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浙教版八上期末復(fù)習(xí)專題1浮力知識點一、浮力基礎(chǔ)1. 定義:液體或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一個向上拖的力,這個力我們稱為浮力。2. 方向:豎直向上。3. 產(chǎn)生原因: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有壓力差,F(xiàn)=F-F。如圖懸浮,公式推導(dǎo):F=F-F=pS-pS=ρghS-ρghS=ρgS(h-h)=ρgSh=ρgV知識點二、阿基米德原理1. 實驗:阿基米德原理實驗① ② ③ ④(1)測出鐵塊重力G(2)測出空桶重力G(3)測出鐵塊浸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4)測出水與桶的總重G(5)發(fā)現(xiàn)等量關(guān)系:F=G-F=G-G2. 內(nèi)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3. 公式:F=G=ρgV知識點三、物體沉浮條件1. 前提條件:物體浸在液體中且只受到浮力和重力。2. 沉浮條件:下列為實心物體上浮 下沉 懸浮 漂浮 沉底F>G F<G F=G F=G F+N=Gρ>ρ ρ<ρ ρ=ρ,V=V ρ>ρ,V<V ρ>ρ,V=V動態(tài),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受力不平衡 動態(tài),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受力不平衡 靜態(tài),受力平衡,可以停留液體任何深度 靜態(tài),受力平衡,這是上浮的最終狀態(tài)。 靜態(tài),受力平衡,這是下沉的最終狀態(tài)。3. 液體中浮力大小的總結(jié):(1)同種液體中,物體浸入液體體積越大,浮力越大,與浸入液體深度無關(guān)。(2)同種液體中,同樣都是浸沒的質(zhì)量相等物體,密度越小的浮力越大,密度大的浮力反而小。(3)不同液體中,物體浸入相同的體積,密度大液體的浮力大。(4)不同液體中,若同一個物體都是漂浮狀態(tài),則重力不變浮力大小也相同。知識點四、浮力應(yīng)用1. 密度計:(1)測量液體密度的工具,它是根據(jù)物體浮在液面條件的原理制成的。它是一根上部管 下部的標(biāo)有刻度、形狀特殊的玻璃管,玻璃管下部的玻璃泡內(nèi)裝入小鉛丸或汞。(2)0刻度值特點:沒有零刻度,刻度不均勻,刻度上小下大,上疏下密。密度計 潛水艇2. 輪船:用鋼板制成的輪船,由于船體中間很大部分是空的,可以排開更多的水。獲得更大的浮力, 從而能漂浮在水面上。3. 潛水艇:潛水艇的兩側(cè)有水艙,當(dāng)水艙充滿水時,潛艇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潛艇下沉。當(dāng)用壓 縮空氣將水艙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潛艇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時,潛艇上浮。當(dāng)水艙里留有適量的水,潛艇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時,潛艇就會停留在水面下任何深度的地方。知識點五、浮力計算總結(jié)1. 原則:對于復(fù)雜情況,我們一般先進(jìn)行受力分析,然后在帶入公式計算2. 壓力差法:F=F-F。3.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G=ρgV4. 平衡法:F=G,該公式只有在物體懸浮、漂浮于液體表面的時候才成立。5. 受力分析:F=G-F,物體在浮力、重力、向下的壓力下處于平衡態(tài),那么浮力公式就是:F=G+F。重點題型精煉題型一、浮力特點1.如圖,一條小魚在水中游動。下列能正確表示該小魚所受浮力方向的是( )A.B.C.D.2.2023年12月9日下午,“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如圖是王亞平演示浮力消失的實驗,將乒乓球沒入水中一定深度后釋放,乒乓球并沒有上浮,而是懸停在水中,對于這個現(xiàn)象的解釋,下列說法中最準(zhǔn)確的( )A. 太空中失重狀態(tài)下,水對乒乓球上下表面的壓力都為零B.太空中失重狀態(tài)下,乒乓球的重力為零,所以浮力為零C.乒乓球上表面所受的壓力大于下表面所受的壓力D.若此時向水中加入鹽,乒乓球會上浮3.關(guān)于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完全浸沒在同一種液體中,在越深處它所受的浮力越大B.在液體中的物體不一定受到浮力C.同一艘輪船從河里開到海里所受浮力將會變大D.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木球和鋁球(ρ鋁>ρ水>ρ木頭),投入足夠多的水中,靜止后鋁球受到的浮力較大4.如圖所示,一個塑料小球堵在一個水池的出口處,水無法排出,則該小球( )A.仍受水的浮力B.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對它的壓力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對它的壓力D.無法判斷5.2023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工亞平在“天宮課堂"上做了水球的實驗(1)首先她將少量藍(lán)色顏料注入水球,一會兒整個水球都變成了藍(lán)色。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該現(xiàn)象 。(2)接著她將半粒泡騰片塞入水球,水球中馬上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這是由于檸檬酸和碳酸氫鈉在水中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該變化屬于 變化。(3)實驗中產(chǎn)生的大量氣泡最后都停留在水球中,請你推測氣泡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6.2023年12月9日,王亞平等宇航員在中國空間站開設(shè)“天宮課堂”,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在泡騰片實驗中,王亞平將泡騰片插入藍(lán)色水球中,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絕大部分氣泡包裹在水球里,變成一個氣泡球,像一顆蔚藍(lán)的地球(如圖)。(1)泡騰片含有碳酸氫鈉和檸檬酸(或其他弱酸),遇水產(chǎn)生的氣體主要成分是 ;(2)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氣泡受到的浮力為水對氣泡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太空中,水幾乎不受重力的作用,自然也沒有了壓力差,所以氣泡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牛,能懸浮在水球中:(3)水球與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一個薄層,叫做表面層,表面層的分子間距較液體內(nèi)部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為 (填“引力” 或“斥力”),7.實驗是重要的科學(xué)方法,通過實驗可以獲取很多科學(xué)知識。(1)如圖甲所示,將泡沫球用細(xì)線固定在燒杯底部, 通過觀察細(xì)線的方向可以說明浮力 的方向是 的。(2)如圖乙所示,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 對著漏斗嘴使勁吸氣, 乒乓球在漏斗中也不會 掉下去,是因為 。(3)如圖丙所示,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將兩個空心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用抽氣機(jī)抽出球內(nèi)空氣,然后讓馬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直到兩邊的馬各增加到8匹時才將半球拉開。這個實驗證實了 。8.