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科學1.3常見的酸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酸與指示劑,金屬氧化物,堿反應的掌握,酸的通性,個性掌握教學目標 讓學生熟練掌握上述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酸的通性,個性掌握教學難點 酸的個性掌握課程難度 簡單一、知識歸納一.酸的通性教育網版權所有1.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無色酚酞試液 ;2.將鋅、鐵等金屬放入酸中,有氣泡產生。經檢驗,該氣體能燃燒,并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氣體是 。這說明酸能和某些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寫出鋅、鐵與硫酸,鋁、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應用:制取氫氣。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硫酸中,鐵銹會消失,并生成 色溶液,一段時間后會有氣泡產生。這說明酸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請寫出生銹的鐵釘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氧化銅、氧化鎂等也能與酸反應,請寫出與鹽酸反應的方程式: 、 應用:金屬除銹。4.在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中加入鹽酸,沉淀會溶解,變?yōu)樗{色溶液。這說明酸能和堿反應產生鹽和水。請寫出氫氧化銅和鹽酸,氫氧化鐵和硫酸反應的方程式: 、 ;應用:除去酸性或堿性物質。 如胃酸過多,需服用胃舒平A1(OH)3 ,寫出方程式: ;5. 在石灰石、大理石上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該氣體能使燃燒的木條熄滅,該氣體是 。這說明酸能和某些鹽反應。寫出石灰石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 。此外,鹽酸還能和硝酸銀反應;硫酸還能和氯化鋇反應,寫出方程式: 、 ;應用: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室一般只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不用濃鹽酸是因為 ;不用稀硫酸是因為 )由上述反應可總結出酸的通性酸的通性:(1)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無色酚酞 。(2)金屬 + 酸 = + ;(3)金屬氧化物 + 酸 = 鹽 + ;(4) + 酸 = 鹽 + 水。(5)鹽 + 酸 = 新鹽 + 。特別提醒:酸之所以有共性,是因為它們都能電離出共同的 。二.特殊酸的個性(一)鹽酸的物理性質(1)組成:是氯化氫的水溶液(混合物) 。(2)純鹽酸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工業(yè)鹽酸因含雜質,而顯黃色(鐵離子存在)。(3)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和酸味的液體,具有揮發(fā)性和腐蝕性。跟空氣中的水蒸氣重新結合成鹽酸的小液滴(即白霧),揮發(fā)后質量和濃度均變小。特別提醒: 聞溶液氣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許氣體飄進鼻孔,千萬不要直接湊近鼻子聞,因為這樣做很危險!(二)硫酸和硝酸1、硫酸的物理性質純硫酸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常用的濃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98.3%,其密度為1.84g·cm-3。硫酸是一種高沸點難揮發(fā)的強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與水混溶。濃硫酸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因此濃硫酸稀釋時應該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或玻璃棒)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若將水倒入濃硫酸中,溫度可達到173℃,導致酸液飛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將一瓶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其質量將變大,密度將減小,濃度變小,體積增大,這是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特別提醒:(1)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質。(2)濃硫酸吸水的過程是物理變化的過程,吸水性是濃硫酸的物理性質。(3)濃硫酸不僅能吸收一般的游離態(tài)水(如空氣中的水),而且還能吸收某些結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2、硫酸的化學性質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吸水性和腐蝕性。(1)脫水性①就硫酸而言,脫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非稀硫酸的性質,即濃硫酸有脫水性且脫水性很強。②物質被濃硫酸脫水的過程是 變化的過程,反應時,濃硫酸按水分子中氫氧原子數(shù)的比(2∶1)奪取被脫水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③可被濃硫酸脫水的物質一般為含氫、氧元素的有機物,其中蔗糖、木屑、紙屑和棉花等物質中的有機物,被脫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如C12H22O11————>12C + 11H2O .(2)腐蝕性:如果濃硫酸不小心滴到手上,應馬上用干抹布抹去,然后用大量的水(或小蘇打水)沖洗二、課堂練習考點1.酸的通性掌握(與指示劑,金屬氧化物,堿)例1.鹽酸(HCl)是實驗室的重要物質,能與許多物質反應。關于如圖所示的概念圖,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br/>A.X不可能是H2OB.Y可能是硫酸鋇C.若W呈紅色,則指示劑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D.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例2.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的顏色變化。下列所加物質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A.①酚酞試劑 B.②銅C.③氧化鐵 D.④氫氧化鋇或硝酸鋇例3.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合理利用三者關系,能更好地服務人類。性質一用途:稀硫酸能去除鋼鐵表面的鐵銹(氧化鐵),這是利用其化學性質中( ?。?br/>A.能與某些堿反應B.能與某些金屬反應C.能與某些鹽反應D.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例4.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是關于鹽酸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圖:“﹣”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fā)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若A、B、C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A、B、C可能是( )A.CO2、Ba(OH)2、CuSO4 B.Ba(OH)2、HNO3、K2CO3C.KOH、FeCl3、CaCO3 D.NaOH、BaCl2、H2SO4變式訓練1.