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上科學§4.1 機械運動(4)教學設計課題 4.1機械運動(4)……速度的應用 單元 四 學科 科學 年級 七上教材分析 本課時內容為新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第1節《機械運動》的第4課時,主要是速度公式的應用。教材從已學的速度公式入手,介紹利用速度公式進行變形,速度、路程、時間三者中只要已知其中的兩個量就可計算出第三個量,同時提出解題的規范性。速度公式的應用是速度公式的深入,更是后續其他物理量計算的范本,所以本節內容具有重要的基礎教學作用。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能進行簡單的速度計算;應用速度公式解決機械運動中常見的現象;提升觀察、分析、描述和表達能力; 科學思維:提升嚴謹審題、規范解題、運用公式的思維和能力探究實踐:通過例題模仿、實際練習等,熟悉解題步驟、解題規范,提升解題能力; 態度責任: 通過模仿、練習等,養成嚴謹審題、規范解題的習慣。重點 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的運用;解題規范性意識;難點 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及規范性解題。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1h= s;1min= s。 2、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3、速度的常用單位有 、 ; 它們的關系是: ; 4、速度的計算公式為: 。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討論交流:(1)利用速度公式v=s/t進行有效變形: ①若已知v與t,求s,變形公式為 ; ②若已知s與v,求t,變形公式為 。 (2)利用速度公式時: ①若路程單位為m,則時間單位一般選擇 ; ②若時間單位為h,則路程單位一般選擇 。 一、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 1、速度公式: 2、運用速度公式時應注意: (1)路程、時間、速度應為同一時刻的值; (2)帶單位運算; 3、速度的變形公式: 二、速度計算的解題規范: (一)解題步驟與規范: ① 用物理符號梳理已知條件,明確待求量; ② 選擇合適的公式或構建方程; ③ 代入對應數據,不漏單位; ④ 計算結果,不用分數,但過渡量可用分數表示; ⑤ 復核,對結果作說明; ⑥ 寫出簡明的答案。(附視頻)(二)速度計算的主要題型: 題型1、標志牌問題 例題1、小明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過某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牌上的標志如圖所示。若小明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時10分鐘,則汽車的速度為多少米/秒?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標志牌到杭州南最快需要幾分鐘? 題型2、列車(隊伍)過橋問題: 例題2、一座橋全長6.89km,江面正橋長為1570m,一列車為110m的火車勻速行駛,通過江面正橋需120s,則火車的速度是多少m/s?火車通過全橋需用多長時間?題型3、時間相同問題: 例題3、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條96cm 長的導火線來使裝在鉆孔里的炸藥爆炸,導火線燃燒的速度是0.8ms,點火者點著導火線后,以5ms的速度跑開,問: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點500m的安全區 (請用其中一種方法解題,其他方法課后繼續) 題型4、相對速度問題: 例題4、兩列火車,一列長150米,每秒行25米,另一列長240米,每秒行14米。現在兩車相對而行,求這兩列火車從相遇到離開需要多少時間? 題型5、相遇問題: 例題5、甲乙兩地相距1000m,AB 兩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沿直線運動,勻速相向而行,A的速度為 4m/s,B的速度為6m/s,問經過多長時間AB兩車相遇 相遇處距乙地多遠 題型6、 追及問題: 例題6、一艘巡洋艦用70千米/時的速度追趕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戰斗艦,巡洋艦追了210千米,恰好趕上戰斗艦,求戰斗艦的速度。 題型7、 比例問題: 例題7、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3:1,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1,則通過這段路程時甲、乙兩車的時間之比是多少? 題型8、 平均速度問題: 例題8、汽車先以4m/s的速度行駛20秒,接著以7.5m/s的速度行駛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時的速度行駛5分鐘才到達目的地。 (1)汽車在前40秒內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利用速度公式進行各種計算,旨在熟悉解題思路和規范先介紹解題規范及注意事項,強調格式規范,為后續物理量的計算提供基礎主要的常見題型講解,可先由學生討論提出解題思路,教師點撥釋疑,然后板書規范格式教師給學生做好示范:重點和難點在于審題時理清各量間關系,教師耐心點撥可降低難度,盡量減少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例題數量較多,有必要時也可分多課時講解課堂小結 1、速度公式:v=s/t 變形公式: s=vt t=s/v2、解題的注意事項:(1)公式中,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的單位必須統一。