推理判斷是科學(xué)學(xué)習(xí)的重要方法。針對下列三種以水為材料的實驗,請做出合理的推理:(1)圖甲:切除礦泉水瓶的底部,粘著乒乓球的-根線穿過帶小孔的瓶蓋,系上一顆較輕的螺絲。加水后發(fā)現(xiàn)乒乓球慢慢上浮如圖所示,此實驗說明浮力的方向是 的。(2)圖乙:水的電解實驗中,發(fā)現(xiàn)A試管產(chǎn)生氣體體積是B試管的兩倍,由此推測A試管中的氣體是 氣。(3)圖丙:將竹簽置于熱的糖水溶液(A杯)中過夜,第二天早上發(fā)現(xiàn)燒杯(B杯)中出現(xiàn)了神奇的“棒棒糖”,則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杯。(選填字母 “A”或“B”)題型二、阿基米德原理9.將一個蜜柑放入水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圖甲),去皮再次放入水中,發(fā)現(xiàn)其沉入水底(圖乙)。若去皮前后蜜柑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甲和F乙,重力分別為G甲和G乙,則( )A.F甲>F乙,G甲B.F甲>F乙,G甲>G乙C.F甲G乙D.F甲10.一艘船的質(zhì)量為5╳105t最大載重量是1.3X106t,則它滿載時的排水量為 噸,受到的浮力是 。如果往船上裝載貨物,則它受到的浮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取10N/kg)11.一木塊漂浮于5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燒杯中有未溶解的硝酸鉀晶體),溫度改變時(不考慮由此引起的木塊體積和溶液體積的變化),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隨時間(t)發(fā)生了如圖乙所示的變化。由此可推測出溫度的改變方式是 (選填:升溫或降溫),同時觀察到燒杯底部硝酸鉀晶體 (選填:增多或減少)。12.莊子曾提出:如果水積得不夠多,那么承載大船就沒有力量。也就是說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多少有關(guān)。莊子的說法有道理嗎?(1)小常從實驗室找來了燒杯、木塊(不吸水)、彈簧測力計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關(guān)。他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如圖甲)。再將木塊放入燒杯內(nèi)的水中,木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如圖乙)。然后他 (填操作),發(fā)現(xiàn)木塊仍然漂浮。經(jīng)分析可知,木塊兩次受到的浮力都為2.5牛。從而得出木塊票浮時浮力大小與水的多少無關(guān);(2)小常進(jìn)一步開展了如圖丙實驗。往兩個形狀相同的塑料盒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將B盆放入A盆,B盆漂浮。這時B盆所受浮力:。繼續(xù)往B盆內(nèi)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實驗的目的是 ;(3)結(jié)合小常的探究活動,你認(rèn)為面對前人的觀點,應(yīng)采取的做法是____。A.普通人的觀點可以質(zhì)疑,科學(xué)家的觀點不可以質(zhì)疑B.只要多數(shù)人認(rèn)同的觀點我們就要全盤接受C.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實驗等方法去驗證觀點是否正確D.到目前為止沒人反對的觀點我們就可以放心接受13.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當(dāng)物塊浸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水會流入空桶,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所示,當(dāng)物塊浸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水對杯底的壓強(qiáng)將會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由實驗可得結(jié)論,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的太小等于 。(3)由圖中信息可知物塊的密度為 kg/m3。14.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用同一彈簧測力計掛著同一金屬塊依次完成圖甲所示的六次測量。請你解答下列問題:(1)金屬塊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2)分析圖甲①、⑤、⑥可知,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 有關(guān);(3)根據(jù)實驗提供的信息在圖乙中畫出浮力大小F跟物體浸沒在水中深度h關(guān)系的圖像;(4)實驗所用金屬塊的密度是 kg/m3(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15.為證明空氣浮力的存在,科學(xué)興趣小組利用自行車氣嘴、礦泉水瓶、細(xì)繩、氣球等器材進(jìn)行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在礦泉水瓶蓋和底部上各鉆一個小孔,將兩個自行車氣嘴分別固定在瓶蓋和底部,將氣球用細(xì)繩與底部的氣嘴綁緊,如圖甲所示。打開瓶蓋,使瓶內(nèi)外氣壓一致,再擰緊瓶蓋不漏氣。步驟二:關(guān)閉氣嘴2,打開氣嘴1;用氣泵向礦泉水瓶充入氣體,待手壓瓶子感覺較硬時停止充氣;用天平稱出整個裝置的質(zhì)量為m1。步驟三:關(guān)閉氣嘴1,打開氣嘴2;讓瓶內(nèi)的高壓氣體進(jìn)入氣球,至氣球停止脹大;稱出整個裝置的質(zhì)量為m2。步驟四:比較m1與m2的大小。(1)實驗裝置的氣密性是本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寫出一種檢查圖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2)本實驗?zāi)茯炞C氣球在空氣中受到浮力,其依據(jù)是m1 m2。(3)實驗中,小組同學(xué)發(fā)現(xiàn)氣球與氣嘴2之間漏氣,于是設(shè)計了如圖乙所示的改進(jìn)型實驗裝置:將一空心金屬球與配重通過細(xì)線懸掛在定滑輪上,調(diào)節(jié)配重質(zhì)量使二者保持靜止,用氣泵往密閉玻璃容器內(nèi)緩慢壓入空氣,觀察到 現(xiàn)象,說明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的作用。16.小龍看到課本中有一種測量血液密度的方法:在不同密度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入一滴血液,若觀察到血滴懸浮,即能判斷出該血液的密度(如圖甲)。于是,他想以此為原理,利用以下材料設(shè)計一款“球式密度計”,用于測量不同液體的密度,【材料工具】若干體積為10厘米'的空心小球(如圖乙)、細(xì)繩、帶刻度的注射器、三種不同密度的填充液體A、B、C(如表)。(帶閥門小球的自身質(zhì)量和厚度及細(xì)繩的質(zhì)量和體積均忽略不計)填充液體 A B C密度(克/厘米3) 1.0 1.5 2.5【評價標(biāo)準(zhǔn)】評價標(biāo)準(zhǔn) 達(dá)標(biāo) 待改進(jìn)指標(biāo)一 測量范圍 可粗略測量出密度為1~2克/厘米3的液體密度 可粗略測量出密度為1~2克/厘米3的液體密度指標(biāo)二 精確程度 可反映0.2克/厘米3的密度變化 無法反映0.2克/厘米3的密度變化(1)教材中利用血液懸浮在硫酸銅中即可測出未知液體密度,該方法的原理是 。(2)請你利用上述提供的材料并從表中選擇合適的填充液體,幫助該組同學(xué)設(shè)計各指標(biāo)都達(dá)標(biāo)的“球式密度計”,并說明使用方法。(可輔以圖片說明)。題型三、浮力大小計算17.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有一個底面積S=50cm2的圓柱形容器。將物體B浸沒在水中時(水不溢出)。B受到的浮力為F1.