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1.1 國家是什么第一課 國體與政體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一國家是什么國家是什么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一CONTENTS目錄國家的本質01PART 01認識國體與政體02PART 02國家是什么國家是什么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一國家是什么國家是什么國家的本質PART 0101必備知識1.國家的產生、基本要素、性質、本質、職能2.民主與專政的關系3.我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和專政的區別4.國體與政體的含義和關系、一國政體的影響因素5.代議制的含義、原因及作用國家的本質01新中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史稱“開國大典”。下午3時許,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思考什么是國家?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有何不同?國家的本質是什么?開國大典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公告》,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代表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國民黨當局已喪失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與事實的根據。提出一個中國的原則,指出香港、澳門、臺灣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國際交往的基本準則。這是全國四萬萬同胞競相關注的盛典,是真正意義上的舉國歡慶。國家的本質01政權領土主權人口國家的基本要素 包括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它們是國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權。國家的本質01政權領土主權人口指處于國家主權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范圍和空間。一國的領土一般由領陸、領水、領空組成。指政治上實行統治的權力,是指體現這種權力的政權機關是指一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對內對外政策、處理國內國際一切事務的權力。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主權具有兩個特征:對內:國家最高權力的至高無上性; 對外:國家最高權力的獨立自主性。一、國家的基本要素人口國家的本質01二、國家的產生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發展出現私有制和貧富分化原始社會瓦解出現兩大對立階級——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奴隸主為維護本階級利益,建立了軍隊、法庭、監獄等暴力機關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奴隸制國家產生國家是一種歷史現象,不是從來就有的;是在原始社會瓦解、私有制出現以后產生的。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國家的本質01三、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本質01四、國家的本質從國家的本質看,所有國家都是一定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奴隸主階級 地主階級 資產階級 人民奴隸階級 農民階級 無產階級 極少數敵人國家的本質01五、民主與專政的關系1.區別:①專政就是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權力,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②民主: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其實質是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因此,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服務于統治階級的。2.聯系: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凡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必然包括一定階級的民主,同時包括對其他階級的專政。國家的本質01我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和專政的區別?比較 我國 資本主義國家享有民主的主體 絕大多數人民 資產階級專政的對象 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對大多數的人民實行專政民主的特點 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虛偽性和欺騙性本質 人民當家作主 資產階級專政國家的本質01六、國家的職能是國家的根本職能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是國家行使政治統治必不可少的工具政治統治職能如管理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維護公共秩序,興建公共設施,保護自然環境等。社會管理職能國家的本質01政治統治職能軍隊警察法庭監獄國家的本質01社會管理職能經濟文化教育衛生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一國家是什么國家是什么認識國體與政體PART 0202即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國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認識國體與政體02農民階級中國共產黨人民大眾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工人階級權力歸屬即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也就是國家管理形式。目的:統治階級行使政治統治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政體國家制度認識國體與政體02國體政體權力組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封建社會——封建君主制社會主義社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個國家的政體不是一成不變的認識國體與政體02這種變化既包括隨著國體的變化而發生的根本性變化,也包括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體哦阿健的變化,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變化。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民主共和制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國家的政體是完全一樣的認識國體與政體02除了國體對政體的決定作用外,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都是影響政體的因素。國體與政體的關系認識國體與政體02(1)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一定的政體服務于一定的國體。(2)一個國家的政體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變化既包括隨著國體的變化而發生的根本性變化,也包括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條件的變遷,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不斷變化。(3)影響政體的因素: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社會習慣、發展程度等。相對獨立性認識國體與政體02實行代議制的原因:只有公民廣泛參與,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政體不可能全體公民都經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國家事務。代議制代議制就是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代議制是公民和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這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人民代表大會 議會 國會課堂小結1.國家的產生2.國家的基本構成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3.國家的性質4.國家的本質5.國家的職能:政治統治、社會管理國家是什么國家的本質國體與政體1.國體2.政體:含義、目的、影響因素3.國體與政體的關系課后練習1. 英國持續的罷工造成許多公共服務停擺,也嚴重挫傷經濟。為此,英國議會下議院通過了政府的打擊罷工法案,通過立法在罷工期間對一些部門強制執行最低服務標準。根據該法案,在鐵路行業和緊急醫療部門工作的一部分雇員將被要求在罷工行動期間工作,而如果他們拒絕,就可能被解雇。由此可見( )①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 ②國家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③英國社會存在尖銳的階級矛盾 ④代議制是公民和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課后練習2.“階級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們從前不可避免地產生一樣。隨著階級的消失,國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恩格斯的這句話揭示了( )①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性質 ②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③國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④主權是國家得以存在發展最重要的要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課后練習3. 空想社會主義者設想,在私有制和階級對立消失后,國家的階級統治以能將隨之消失,國家將變成領導社會共同生產和消費的組織。從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角度看,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觀點( )①認為國家是私有制發展的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②認為國家與階級對立緊密相關,是統治階級暴力統治的機關③認為國家的政治職能具有歷史性,不會永遠存在下去④肯定了國家性質就是階級性質,有什么樣的階級就有什么樣的國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課后練習4.2021年12月,中國外交部網站刊出《美國民主情況》報告,通過列舉大量活生生的事實說明“一人一票”的民主墮落到“一美元一票”的美式民主等現狀,與中國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形成鮮明對比。這反映( )①民主具有階級性并體現統治階級的利益 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全過程的人民民主③社會主義的民主優越于資本主義的民主 ④中美兩國都是新型的民主與新型的專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課后練習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情境一 西式民主的實質是“錢主”。號稱民主典范的美國,其總統和參眾兩院議員的選舉淪為燒錢的游戲,一人一票異化為“一元一票”。籌集競選經費的能力早已成為問鼎白宮的風向標,金錢是“打開權力之門的金鑰匙”。歷史學家做過統計,從1860年以來的歷次美國總統大選中,競選經費占優的一方幾乎都獲得了勝利。情境二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從國家性質的角度,分析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是什么。(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是什么?這說明了什么道理課后練習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從國家性質的角度,分析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區別是什么。(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是什么?這說明了什么道理解析:(1)國家的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服務于統治階級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是資產階級,這就決定了資本主義民主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西式民主的實質是“錢主”。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這就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為廣大人民服務的。(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會主義民主優于資本主義民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