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公二一戴言/讓教學更有效精品試卷「科學七年級上冊科學第2章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第1節生物體的基本單位(3)一一觀察細胞一、預學任務1.細胞是生物體的的基本單位。細胞很小,直徑一般只有幾到幾十微米。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時,被觀察的材料要,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所以我們要先把觀察材料制成再進行觀察。2.教材中的探究實踐“制作臨時裝片并觀察細胞結構”,需要的器材有: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消毒牙簽,洋蔥鱗片,,碘液(或),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永久裝片。3.查閱資料:臨時裝片與永久裝片的區別。臨時裝片是臨時裝片是制成的。永久裝片制作過程要在染色時需要預先將,且需防止所以需要進行封片-用樹膠密封載玻片和蓋玻片,防止水分蒸發。4.在觀察植物細胞時,一般選擇洋蔥鱗片細胞制成臨時裝片。制作過程如圖: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七字訣”擦滴撕展蓋染吸圖1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過程(1)用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并在中央滴1滴(2)用刀片在洋蔥鱗片割出約0.5cm×0.5cm的正方形區域,用撕取一小塊洋內表皮,浸入載玻片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針將它(3)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放下,蓋在洋蔥鱗片內表皮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4)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用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5.觀察并繪制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如圖2所示。如圖3所示圖2高倍物鏡下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圖3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手繪圖21世紀教育網(wm.21cnjy.co二一戴言/讓教學更有效精品試卷「科學為一個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手繪圖。查閱資料,指出標號處的各部分細胞結構名稱:1.2.5.6.在觀察動物細胞時,一般選擇人口腔上皮細胞制成臨時裝片。制作過程如圖4所示:圖4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過程(1)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1滴」(2)用」口腔,將消毒牙簽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內側壁上沿輕刮幾下,將有附著物的牙簽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涂抹;(3)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側滴一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7.觀察并繪制人口腔上皮細胞。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如圖5所示。如圖6所示為一個人口腔上皮細胞手繪圖。查閱資料,指出標號處的各部分細胞結構名稱:3圖5顯微鏡鏡下人口館上皮細胞圖6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手繪圖1.3.8.通過觀察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兩者都具有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還有二、隨堂任務1.某同學在做“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實驗:(1)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時,應該選用的觀察儀器是B(2)該同學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進行了以下實驗步驟,正確順序是(用圖中的字母表示)。a.取材|b.滴清水c.展平d蓋蓋玻片e.染色(3)該同學利用選擇的儀器觀察洋蔥細胞臨時裝片時,觀察到的視野如圖所示,則建議他接下來的操作221世紀教育網(wwm.21cnjy.co(共24張PPT)(浙教版)七年級上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3)---觀察細胞豐富多彩的自然界第2章“—”科學寄語:察覺微小事物,揭示無窮奧秘。新知導入能否將一個洋蔥直接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呢 不能細胞是生物體的 結構和功能 的基本單位。細胞很小,直徑一般只有幾微米到幾十微米。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時,被觀察的材料要 薄而透明 ,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所以我們要先把觀察材料制成 裝片標本 ,再進行觀察。觀察細胞1.學習制作臨時裝片,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細胞。2.繪制簡單的生物圖示。顯微鏡 ,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滴管, 解剖針 ,紗布, 擦鏡紙 ,吸水紙,消毒牙簽,洋蔥鱗片, 清水 , 生理鹽水 ,碘液(或 紅墨水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永久裝片。目標器材探究實踐一、觀察植物細胞1、制作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1)用 潔凈的紗布 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并在中央滴1滴 清水 。思考與討論 1:滴加清水的原因是什么?維持洋蔥表皮細胞正常的形態,有利于觀察細胞內的結構(2)用刀片在洋蔥鱗片 內側 割出約0.5cm×0.5cm的正方形區域,用 鑷子 撕取一小塊洋內表皮,浸入載玻片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針將它 展平 。