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3N;使用杠桿提起物體B,當(dāng)杠桿C端掛質(zhì)量為mA的物體時,杠桿在水平位置恰好平衡,物體B剛好有1/4體積露出水面,此時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1.6N,物體B受到的浮力為F2.容器內(nèi)液面下降了0.4cm。設(shè)物體B的密度為ρ,已知:OD:OC=1:2,(g取10N/kg)。下列結(jié)果正確的是( )A.F1=0.6N B.F2=0.8N C.mA=140g D.ρ=2.5×103kg/m318.水平桌面上放置足夠高的柱形容器如圖甲,容器底部放一個邊長為10cm的均勻?qū)嵭恼襟wM,現(xiàn)緩慢向容器中注入某液體,M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隨注入液體深度h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取g=10N/kg)( )A.M的密度是1. 25×103kg/m3B.注入液體的密度是0.7×103kg/m3C.當(dāng)h=10cm時,M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是2ND.當(dāng)h=10cm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是1200Pa19.如圖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輕質(zhì)彈簧,彈簧上方連有正方體甲,容器側(cè)面的底部有一個由閥門K控制的出水口。此時物體甲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接著打開閥門K,緩慢放水,直至物體甲恰好完全離開水面,再關(guān)閉閥門K,這個過程中,彈簧的彈力F與物體露出水面的體積V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甲的密度為0.6×103kg/m3,體積為V0。不計彈簧所受浮力。則:(1)B點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為 牛;(2)點A與點C的縱坐標(biāo) a 、c 的絕對值之比 為 。20.如圖甲是小敏研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 與物體 A 下表面離水面的距離 h 的關(guān)系實驗裝置,其中 A 是實心均勻圓柱形物體,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物體 A,使其緩慢浸入水中( 水未溢出),得到 F 與 h 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乙中實線所示。物體 A 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水的浮力為 N;小敏換用另一種未知液體重復(fù)上述實驗并繪制出圖乙中虛線所示圖像,則該液體密度為 kg/m3。21.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80cm2的圓筒形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為60cm2的圓柱形物體A懸掛在細(xì)繩的下端靜止時,細(xì)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1。將物體A浸沒在圓筒形容器內(nèi)的液體中,靜止時,容器內(nèi)的液面升高了7.5cm,如圖乙所示,此時細(xì)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2,物體A上表面到液面的距離為h1。然后,將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h2,物體A靜止時,細(xì)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3。已知F1與F2之差為7.2N,F(xiàn)2與F3之比為5:8,h1為3cm,h2為5cm。不計繩重,g取10N/kg.則物體A的密度是 kg/m322.某景區(qū)有乘氦氣球升空的觀光項目。如圖所示,氦氣球內(nèi)充滿氦氣,下端連接吊籃,在吊籃底端有一根纜繩,通過纜繩來控制氦氣球的升降。氮氣球的體積為6000m3(不計球壁的厚度),ρ氦氣=0.18kg/m3, ρ空氣=1.29kg/m3,g取10N/kg。求:(1)氦氣球內(nèi)氦氣的質(zhì)量是多少?(2)氦氣球在纜繩控制下,勻速豎直上升150m,用時300s,則氦氣球上升的速度是多少?(3)氦氣球(含氦氣)連同吊籃等配件的總重為4×104N,現(xiàn)有總質(zhì)量為1740kg的乘客,乘坐氦氣球勻速豎直升空,纜繩處于豎直狀態(tài),此時纜繩對吊籃的拉力為多大?(不計吊籃及乘客在空氣中的浮力,不計空氣阻力)23.如圖甲所示,有一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高度為15cm,內(nèi)裝有10cm深的水。如圖乙所示,用細(xì)線拴一重為16.2N的金屬塊,將金屬塊的一半浸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3.2N,容器中的液面相對于圖甲上升了3cm。將細(xì)線剪斷,金屬塊沉到容器底部,如圖丙所示。求:(1)當(dāng)金屬塊的一半浸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2)該金屬塊的密度;(3)圖丙中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強(qiáng)相對于圖乙增加了多少Pa 24.如圖所示,柱形容器內(nèi)裝有深度大于10cm的某種液體,物體C是一個體積為1000cm3的均 勻正方體,質(zhì)量為480g。在液體中靜止時,有的體積露出液面。則:(1)圖中物體C靜止時所受的浮力為多少?(2)液體的密度為多少?(3)若在C上表面放置一個物體A,使C恰好完全浸沒于液體中,則物體A的質(zhì)量應(yīng)為多少?25.氣體的密度與壓強(qiáng)有關(guān)。為測量實驗室內(nèi)空氣的密度,小明在實驗室按如圖所示步驟進(jìn)行實驗:①如圖甲,將一打足氣的足球,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426毫升。②如圖乙,將500毫升裝滿水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用氣針和乳膠管將足球中的氣體慢慢排入該量筒,同時調(diào)整量筒的位置,當(dāng)量筒內(nèi)外水面都與500毫升刻度線相平時,停止排氣。共排氣10次。③如圖丙,拔除氣針和乳膠管,把排氣后的足球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420毫升。(1)圖乙中,當(dāng)量筒內(nèi)外水面都與500毫升刻度線相平時停止排氣,其目的是 。(2)圖丙中,足球受到的浮力?(3)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實驗室中空氣的密度?題型四、浮沉條件及應(yīng)用26.A、B是兩個質(zhì)量完全相同的實心長方體,輕輕放入水中后,靜止時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物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是:ρA>ρBB.兩物體受到水的浮力大小關(guān)系是:F浮AC.兩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是:V排A=V排BD.兩物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qiáng)大小關(guān)系是:pA>pB27.在分析“輪船由河里駛?cè)牒@铮w是上浮一些,還是下沉一些”這個問題時,有下面幾句話:①輪船在河里和海里都會漂浮在液面上;②輪船由河里駛?cè)牒@锼芨×Σ蛔儯?br/>③輪船由河里駛?cè)牒@锷细∫恍?br/>④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⑤輪船排開較小體積的海水就可獲得所需浮力。其分析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C.①②④⑤③ D.②④①⑤③28.