(2)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畫示意圖,明確運動過程以及量與量之間的關系。(3)先進行字母運算,再代入數字(帶單位)進行計算; (4)寫出答案(勿忘單位!) (5)勿忘“解”、“公式”與“答” ;過渡量不能整除時,最好用分數表示。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23張PPT)第四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節 機 械 運 動(4)---速度的應用教學目標科學觀念:能運用速度公式和變形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通過習題練習,熟練掌握速度公式的計算與應用;科學思維:提升規范解題、嚴謹審題、運用速度公式解題的能力;探究實踐:通過例題講解、模仿練習等,提升熟悉、規范解題能力;態度責任:通過互動、合作等方法,形成樂于合作的意識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復習鞏固1、1h= s;1min= s。2、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3、速度的常用單位有 、 ;它們的關系是: ;4、速度的計算公式為:。物體運動快慢m/s km/h1m/s = 3.6km/hv=s/t3600 60討論交流(1)利用速度公式v=s/t進行有效變形:①若已知v與t,求s,變形公式為 ;②若已知s與v,求t,變形公式為 。(2)利用速度公式時:①若路程單位為m,則時間單位一般選擇 ;②若時間單位為h,則路程單位一般選擇 。s=vtt=s/vskm新知導入一、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1、速度公式:2、運用速度公式時應注意:(1)路程、時間、速度應為同一時刻的值;(2)帶單位運算;3、速度的變形公式:(v =s/t)新知講解二、速度公式的應用:(一)解題步驟與規范:① 用物理符號梳理已知條件,明確待求量;② 選擇合適的公式或構建方程;③ 代入對應數據,不漏單位,④ 計算結果,不用分數,但過渡量可用分數表示;⑤ 復核,對結果作說明;⑥ 寫出簡明的答案。視頻:解題規范指導新知講解(二)速度計算的主要題型:題型1、標志牌問題例題1、小明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過某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牌上的標志如圖所示。若小明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時10分鐘,則汽車的速度為多少米/秒?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標志牌到杭州南最快需要幾分鐘?解析:解:由題意可知,路程 s=12km,時間 t=10min=600s。根據速度公式,可得:sV=t12000m=600s=20m/s答:小明爸爸駕車的速度是20m/s,若按交規最快需要12分鐘時間。st=v12km=60km/s=0.2h=12min若按60km/h速度行駛,所需時間:新知講解題型2、列車(隊伍)過橋問題:例題2、一座橋全長6.89km,江面正橋長為1570m,一列車為110m的火車勻速行駛,通過江面正橋需120s,則火車的速度是多少m/s?火車通過全橋需用多長時間?解析:解:S全=1570m+110m=1680m;v1=s1/t1=1680m/120s=14m/s;又s2=6890m+110m=7000m,t2=s2/v2= 7000m/14m/s=500s答:火車速度14m/s,火車通過全橋所需時間是500s。車頭 車尾車頭 車尾江面橋長全橋長車頭 車尾車頭 車尾列車通過江面時總路程列車通過全橋長時總路程新知講解題型3、時間相同問題:例題3、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條96cm 長的導火線來使裝在鉆孔里的炸藥爆炸,導火線燃燒的速度是0.8ms,點火者點著導火線后,以5ms的速度跑開,問: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點500m的安全區 (請用其中一種方法解題,其他方法課后繼續)解析:解:(方法1)先求得導火索燃完所需時間,這段時間內人可逃離的路程與安全距離相比,若等于或大于則安全,否則不安全。t1=s1/v1= 96cm/0.8cm/s=120s;導火索燃燒的時間等于人逃離的時間,t人=t1=120ss人=v人t人=5m/s×120s=600m;又s人>s安,所以人可安全逃離。答:人可安全逃離到500m外安全區域。新知講解題型4、相對速度問題:例題4、兩列火車,一列長150米,每秒行25米,另一列長240米,每秒行14米?,F在兩車相對而行,求這兩列火車從相遇到離開需要多少時間?解:已知兩列車的速度分別為25m/s和14m/s,且兩列車都是運動的,若其中一列車作為參照物,另一列的速度為(25+14)m/s=39m/s;從相遇(頭對頭)到離開(尾對尾)共通過的路程為150m+240m=390m,t1=s1/v1= 390m/39m/s=10s;答:兩列車從相遇到離開共需10s。