(3)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 先接觸 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 慢慢 放下,蓋在洋蔥鱗片內表皮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 氣泡 。思考與討論 2:蓋蓋玻片的原因是什么?1、防灰塵污染樣本2、使樣本保持水分平整3、防物鏡接觸樣本污染物鏡(4)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 碘液 ,用 吸水紙 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思考與討論 3:滴加紅墨水的原因是什么?為了將洋蔥內表皮細胞染上顏色,便于觀察到更清晰的細胞結構。請用簡潔的一個字概括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①擦②滴③撕④展⑤蓋⑥染⑦吸2.觀察并繪制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顯微鏡下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手繪圖5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質 ,液泡 ,細胞壁 ,3、觀察不同類型的植物細胞:用顯微鏡觀察2-3種植物細胞(如洋蔥根尖細胞、黑藻葉片細胞、水綿細胞等)永久裝片,找出不同類型植物細胞的共同結構特征。黑藻葉片的細胞洋蔥根尖的細胞水綿細胞都具有 細胞膜 、細胞質 、 細胞核 、細胞壁 、 液泡等 。二、觀察動物細胞:1.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2)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1滴 生理鹽水 ;(1)用干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思考與討論 4:滴加生理鹽水的原因是什么?保持細胞正常的形態,以便于觀察和認識細胞的結構。(3)用 清水漱凈 口腔,將消毒牙簽 粗 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內側壁上沿 同一方向 輕刮幾下,將有附著物的牙簽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 均勻 涂抹;(3)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側滴一滴 碘液 ,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擦凈載玻片和蓋玻片滴加1—2滴生理鹽水用牙簽取口腔內側壁細胞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中涂抹幾下,涂均勻蓋上蓋玻片染色①擦②滴③刮④涂⑤蓋⑦吸⑥染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另一側吸引歸納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步驟:2.觀察并繪制人口腔上皮細胞。1. 細胞膜 , 2. 細胞核 , 3. 細胞質 。思考與討論5: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結構?相同:都具有 細胞膜 、細胞質 、 細胞核 ,不同: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還有 細胞壁 、 液泡 。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的問題與對策現象 原因 對策細胞有嚴重重疊 洋蔥鱗片表皮細胞撕得太厚 挑選較薄表皮進行實驗洋蔥鱗片表皮細胞未在載玻片上展平,甚至造成折疊現象 用鑷子展平洋蔥鱗片表皮后,重新制作裝片細胞結構不太清楚 未加滴紅墨水 加滴紅墨水有黑色圓圈等 氣泡太多 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視野中無光斑 或視野太暗等 顯微鏡操作失誤(如反光鏡未對好,光過強、過弱或無光,物鏡未對準通光孔) 重新按正確方法操作顯微鏡反思評價課堂總結預學任務互評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擦、滴、撕、展、蓋、染動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擦、滴、刮、涂、蓋、染觀察細胞隨堂任務1.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制片時,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水C.調距時,用左眼觀察目鏡,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D.觀察時,向左上方移動裝片使位于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B第3、4、5題為完成同步作業中的隨堂任務1-3題。C2.下列關于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操作,不正確的是( )A.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用紗布把載玻片、蓋玻片擦干凈C.用鑷子夾起蓋玻片從載玻片正上方直接蓋下D.用鑷子撕下一小塊洋蔥內表皮放在水滴中央并展開板書設計細胞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觀察擦滴括涂蓋染洋蔥表皮細胞觀察擦滴撕展蓋染目標器材課后任務1.同步作業中的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2.《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4課時)同步作業中的預學任務;3.整理任務,如學習中存在的疑點及對策;錯題原因分析解決方法......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七年級上冊科學 第2章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3)---觀察細胞一、預學任務1.細胞是生物體的 的基本單位。細胞很小,直徑一般只有幾 到幾十微米。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時,被觀察的材料要 ,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所以我們要先把觀察材料制成 ,再進行觀察。2.教材中的探究實踐“制作臨時裝片并觀察細胞結構”,需要的器材有: ,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滴管, ,紗布, ,吸水紙,消毒牙簽,洋蔥鱗片, , ,碘液(或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永久裝片。3.查閱資料:臨時裝片與永久裝片的區別。臨時裝片是 。臨時裝片是 制成的。永久裝片制作過程要在染色時需要預先將 ,且需防止 ,所以需要進行封片--用樹膠密封載玻片和蓋玻片,防止水分蒸發。4.在觀察植物細胞時,一般選擇洋蔥鱗片 細胞制成臨時裝片。制作過程如圖:(1)用 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并在中央滴1滴 。