向稀鹽酸中加入Z物質,其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Z物質是( )A.H2O B.AgNO3固體 C.濃鹽酸 D.KOH固體變式訓練2.如圖是小科以稀硫酸為主題繪制的“多彩酸世界”思維導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實驗①中酚酞試液滴入稀硫酸中可使溶液變成紅色B.實驗②中稀硫酸與CuCl2溶液反應可得到藍色溶液C.實驗③中稀硫酸與鐵釘反應還可觀察到有氣泡生成D.實驗⑤中稀硫酸與Na2CO3溶液反應可產生白色沉淀變式訓練3.探索稀鹽酸的性質時,向一定量的氧化銅固體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圖像也能反映溶液中溶劑質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B.m點到n點的過程中,溶液中氯化銅質量逐漸增加C.p點對應的溶液中,一定含有兩種不同的溶質D.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的固體不同變式訓練4.一定質量的稀硫酸與足量氧化銅粉末發(fā)生反應時,容器中溶液的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該實驗是將氧化銅粉末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②該圖像還可反映溶液質量隨加入氧化銅質量的變化趨勢③a點和b點均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④a點和b點對應溶液的顏色深淺不同⑤a點和b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質量相同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變式訓練5.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某同學對稀硫酸和稀鹽酸的結構關系用如圖所示表示。在圖中的②位置表示的是稀硫酸和稀鹽酸共有的結構成分是 (用符號表示);請根據(jù)稀硫酸和稀鹽酸的結構差異鑒別這兩種溶液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寫一個即可)。變式訓練6.如圖是某同學在復習科學時構建酸通性的“手掌圖”,其中五個手指表示能與酸發(fā)生化學反應的五類物質。(1)“小拇指”上漏填的這類物質是 。(2)鐵銹對應“小拇指”類,它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變式訓練7.氧化物、酸、堿、鹽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初中科學中重要學習內容之一。現(xiàn)有如圖所示的轉換關系。(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 。(2)CuO與A溶液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為 。變式訓練8.某興趣小組同學進行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實驗結束后,他們把A、B兩支試管中的物質倒入乙圖燒杯中,充分混合后觀察到有紅褐色絮狀沉淀生成,溶液呈黃色。(1)圖甲中A試管充分反應后,有剩余的反應物為 。(2)通過以上現(xiàn)象能確定燒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質是 。變式訓練9.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的顏色變化。(1)編號②處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下同);藍色溶液的溶質是 。(2)編號①指示劑可以為 。(3)若編號④的選用的物質是氫氧化鋇,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變式訓練10.如圖是小科構建的硫酸部分知識網絡,其中“—”表示相連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1)石蕊試液在H2SO4溶液中顯紅色,該溶液中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離子是 。(2)在實驗室中常用濃硫酸做干燥劑,這是利用它的 。(3)硫酸與4種物質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中,沒有體現(xiàn)酸的通性的方程式是: 。變式訓練11.歸納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小紅在復習鹽酸的性質時,歸納出了鹽酸的一些化學性質。(如圖所示,連線表示兩種物質可發(fā)生反應)(1)寫出圖中A所代表的一種物質: 。(2)鎂和鋅可以用來驗證鹽酸的性質②,小紅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是 。A.兩種金屬的形狀B.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C.反應容器的大小D.溫度變式訓練12.小明為探究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做了如圖實驗:(1)實驗后液體顏色變紅的試管是 ;(2)反應后試管C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大量陽離子是 ;(3)小明把D、E反應后的液體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小明分別對試管D、E反應時的反應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確的是 。A.試管D中氫氧化鈣溶液一定過量B.試管D中稀鹽酸可能過量C.試管E中碳酸鈉一定過量D.試管E中稀鹽酸一定過量變式訓練13.細心的靈靈同學觀察到老師演示的“酸與氧化銅粉末反應”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向少量CuO粉末的試管中加入6毫升鹽酸,觀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藍綠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試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溫下無明顯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差異呢?他對此進行了科學探究:[建立猜想]CuO①兩種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則單位體積溶液中H+數(shù)目相同)②兩種酸溶液中的 不同。[實驗過程]針對猜想②進行實驗如下:次數(shù) 試劑 實驗條件 實驗現(xiàn)象1 0.2克CuO粉末+6毫升pH=2的鹽酸 常溫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藍綠色2 0.2克CuO粉末+6毫升pH=2的硫酸 常溫 無明顯現(xiàn)象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2的硫酸+0.35克NaCl 常溫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藍綠色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2的硫酸+0.35克 。 常溫 無明顯現(xiàn)象第4次實驗中空格處該填什么。[實驗結論]常溫下,pH相同的鹽酸和硫酸溶液與氧化銅反應現(xiàn)象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是由于 促進了反應的進行。變式訓練14.如圖實驗所示是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研究。(1)為探究圖①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可選用的試劑有 。A.氫氧化鈣溶液B.鋅粒C.