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二節(jié)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神奇的透鏡1.能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有安全意識,能完成實驗報告;2.能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xiàn)象。本節(jié)要點 1.透鏡是一種______元件,透鏡有兩類:一類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_______,如__________鏡片;另一類是中央較薄、邊緣較厚的________,如__________鏡片。光學凸透鏡遠視眼鏡凹透鏡近視眼鏡回顧舊知 2.______在透鏡中心處,通過光心且垂直于透鏡表面的直線叫做透鏡的________。 3.凸透鏡對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鏡對光有______作用。 4.平行光通過凸透鏡,將會聚到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稱為凸透鏡的______,______到光心的距離叫做______,一個透鏡有兩個______。光心主光軸會聚發(fā)散焦點焦點焦距焦距在中國航天的“太空授課”中,航天員在空間站內(nèi),做出了水透鏡。通過這個水透鏡,我們看見了航天員倒立縮小的像。情境導入凸透鏡是否一定成倒立縮小的像?【點擊圖片觀看視頻】凸透鏡(已知焦距)、光具座(帶刻度尺)、蠟燭(或其他光源)、光屏和火柴。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2.體會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實驗目的實驗器材新知探究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探究在光具座上,將點燃的蠟燭從離透鏡較遠的位置(2倍焦距外)逐漸靠近凸透鏡。調(diào)整光屏位置使燭焰發(fā)出的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不能成像時,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的像。通過觀察分析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設計物距:物體到光心的距離,用u表示。像距:像到光心的距離,用v表示。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用f 表示。2倍焦距:距離為焦距的兩倍(從光心開始),用2f 表示物距(u)像距(v)實驗步驟1.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注意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2.點燃蠟燭,調(diào)整光屏、凸透鏡、燭焰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物距(u)像距(v)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較遠的位置(2倍焦距外),調(diào)整光屏位置,使燭焰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將觀察到的像的情況和物距、像距等記錄在表中。實驗序號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虛實 物距u/cm 像距v/cm123456實驗記錄表凸透鏡焦距f=____cm4.移動蠟燭逐漸靠近凸透鏡,同時調(diào)整光屏,在燭焰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在光屏上分別成等大清晰的像、放大清晰的像時,將成像的情況和物距、像距等記錄在表中。5.將蠟燭移到凸透鏡焦點處,觀察能否成像。再繼續(xù)移動蠟燭靠近凸透鏡,觀察燭焰在光屏上能否成像。撤去光屏,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的像。將觀察到的情況記錄在表中。6.重復幾次上面的實驗操作,記錄觀察到的情況。點擊圖片觀看實驗視頻實驗記錄表凸透鏡焦距f=____cm實驗序號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虛實 物距u/cm 像距v/cm1 縮小 倒立 實像 30 152 等大 倒立 實像 20 203 放大 倒立 實像 15 304 放大 倒立 實像 12 605 - 10 -6 放大 正立 虛像 8 -10點擊圖片播放實驗結論1.物體位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外時,成縮小、倒立的實像;2.物體位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時,成等大、倒立的實像;3.物體位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與1倍焦距之間時,成放大、倒立的實像;4.物體位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時,不能成像。5.物體位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以內(nèi)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物與像相對于透鏡的位置關系大小 正倒 虛實 1 u>2f f<v<2f 縮小 倒立 實像 異側2 u=2f v=2f 等大 倒立 實像 異側3 f<u<2f v>2f 放大 倒立 實像 異側4 u=f 不成像 5 u<f v>u 放大 正立 虛像 同側反思交流1.實驗中,怎樣確定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2.實像與虛像有哪些不同?若向前或向后移動光屏,像都會變模糊,則此位置就是成清晰像的位置。用不透明物體擋住透鏡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在光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則是實像,只不過所得的像比較暗,清晰度差;若物體被遮住一部分,光屏上的像會殘缺(光屏上成沒有被遮住部分的像)則是虛像。3.太空授課中航天員成像時,物距與水球的焦距存在怎樣的關系?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說明物距在水球的兩倍焦距之外。