(2)用刀片在洋蔥鱗片 割出約0.5cm×0.5cm的正方形區域,用 撕取一小塊洋內表皮,浸入載玻片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針將它 。(3)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 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 放下,蓋在洋蔥鱗片內表皮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 。(4)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 ,用 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5.觀察并繪制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如圖2所示。如圖3所示為一個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手繪圖。查閱資料,指出標號處的各部分細胞結構名稱:1. , 2. , 3. , 4. , 5. 。6.在觀察動物細胞時,一般選擇人 口腔上皮 細胞制成臨時裝片。制作過程如圖4所示:(1)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1滴 ;(2)用 口腔,將消毒牙簽 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內側壁上沿 輕刮幾下,將有附著物的牙簽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 涂抹;(3)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側滴一滴 ,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7.觀察并繪制人口腔上皮細胞。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如圖5所示。如圖6所示為一個人口腔上皮細胞手繪圖。查閱資料,指出標號處的各部分細胞結構名稱:1. , 2. , 3. 。8.通過觀察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兩者都具有 、 、 ,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還有 、 。二、隨堂任務1.某同學在做“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實驗:(1)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時,應該選用的觀察儀器是___________。(2)該同學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進行了以下實驗步驟,正確順序是_____(用圖中的字母表示)。(3)該同學利用選擇的儀器觀察洋蔥細胞臨時裝片時,觀察到的視野如圖所示,則建議他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___。A.調節反光鏡 B.調節細準焦螺旋C.換用高倍物鏡 D.重新正確地蓋蓋玻片2.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和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有關內容,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圖甲①中滴加的是_______。(2)觀察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看到了如圖乙的像,這是圖甲中哪步操作不當造成的?_______(填序號)(3)如圖丙所示,小縉用亞甲基藍溶液給臨時裝片中的口腔上皮細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A.滴在①處,將裝片左端略提起 B.滴在①處,吸水紙放置在④處C.滴在①處,吸水紙放置在③處 D.滴在①③處,將裝片左右晃動(4)如圖丁所示,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小縉看到了視野A后,若要使視野轉為B,則應向_______移動裝片。3.下圖甲是制作和觀察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實驗過程,圖乙是顯微鏡中所觀察到的不同視野。(1)切洋蔥鱗片葉時,有刺激性的液體滲出,這些液體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 ] 。(2)實驗操作的正確順序為 (用字母表示)。其中實驗步驟C滴加的X液體是 。(3)下表是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幾種操作和要達到的目的,請指出錯誤的選項并寫出正確的操作方法[ ] 。(4)在用顯微鏡觀察時,眼睛和鏡筒的情況應該是圖中的 。觀察時,要想看清楚細胞膜等結構,需要將顯微鏡的視野調 (選填“亮“或“暗”)一些。三、課后任務(一)基礎性作業1.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A.圖甲在對光過程中,需要調節①和②B.圖乙中②觀察到的像比①觀察到的像大C.圖丙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將載玻片往左上方移動D.圖丁中出現的多個黑色的圓圈是因為裝片上有污物2.如圖,①②③④為同一臺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⑤⑥為制作臨時裝片時所用的試劑,⑦為實驗中觀察到的視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鏡①換成物鏡②時視野會變暗B.要使放大倍數最大,應選擇②和③C.若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應選用試劑⑤D.若使⑦中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3.下圖表示“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按照實驗操作過程,將①~④實驗步驟進行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4.某學生在臨時裝片的制作及顯微鏡使用的過程中的幾種操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視野中出現氣泡是蓋蓋玻片操作不當引起的B.發現物像在視野左上方,要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將裝片向左上方移動C.若物鏡上標有“10×”字樣,目鏡上標有“5×”字樣,則視野中的物像放大倍數是15倍D.在視野中觀察到細胞中染色最深的結構是細胞核5.下圖是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幾個視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按照正確的操作順序看到的視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B.