碳酸鈉溶液D.紫色石蕊試液(2)圖①實驗,燒杯中的各個量隨稀鹽酸的滴入變化情況示意圖如圖,其中不正確的有 。考點2.酸的個性掌握例1.下列物質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會變質的是( ?。?br/>A.氯化鈉 B.氫氧化鈉 C.濃硫酸 D.大理石例2.下列藥品敞口放置一段時間,質量會明顯減小的是( ?。?br/>A.濃硫酸 B.濃鹽酸C.硫酸銅粉末 D.氯化鈉固體例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的質量增加B.濃鹽酸在空氣中會冒白煙C.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減小D.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增大例4.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在紙上寫字,過一會兒字跡會變黑,這說明濃硫酸具有( )A.酸性 B.堿性 C.吸水性 D.脫水性變式訓練1.盛放藥品的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藥品由于發(fā)生變質導致溶液質量減小的是( )A.氫氧化鈉溶液 B.氫氧化鈣溶液C.濃硫酸 D.濃鹽酸變式訓練2.下列物質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的是( ?。?br/>①濃硫酸②濃鹽酸③碳酸鈉晶體④燒堿⑤生石灰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變式訓練3.下列物質露置在空氣中,質量增加且會變質的是( ?。?br/>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氫氧化鈉 D.碳酸鈣變式訓練4.鹽酸、硫酸是實驗室和工業(yè)上常用的酸。請回答下列問題:(1)打開濃鹽酸的瓶塞,看到瓶口有白霧形成,這是因為濃鹽酸具有 性。(2)用毛筆蘸取稀硫酸在竹片上畫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凈,在竹片上就得到一幅精美的呈黑色或褐色的竹片畫。在烘干的過程中稀硫酸變?yōu)闈饬蛩?,在制作竹片畫的過程中利用了濃硫酸的 性。(3)在加熱的條件下濃硫酸與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2H2SO4(濃)CuSO4+SO2↑+2X,則X的化學式是 。三.課后作業(yè)1.小金想要研究酸的性質,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實驗②和③中產生的氣體種類相同B.實驗④和⑤中溶液變色現(xiàn)象相同C.由實驗①的現(xiàn)象可知稀硫酸具有酸性D.實驗③是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的反應2.歸納總結、對比分析是常用的學習方法。如圖所示:兩圓重疊的區(qū)域表示兩種物質的共同特征(相似點),重疊區(qū)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們的獨有特征(不同點),某同學對(甲)(乙)(丙)(?。﹨^(qū)域相對應的內容填寫正確的是( ?。?br/>A.(甲):能使酚酞試液變色B.(乙):跟所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C.(丙):由氫、氧原子組成D.(?。嚎梢杂糜谥迫⊙鯕?br/>3.稀硫酸、稀鹽酸以及其它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這就是酸的通性。下列有關稀硫酸的實驗中,不能體現(xiàn)酸的通性的是( ?。?br/>A.NaOH B.Ba(NO3)2 C.Fe粉 D.CuO粉末4.胃酸過多的患者可以服用胃舒平來緩解不適癥狀,你認為胃舒平是呈( ?。?br/>A.中性 B.酸性 C.堿性 D.無法判斷5.下列試劑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溶液的質量減輕的是(不考慮溶劑的蒸發(fā))( ?。?br/>A.濃硫酸 B.燒堿溶液C.澄清石灰水 D.飽和硫酸銅溶液6.天平的左端和右端分別放著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敞口燒杯,過段時間后,天平( ?。?br/>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平衡 D.無法判斷7.思維導圖有利于系統(tǒng)地歸納整理知識。如圖為硫酸相關知識的思維導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若金屬為Mg和Cu,分別加入稀硫酸中,金屬表面都能產生氣泡B.若金屬氧化物是Fe2O3,可用稀硫酸與Fe2O3反應制取FeSO4C.若堿為NaOH,可以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證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D.若鹽為Na2CO3,則反應中有白色沉淀生成7.小明想在雞蛋殼(主要成分CaCO3)上腐蝕出一個“?!弊郑ㄈ鐖D),送給奶奶作為生日禮物。下列溶液能幫他實現(xiàn)愿望的是( )A.食鹽水 B.白酒 C.蔗糖水 D.白醋8.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了豐富的化學知識。(1)《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金、銅、鐵、鋅等金屬,這些金屬中能與稀鹽酸反應的有 (寫化學式)。(2)古典籍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請你對相關化學方程式配平:4Ag+2H2S+O2=2 +2H2O(3)我國是最早應用濕法冶銅的國家:用鐵與“膽水”(含CuSO4的溶液)反應獲得銅,其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9.學習了酸的化學性質后,小科同學以稀硫酸為主題,繪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維導圖。請據(jù)圖回答:(1)若用紫色石蕊試液實現(xiàn)①,會得到 色溶液。(2)若要實現(xiàn)④,可選用 (填化學式)和稀硫酸反應。10.某科學活動小組以“酸的化學性質”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觀察到產生氣泡是試管 (選填“①”、“②”、“③”、“④”、“⑤”)。(2)試管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完成對酸的性質探究,觀察到試管⑤中溶液變藍色物質,X可能是 。11.科學課上同學們來到化學實驗室進行實驗,加強對酸的化學性質的整體認識。他們將適量的稀鹽酸分別滴加到六支試管中進行實驗(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六支試管中有氣泡產生的是 (填序號)。(2)能證明“C試管中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是 。12.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1)寫出能證明A中反應發(fā)生的現(xiàn)象 。(2)寫出上述實驗中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要全面驗證酸的化學通性,D試管中能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是 (寫一種即可)。(4)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廢液中所含溶質最多有 種(溶質不計指示劑與氣體)。13.為驗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小金做了如圖實驗:(1)②號試管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2)能觀察到冒氣泡的試管有 號管(填試管序號);選擇其中一個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將⑤中的試劑換成 可以得到同樣的實驗現(xiàn)象。14.