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將兩個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A,B(VAA.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B.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qiáng)等于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qiáng)C.甲液體對B下表面的壓強(qiáng)等于乙液體對A下表面的壓強(qiáng)D.裝甲液體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小于裝乙液體的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29.如圖是中國天眼的日常維護(hù)裝備_”微重力蜘蛛人”,該設(shè)備最主要部分是一個直徑超7m的氦氣球,下面懸吊著”蜘蛛人”。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氦氣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減小了”蜘蛛人”的重力B.當(dāng)”蜘蛛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蜘蛛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zhì)板,是為了減小”蜘蛛人”對反射面板的壓強(qiáng)D.”蜘蛛人”的手輕碰面板后,往前運動,這是由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30.如圖是關(guān)于浮力知識的應(yīng)用實例,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圖A中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在下潛過程中所受浮力不變B.圖B中巨輪之所以能夠浮在水面是因為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C.圖C中液體的密度越大密度計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就越大D.圖D中氣球是利用填充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的原理上浮31.如圖所示,在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裝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將體積相等的實心小球A、B、C分別放入兩個容器中。放入小球后兩個容器中的液體深度機(jī)同,且A、C兩球排開液體體積相同,B球在甲液體中懸浮,在乙液體中下沉。下列選項中( )①甲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與乙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相等②三個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A球③A球所受浮力大于C球所受浮力④如果把A、C兩球?qū)φ{(diào),A球在乙液體中可能下沉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C.只有③④正確 D.只有①②③④正確32.如圖所示容器中的水面上漂浮著一只空碗,水底沉著一只土豆,若將土豆取出 放入碗中,碗仍能漂浮在水面,則水面高度將( )A.不變 B.上升C.下降 D.條件不足,難以判斷33.4月23日,“雪龍”號考察船圓滿完成歷時198天的南極考察任務(wù),返回上海碼頭落錨。在鐵鏈拉著鐵錨緩慢放入水中時,經(jīng)歷了如圖所示三種情況:圖甲中鐵錨部分漫入水中;圖乙中鐵錨完全浸沒水中但未觸底;圖丙中鐵錨沉底。三種情況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別為F甲、F乙、F丙,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34.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遠(yuǎn)洋貨輪從長江駛?cè)氪蠛r,浮力會變大B.圖乙無論怎樣擠壓礦泉水瓶側(cè)面,都無法使瓶內(nèi)的“浮沉子”懸浮C.圖丙說明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位置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D.圖丁中,將同一只密度計放在兩種液體中漂浮,所受浮力大小Fa=Fb,液體的密度ρa(bǔ)<ρb35.科學(xué)拓展課上,老師利用玻璃瓶做了兩個有趣的小實驗:圖甲為液體沸騰實驗,用酒精燈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燒杯內(nèi)的水沸騰而玻璃瓶內(nèi)的水不沸騰。圖乙為”浮沉子”實驗,當(dāng)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側(cè)身,”浮沉子”會上浮;松手后,”浮沉子”會下沉。圖示使用液體均為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實驗中,玻璃瓶內(nèi)水的溫度低于燒杯中的水B.圖甲實驗中,繼續(xù)加熱一段時間,玻璃瓶內(nèi)的水也會沸騰C.圖乙實驗中,”浮沉子”漂浮時,所受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D.圖乙實驗中,無論怎么擠壓礦泉水瓶側(cè)身,”浮沉子”都不可能懸浮在水中36.關(guān)于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yīng)用實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如圖1,輪船從長江駛?cè)霒|海,會沉下去一些,但浮力不變B.如圖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的C.如圖3,一個潛水艇模型處于懸浮狀態(tài),若從試管中抽掉少量氣體,則試管將會稍下沉,最終懸浮D.如圖4,學(xué)生用形狀規(guī)則的圓柱體塑料杯自制的浮力秤,浮力秤的刻度特點是上大下小,刻度均勻37.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圓柱形空心玻璃管(足夠長)下端繞上一段細(xì)鐵絲,制成一支密度計,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已知玻璃管橫截面積為3cm2,質(zhì)量為20克,鐵絲質(zhì)量10克,測量過程中杯內(nèi)液體總量沒有變化。使用中,小科發(fā)現(xiàn)細(xì)鐵絲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變這段鐵絲形狀,并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nèi),當(dāng)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時(如圖乙),杯內(nèi)液體將 (填“比A處高”“比A處低”或“仍在A 處”);現(xiàn)對改進(jìn)后的密度計標(biāo)定刻度(即在相應(yīng)位置標(biāo)識刻度以及對應(yīng)的密度值),則示數(shù)為0.8g/cm3的刻度線應(yīng)標(biāo)在離玻璃管底部 cm處。答案1.D【解析】浮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上的;所以D正確故答案為:D.2.A【解析】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qiáng)由液體自身的重力產(chǎn)生,在太空中,液體的重力為零,則液體不會產(chǎn)生壓強(qiáng),那么太空中的水對乒乓球上下表面都沒有壓力,故A正確,C錯誤;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兩個表面的壓力差,在太空中,乒乓球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零,因此它受到的浮力為零,故B、D錯誤。