要使視野①的亮度增加,把顯微鏡移到明亮處即可C.要使視野④后,該同學向右上方移動裝片可觀察到視野②D.若觀察過程中沒有更換目鏡,則觀察視野⑤時用的物鏡比觀察②時用的物鏡短6.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活動中,小明按照“凈片、滴液、取材、蓋片、染色”五步驟制作了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對制作的裝片進行觀察。(1)在“滴液”時,應在載玻片中央滴加一滴 。(2)觀察裝片時,要使鏡筒向下,需在轉動粗準焦螺旋的同時,雙眼看著物鏡鏡頭(如圖),這樣做的目的是 。(3)觀察時,顯微鏡視野中應該觀察到類似于下列 (選填“甲”或“乙”)圖中的細胞,理由是 。7.小明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時要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1)如圖所示:觀察的細胞數目最少的組合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如圖所示是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過程中的兩個視野,從視野甲到視野乙的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A.向左移動裝片 B.向右移動裝片 C.轉動轉換器 D.調節光圈E.轉動細準焦螺旋 F.轉動粗準焦螺旋(3)小明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時,操作都準確無誤,但卻未能找到物像,此時他應該 。A.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并在下降過程中重新尋找B.重新使鏡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鏡筒緩慢上升,并仔細尋找(二)拓展性作業8.下面是某校學生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觀察的實驗。(1)制作臨時裝片時,滴在潔凈載玻片中央的液體 a 是 (2)未經染色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時,細胞結構不夠清晰,需用 進行 染色。染色后的細胞結構中,著色最深的是 。(3)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弱,應選擇 。(可多選)A.大光圈 B.平面鏡 C.小光圈 D.凹面鏡(4)上述操作時,發現視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動裝片污物不動,換上40X的物鏡后,污物仍不動。 但換上 16X 的目鏡后,污物消失,說明污物在 (填“裝片”或“物鏡”或“目鏡”)上。(5)下面甲、乙兩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則用低倍鏡觀察的圖是 (填“甲”或“乙”); 如果 a 表示標本的同一位置,則從甲圖得到乙圖的操作步驟是 。(填序號)①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 ②轉動轉換器,把高倍物鏡換成低倍物鏡③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使 a 移至視野中央 ④將玻片向左下方移動使 a 移至視野中央⑤調節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調節粗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9.小科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的實驗。請完成:(1)如上圖1所示為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操作圖,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填序號)。(2)蓋上蓋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圖2所示,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編號,箭頭表示蓋上蓋玻片的方向,橢圓表示載玻片中央的清水)。(3)小科按照正確的方法完成了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接下來要觀察細胞。他首先進行對光和放片,然后用低倍鏡尋找物像,當他向后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上升到最高點時,還是沒有找到物像。接下來應該進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填字母編號)。A.前后轉動細準焦螺旋,繼續慢慢尋找物像B.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繼續尋找物像C.眼睛看著物鏡,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最低D.左眼看著目鏡,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繼續慢慢尋找物像(4)如果是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則圖1所示的①、④步驟中的“滴清水”、“滴紅墨水”應分別改成___________。10.某班同學進行臨時裝片制作,并制作細胞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臨時裝片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其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下,其目的是 。(2)圖甲中,觀察裝片時,在視野從A到D的調節過程中,一定不需要調節的顯微鏡結構是 (填序號) 。(3)圖乙是小君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細胞示圖,現將制作的指標評價標準。等第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 標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 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且齊全,整體美觀。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 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但有遺漏,整體整潔。 不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 結構不完整,名稱標注有誤或不全。根據評價指標,小嘉同學制作的模型應被評為 。四、整理任務(1.錯題原因分析、解決方法;2.存在的疑點及對策......)