新知講解題型5、相遇問題:例題5、甲乙兩地相距1000m,AB 兩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沿直線運動,勻速相向而行,A的速度為 4m/s,B的速度為6m/s,問經過多長時間AB兩車相遇 相遇處距乙地多遠 解:AB兩車相遇時兩車通過的路程之和等于1000m;且時間相等都為t。s總=sA+sB=vAtA+vBtB =vAt+vBtt= s總/(vA+vB)= 1000m/(6m/s+4m/s)=100s這段時間內,B列車通過的路程為sB=vBtB=6m/s×100s=600m答:100s時兩車相,此時離開乙600m。新知講解題型6、 追及問題:例題6、一艘巡洋艦用70千米/時的速度追趕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戰斗艦,巡洋艦追了210千米,恰好趕上戰斗艦,求戰斗艦的速度。解:兩艦相遇時所用時間相等;t戰=t巡=s巡/v巡 =210km/70km/h=3h這段時間內,戰斗艦通過的路程為s戰=210km-10km=200km,其速度v戰=s戰/t戰=200km/3h≈66.7km/h答:戰斗艦的速度約為66.7km/h。新知講解題型7、 比例問題:例題7、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3:1,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1,則通過這段路程時甲、乙兩車的時間之比是多少?解:已知兩車速度不變,v甲:v乙=3:1;s甲:s乙=2:1;t甲=s甲/v甲, t乙=s乙/v乙;t甲: t乙= s甲/v甲 : s乙/v乙= s甲v乙/s乙v甲=(2/1):(1/3)=2:3答:甲乙兩車的時間之比為2:3。題型8、 平均速度問題:例題8、汽車先以4m/s的速度行駛20秒,接著以7.5m/s的速度行駛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時的速度行駛5分鐘才到達目的地。(1)汽車在前40秒內的平均速度;(2)全程的平均速度。新知講解解析:解: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與總時間之比;(1)前20秒汽車通過的路程s1=v1t1=4m/s×20s=80m,第2個20秒汽車通過的路程:s2=v2t2=7.5m/s×20s=150m,則前40秒內總路程s總=s1+s2=80m+150m=230m,所以前40秒平均速度:v平均=s總/t總=230m/40s=5.75m/s;(2)最后行駛速度為v3=36km/h=10m/s,時間t=5min=300s,該300s內通過的路程s3=v3t3=10m/s×300s=3000m,全程平均速度:v總均=s總/t總=(230m+3000m)/(300s+40s)=9.5m/s答:(1)前40s平均速度5.75m/s,(2)全程平均速度9.5m/s。課堂總結1、速度公式:v=s/t 變形公式: s=vt t=s/v2、解題的注意事項:(1)公式中,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的單位必須統一。(2)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畫示意圖,明確運動過程以及量與量之間的關系。(3)先進行字母運算,再代入數字(帶單位)進行計算;(4)寫出答案(勿忘單位!)(5)勿忘“解”、“公式”與“答” ;過渡量不能整除時,最好用分數表示。板書設計4.1機械運動(4)……速度的應用1、速度公式:v=s/t 變形公式: s=vt t=s/v2、解題規范:(1)速度、路程、時間:單位統一。(2)示意圖:各量關系。(3)先字母運算,再代入數字(帶單位);(4)寫出答案(勿忘單位!)(5)格式完整。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4、預習“運動和能”的相關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上§4.1 機械運動(4)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2、一、知識點梳理:1、速度公式為 ;只要知道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中的 ,就可求出第三個量;2、速度公式還可變形為 和 ;3、運用速度公式進行計算時的要求:(1)公式中,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的 必須統一。(2)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 ,明確 以及 的關系。(3)先進行 運算,再 進行計算。4、解題時審題要嚴謹,解題要規范,步驟要完整。二、例題講解例題1、小明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過某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牌上的標志如圖所示。若小明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時10分鐘,則汽車的速度為多少米/秒?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標志牌到杭州南最快需要幾分鐘?(例題1圖) (例題2圖)例題2、一座橋全長6.89km,江面正橋長為1570m,一列車為110m的火車勻速行駛,通過江面正橋需120s,則火車的速度是多少m/s?火車通過全橋需用多長時間?