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音樂學科《劃龍船》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劃龍船》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安徽民歌,屬于勞動號子這一獨特的音樂形式。這首歌曲生動描繪了端午節劃龍船的熱鬧場景,蘊含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歌曲節奏鮮明,旋律樸實,充分展現了安徽民歌粗獷豪邁的風格特點。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學生不僅能夠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還能體會勞動人民在集體勞作中的智慧與力量。三、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對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已有一定的認知,但可能缺乏對劃龍船活動的直觀體驗。他們普遍對音樂學習充滿熱情,具備基本的音樂欣賞能力,但在音樂要素的分析和理解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學生們喜歡新鮮有趣的學習方式,對于能夠親身參與的音樂活動尤為感興趣。考慮到他們的這些特點,本節課將采用多種互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深入感受《劃龍船》的音樂魅力。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學生能夠感受《劃龍船》歌曲中樸素、粗狂豪邁的安徽民歌風味,體會歌曲所表現的激烈熱鬧的端午劃龍船場景。通過聆聽,學生能辨識出歌曲中的不同音樂元素,如節奏的變化、力度的起伏等。2.藝術表現學生能夠準確地用鼓聲或歌聲表現歌曲引子與結尾的特殊節奏,并能流暢地唱出歌曲中兩處齊唱的曲調。在表演中,學生能夠通過肢體動作生動地展現劃龍船的場景。3.創意實踐學生能夠根據音樂的特點,創造性地設計和表演劃龍船的場景。他們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音樂知識,在小組合作中展現自己的創意。4.文化理解學生能夠了解端午節劃龍船的習俗由來,理解勞動號子"一領眾和"的演唱特點及其在集體勞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學習,學生能夠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音樂活動來欣賞《劃龍船》,培養他們圍繞音樂要素(節奏、情緒、音色、力度等)進行音樂賞析的能力。重點關注學生對"一領眾和"這一特殊演唱形式的理解和掌握。2.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準確地用鼓聲或歌聲表現引子與結尾的特殊節奏,幫助他們流暢地唱出歌曲中兩處齊唱的曲調。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節奏感和音準,可能對部分學生構成挑戰。六、教學方法:本節課將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包括欣賞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和游戲法。通過欣賞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利用討論激發思考,采用演示和練習幫助掌握技能,融入游戲元素增加課堂趣味性。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旨在全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對音樂的深入理解和表現。七、教具準備:大鼓、多媒體課件、歌譜、劃龍船視頻片段、節奏卡片。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你們知道為什么嗎?生:(可能的回答)今天是端午節。師:沒錯!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嗎?生:吃粽子、掛艾草、戴香囊、劃龍船等。師:很好!你們說得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與端午節緊密相關的歌曲——《劃龍船》。(播放劃龍船視頻短片)師:看完這段精彩的視頻,你們覺得要把龍船劃得又快又好,劃船的人們需要注意什么呢?生:動作要整齊、用力要一致、要聽指揮的號令等。師:說得太對了!劃龍船不僅需要每個人的力量,更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首描繪劃龍船場景的歌曲吧!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劃龍船》的音樂。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聆聽,想象自己正在參與劃龍船的場景。(播放音樂)師:音樂結束了,請大家睜開眼睛。說說你們聽了這首歌曲后的感受吧。生1:我感覺音樂很有力量,好像真的在劃龍船。生2:節奏很強烈,讓人想跟著動起來。生3:我聽到有人在喊號子,其他人在齊聲回應。師:太棒了!你們的感受都很細致。這首歌曲確實充滿了力量和激情,它生動地描繪了劃龍船的場景。(二)探究師:剛才有同學提到聽到有人在喊號子,其他人在齊聲回應。這種演唱形式有個專業的名稱,叫做"一領眾和"。現在我們再來仔細聽聽,感受一下領唱和齊唱的區別。(再次播放音樂,并適時暫停,指出領唱和齊唱部分)師:聽出來了嗎?一個人領唱,大家一起應和,這種形式不僅能統一節奏,還能鼓舞士氣。你們覺得為什么劃龍船時要用這種方式唱歌呢?生:(可能的回答)可以讓大家的動作整齊;可以讓劃船的人更有勁;可以讓氣氛更熱鬧等。師:說得太好了!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一領眾和"的唱法在集體勞動中被廣泛使用,我們把這種歌曲叫做"勞動號子"。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歌曲中兩種不同的節奏。