如圖所示裝置,小試管內盛有神秘物質,滴管內裝有稀鹽酸,U型管內盛有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U形管兩側液面相平,把滴管內的鹽酸滴入小試管里。若神秘物質是碳酸鈣和金屬鋅,則U型管右端液面會先下降再回升。(1)最終回升后的液面 左端液面(選填“高于”、“低于”或“平于”)。(2)分析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15.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對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在學習酸的性質后,如圖是小敏同學總結的酸的化學性質,請你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問題。(1)酸溶液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離子符號)。(2)圖中的X代表一類物質,則X為 (填物質類別)。(3)性質③發(fā)生的反應的實質是 。16.如圖化學反應的溶液顏色變化體現(xiàn)了“魔法世界,魅力科學”。請回答:(1)若X是稀鹽酸,B是紅色的氧化物,則B的化學式為 。(2)若X是稀硫酸,C是單質,則C的名稱為 ;X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若X是稀硫酸,D是堿,則X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科學1.3常見的酸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酸與指示劑,金屬氧化物,堿反應的掌握,酸的通性,個性掌握教學目標 讓學生熟練掌握上述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酸的通性,個性掌握教學難點 酸的個性掌握課程難度 簡單1. 知識歸納 一:酸的通性教育網版權所有1. 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紅 ,無色酚酞試液 不變色 ;2. 將鋅、鐵等金屬放入酸中,有氣泡產生。經檢驗,該氣體能燃燒,并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氣體是 氫氣 。這說明酸能和某些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寫出鋅、鐵與硫酸,鋁、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 H2SO4=ZnSO4+H2↑ 、 Fe+ H2SO4=FeSO4+H2↑2Al+6HCl=3H2↑ + 2AlCl3 、 Mg+2HCl=H2↑ + MgCl2應用:制取氫氣。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 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硫酸中,鐵銹會消失,并生成 黃 色溶液,一段時間后會有氣泡產生。這說明酸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請寫出生銹的鐵釘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O3+ 3H2SO4 = 3H2O + Fe2(SO4)3 、 Fe+ H2SO4=FeSO4+H2↑氧化銅、氧化鎂等也能與酸反應,請寫出與鹽酸反應的方程式: CuO+2HCl= CuCl2+ H2O 、 MgO+2HCl=MgCl2+ H2O應用:金屬除銹。4. 在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中加入鹽酸,沉淀會溶解,變?yōu)樗{色溶液。這說明酸能和堿反應產生鹽和水。請寫出氫氧化銅和鹽酸,氫氧化鐵和硫酸反應的方程式: Cu(OH)2+ 2HCl=2 H2O+ CuCl2 、 2Fe(OH)3 + 3H2SO4 = Fe2(SO4)3+6 H2O應用:除去酸性或堿性物質。 如胃酸過多,需服用胃舒平A1(OH)3 ,寫出方程式: Al(OH)3+3HCl=3H2O+ AlCl35. 在石灰石、大理石上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該氣體能使燃燒的木條熄滅,該氣體是 CO2 。這說明酸能和某些鹽反應。寫出石灰石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 H2O+CO2↑。此外,鹽酸還能和硝酸銀反應;硫酸還能和氯化鋇反應,寫出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 BaCl2+ H2SO4=BaSO4↓+2HCl應用: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室一般只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不用濃鹽酸是因為 濃鹽酸易揮發(fā),使生成的氣體含氯化氫雜質 ;不用稀硫酸是因為 反應生成的硫酸鈣為微溶物,包裹在碳酸鈣表面,阻礙反應進行 )由上述反應可總結出酸的通性酸的通性:(1)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紅 ,無色酚酞 不變色 。(2)金屬 + 酸 = 鹽 + 氫氣(3)金屬氧化物 + 酸 = 鹽 + 水(4) 堿 + 酸 = 鹽 + 水。(5)鹽 + 酸 = 新鹽 + 新酸 。特別提醒:酸之所以有共性,是因為它們都能電離出共同的 氫離子 。二.特殊酸的個性鹽酸的物理性質(1)組成:是氯化氫的水溶液(混合物) 。(2)純鹽酸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工業(yè)鹽酸因含雜質,而顯黃色(鐵離子存在)。(3)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和酸味的液體,具有揮發(fā)性和腐蝕性。跟空氣中的水蒸氣重新結合成鹽酸的小液滴(即白霧),揮發(fā)后質量和濃度均變小。特別提醒: 聞溶液氣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許氣體飄進鼻孔,千萬不要直接湊近鼻子聞,因為這樣做很危險!硫酸和硝酸1. 硫酸和的物理性質純硫酸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常用的濃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98.3%,其密度為1.84g·cm-3。硫酸是一種高沸點難揮發(fā)的強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與水混溶。濃硫酸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因此濃硫酸稀釋時應該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或玻璃棒)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若將水倒入濃硫酸中,溫度可達到173℃,導致酸液飛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將一瓶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其質量將變大,密度將減小,濃度變小,體積增大,這是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特別提醒:(1)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質。(2)濃硫酸吸水的過程是物理變化的過程,吸水性是濃硫酸的物理性質。(3)濃硫酸不僅能吸收一般的游離態(tài)水(如空氣中的水),而且還能吸收某些結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2. 硫酸的化學性質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吸水性和腐蝕性。(1)脫水性①就硫酸而言,脫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非稀硫酸的性質,即濃硫酸有脫水性且脫水性很強。