故選A。3.B【解析】A.物體完全浸沒在同一種液體中,雖然深度發(fā)生改變,但是它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錯誤;B.埋在河底的橋墩,它的下表面沒有水,不受到向上的水的壓力,根據(jù)F浮力=F向上-F向下可知,所以此時它不受浮力,故B正確;C.同一艘輪船從河里開到海里時,它始終在水面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自身重力,即它所受浮力保持不變,故C錯誤;D.鋁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里下沉,則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木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里漂浮,則它受到浮力等于重力。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木球和鋁球,它們的重力相等,則投入水中后靜止后,木球受到的浮力大,故D錯誤。故選B。4.C【解析】根據(jù)圖片可知,堵在水池出水口的小球,它只受到水向下的壓力,而沒有水受到向上的壓力,根據(jù)F浮力=F向上-F向下可知,小球不受水的浮力。故選C。5.(1)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2)化學(xué)(3)沒有受到浮力【解析】(1)首先她將少量藍(lán)色顏料注入水球,一會兒整個水球都變成了藍(lán)色,是因為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2)檸檬酸和碳酸氫鈉反應(yīng),生成了二氧化碳,因為有新物質(zhì)生成,所以為化學(xué)變化。(3)在“天宮一號”內(nèi)處于失重狀態(tài),因此水不會產(chǎn)生壓強(qiáng),那么氣泡在水里肯定不會受到上下表面的 壓力差,即它們不受浮力。6.(1)二氧化碳(或CO2)(2)0(3)引力【解析】(1)泡騰片含有碳酸氫鈉和檸檬酸(或其他弱酸),遇水產(chǎn)生的氣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或CO2);(2)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氣泡受到的浮力為水對氣泡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太空中,水幾乎不受重力的作用,自然也沒有了壓力差,所以氣泡受到的浮力大小為0牛,能懸浮在水球中:(3)水球與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一個薄層,叫做表面層,表面層的分子間距較液體內(nèi)部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為引力。7.(1)豎直向上(2)吸氣使乒乓球上方氣壓減小,乒乓球下方氣壓不變,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壓力差(3)大氣壓的存在,而且很大【解析】(1)如圖甲所示,將泡沫球用細(xì)線固定在燒杯底部, 通過觀察細(xì)線的方向可以說明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2)如圖乙所示,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 對著漏斗嘴使勁吸氣, 乒乓球在漏斗中也不會掉下去,是因為:吸氣使乒乓球上方氣壓減小,乒乓球下方氣壓不變,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壓力差;(3)如圖丙所示,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將兩個空心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用抽氣機(jī)抽出球內(nèi)空氣,然后讓馬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直到兩邊的馬各增加到8匹時才將半球拉開。這個實驗證實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很大。8.(1)豎直向上(2)氫氣(3)B【解析】(1)切除礦泉水瓶的底部,粘著乒乓球的-根線穿過帶小孔的瓶蓋,系上一顆較輕的螺絲。加水后發(fā)現(xiàn)乒乓球慢慢上浮,此實驗說明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2)圖乙:水的電解實驗中,發(fā)現(xiàn)A試管產(chǎn)生氣體體積是B試管的兩倍,由此推測A試管中的氣體是氫氣。(3)圖丙:將竹簽置于熱的糖水溶液(A杯)中過夜,第二天早上發(fā)現(xiàn)燒杯(B杯)中出現(xiàn)了神奇的“棒棒糖”,即B中有蔗糖析出,則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B杯。9.B【解析】甲圖中橘子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圖中,橘子下沉,浮力小于重力;甲中橘子的重力小于乙中的重力;所以 F甲>F乙,G甲>G乙 ,B正確;故答案為:B10.1.8╳106;1.8╳1010;變大【解析】(1)(2)輪船漂浮在水面上,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那么滿載時受到的浮力F浮力=G總=(1.3×109kg+0.5×109kg)×10N/kg=1.8×1010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G排=1.8×1010N,則輪船滿載時的排水量為:。(3)如果往船上裝載貨物,那么輪船的總重力變大。而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將變大。11.降溫;增多【解析】(1)木塊始終漂浮在液面上,則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根據(jù)圖乙可知,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逐漸增大,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溶液的密度減小,即溶質(zhì)質(zhì)量分?jǐn)?shù)減小。根據(jù)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規(guī)律可知,溶液溫度降低了。(2)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則燒杯底部硝酸鉀晶體質(zhì)量增多。12.(1)向燒杯內(nèi)再加入一些水(2)探究水能否產(chǎn)生比自身重力更大的浮力(3)C【解析】(1)本實驗中唯一的變量是水量的多少,所以小常從實驗室找來了燒杯、木塊(不吸水)、彈簧測力計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關(guān)。他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如圖甲)。再將木塊放入燒杯內(nèi)的水中,木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如圖乙)。然后他向燒杯內(nèi)再加入一些水,發(fā)現(xiàn)木塊仍然漂浮.經(jīng)分析可知,木塊兩次受到的浮力都為2.5牛。從而得出木塊票浮時浮力大小與水的多少無關(guān);(2)該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水能否產(chǎn)生比自身重力更大的浮力;(3)面對前人的觀點,正確的做法是C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實驗等方法去驗證觀點是否正確 ,ABD都不合理;13.(1)不變(2)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3)4╳103【解析】(1)如圖所示,當(dāng)物塊浸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溢水杯中水面的高度不變。