在本課時內容講解分析之后,根據學習活動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整理。七年級上冊科學 第2章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3)---觀察細胞一、預學任務1.細胞是生物體的 結構和功能 的基本單位。細胞很小,直徑一般只有幾 微米 到幾十微米。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時,被觀察的材料要 薄而透明 ,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所以我們要先把觀察材料制成 裝片標本 ,再進行觀察。2.教材中的探究實踐“制作臨時裝片并觀察細胞結構”,需要的器材有: 顯微鏡 ,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滴管, 解剖針 ,紗布, 擦鏡紙 ,吸水紙,消毒牙簽,洋蔥鱗片, 清水 , 生理鹽水 ,碘液(或 紅墨水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永久裝片。3.查閱資料:臨時裝片與永久裝片的區別。臨時裝片是將要用顯微鏡觀察的事物臨時做成裝片。臨時裝片是從生物體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永久裝片制作過程要在染色時需要預先將 材料染色 ,且需防止 材料中的細胞脫水變形 ,所以需要進行封片--用 樹膠密封 載玻片和蓋玻片,防止水分蒸發。4.在觀察植物細胞時,一般選擇洋蔥鱗片 內表皮 細胞制成臨時裝片。制作過程如圖:(1)用 潔凈的紗布 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并在中央滴1滴 清水 。(2)用刀片在洋蔥鱗片 內側 割出約0.5cm×0.5cm的正方形區域,用 鑷子 撕取一小塊洋內表皮,浸入載玻片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針將它 展平 。(3)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 先接觸 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 慢慢 放下,蓋在洋蔥鱗片內表皮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 氣泡 。(4)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 碘液 ,用 吸水紙 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5.觀察并繪制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如圖2所示。如圖3所示為一個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手繪圖。查閱資料,指出標號處的各部分細胞結構名稱:1. 細胞膜 , 2. 細胞壁 , 3. 細胞核 , 4. 液泡 , 5. 細胞質 。6.在觀察動物細胞時,一般選擇人 口腔上皮 細胞制成臨時裝片。制作過程如圖4所示:(1)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1滴 生理鹽水 ;(2)用 清水漱凈 口腔,將消毒牙簽 粗 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內側壁上沿 同一方向 輕刮幾下,將有附著物的牙簽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 均勻 涂抹;(3)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側滴一滴 碘液 ,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7.觀察并繪制人口腔上皮細胞。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如圖5所示。如圖6所示為一個人口腔上皮細胞手繪圖。查閱資料,指出標號處的各部分細胞結構名稱:1. 細胞膜 , 2. 細胞核 , 3. 細胞質 。8.通過觀察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兩者都具有 細胞膜 、細胞質 、 細胞核 ,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還有 細胞壁 、 液泡 。二、隨堂任務1.某同學在做“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實驗:(1)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時,應該選用的觀察儀器是___________。(2)該同學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進行了以下實驗步驟,正確順序是_____(用圖中的字母表示)。(3)該同學利用選擇的儀器觀察洋蔥細胞臨時裝片時,觀察到的視野如圖所示,則建議他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___。A.調節反光鏡 B.調節細準焦螺旋C.換用高倍物鏡 D.重新正確地蓋蓋玻片【答案】 B bacde D【解析】(1)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時,應該選用的是B顯微鏡。(2)根據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擦→滴→撕→展→蓋→染→吸,可知正確順序是b滴清水→a取材→c展平→d蓋蓋玻片→e染色。(3)該同學觀察的視野中出現氣泡,是因為蓋蓋玻片出錯導致的。其正確操作是: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張力,緩緩的蓋下時使水充滿載玻片與蓋玻片之間,不留氣泡。如果出現氣泡,需要重新蓋蓋玻片。2.如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和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有關內容,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圖甲①中滴加的是_______。(2)觀察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看到了如圖乙的像,這是圖甲中哪步操作不當造成的?_______(填序號)(3)如圖丙所示,小縉用亞甲基藍溶液給臨時裝片中的口腔上皮細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A.滴在①處,將裝片左端略提起 B.滴在①處,吸水紙放置在④處C.滴在①處,吸水紙放置在③處 D.滴在①③處,將裝片左右晃動(4)如圖丁所示,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小縉看到了視野A后,若要使視野轉為B,則應向_______移動裝片。【答案】生理鹽水 ④ C 左【解析】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簡記為:擦→滴→漱→刮→涂→蓋→染。