例題3、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條96cm 長的導火線來使裝在鉆孔里的炸藥爆炸,導火線燃燒的速度是0.8ms,點火者點著導火線后,以5ms的速度跑開,問: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點500m的安全區 (請用其中一種方法解題,其他方法課后繼續)例題4、兩列火車,一列長150米,每秒行25米,另一列長240米,每秒行14米?,F在兩車相對而行,求這兩列火車從相遇到離開需要多少時間?例題5、甲乙兩地相距1000m,AB 兩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沿直線運動,勻速相向而行,A的速度為 4m/s,B的速度為6m/s,問經過多長時間AB兩車相遇 相遇處距乙地多遠 例題6、一艘巡洋艦用70千米/時的速度追趕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戰斗艦,巡洋艦追了210千米,恰好趕上戰斗艦,求戰斗艦的速度。例題7、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3:1,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1,則通過這段路程時甲、乙兩車的時間之比是多少?例題8、汽車先以4m/s的速度行駛20秒,接著以7.5m/s的速度行駛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時的速度行駛5分鐘才到達目的地。(1)汽車在前40秒內的平均速度;(2)全程的平均速度。三、隨堂練習:1、如圖所示為某高速公路上區間測速的警示牌。根據這塊警示牌,小汽車通過這個區間的時間( ?。?br/>A.不應超過10 min B.不應超過6 min C.不應短于10 min D.不應短于6 min2、同學們開展賽車活動時,讓甲、乙兩輛小車在平直賽道上同時出發,它們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br/>A.通過1米路程,甲車用時5秒 B.8秒內乙車通過了1.2米C.兩車都是變速運動 D.甲車比乙車速度大(第2題圖) (第3題圖)3、如圖,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0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內,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②③正確4、流速為5千米/時的河流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棒,甲、乙兩船同時從木桶位置出發,以如圖所示速度計上顯示的速度分別逆流、順流而行,1小時后兩船離木桶的距離( ?。?br/>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C.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D.無法確定5、小剛從家中出發到達武林廣場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在返回過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如圖所示,關于小剛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步行的是圖中AB段 B.小剛家到武林廣場的路程為3600 mC.小剛騎車的速度為6 m/s D.小剛步行所用的時間為25 min(第5題圖) (第6題圖) (第7題圖)6、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可知( ?。?br/>A.兩同學在距離甲出發地1千米處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1.5倍 D.前10分鐘內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7、小聰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標志牌上的數字“40”表示的意思是 ,汽車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此標志牌處勻速到達北京,最快需要 小時。8、看著剛剛學會爬行的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下表是小明紀錄小剛和小蘭爬行時的情況。時間(秒) 1 2 3 4 5小剛爬行的距離(米) 0.3 0.5 0.75 1.25 1.75小蘭爬行的距離(米) 0.4 0.8 1.2 1.6 2.0從表格中可以看出:(1)勻速爬行的速度是 。(2)另一個孩子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四、課后練習:1、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的運動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就越大B.物體的運動速度v越大,所用的時間t就越小C.物體的運動速度v可由速度公式計算出來,但與s、t的大小無關D.上述說法都有道理2、某同學以1.2 m/s速度從家步行到校門口,所需的時間約為10 min,他家到校門口的路程約為( )A.12 m B.72 m C.720 m D.1200 m3、甲、乙兩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方向直線運動,一段時間內兩車相對公路上某參照物的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前20s內兩車相對參照物的運動情況,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br/>A.