根據(jù)液體壓強(qiáng)公式p=ρ液gh可知,水對杯底的壓強(qiáng)將會不變。(2)根據(jù)圖片可知,物塊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N-1.5N=0.5N,物塊排開水的重力:G排=G總-G桶=0.7N-0.2N=0.5N。比較得到: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的太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3)物體的體積:;則物體的密度為:.14.(1)2.2(2)液體的密度(3)(4)2.4×103【解析】由題圖甲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4.8N,即金屬塊的重力為4.8N;金屬塊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8N-2.6N=2.2N。(2)由圖①、⑤、⑥可知,金屬塊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金屬塊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同,所以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3)由圖中信息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水=4.8N-2.8N=2N;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當(dāng)物體浸沒在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不變,即浮力大小F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無關(guān),圖像如上所示。(4)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2N,根據(jù)F浮水=ρ水gV排得金屬塊的體積V=V排水==2×10-4m3,金屬塊的質(zhì)量m==0.48kg,金屬塊的密度ρ= =2.4×103 kg/m3。15.(1)用天平稱出整個裝置的質(zhì)量為m1保持不變(2)>(3)金屬球會上升,配重下降【解析】(1)為驗證其裝置的氣密性,應(yīng)在充氣后稱量其總質(zhì)量是否發(fā)生變化;(2)若氣球受到浮力,在稱量時氣球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上托住氣球),使稱量值變小,故m1>m2;(3)當(dāng)往其中充入空氣時,由于金屬球體積大于配重塊,故金屬球受到的豎直向上的浮力更大,故金屬球上升,配重下降。16.(1)當(dāng)血液懸浮時,血液的密度等于該航酸銅容接的密度(2)制作方法:取6個小球,用細(xì)繩連接好。在1號小球中注入8毫升C液體,在該小球上標(biāo)好數(shù)據(jù)2g/cm3;在2號小球中注入7.2毫升的C液體,在該小球上標(biāo)好數(shù)據(jù)1.8g/cm3;在3號小球中注入6.4毫升的C液體,在該小球上標(biāo)好數(shù)據(jù)1.6g/cm3;在4號小球中注入5.6,毫升的C液體,在該小球上標(biāo)好數(shù)據(jù)1.4g/cm3;在5號小球中注入4.8毫升的C液體,在該小球上標(biāo)好數(shù)據(jù)!.2g/cm3;在6號小球中注入4毫升的C液體,在該小球上標(biāo)好數(shù)據(jù)1g/cm3;使用方法:將制成的小球式密度計"放入待測液體中,待小球穩(wěn)定后,找到懸浮的小球序號,讀出此時標(biāo)注的密度,即可粗略測出此待測液體的密度。17.D【解析】設(shè)容器和水的總重力為G,作用在D端繩子上的拉力為FD,根據(jù)題意可得:G+GB=3N ①G+GB-FD=1.6N ②①-②得:FD=1.4N;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F(xiàn)D OD=GA OC,即1.4N×1=GA×2;解得:GA=0.7N,A的質(zhì)量為:,故C錯誤;因為物體B剛好有四分之一體積露出水面,容器內(nèi)液面下降了0.4cm,則B的體積:VB=4×0.4cm×50cm2=80cm3,左圖中B受到的浮力:F1=ρ水gVB=1×103kg/m3×10N/kg×80×10-6m3=0.8N,右圖中B受到的浮力:,故A、B錯誤;右圖中B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作用,則GB=F2+FD=0.6N+1.4N=2N,則物體B的質(zhì)量:,物體B的密度:,故D正確; 故選D。18.C【解析】A.由圖乙可知,當(dāng)注入液體深度h=0cm。即還沒有注入液體時,正方體M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壓1=G=12N,則M的質(zhì)量為:,M的體積:V=(0.1m)3=0.001m3,正方體M的密度:;故A錯誤;B.、由圖乙可知,當(dāng)注入液體深度h=5cm,正方體M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壓2=7N,此時M受到的浮力:F浮=G-F壓2=12N-7N=5N,V排=(0.1m)2×0.05m=0.0005m3,由F浮=ρ液V排g可得液體的密度:;故B錯誤;C.當(dāng)h=10cm時,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0.1m)2×0.1m=0.001m3,受到的浮力:F浮′=ρ液V排′g=1×103kg/m3×0.001m3×10N/kg=10N,M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壓3=G-F浮′=12N-10N=2N,故C正確;D.當(dāng)h=10cm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p=ρ液gh=103kg/m3×10N/kg×0.1m=1000Pa,故D錯誤。故選C。19.(1)0(2)2:3【解析】(1)由圖乙可知,在B點時,彈簧彈力F=0N;(2)在A點木塊完全浸沒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V0,此時彈簧的彈力F=F浮-G木=ρ水gV0-ρ木gV0=(ρ水-ρ木)gV0;在C點木塊完全離開水面時,彈簧被壓縮,此時彈簧彈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即F′=G木=ρ木gV0,則,即點A與點C的縱坐標(biāo)a、c的絕對值之比為2:3。20.2;1.1x103【解析】(1)根據(jù)圖乙可知,物體的重力G=3N,當(dāng)它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N,則它受到水的浮力:F浮力=G-F拉=3N-1N=2N;(2)根據(jù)圖乙可知,物體浸沒在未知液體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8N,則它在液體中浸沒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3N-0.8N=2.2;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當(dāng)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它受到的浮力與液體密度成正比, 即:;; 解得:ρ液=1.1×103kg/m3。21.2.8×103【解析】將物體A浸沒后容器內(nèi)液體增大的體積等于A的體積,即vA=80cm2×7.5cm=600cm3,則物體A的高度為:;因為物體在空氣中靜止時,繩子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即F1,又因為F1與F2之差為7.2N,因此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7.2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到:7.2N=ρ液gVA;7.2N=ρ液×10N/kg×600×10-6m3;解得:ρ液=1.2×103kg/m3;如圖乙,當(dāng)物體A全部浸沒在液體中時,以其底面所在平面為參考面,設(shè)其位置為e,那么在提出物體A時,在位置e以下的部分體積不再發(fā)生變化,因此不做考慮;那么當(dāng)物體A提起h2時,位置e以上的總體積保持不變,若設(shè)物體提起h2時,物體A在液面上的部分高度為xcm,那么以這個總體積不變作為等量關(guān)系,可列出:S容器 (hA+h1)=SA x+S容器 (hA+h2-x),即:80cm2×(10cm+3cm)=60cm2×x+80cm2×(10cm+5cm-x)解得:x=8;那么此時,物體A浸入液體中的高度為:h=10cm-8cm=2cm。