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實踐 制作水油沙漏
問題緣起
沙漏也叫做沙鐘,是古代一種測量時間的裝置,由兩個玻璃腔體和一個狹窄的連接管道組成。當沙漏豎直放置并穩定后,其上部的細沙穿過狹窄管道流入下端空腔體,人們以此過程所耗時間來計時。
如今沙漏的形態、顏色等都有不同的變化,用水和油也能做出沙漏!
活動方案
任務一
了解沙漏的發明史
西方發現最早的沙漏大約在公元1100年。我國古代發明了一種類似的東西叫做漏刻,即水鐘。最低的壺里有一個銅人,手里捧著一支能夠浮動的木箭,壺里水變多,木箭浮起來,根據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時間。
漏刻
任務二
了解水油沙漏的原理
將一個水油沙漏按圖中所示放置,會出現什么現象?
ρ水=1.0×103kg/m3
下方的油向上升,上方的水向下沉
ρ油=(0.91~0.93)×103kg/m3
ρ油<ρ水
任務三
動手制作水油沙漏
【實驗器材】
兩個塑料瓶、吸管、油、水、打孔器、熱熔膠槍
【實驗步驟】
1.用打孔器在兩個塑料瓶的瓶蓋上個打兩個孔,將吸管一長一短地插入孔中。
兩個瓶蓋上孔的位置要相同
2.用熱熔膠槍將兩個瓶蓋粘在一起,并密封吸管與孔間縫隙。
避免漏水漏油
3.將水、油分別倒入兩個塑料瓶中,將吸管插入瓶中,旋緊瓶蓋。
可以在水中加入色素,這樣實驗效果會更明顯
4.將裝油的塑料瓶置于底層放置,一個水油沙漏就完成了。
交流評價
討論:如何提高沙漏計時的準確性?
1.從水油沙漏完成的時刻開始計時,測量其與現代鐘表對應的時間。
2.可在瓶子上不同的位置畫上刻度,使計時更精確。
3.瓶子的大小和吸管的粗細會影響水油沙漏計時的時間,同學們可以改變這兩個因素制作不同的沙漏,然后比較不同沙漏計時的時間及油滴和水滴冒出的速度。
拓展研究
我國古人很早就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來判斷時間,這類儀器被稱為太陽鐘,我國古代的計時儀器圭表、日晷等都屬于太陽鐘。
圭表
日晷
圭表:直立于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刻板叫做圭。
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表的影子,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根據不同時間正午影子的長短,還可以確定二十四節氣。
表
圭
日晷:由晷針和晷面組成,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針垂直穿過晷面,晷針上端朝向北極固定。
當太陽移動時,晷針的影子也慢慢移動。晷面的刻度是均勻的,移動的晷針影子猶如現代鐘表的指針。
晷針
晷面
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布置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