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陳涉世家——九年級語文人教部編版下冊課前導學一、知識預習1、作者簡介司馬遷,是我國偉大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從20歲起游歷全國各地,考查史跡,采集史料,搜集歷史傳聞逸事,為后來編寫《史記》做了重要的準備工作。公元前108年他繼任父親太史令的官職。3年后(24歲)開始編寫《史記》。公元前99年因上書替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被捕入獄,并處以“腐刑”(閹割)。出獄后,任中書令,發憤著書。約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偉大的歷史巨著《史記》。2、知識鏈接——《史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字。體例有五種:本紀(12篇,記帝王的言行和事跡),世家(30篇,記王侯興衰),列傳(70篇,記重要歷史人物言行事功,包括將相、游俠、刺客、商賈、酷吏、醫卜、優伶及少數民族等,有專傳、合傳之分),表(10篇,按編年的方式記載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書(8篇,記載天文、地理、政治、經濟及各種典章制度的專篇文章)。3、檢查字詞1.請給下面加點的漢字注音。陽夏( jiǎ ) 輟耕( chuò)壟上( lǒng ) 鴻鵠( hú )閭左( lǘ ) 適戍( shù )烹食( pēng ) 忿恚( fèn huì )罾( zēnɡ ) 笞( chī )蘄( qí ) 六七百乘( shèng )2.通假字(1)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適”通“謫”,貶謫。)(2)為天下唱 (“唱”通“倡”,倡導。)(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經。)(4)將軍身被堅執銳(“被”通“披”,穿著。)3.一詞多義(1)令①令辱之(動詞,使,讓)②陳守令皆不在(名詞,縣令)③召令徒屬曰(動詞,號令)(2)故①廣故數言欲王(副詞,故意)②扶蘇以數諫故(名詞,緣故)(3)然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連詞,表示轉折,可是,不過)②吳廣以為然(形容詞,表肯定,對)(4)道①道不通(名詞,路,道路)②伐無道(名詞,道義,正道)(5)應①傭者笑而應曰(動詞,回答)②宜多應者(動詞,響應)(6)將①上使外將兵(動詞,統率,率領)②項燕為楚將(名詞,將領)(7)之①輟耕之壟上(動詞,去、往)②悵恨久之(助詞,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無實義)③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助詞,相當于“的”)④令辱之(代詞,指吳廣)4.古今異義(1)今亡亦死(古義:逃跑;今義:多指死 )(2)等死,死國可乎(古義:同樣;今義:多指等候,等到)(3)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古義:私自、偷著;今義:隔閡,隔開)(4)卒中往往語(古義:到處;今義:經常)(5)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義:十分之六七;今義:十六或十七,表約數)(6)比至陳(古義:等到;今義:比較)(7)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古義:這里指當地有勢力有地位的人; 今義:才能出眾的人)5.詞類活用(1)失期,法皆斬(名詞用作狀語,按照法律)(2)陳勝王 (名詞用作動詞,稱王)(3)夜篝火(名詞用作狀語,在夜間)(4)狐鳴呼曰(名詞用作狀語,像狐貍一樣)(5)忿恚尉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6.文言句式(1)判斷句: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乃”表判斷)(2)省略句:上使外將兵(“使” 后面省略代詞“之”,指扶蘇)守丞死,乃入據陳(“乃”前面省略了主語“起義軍”)(3)倒裝句:祭以尉首(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以尉首祭”)二、課前小練1.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扶蘇以數諫故 項燕為楚將,數有功B.吳廣以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C.為壇而盟 士卒多為用者D.輟耕之壟上 二世殺之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將軍身被堅執銳 B.固以怪之矣 C.為天下唱 D.輟耕之壟上3.下列加粗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我的心里已經非常懊悔,但拉不下面子來給她道歉。B.我永遠忘不了爸爸那次嚴厲的訓誡,是它把我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C.兩位闊別多年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條小巷里狹路相逢,兩人又是握手又是擁抱,別提多高興了。D.我國幅員遼闊,物種豐富,發展特色農業要因地制宜。4.對下列句子內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茍富貴,無相忘。”反映了陳勝有遠大的志向和與同伴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樸素情感。B.“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反映了陳勝與眾不同,在青年時期就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C.“天下苦秦久矣”這是陳勝、吳廣起義的導火線。D.“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批判了帝王將相世代相襲的謬論,反映了農民們要推翻封建統治的氣概。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的司馬遷。魯迅盛贊這部作品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B.《聊齋志異》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作品,“聊齋”是他的書齋名稱。郭沫若曾稱贊他“寫鬼寫妖高人一等”。C.《社戲》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和代表人物,被譽為“民族魂”。D.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為陽,因此“漢陰”指漢水的北岸。古代座次也講究方向,座位以西為尊,主東賓西。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千里共嬋娟”里的“嬋娟”指月亮。月亮的別稱還有“玉兔”“嫦娥”“金烏”和“羲和”等。B.“朝服衣冠,窺鏡”中的“鏡”并非玻璃做成,我國古代銅鏡為多,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上鏡”,指某人在影視鏡頭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也指某人出現在影視中。C.《史記·陳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對人的敬稱,出自晉文公與介子推的故事。D.“而立”代稱三十歲,“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齡;“不惑”代稱四十歲,“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齡。7.“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36個兵法策略,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中許多計謀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計謀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項是( )A.遠交近攻 順手牽羊 反客為主 B.圍魏救趙 以逸待勞 偷梁換柱C.打草驚蛇 渾水摸魚 調虎離山 D.暗度陳倉 金蟬脫殼 欲擒故縱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都是“屢次”;B.正確,對/然而;C.筑造/被;D.到,往/代指扶蘇;故選A。2.答案:D解析:A.“被”同“披”,穿著;B.“以”同“已”,已經;C.“唱”同“倡”,倡導,發起;故選D。3.答案:C解析:C.有誤,狹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詞義和“闊別多年的老友”矛盾。4.答案:C解析:“天下苦秦久矣”這是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斬”是起義的導火線。故選C。5.答案:D解析: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為陽,因此“漢陰”指漢水的南岸。6.答案:A解析:“金烏”“羲和”都是太陽的別稱。7.答案:C解析:A項中“順手牽羊”借助了比喻;B項中“偷梁換柱”借助了比喻;C項全部借助了比喻;D項中“金蟬脫殼”借助了比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