唱。2、下課,學生隨音樂走出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