甲車在靠近,而乙車在遠離 B.兩車都在做變速運動C.兩車速度一直相等 D.兩車之間的距離一直不變(第3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4、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其路程和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AB段作勻速直線運動 B.在BC段的速度為80km/hC.在AB段的速度大于CD段 D.第1小時內通過的路程為80km5、如圖所示,在B處有一觀察者,他和山崖CD間的A處有一爆破點A。當A處發生爆炸,觀察者看到爆炸閃光后經過1.5秒聽到了第一次爆炸聲,又過了2秒聽到了第二次爆炸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則( ?。?br/>A.BD間距為850米 B.AB間距為255米 C.BD間距為1190米 D.AD間距為680米6、某同學乘坐高鐵,看到車廂內顯示的車速為216千米/時。他估測車廂通過隧道用了10秒,則隧道長度約為( ?。?br/>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7、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兩車的速度之比為3:1,所用時間之比為1:2,則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A.1:6 B.6:1 C.3:2 D.2:38、一輛長20m的貨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100m的大橋,下列說法中( )①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5s ②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4s③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6s ④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7s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②③正確9、聲音在一些介質中的聲速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一些介質中的聲速v/(米·秒-1)空氣(0℃) 331 銅(15C) 3750空氣(15℃) 340 鋁(15℃) 5000水(15'℃) 1500 鋼(15℃) 5200(1)寫出一條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有關的規律?!? (2)氣溫為15℃時,在長為850米的空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次聲音,時間間隔為2.33秒。制造該金屬管的材料可能是 。10、高速路網全面推行區間測速以來,車輛超速行駛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圖所示,一輛小汽車進入測速路段后,乘客發現測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為參照物。測速設備測得小汽車在通過9km的測速區間用時270s,其平均速度為 km/h。根據該路段限速100km/h的規定,該車駕駛員 (選填“應該”或“不應該”)受到處罰。(第10題圖) (第11題圖)11、在麗水,已經出現用校車來接送孩子,如圖所示:(1)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校車,它的運動狀態 ?。ㄟx填“有”或“沒有”)改變。(2)《校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車速不得超過 40km/h,“40km/h”是指校車在行駛過程在的 (選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3)小明早晨 7 點 30 分乘校車去上學,7 點 54 分到達學校,設校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30km/h,則小明乘車地點到學校的距離是 km。12、勻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相等路程的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線運動,如從靜止開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則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移動的距離s=vt,在它的v—t圖像中(下圖1),陰影矩形的邊長正好是v和t,可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對應著v—t圖像中陰影的面積,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也有類似的關系。現有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由靜止開始沿平直道路做勻加速運動,在10秒末速度達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40秒的勻速直線運動。