②物質被濃硫酸脫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的過程,反應時,濃硫酸按水分子中氫氧原子數(shù)的比(2∶1)奪取被脫水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③可被濃硫酸脫水的物質一般為含氫、氧元素的有機物,其中蔗糖、木屑、紙屑和棉花等物質中的有機物,被脫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如C12H22O11————>12C + 11H2O .(2)腐蝕性:如果濃硫酸不小心滴到手上,應馬上用干抹布抹去,然后用大量的水(或小蘇打水)沖洗二.課堂練習考點1.酸的通性掌握(與指示劑,金屬氧化物,堿)例1.鹽酸(HCl)是實驗室的重要物質,能與許多物質反應。關于如圖所示的概念圖,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br/>A.X不可能是H2OB.Y可能是硫酸鋇C.若W呈紅色,則指示劑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D.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鹽酸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X可能是H2O,故選項說法錯誤。B、硫酸鋇難溶于水,不能與酸反應,硫酸鋇和鹽酸不反應,Y不可能是硫酸鋇,故選項說法錯誤。C、若W呈紅色,指示劑不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因為鹽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選項說法錯誤。D、酸能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例2.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的顏色變化。下列所加物質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br/>A.①酚酞試劑 B.②銅C.③氧化鐵 D.④氫氧化鋇或硝酸鋇【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稀硫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①應為紫色石蕊溶液,故A不正確;B、銅與稀硫酸不反應,溶液不是淺綠色,故B不正確;C、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生成的硫酸鐵溶液顯黃色,不可能是氧化鐵,故C不正確;D、氫氧化鋇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水,硝酸鋇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硝酸,兩種物質與稀硫酸反應都有生成白色沉淀,故D正確;故選:D。例3.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合理利用三者關系,能更好地服務人類。性質一用途:稀硫酸能去除鋼鐵表面的鐵銹(氧化鐵),這是利用其化學性質中( )A.能與某些堿反應B.能與某些金屬反應C.能與某些鹽反應D.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稀硫酸能去除鋼鐵表面的鐵銹(氧化鐵),利用的是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氧化鐵屬于金屬氧化物,利用其化學性質中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故選:D。例4.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是關于鹽酸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圖:“﹣”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fā)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若A、B、C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A、B、C可能是( )A.CO2、Ba(OH)2、CuSO4 B.Ba(OH)2、HNO3、K2CO3C.KOH、FeCl3、CaCO3 D.NaOH、BaCl2、H2SO4【分析】根據(jù)選項給出的物質名稱,結合邏輯框圖分析回答此題。【解答】解:A、A為二氧化碳不能與鹽酸反應,C為硫酸銅也不與鹽酸反應,選項A錯誤;B、A氫氧化鋇與鹽酸發(fā)生酸堿中和反應,B硝酸與A氫氧化鋇可以發(fā)生酸堿中和反應,B硝酸與C碳酸鉀反應生成硝酸鉀、二氧化碳和水,鹽酸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和氯化銀,鹽酸與碳酸鉀反應生成氯化鉀、二氧化碳和水,滿足上述邏輯框圖關系,選項B正確;C、C碳酸鈣與B氯化鐵不發(fā)生反應,選項C錯誤;D、A氫氧化鈉與B氯化鋇不發(fā)生反應,鹽酸與C硫酸不反應,選項D錯誤;故選:B。變式訓練1.向稀鹽酸中加入Z物質,其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Z物質是( ?。?br/>A.H2O B.AgNO3固體 C.濃鹽酸 D.KOH固體【分析】根據(jù)圖示可知,向稀鹽酸中加入Z物質,pH小于7,且其pH不變,據(jù)此結合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向稀鹽酸中加入水,酸性逐漸變弱,pH越小,酸性越強,則pH應逐漸變大,故選項錯誤。B、稀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反應前后酸性強弱程度不變,pH不變,故選項正確。C、向稀鹽酸中加入濃鹽酸,酸性增強,pH越小,酸性越強,則pH應逐漸變小,故選項錯誤。D、向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鉀固體,生成氯化鉀和水,完全反應時顯中性,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鉀,顯堿性,pH逐漸變大,故選項錯誤。故選:B。變式訓練2.如圖是小科以稀硫酸為主題繪制的“多彩酸世界”思維導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中酚酞試液滴入稀硫酸中可使溶液變成紅色B.實驗②中稀硫酸與CuCl2溶液反應可得到藍色溶液C.實驗③中稀硫酸與鐵釘反應還可觀察到有氣泡生成D.實驗⑤中稀硫酸與Na2CO3溶液反應可產生白色沉淀【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酚酞遇酸性溶液不變色,所以實驗①中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稀硫酸中可使溶液變成紅色,故A錯誤;B、實驗②中稀硫酸與CuCl2溶液不會發(fā)生反應,故B錯誤;C、實驗③中稀硫酸與鐵釘反應會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還可觀察到有氣泡生成,故C正確;D、實驗⑤中稀硫酸與Na2CO3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可產生氣泡,故D錯誤。故選:C。變式訓練3.探索稀鹽酸的性質時,向一定量的氧化銅固體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容器中溶液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圖像也能反映溶液中溶劑質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B.m點到n點的過程中,溶液中氯化銅質量逐漸增加C.p點對應的溶液中,一定含有兩種不同的溶質D.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的固體不同【分析】氧化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隨著反應進行,溶液質量增大,完全反應后繼續(xù)加入鹽酸,溶液質量繼續(xù)增大,增大幅度變小。【解答】解:A、隨著反應進行,水的質量增大,溶劑質量增大,完全反應后繼續(xù)加入鹽酸,由于鹽酸中含有水,溶劑質量繼續(xù)增大,增大幅度變小,該選項正確。B、m點恰好完全反應,m點到n點的過程中,溶液中氯化銅質量不變,該選項不正確。