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步舞曲》教學設計課型:欣賞課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感受小步舞曲的基本風格,初步了解“舞曲”這一體裁。2、能隨音樂用聲勢、節奏、舞蹈表現音樂。3、辨別樂曲的曲式結構。教學目標:1、通過聆聽樂曲,讓學生感受17、18世紀巴洛克音樂的典雅風格,拓展音樂的視野,豐富學生情感,陶冶情操。2、在感受樂曲的過程中初步了解作曲家巴赫,通過對比聆聽,能根據主題變化辨別樂曲的結構。3、能隨著樂曲用動作、舞蹈、器樂演奏多種形式表現音樂,充分感受三拍子舞曲特點。教學重點:1、通過對比聆聽學習《小步舞曲》,感受其音樂的風格特點。2、能隨著樂曲用動作、舞蹈、器樂演奏多種形式表現音樂,體會音樂的情緒和風格特點。教學難點:1、教學中運用豎笛吹奏二聲部感受樂曲;2、能聽出樂曲的主題是如何重復變化的,并能根據主題變化辨別樂曲的結構。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豎笛教學過程:(1) 組織教學,創設情境。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舞蹈,看看誰能說出這段舞蹈的體裁?(宮廷舞)師:宮廷舞是中世紀時期皇家、貴族的舞會舞蹈,舞蹈的音樂和舞姿大多輕慢而莊重,舞步注重舉止儀態,非常的端莊典雅。作為舞蹈的伴奏音樂稱之為“舞曲”。(2) 興趣導入,引入新課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德國作曲家巴赫所做的一首羽管琴,也叫古鋼琴演奏的樂曲——《小步舞曲》。在聆聽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幾個關鍵詞:小步舞曲、巴赫、古鋼琴。1、小步舞曲:17世紀流行于法國宮廷和貴族中,因其舞步較小而得名。舞蹈動作與鞠躬屈膝的禮節相配合,節奏平穩流暢,旋律優美,風格典雅明快。2、巴赫:巴赫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尊稱“西方現代音樂之父”,是巴洛克時期杰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3、古鋼琴:古鋼琴也被稱作大鍵琴、羽管琴,是一種裝有撥弦裝置的樂器,鋼琴靠槌敲擊琴弦發聲,而古鋼琴是靠羽管制成的撥子撥弦發聲,聲音輕柔微弱。4、觀看古鋼琴演奏視頻,聽辨古鋼琴音色【設計意圖:對小步舞曲、作者及演奏樂器有初步了解】(3) 新課教學:1、完整初聽全曲,師生交流聽后印象。師:(1)聽一聽古鋼琴的演奏出現在樂曲的哪些部分,請舉手表示。(2)古鋼琴之外的部分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弦樂)(3)樂曲是幾拍子的?代表性節奏的什么?請你用聲勢來表現這組節奏。(3)X XX XX | X X X |(4)隨音樂做聲勢訓練【設計意圖:初步感受音樂,能夠聽辨古鋼琴的音色,了解主奏樂器,感受小步舞曲的代表性節奏,指導學生創編聲勢伴奏】2、出示主題旋律,隨琴唱譜【設計意圖:感受三拍子舞曲風格】3、豎笛吹奏二聲部旋律(出示曲譜)師:老師這也有一條三拍子的旋律,請同學們試著吹奏一下(1)摸孔練習,隨琴唱音高(2)隨琴吹奏豎笛曲譜(3)師生合奏,教師彈奏主題音樂(4)與伴奏音樂合奏【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豎笛演奏水平,提高音樂技能。加深對小步舞曲的印象?!?br/>4、學習宮廷舞師:同學們都是優秀的宮廷小樂師,把我們帶入巴洛克時期的宮廷舞會,讓我們也加入這盛大的舞會,來學跳宮廷舞吧。(1) 教師教授宮廷舞步(2) 隨第一部分音樂舞蹈說出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明亮歡快)【設計意圖:掌握簡單的宮廷舞步,培養學生表現音樂,充分感受舞曲特點,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5、欣賞第二部分音樂師:讓我們來聽一聽下面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暗淡憂傷)音樂中通常用大調音樂來表現明亮歡快,用小調來表現暗淡憂傷,就猶如白天與黑夜。【設計意圖:與第一部分進行對比,感受大小調在情緒上的不同】6、曲式結構分析(1)師隨音樂畫圖形譜師:老師都畫了些什么?這些都是舞會必備物品,你發現它們出現的規律了嗎?分幾部分?有相同的部分嗎?(2)分析曲式:A-B-A【設計意圖:分析音樂的曲式結構,給學生清晰的音樂線條】7、聆聽全曲,集體表演師:既然舞會用品已經備齊,讓我們開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舞會吧!A段豎笛演奏---B段打擊樂(三角鐵、碰鐘)加聲勢---A段舞蹈【設計意圖:聆聽全曲的基礎上全員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提高小組合作意識,充分表現音樂】(四)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感受了小步舞曲的清新典雅,享受了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讓我們記住巴赫,記住他的小步舞曲,今天的宮廷之旅就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