已知完全浸沒時細(xì)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2與提升高度h2時細(xì)繩對物體A的拉力為F3的比值為 5:8,得: (F1-F浮):(F1-ρ液gv排)=5:8,即: (ρAgsAhA-ρ液gsAhA):(ρAgsAhA-ρ液gsAh)=5:8 解得:ρA=ρ液=×1.2×103kg/m3=2.8×103kg/m3。22.(1)答:氦氣球內(nèi)氦氣的質(zhì)量是1080kg。(2)答:氦氣球上升的速度是0.5m/s。(3)F浮=ρ空氣gV=1.29kg/m3×10N/kg×6000 m3=7.74×104NG總= G球+ G人= G球+ m人g=4×104N+1740kg×10N/kg=5.74×104NF纜= F浮- G總=7.74×104N-5.74×104N=2.00×104N答:此時纜繩對吊籃的拉力為2.00×104N。23.(1)G=16.2N,將金屬塊的一半浸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3.2N,F浮=G-F=16.2N-13.2N=3N;(2)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為︰F浮=P水gV排=1.0×103kg/ m3×10N/kg×V排=3N;解得V排=3×10-4m3,根據(jù)—半浸入,由V排=金屬塊的體積V=2V排=2×3×10-4m3,金屬塊的密度為:=2.7×103kg/m3(3)將金屬塊的一半浸在水中,容器中的液面相對于圖甲上升了3cm。將細(xì)錢剪斷,金屬塊沉到容器底部,如果沒有水溢出,則應(yīng)該再次上升3cm,而容器高度為15cm,內(nèi)裝有10cm深的水,最多只能上升5cm,因而溢出1cm的水,即溢出的體積是第—次排開液體體積的,則V溢=V排=×3×10-4m3=10-4m3;溢出水的重力G溢=m溢g—P水gV溢=1.0×103kg/ m3x10N/kg×10-4m3=1N;圖丙中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力相對于乙圖增加量△F=G-F浮-G溢=16.2N-3N-1N=12.2N;當(dāng)V排=3×10-4m3,水面升高3cm,則容器的底面積s=則圖丙中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強(qiáng)相對于圖乙增加了△p=24.(1)解:物體C受到的重力:GC=mCg=0.48kg×10N/kg=4.8N;物體C漂浮在液面上,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C=4.8N;答:物體C靜止時所受的浮力為是4.8N;(2)解: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xiàn)浮=ρ液gV排,4.8N=ρ液×10N/kg×(1﹣ )×1000×10﹣6m3,解得,液體密度為:ρ液=0.8×103kg/m3;答:液體的密度是0.8×103kg/m3;(3)解:物塊C全部浸沒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V=10﹣3m3,此時物塊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3m3=10N,此時AC漂浮,G總=F浮′=10N,物體A的重力GA=10N﹣4.8NN=5.2N,mA= = =0.52kg=520g。答:在C上表面放置一個物體A,使C恰好完全浸沒于液體中,則物體A的質(zhì)量應(yīng)為520g。25.(1)使量筒內(nèi)的氣壓等于外界氣壓(2)根據(jù)丙圖可知,足球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420×10-6m3=4.2N;(3)甲圖中足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426×10-6m3=4.26N;則足球的重力為:G=F浮'-F浮=4.26N-4.2N=0.06N;足球內(nèi)氣體的體積:V=500mL×10=5000mL=5×10-3m3;則氣體的密度:。26.C【解析】AB.根據(jù)圖片可在,物體A在水面漂浮,則ρA<ρ水;物體B在水面懸浮,則ρB=ρ水。比較可知,物體密度ρA<ρB,故A錯誤;物體A在水面漂浮,則浮力F浮力A=GA;物體B在水里懸浮,則浮力F浮力B=GB。A、B質(zhì)量相等,根據(jù)G=mg可知,二者的重力相等,那么二者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浮力A=F浮力B,故B錯誤;C.A、B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們排開水的體積V排A=V排B,故C正確;D.根據(jù)圖片可知,物體B下表面的深度大于A下表面的深度,根據(jù)液體壓強(qiáng)公式p=ρ液gh可知,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qiáng):pB>pA,故D錯誤。故選C。27.C【解析】解釋“輪船由河里駛?cè)牒@铮w是上浮一些,還是下沉一些”如下:①輪船在河里和海里都會漂浮在液面上;②輪船由河里駛?cè)牒@锼芨×Σ蛔儯?br/>④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⑤輪船排開較小體積的海水就可獲得所需浮力。③輪船由河里駛?cè)牒@锷细∫恍?br/>則正確順序為①②④③⑤。故選C。28.D【解析】A.把A、B兩物體作為一個整體,它們在兩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根據(jù)漂浮條件得到:F浮=GA+GB,則它們在兩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據(jù)圖片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甲>V排乙;因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液體密度ρ甲<ρ乙,故A錯誤;B.根據(jù)圖片可知,兩液體的深度h相同,且ρ甲<ρ乙,由液體壓強(qiáng)公式p=ρ液gh可知,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qiáng)小于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qiáng),故B錯誤;C.兩個物體受到的浮力相等,且兩物體上表面沒有受到液體的壓力,由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F浮力=F向上-F向下可知,甲液體中B物體與乙液體中A物體的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相等,而B的底面積更大,由可知,甲液體對B下表面的壓強(qiáng)小于乙液體對A下表面的壓強(qiáng),故C錯誤;D.兩燒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且燒杯相同,則液體與物塊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相同,但V排甲>V排乙,所以甲液體的體積較小。因為ρ甲<ρ乙,則根據(jù)G液=m液g=ρ液gV液可知,甲液體的重力較小。根據(jù)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G杯+GA+GB+G液可知,因甲液體的重力較小,所以裝甲液體的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較小,故D正確。故選D。29.C【解析】A.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和重力常數(shù)有關(guān),“蜘蛛人”在地球表面的質(zhì)量和重力常數(shù)都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蜘蛛人”的重力不變,故A錯誤。B.