C、p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是反應生成的氯化銅,該選項不正確。D、m點和n點對應溶液蒸發(fā)結晶后得到的固體相同,都是氯化銅,是因為隨著蒸發(fā)的進行,氯化銅中的氯化氫揮發(fā)出去,該選項不正確。故選:A。變式訓練4.一定質量的稀硫酸與足量氧化銅粉末發(fā)生反應時,容器中溶液的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該實驗是將氧化銅粉末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②該圖像還可反映溶液質量隨加入氧化銅質量的變化趨勢③a點和b點均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④a點和b點對應溶液的顏色深淺不同⑤a點和b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質量相同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分析】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隨著反應進行,溶液質量增大。【解答】解:①反應前溶液質量大于0,說明該實驗是將氧化銅粉末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該選項正確。②該圖像還可反映溶液質量隨加入氧化銅質量的變化趨勢,該選項正確。③a點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b點時氧化銅過量,該選項不正確。④a點和b點對應溶液的顏色深淺相同,該選項不正確。⑤a點和b點對應溶液中銅元素質量相同,該選項正確。故選:A。變式訓練5.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某同學對稀硫酸和稀鹽酸的結構關系用如圖所示表示。在圖中的②位置表示的是稀硫酸和稀鹽酸共有的結構成分是 ?。ㄓ梅柋硎荆?;請根據(jù)稀硫酸和稀鹽酸的結構差異鑒別這兩種溶液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寫一個即可)。【分析】酸溶液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都含有氫離子。稀硫酸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鹽酸。【解答】解:在圖中的②位置表示的是稀硫酸和稀鹽酸共有的結構成分是H+;稀硫酸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鹽酸,稀鹽酸不能和氯化鋇反應,因此鑒別這兩種溶液可以用氯化鋇溶液,氯化鋇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BaCl2+H2SO4═BaSO4↓+2HCl。故答案為:H+;BaCl2+H2SO4═BaSO4↓+2HCl。變式訓練6.如圖是某同學在復習科學時構建酸通性的“手掌圖”,其中五個手指表示能與酸發(fā)生化學反應的五類物質。(1)“小拇指”上漏填的這類物質是 。(2)鐵銹對應“小拇指”類,它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1)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j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氧化鐵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酸的化學性質,酸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小拇指上漏填的一類物質是金屬氧化物。(2)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氧化鐵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為:(1)金屬氧化物;(2)Fe2O3+6HCl═2FeCl3+3H2O。變式訓練7.氧化物、酸、堿、鹽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初中科學中重要學習內容之一。現(xiàn)有如圖所示的轉換關系。(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 。(2)CuO與A溶液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為 。【分析】氧化銅和B反應得到D溶液,D溶液和氯化鋇反應生成C溶液和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G,硫酸鋇不溶于稀硝酸,則D溶液是硫酸銅溶液,G是硫酸鋇沉淀,B是稀硫酸;硫酸銅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則C溶液是氯化銅溶液;氧化銅和A反應生成氯化銅溶液,則A是稀鹽酸;氯化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則E是氫氧化銅沉底,F(xiàn)是氯化鈉;據(jù)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B是硫酸,化學式為:H2SO4;(2)A是鹽酸,氧化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實驗現(xiàn)象為: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故答案為:(1)H2SO4;(2)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變式訓練8.某興趣小組同學進行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實驗結束后,他們把A、B兩支試管中的物質倒入乙圖燒杯中,充分混合后觀察到有紅褐色絮狀沉淀生成,溶液呈黃色。(1)圖甲中A試管充分反應后,有剩余的反應物為 。(2)通過以上現(xiàn)象能確定燒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質是 。【分析】把A、B兩支試管中的物質倒入乙圖燒杯中,充分混合后觀察到有紅褐色絮狀沉淀生成,是因為A中過量的氫氧化鈉和B中生成的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氫氧化鐵和氯化鈉,同時說明鹽酸完全反應,溶液呈黃色,說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鐵,即B中氯化鐵過量。【解答】解:(1)圖甲中A試管充分反應后,有剩余的反應物為氫氧化鈉。故答案為:氫氧化鈉。(2)通過以上現(xiàn)象能確定燒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質是反應生成的氯化鈉和過量的氯化鐵。故答案為:氯化鈉、氯化鐵。變式訓練9.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的顏色變化。(1)編號②處的物質是 ?。ㄌ罨瘜W式,下同);藍色溶液的溶質是 。(2)編號①指示劑可以為 。(3)若編號④的選用的物質是氫氧化鋇,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1)根據(jù)亞鐵離子在溶液中顯淺綠色,銅離子在溶液中顯藍色進行分析;(2)根據(jù)紫色石蕊試劑遇酸變紅進行分析;(3)根據(jù)氫氧化鋇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進行分析。【解答】解:(1)稀硫酸和單質反應生成淺綠色溶液,所以編號②處的物質是鐵;藍色溶液的溶質是硫酸銅;(2)紫色石蕊試劑遇酸變紅,所以編號①指示劑是紫色石蕊試劑;(3)若編號④的選用的物質是氫氧化鋇,該反應是氫氧化鋇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Ba(OH)2+H2SO4=BaSO4↓+2H2O。故答案為:(1)鐵;硫酸銅;(2)紫色石蕊試劑;(3)Ba(OH)2+H2SO4=BaSO4↓+2H2O。變式訓練10.如圖是小科構建的硫酸部分知識網絡,其中“—”表示相連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1)石蕊試液在H2SO4溶液中顯紅色,該溶液中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離子是 。