(1)制作口腔上皮臨時裝片時,滴的是生理鹽水,以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這樣可以使口腔上皮細胞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脹,因失水而皺縮,從而更容易看清楚細胞的結構。(2)乙視野中有氣泡,是因為④蓋蓋玻片導致的。蓋蓋玻片的正確操作: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蓋在水滴上。(3)在染色過程中,應把染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直到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所以應將亞甲基藍溶液滴在①處,吸水紙放置在③處吸引,②或④處空間太小不適宜滴加染液。(4)顯微鏡下成倒像,物體和像的移動方向相反。圖丁中,視野A中像在左側,應向左移動裝片,物像才能向右移動,到達視野中央,變為視野B。3.下圖甲是制作和觀察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實驗過程,圖乙是顯微鏡中所觀察到的不同視野。(1)切洋蔥鱗片葉時,有刺激性的液體滲出,這些液體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 ] 。(2)實驗操作的正確順序為 (用字母表示)。其中實驗步驟C滴加的X液體是 。(3)下表是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幾種操作和要達到的目的,請指出錯誤的選項并寫出正確的操作方法[ ] 。(4)在用顯微鏡觀察時,眼睛和鏡筒的情況應該是圖中的 。觀察時,要想看清楚細胞膜等結構,需要將顯微鏡的視野調 (選填“亮“或“暗”)一些。【答案】(1)①;液泡(2)AEDBFC;紅墨水(稀碘液)(3)B;將裝片向左上方移動(4)③;暗【解析】(1)切洋蔥鱗片葉時,有刺激性的液體滲出,這些液體主要來自液泡,圖乙中的①表示液泡。(2)圖甲中A是滴加清水;B是展平;C是滴加X液體;D是放置表皮;E是取材;F是蓋蓋玻片。故正確的實驗操作順為:A→E→D→B→F→C。細胞染色使細胞便于觀察。(3)A.轉動遮光器和反光鏡可以調節光線的強弱,便于觀察目標。故A正確B.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若要將位于視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動到視野中央,在物象中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故B錯誤C.轉動系準焦螺旋可以調節焦距,讓物象更加清晰。故C正確;D.轉動轉換器可以調節不同倍數的物鏡。故D正確。(4)使用顯微鏡觀察物像的正確方法是: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左眼用來觀察物像,而右眼睜開,便于用右手繪圖。為了觀察細胞膜細胞核等結構,可以將視野調暗一點。三、課后任務(一)基礎性作業1.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A.圖甲在對光過程中,需要調節①和②B.圖乙中②觀察到的像比①觀察到的像大C.圖丙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將載玻片往左上方移動D.圖丁中出現的多個黑色的圓圈是因為裝片上有污物【答案】B【解析】A.對光時,轉動②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轉動⑤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直到看到一個白亮的圓形視野,說明對光成功,A錯誤。B.乙圖中,②的鏡頭長,放大倍數大,看到的物像大,看到的細胞數目少,B正確。C.顯微鏡下物體和像的移動方向相反,丙圖物像在視野右下方,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C錯誤。D.丁圖中的黑色圓圈,邊緣黑厚,中間白亮,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造成的氣泡,D錯誤。2.如圖,①②③④為同一臺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⑤⑥為制作臨時裝片時所用的試劑,⑦為實驗中觀察到的視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鏡①換成物鏡②時視野會變暗B.要使放大倍數最大,應選擇②和③C.若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應選用試劑⑤D.若使⑦中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答案】D【解析】A.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物鏡①換成物鏡②時放大倍數放大,視野會變暗,A正確。B.要使放大倍數最大,應選擇長物鏡②和短目鏡③,B正確。C.若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應選用試劑⑤清水,為保持細胞原來形態,C正確。D.圖⑦中的物像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動玻片,物像會向右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D錯誤。3.下圖表示“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按照實驗操作過程,將①~④實驗步驟進行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答案】B【解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擦→滴→撕→展→蓋→染→吸。4.某學生在臨時裝片的制作及顯微鏡使用的過程中的幾種操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視野中出現氣泡是蓋蓋玻片操作不當引起的B.發現物像在視野左上方,要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將裝片向左上方移動C.若物鏡上標有“10×”字樣,目鏡上標有“5×”字樣,則視野中的物像放大倍數是15倍D.在視野中觀察到細胞中染色最深的結構是細胞核【答案】C【解析】A.視野中出現氣泡是蓋蓋玻片這一步驟操作不當引起的,故A正確。B.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標本的移動方向相反故B正確。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放大的是物像的長度或寬度。目鏡的放大倍數是5倍,物鏡的放大倍數是10倍,因此該顯微鏡的放大倍數=5×10═50(倍),故C錯誤。D.細胞核中含有一種能夠被堿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因此在視野中,細胞內著色最深的結構是細胞核,故D正確。5.下圖是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幾個視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按照正確的操作順序看到的視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B.