大家仔細聽,看能不能分辨出來。(教師示范A、B兩種節奏類型)師:現在,我們把全班分成兩組。A組同學聽到A型節奏就站起來,B組同學聽到B型節奏就站起來。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播放音樂,學生根據聽到的節奏類型做出反應)師:真是太棒了!你們的反應很快,對節奏的感知能力很強。這兩種不同的節奏在歌曲中交替出現,增加了音樂的變化感和趣味性。(三)示范師:歌曲的結尾部分也很有特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首先是有力的吆喝聲,然后是漸弱的劃船聲。(教師示范尾聲的吆喝聲和減弱的劃船聲)師: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來練習。記住,吆喝聲要響亮有力,劃船聲要由強變弱,就像龍船漸漸遠去一樣。(全班跟隨教師練習)師:做得真好!你們的表現讓我仿佛看到了龍船遠去的景象。現在,讓我們把學過的內容串起來,全班一起來表演整首歌曲吧!(全班表演《劃龍船》)師:太精彩了!你們的表演充滿了激情,真的把我帶到了熱鬧的龍船賽場。環節三:鞏固延伸師:為了讓我們對這首歌曲有更深的理解,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計一個創意表演,看哪組表現得最像在劃龍船。你們可以考慮如何展現領唱和齊唱,如何表現不同的節奏,以及如何展示歌曲的結尾。準備時間10分鐘,加油!(學生分組討論和準備)師:時間到了,讓我們一起欣賞各組的精彩表演吧!(各組依次表演)師:每個小組的表演都很有創意,讓我們一起為他們熱烈鼓掌!通過這個游戲,我相信大家對《劃龍船》這首歌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劃龍船》這首安徽民歌。它是一首典型的勞動號子,采用"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這首歌曲不僅展現了端午節劃龍船的熱鬧場景,還體現了勞動人民團結協作的精神。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體會到了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業:1.搜集其他地方的劃龍船歌曲,比較它們與我們今天學習的《劃龍船》有什么異同。2.嘗試創作一段簡單的勞動號子,可以是關于你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場景。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視頻觀看和音樂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初步感知歌曲的特點。這種多感官的導入方式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后續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2)探究音樂環節:引導學生從節奏、演唱形式等多個角度深入探究歌曲特點。通過"一領眾和"演唱形式的學習,讓學生理解勞動號子的特色;通過節奏類型的辨識練習,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這些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又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創意表演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不僅鞏固了所學內容,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十一、板書設計劃龍船一、歌曲特點1.安徽民歌2.勞動號子3."一領眾和"二、音樂要素1.節奏:A型、B型2.力度:由弱到強3.音色:粗獷豪邁三、文化內涵1.端午習俗2.團結協作精神十二、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全方位感受和理解了《劃龍船》這首安徽民歌。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普遍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創意表演環節,參與度非常高,展現出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引導學生分析音樂要素時,我注意到部分學生還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更多地關注音樂術語的運用,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專業的音樂語言。同時,我也發現學生對傳統文化元素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啟發我在未來的教學設計中可以更多地融入文化元素,增強音樂教學的文化底蘊。雖然創意表演環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發現有些小組在合作過程中出現了分工不均的情況。這提醒我在今后組織類似活動時,需要更加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團隊合作,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和發揮自己的特長。這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不僅學習了音樂知識,還在實踐中培養了創造力和團隊精神。但我認為,還可以進一步優化教學設計,例如增加一些跨學科的內容,將音樂與語文、歷史等學科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如何讓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和文化修養。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