(2)在實驗室中常用濃硫酸做干燥劑,這是利用它的 。(3)硫酸與4種物質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中,沒有體現(xiàn)酸的通性的方程式是: 。【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1)石蕊試液在H2SO4溶液中顯紅色,該溶液中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離子是氫離子;(2)在實驗室中常用濃硫酸做干燥劑,這是利用它的吸水性;(3)硫酸與4種物質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中,沒有體現(xiàn)酸的通性的是氯化鋇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化學方程式是:H2SO4+BaCl2═BaSO4↓+2HCl。故答案為:(1)氫離子;(2)吸水性;(3)H2SO4+BaCl2═BaSO4↓+2HCl。變式訓練11.歸納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小紅在復習鹽酸的性質時,歸納出了鹽酸的一些化學性質。(如圖所示,連線表示兩種物質可發(fā)生反應)(1)寫出圖中A所代表的一種物質: 。(2)鎂和鋅可以用來驗證鹽酸的性質②,小紅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是 。A.兩種金屬的形狀B.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C.反應容器的大小D.溫度【分析】(1)稀鹽酸的化學性質來分析。(2)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是種金屬的形狀、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溫度。【解答】解:(1)圖中A所代表的是鹽,這種物質可以是碳酸鈉,是因為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碳酸鈉(合理即可)。(2)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是種金屬的形狀、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溫度。故答案為:ABD。變式訓練12.小明為探究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做了如圖實驗:(1)實驗后液體顏色變紅的試管是 ??;(2)反應后試管C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大量陽離子是 ??;(3)小明把D、E反應后的液體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小明分別對試管D、E反應時的反應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確的是 。A.試管D中氫氧化鈣溶液一定過量B.試管D中稀鹽酸可能過量C.試管E中碳酸鈉一定過量D.試管E中稀鹽酸一定過量【分析】(1)根據(jù)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yōu)榧t色進行分析;(2)根據(jù)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進行分析;(3)根據(jù)氫氧化鈣、碳酸鈉分別與稀鹽酸反應及反應后混合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解答】解:(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yōu)榧t色,則A試管溶液變?yōu)榧t色,堿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而氫氧化銅為不溶性堿,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故答案為:A;(2)C試管中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后試管C的溶液中溶質一定有氯化鐵,則C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Fe3+;故答案為:Fe3+;(3)分析D、E試管的反應原理可知,D試管反應后的溶質一定有氯化鈣,可能含有Ca(OH)2或HCl,E試管反應后的溶質一定有NaCl,可能含有Na2CO3或HCl,把D、E反應后的液體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為CaCO3,則說明E試管反應后的溶質為NaCl和Na2CO3,D試管溶液中的溶質為CaCl2或CaCl2和Ca(OH)2;A、試管D:氫氧化鈣溶液可能過量,故A錯誤;B、試管D:D試管溶液中的溶質為CaCl2或CaCl2和Ca(OH)2,則稀鹽酸可能不足,故B錯誤;C、試管E:E試管反應后的溶質為NaCl和Na2CO3則碳酸鈉一定過量,故C正確;D.試管E:E試管反應后的溶質為NaCl和Na2CO3則稀鹽酸一定不過量,故D錯誤;故選:C。變式訓練13.細心的靈靈同學觀察到老師演示的“酸與氧化銅粉末反應”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向少量CuO粉末的試管中加入6毫升鹽酸,觀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藍綠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試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溫下無明顯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差異呢?他對此進行了科學探究:[建立猜想]CuO①兩種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則單位體積溶液中H+數(shù)目相同)②兩種酸溶液中的 不同。[實驗過程]針對猜想②進行實驗如下:次數(shù) 試劑 實驗條件 實驗現(xiàn)象1 0.2克CuO粉末+6毫升pH=2的鹽酸 常溫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藍綠色2 0.2克CuO粉末+6毫升pH=2的硫酸 常溫 無明顯現(xiàn)象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2的硫酸+0.35克NaCl 常溫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藍綠色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2的硫酸+0.35克 。 常溫 無明顯現(xiàn)象第4次實驗中空格處該填什么。[實驗結論]常溫下,pH相同的鹽酸和硫酸溶液與氧化銅反應現(xiàn)象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是由于 促進了反應的進行。【分析】根據(jù)對比實驗1中,加入稀鹽酸時,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藍綠色,實驗2中,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實驗3、4需要控制陰離子不同,所以實驗4中需要加入硫酸鈉進行分析。【解答】解:[建立猜想]酸溶液中均含有陽離子H+,但陰離子不一樣,實驗中產生這種差異,可能是兩種酸溶液中的陰離子不同。故答案為:陰離子;[實驗過程]對比實驗1中,加入稀鹽酸時,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藍綠色,實驗2中,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實驗3、4需要控制陰離子不同,所以實驗4中需要加入硫酸鈉;故答案為:硫酸鈉;[實驗結論]由表格中的實驗過程分析可知,常溫下,pH相同的鹽酸和硫酸溶液與CuO反應現(xiàn)象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是由Cl﹣促進了反應的進行。故答案為:Cl﹣。變式訓練14.