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牧羊姑娘》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聆聽《牧羊姑娘》教學目標:1.欣賞《牧羊姑娘》,使學生認識雙簧管,感受雙簧管的表現力及樂曲悲傷的情緒2.能根據音樂情緒為《牧羊姑娘》主題旋律填詞和演唱。3.使學生了解下行旋律對音樂情緒的表現作用。教學重點:1. 認識西洋吹管樂器雙簧管,記住雙簧管的音色特點。2. 利用多種感官(聽、唱、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難點:能體會稍慢的速度、疏松的節奏、旋律下行對表現悲傷情緒所起的作用教具準備:電子琴 音樂課件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新課教學1.謎語導入師:身穿大皮襖,野草吃個飽,過了嚴冬天,獻出一身毛。你們喜歡羊嗎 誰有過放羊的經歷呢 板書: 牧羊姑娘,看到這幾個字,你能想象出怎樣的畫面?師:但,在三四十年代,牧羊人的生活卻是這樣的。 你能用幾個詞來形容一下剛才看到的畫面嗎 2.初聽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特點(板書:蒼涼 悲傷)3. 介紹同名歌曲《牧羊姑娘》,播放錄音師:我們剛才聽到的這首器樂曲是根據同名歌曲《牧羊姑娘》改編的,歌曲敘述了舊時一個窮苦的牧羊女的凄涼生活。接下來讓我們來聽一下這首歌。師:聽完這首歌,你想對牧羊姑娘說點什么 4. 再聽樂曲,認識雙簧管,了解其音色特點(1)介紹雙簧管結構(2)介紹雙簧管特點雙簧管是雙簧氣鳴樂器,西洋吹管樂器中的木管樂器。音質甜美純凈,音色很有特點,優美帶點鼻音,溫暖寬厚又非常富有表現力,具有民間牧笛或蘆笛特色,適于表現田園風光和憂郁抒情的情緒,常擔任獨奏性的旋律部分,尤其擅長表達連綿性歌唱音調。(3)欣賞一下雙簧管獨奏的華彩樂段,感受雙簧管在低音區、中音區和高音區音色的不同特點。(4)總結雙簧管音色特點 (板書:憂郁)5.復聽樂曲,哼唱主題旋律對照書上的主題旋律,小聲哼唱,邊唱邊畫出每一句的旋律線,6.感受第一樂段師:這段主題音樂的速度、節奏是怎樣的?剛才我們畫的旋律線屬于旋律進行中的那種形式? 速度:緩慢的 節奏:疏松的 旋律進行:下行7.師彈奏樂曲主題旋律,學生有感情哼唱。8. 第二樂段的聯想師:作曲家在第二部分對這段音樂進行了變化和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來聽一下,音樂中哪些方面有變化?你聯想到了什么?師:是的,這段音樂旋律上略有上揚,節奏也較活潑,音樂的色彩略顯明亮。也許是牧羊女對往日曾有過的美好時光的回憶,也許是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但這都是瞬間即逝的景象。末尾句下行的旋律使幻想破滅,回到了悲慘的現實。三、拓展延伸:表演師:你想知道牧羊姑娘放牧時什么樣嗎?想知道當她對生活充滿希望時又是什么樣嗎 看牧羊姑娘正在向我們走來。四、創編歌詞師:請同學們根據樂曲的情緒,結合原歌曲歌詞為主題旋律創編新的歌詞并唱一唱。(1)個人表演唱 (2)全班唱五、小結: 師: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牧羊姑娘蒼涼 悲傷 憂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