求:(1)從汽車由靜止開始運動計時,在下圖2中作出汽車在1分鐘內的v—t圖像。(2)求這1分鐘內汽車行駛的距離。13、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空氣溫度有關,在一定的范圍內,其關系如下表所示:空氣溫度t/℃ 0 5 10 15 20 25 ……聲音速度v/m·s-1 331 334 337 340 343 346 ……(1)如果測得今天聲音在空氣的速度為345.4m/s,則今天的氣溫是 ℃(2)地列車A以40m/s的速度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與之相鄰的另一軌道上的高速列車B正以60m/s的速度迎面駛來。A車司機拉響汽笛,發出兩聲短促的汽笛聲,汽笛聲之間的時間間隔為1s。兩車未相遇,第一聲汽笛拉響后ls兩車距離減小了多少?B車接收到這兩聲汽笛信號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當時氣溫為15℃)14、如圖所示,轎車從某地向杭州方向勻速直線行駛,當到達A地時,車內的鐘表顯示為10:15,當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45。求:(1)轎車從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時。(2)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3)轎車若仍以該速度繼續勻速直線行駛,則從B地到達杭州需要的時間是多少。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1、v=s/t 任意兩個量 2、s=vt t=s/v3、(1) 單位 (2)畫示意圖 運動過程 量與量之間的關系 (3)字母 代入數字二、例題講解:例題1、解析:例題2、火車速度14m/s,火車通過全橋所需時間是500s。 解析:S全=1570m+110m=1680m;v1=s1/t1=1680m/120s=14m/s; 又s2=6890m+110m=7000m, t2=s2/v2= 7000m/14m/s=500s例題3、人可安全逃離到500m外安全區域。解析:(方法1)先求得導火索燃完所需時間,這段時間內人可逃離的路程與安全距離相比,若等于或大于則安全,否則不安全。 t1=s1/v1= 96cm/0.8cm/s=120s; 導火索燃燒的時間等于人逃離的時間,t人=t1=120s s人=v人t人=5m/s×120s=600m; 又s人>s安,所以人可安全逃離。例題4、兩列車從相遇到離開共需10s。解析:已知兩列車的速度分別為25m/s和14m/s,且兩列車都是運動的,若其中一列車作為參照物,另一列的速度為(25+14)m/s=39m/s;從相遇(頭對頭)到離開(尾對尾)共通過的路程為150m+240m=390m,t1=s1/v1= 390m/39m/s=10s。例題5、100s時兩車相,此時離開乙600m。解析:AB兩車相遇時兩車通過的路程之和等于1000m;且時間相等都為t。 s總=sA+sB=vAtA+vBtB =vAt+vBtt= s總/(vA+vB)= 1000m/(6m/s+4m/s)=100s這段時間內,B列車通過的路程為sB=vBtB=6m/s×100s=600m。例題6、戰斗艦的速度約為66.7km/h。解析:兩艦相遇時所用時間相等; t戰=t巡=s巡/v巡 =210km/70km/h=3h;這段時間內,戰斗艦通過的路程為s戰=210km-10km=200km,其速度v戰=s戰/t戰=200km/3h≈66.7km/h例題7、甲乙兩車的時間之比為2:3解析:已知兩車速度不變,v甲:v乙=3:1;s甲:s乙=2:1; t甲=s甲/v甲, t乙=s乙/v乙;t甲: t乙= s甲/v甲 : s乙/v乙= s甲v乙/s乙v甲=(2/1):(1/3)=2:3例題8、(1)前40s平均速度5.75m/s,(2)全程平均速度9.5m/s解析: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與總時間之比; (1)前20秒汽車通過的路程s1=v1t1=4m/s×20s=80m,第2個20秒汽車通過的路程:s2=v2t2=7.5m/s×20s=150m, 則前40秒內總路程s總=s1+s2=80m+150m=230m, 所以前40秒平均速度:v平均=s總/t總=230m/40s=5.75m/s;(2)最后行駛速度為v3=36km/h=10m/s,時間t=5min=300s,該300s內通過的路程s3=v3t3=10m/s×300s=3000m,全程平均速度:v總均=s總/t總=(230m+3000m)/(300s+40s)=9.5m/s三、隨堂練習:1、C 2、D 3、D 4、C 5、D 6、D 7、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千米/時;1.58、(1)0.4米/秒(2)變速四、課后練習:1、C 2、C 3、B 4、B 5、A 6、B 7、C 8、D9、(1)合理即可 (2)鋁 10、汽車;120;應該11、(1)沒有 (2)最大速度 (3)1212、(1)(2)550m13、(1)24 (2)100m (3)0.75s14、(1) 0.5 h (2)100 km/h (3)42 min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 4.1 機械運動(4) 學案.doc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 4.1 機械運動(4) 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 4.1 機械運動(4).pptx 解題步驟與格式規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