要使視野①的亮度增加,把顯微鏡移到明亮處即可C.要使視野④后,該同學向右上方移動裝片可觀察到視野②D.若觀察過程中沒有更換目鏡,則觀察視野⑤時用的物鏡比觀察②時用的物鏡短【答案】A【解析】A.使用顯微鏡,該同學先后看到的視野依次③對光、④視野不理想、②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①換高倍鏡、⑤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A正確。B.②到①,細胞變大,視野變暗了,B錯誤。C.顯微鏡呈倒像,觀察到視野④后,該同學向左下方移動裝片可觀察到視野②,C錯誤。D.要使視野①的亮度增加,可選用大光圈和凹面鏡,D錯誤。6.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活動中,小明按照“凈片、滴液、取材、蓋片、染色”五步驟制作了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對制作的裝片進行觀察。(1)在“滴液”時,應在載玻片中央滴加一滴 。(2)觀察裝片時,要使鏡筒向下,需在轉動粗準焦螺旋的同時,雙眼看著物鏡鏡頭(如圖),這樣做的目的是 。(3)觀察時,顯微鏡視野中應該觀察到類似于下列 (選填“甲”或“乙”)圖中的細胞,理由是 。【答案】(1)生理鹽水(2)防止玻片被壓碎(3)乙;因為甲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無【解析】(1)在“滴液”時,為了維持細胞正常形態,應在載玻片中央滴加一滴生理鹽水。(2)觀察裝片時,要使鏡筒向下,需在轉動粗準焦螺旋的同時,雙眼看著物鏡鏡頭的目的是防止玻片被壓碎。(3)口腔上皮細胞為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甲有細胞壁,故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類似于乙。7.小明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時要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1)如圖所示:觀察的細胞數目最少的組合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如圖所示是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過程中的兩個視野,從視野甲到視野乙的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A.向左移動裝片 B.向右移動裝片 C.轉動轉換器 D.調節光圈E.轉動細準焦螺旋 F.轉動粗準焦螺旋(3)小明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時,操作都準確無誤,但卻未能找到物像,此時他應該 。A.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并在下降過程中重新尋找B.重新使鏡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鏡筒緩慢上升,并仔細尋找【答案】 D ACDE B【解析】(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之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物像越大,看到的數目越少。①②為螺旋式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③④為鑲嵌式目鏡,鏡頭越短,放大倍數越大。所以要使觀察的細胞數目最少,應選擇最短的目鏡③和最長的物鏡②,故選D。(2)從視野甲到視野乙是低倍鏡換用高倍鏡的操作,應先移動裝片使被觀察的物像到達視野中央,再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調節光圈使視野變亮,最后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正確的操作順序為ACDE。(3)小明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時,操作都準確無誤,但卻未能找到物像,此時他應該重新使鏡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鏡筒緩慢上升,并仔細尋找。(二)拓展性作業8.下面是某校學生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觀察的實驗。(1)制作臨時裝片時,滴在潔凈載玻片中央的液體 a 是 (2)未經染色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時,細胞結構不夠清晰,需用 進行 染色。染色后的細胞結構中,著色最深的是 。(3)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弱,應選擇 。(可多選)A.大光圈 B.平面鏡 C.小光圈 D.凹面鏡(4)上述操作時,發現視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動裝片污物不動,換上40X的物鏡后,污物仍不動。 但換上 16X 的目鏡后,污物消失,說明污物在 (填“裝片”或“物鏡”或“目鏡”)上。(5)下面甲、乙兩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則用低倍鏡觀察的圖是 (填“甲”或“乙”); 如果 a 表示標本的同一位置,則從甲圖得到乙圖的操作步驟是 。(填序號)①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 ②轉動轉換器,把高倍物鏡換成低倍物鏡③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使 a 移至視野中央 ④將玻片向左下方移動使 a 移至視野中央⑤調節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調節粗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答案】(1)生理鹽水(2)稀碘液;細胞核;(3)A;D(4)目鏡(5)甲;③①⑤【解析】(1)為了維持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滴在潔凈載玻片中央的液體a是生理鹽水。(2)未經染色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時,細胞結構不夠清晰,需用稀碘液進行染色。細胞核中存在染色體,故染色后著色最深的結構是細胞核。(3)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弱,應選擇大光圈和凹面鏡,大光圈可增加通光量,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AD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4)污物存在的地方可能有三種:目鏡,物鏡,裝片。移動裝片污物不動,說明污物不在裝片上,更換物鏡后污物仍不動,說明污物也不在物鏡上,更換目鏡后污物消失,說明污物在目鏡上。(5)低倍鏡放大倍數較低,視野范圍較大,甲乙兩圖中明顯甲的視野范圍更大,故用低倍鏡觀察的圖是甲。