當(dāng)”蜘蛛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會受到氦氣球向上的拉力,所以”蜘蛛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不相等,故B錯誤。C.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zhì)板,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積來減小”蜘蛛人”對反射面板的壓強(qiáng)的,故C正確。D.”蜘蛛人”的手輕碰面板后,往前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錯誤。故答案為:C30.A【解析】A.圖A中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在下潛過程中,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所受浮力不變,故A正確;B.圖B中巨輪之所以能夠浮在水面是因為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B錯誤;C.圖C中密度計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自身重力,即浮力不變,故C錯誤;D.圖D中氣球是填充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原理上浮,故D錯誤。故選A。31.C【解析】①根據(jù)圖片可知,B球在甲中懸浮,則ρB=ρ甲;B球在乙中下沉,則ρB>ρ乙,比較可知,液體密度ρ甲>ρ乙;兩容器中的液體深度相同,根據(jù)液體壓強(qiáng)公式p=ρ液體gh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p甲>p乙,故①錯誤;②由B球在乙中下沉,C球在乙中漂浮可知,ρB>ρ乙,ρc<ρ乙,則ρB>ρc,根據(jù)圖片可知,A、C漂浮,且兩球排開液體體積相同,三個球的體積V相同,則可得ρAgV=ρ甲gVA排,則;ρcgV=ρ乙gVB排,則,因ρ甲>ρ乙,則可知ρA>ρc,所以三個小球的密度關(guān)系為:ρB>ρA>ρC,即三個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C球,故②錯誤;③因VA排=VC排,ρ甲>ρ乙,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得,A、C兩球所受浮力關(guān)系為:F浮A>F浮C,故③正確;④因ρc<ρ乙,ρC<ρA,所以不能比較ρA和ρ乙的關(guān)系,如果把A、C兩球?qū)φ{(diào),則不能確定把A球放在乙液體中的浮沉情況,所以A球在乙液體中可能下沉,故④正確;綜上可知,只有③④正確。故選C。32.B【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將土豆從水中取出后放入碗中前后,碗始終在水面漂浮,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重力,即浮力不變,因此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則對水面高度沒有影響。而土豆原來在水里下沉,浮力小于重力;而放入碗中后漂浮,則浮力等于重力,比較可知,浮力增大了。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土豆排開水的體積增大了,因此水面上升。故選B。33.C【解析】將船和鐵錨當(dāng)做一個整體,圖甲中船和鐵錨整體漂浮,所以有G=F甲+F1錨;同理,乙圖中整體也是漂浮,故有G=F乙+F2錨,但乙中鐵錨排開水的體積比甲中大,所以有F1錨F乙。又因為圖丙中鐵錨沉底,所以G=F丙+F3錨+F支,乙和丙鐵錨均浸沒,所以F2錨=F3錨,所以F丙F乙>F丙。故答案為:C。34.D【解析】A.遠(yuǎn)洋貨輪由長江駛?cè)氪蠛:螅匀辉谒嫫 8鶕?jù)漂浮條件,漂浮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遠(yuǎn)洋貨輪重力不變,所以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錯誤;B.壓礦泉水瓶側(cè)面,松開手,大瓶內(nèi)水面上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強(qiáng)減小,“浮沉子”里面被壓縮的空氣把水壓出來,此時“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當(dāng)浮力等于重力,就會懸浮在水中,故B錯誤;C.當(dāng)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深度增大時,它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p液gV排可得,此時它受到的浮力不變,故C錯誤;D.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由平衡力的特點可得,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即Fa=Fb,由圖丁可得,排開液體的體積關(guān)系為Va>Vb,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p液gV排可得,液體密度ρa(bǔ)<ρb,故D正確。故選D。35.C【解析】A. 燒杯中的水會將熱量傳遞給玻璃瓶內(nèi)的水,使得兩者的溫度相同,A錯誤B. 玻璃瓶內(nèi)的水與燒杯內(nèi)的水溫度相同,瓶內(nèi)的水無法吸熱,所以無論怎么加熱,瓶內(nèi)的水都無法沸騰,B錯誤C. 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C正確D. 當(dāng)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側(cè)身,”浮沉子”會上浮;松手后,”浮沉子”會下沉,說明用適當(dāng)?shù)牧ψ饔脮r“浮沉子”是可能恰好懸浮在水中的,D錯誤故答案為:C36.D【解析】A. 輪船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重力,輪船從長江駛?cè)霒|海,輪船的重力不變,浮力也不變,但海水的密度變大,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變大,V排會變小,因此輪船會上浮一些,A錯誤B. 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增大了排開水的體積使浮力增大來實現(xiàn)漂浮的,自身重力不變,B錯誤C. 若從試管中抽掉少量氣體,會使得外面的水進(jìn)入試管中,試管的重力變大,導(dǎo)致重力大于浮力,試管會下沉,最終會沉底,C錯誤D. 浮力秤是利用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通過放入物體后液面離塑料杯0刻度的距離h計算出排開水的體積從而算出浮力,設(shè)塑料杯的底面積為s,即G=F浮=ρ液gV排=ρ液gsh,其中ρ液gs均為常數(shù),故可以得出G與h成正比,刻度均勻,D正確故答案為:D37.仍在 A 處;12.5【解析】(1)密度計在液體中漂浮,根據(jù)漂浮條件可知,密度計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nèi),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時,由于密度計的重力不變,所以根據(jù)漂浮條件可知,密度計受到的浮力不變;因為液體的密度不變,浮力大小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所以乙杯中的液面不變,仍在A處。(2)玻璃管的總重:G=mg=(0.02kg+0.01kg)×10N/kg=0.3N,因為玻璃管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G=F浮=ρ水gV排,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0.3N=0.80×103kg/m3×10N/kg×3×10-4m2×h水,解得h水=0.125m=12.5cm,即示數(shù)為0.8g/cm3的刻度線離玻璃管底部的距離為12.5m。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