物體位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外時,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物體位于2倍焦距時,成等大、倒立的實像;物體位于2倍焦距與1倍焦距之間時,成放大、倒立的實像;物體位于1倍焦距時,不能成像;物體位于1倍焦距以內(nèi)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歸納總結記憶口訣:①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②實像異側倒,虛像同正大。③實時物近像遠像變大,虛時物近像近像變小。迷你實驗室自制照相機隨堂練習1.請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報告,并在實驗報告中說明你收集的證據(jù)是怎樣支持實驗結論的。2.透過一顆水珠看物體,你看見的“物體”會有什么變化?嘗試解釋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通過水珠看物體,可能看到物體變小變倒,或等大變倒,或變大變倒,或正立變大。這是因為水珠呈凸起狀,相當于凸透鏡,若物體位于其2倍焦距外,看到的是物體倒立、縮小的實像;若物體位于其2倍焦距,看到的是物體倒立、等大的實像;若物體位于其2倍焦距與1倍焦距之間,看到的是物體倒立、放大的實像;若物體位于其1倍焦距以內(nèi),看到的是物體正立、放大的虛像。3.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完成下列各題:(1)按圖4-13 (a)所示操作,測出本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多少 10.0cm(2)調(diào)整光屏、凸透鏡、燭焰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什么?調(diào)整光屏、凸透鏡、燭焰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將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擺放,點燃蠟燭后,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移動光屏總找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的原因:①光屏、凸透鏡、燭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物體位于1倍焦距以內(nèi),成虛像;③物體位于1倍焦距,不能成像;④物體位于稍大于1倍焦距處,導致像的位置在光具座以外。(4)假設在如圖(b)所示的條件下,燭焰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在此情況下沿光具座移動蠟燭遠離凸透鏡,為能再次在光屏上看見燭焰清晰的像,應怎樣移動光屏?應沿光具座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4. 如圖所示,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調(diào)節(jié)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這個像與圖中哪個選項相近?請說明理由。像與圖中D選項相近。理由:點燃的蠟燭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只有D選項符合。D.A.B.C.5. 照相時,在某位置從觀景器只能看到被拍者身體的上半部分,如果要想拍到其全身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機應該靠近還是遠離被拍者?為什么?相機應遠離被拍者。在焦距不變的情況下,要使實像縮小,應增大物距、減小像距,所以相機應該遠離被拍者。6.某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實像。接下來把蠟燭移動到35 cm刻度處,則應將光屏向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上才可得到倒立、______、清晰的實像。右放大7.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此時光屏上呈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 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如果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交換位置,光屏上還能呈現(xiàn)清晰的像嗎?如果能,此時燭焰的像有什么特點?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交換位置,光屏上還能呈現(xiàn)清晰的像,此時燭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縮小8.人們現(xiàn)在廣泛使用智能手機來拍照。請上網(wǎng)查詢與手機鏡頭成像原理有關的內(nèi)容,并查詢不同型號的手機鏡頭的成像原理是否一樣,整理了解到的信息,然后跟同學分享你的收獲。手機的鏡頭由一組透鏡組成,它們組合在一起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人或景物)上每一點的光經(jīng)過鏡頭后都在感光元件上會聚成一點,感光元件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經(jīng)過一系列處理后在手機屏幕上形成一張完整的照片。照相時,物體離鏡頭比較遠,像是倒立、縮小的。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物與像相對于透鏡的位置關系大小 正倒 虛實 1 u>2f f<v<2f 縮小 倒立 實像 異側2 u=2f v=2f 等大 倒立 實像 異側3 f<u<2f v>2f 放大 倒立 實像 異側4 u=f 不成像 5 u<f v>u 放大 正立 虛像 同側課堂小結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作業(y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動畫).mp4 太空授課片段.mp4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mp4 第二節(jié)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pptx 自制照相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