從甲圖得到乙圖的操作步驟為:③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使 a 移至視野中央(甲中a在視野右上方,故應向右上方移動);①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⑤調節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故為③①⑤。9.小科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的實驗。請完成:(1)如上圖1所示為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操作圖,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填序號)。(2)蓋上蓋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圖2所示,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編號,箭頭表示蓋上蓋玻片的方向,橢圓表示載玻片中央的清水)。(3)小科按照正確的方法完成了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接下來要觀察細胞。他首先進行對光和放片,然后用低倍鏡尋找物像,當他向后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上升到最高點時,還是沒有找到物像。接下來應該進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填字母編號)。A.前后轉動細準焦螺旋,繼續慢慢尋找物像B.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繼續尋找物像C.眼睛看著物鏡,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最低D.左眼看著目鏡,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繼續慢慢尋找物像(4)如果是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則圖1所示的①、④步驟中的“滴清水”、“滴紅墨水”應分別改成___________。【答案】①③②④ A C 滴生理鹽水和滴稀碘液【解析】(1)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操作步驟:擦→滴→撕→展→蓋→染→吸。所以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①③②④。(2)蓋蓋玻片正確的操作步驟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避免產生氣泡。故圖2中A圖符合題意。(3)尋找物像時,先慢慢降低鏡筒,降低時,眼睛必須從側面注視物鏡,切勿使物鏡與玻片標本接觸,以免鏡頭壓碎玻片標本,然后一面用左眼注視目鏡,一面用右手旋轉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清標本物像為止。若沒有找到物像,應重復此操作直到找到物像為止。所以,應眼睛看著物鏡,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重新尋找物像,故C正確。(4)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由于人的細胞液的濃度與生理鹽水的濃度一致,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脹,或失水而皺縮,應向載玻片上滴生理鹽水。口腔上皮細胞需要用稀碘液進行染色。10.某班同學進行臨時裝片制作,并制作細胞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臨時裝片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其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下,其目的是 。(2)圖甲中,觀察裝片時,在視野從A到D的調節過程中,一定不需要調節的顯微鏡結構是 (填序號) 。(3)圖乙是小君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細胞示圖,現將制作的指標評價標準。等第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 標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 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且齊全,整體美觀。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 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但有遺漏,整體整潔。 不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 結構不完整,名稱標注有誤或不全。根據評價指標,小嘉同學制作的模型應被評為 。【答案】(1)防止氣泡產生 (2)③ (3)待改進【解析】(1)制作臨時裝片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其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下,其目的是防止氣泡產生;(2) 觀察裝片時,在視野從A到D的調節過程中,是低倍顯微鏡找到像后換用高倍顯微鏡的過程;顯微鏡使用時,低倍鏡下的像換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是:(1)移裝片,因為顯微鏡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現在視眼正中央;(2)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觀察;(3)換用大光圈和凹面鏡,使視眼變亮;(4)調節細準焦螺旋,是圖像變清晰;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將課本轉過180度看,看到的圖像為像的圖像。所以不需要用到③;(3)被評為待改進,因為不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不完整,缺少液泡,沒有標注細胞質;四、整理任務(1.錯題原因分析、解決方法;2.存在的疑點及對策......)在本課時內容講解分析之后,根據學習活動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整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任務型同步探究學案】2.1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3) .docx 【任務型同步探究學案】2.1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3).pdf 【任務型同步課件】七上科學 2.1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3).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