如圖實驗所示是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研究。(1)為探究圖①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可選用的試劑有 。A.氫氧化鈣溶液B.鋅粒C.碳酸鈉溶液D.紫色石蕊試液(2)圖①實驗,燒杯中的各個量隨稀鹽酸的滴入變化情況示意圖如圖,其中不正確的有 。【分析】(1)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jù)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滴加稀鹽酸,堿性逐漸減弱,酸性逐漸增強,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A.原溶液中含有酚酞,若恰好完全反應,滴加氫氧化鈣溶液會立刻變紅色;如果鹽酸過量,則一段時間后變紅色,能探究圖①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B.鋅粒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有氣泡產生,能探究圖①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C.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有氣泡產生,能探究圖①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D.稀鹽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能探究圖①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2)A、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溶液的pH大于7,向氫氧化鈉中溶液不斷滴加稀鹽酸,堿性逐漸減弱,酸性逐漸增強,pH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等于7、小于7,故選項圖像正確。B、向氫氧化鈉中溶液不斷滴加稀鹽酸,隨著反應的進行,氯化鈉的質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故選項圖像正確。C、向氫氧化鈉中溶液不斷滴加稀鹽酸,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鈉離子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故選項圖像錯誤。D、向氫氧化鈉中溶液不斷滴加稀鹽酸,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第一個過程溶劑增加的質量包括稀鹽酸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大;第二個過程是完全反應后繼續(xù)滴加稀鹽酸,溶劑增加的質量只是稀鹽酸中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小,故選項圖像錯誤。E、向氫氧化鈉中溶液不斷滴加稀鹽酸,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過程中氯離子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至恰好完全反應,繼續(xù)滴加稀鹽酸,氯離子的數(shù)量繼續(xù)增加,故選項圖像正確。F、向氫氧化鈉中溶液不斷滴加稀鹽酸,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過程中氫離子的數(shù)量為0,至恰好完全反應,氫離子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故選項圖像正確。故答案為:(1)ABCD;(2)CD。考點2.酸的個性掌握例1.下列物質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會變質的是( )A.氯化鈉 B.氫氧化鈉 C.濃硫酸 D.大理石【分析】根據(jù)物質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與空氣中的成分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而變質,結合常見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氯化鈉不能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不會變質,故選項錯誤。B、NaOH具有吸水性,容易吸收水分使質量增加;且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生成的雜質是碳酸鈉,會變質,故選項正確。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質量增加,但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不會變質,故選項錯誤。D、大理石不能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不會變質,故選項錯誤。故選:B。例2.下列藥品敞口放置一段時間,質量會明顯減小的是( ?。?br/>A.濃硫酸 B.濃鹽酸C.硫酸銅粉末 D.氯化鈉固體【分析】根據(jù)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解答】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使?jié)饬蛩岬馁|量增加,故錯誤;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易揮發(fā)出溶質氯化氫而使溶液質量減小,故正確;C、硫酸銅粉末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固體的質量增加,故錯誤;D、氯化鈉固體敞口放置其質量基本不變,故錯誤;故選:B。例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的質量增加B.濃鹽酸在空氣中會冒白煙C.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減小D.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增大【分析】根據(jù)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溶液的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打開裝有濃鹽酸試劑瓶的瓶塞,從濃鹽酸中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霧產生,故選項說法錯誤。C、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減小,故選項說法正確。D、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減小,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例4.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在紙上寫字,過一會兒字跡會變黑,這說明濃硫酸具有( ?。?br/>A.酸性 B.堿性 C.吸水性 D.脫水性【分析】根據(jù)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在紙上寫字,過一會兒字跡會變黑,是因為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把紙張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脫出”結合生成水。故選:D。變式訓練1.盛放藥品的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藥品由于發(fā)生變質導致溶液質量減小的是( ?。?br/>A.氫氧化鈉溶液 B.氫氧化鈣溶液C.濃硫酸 D.濃鹽酸【分析】根據(jù)物質的性質與變化以及溶液質量的變化來分析。【解答】解:A、氫氧化鈉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會吸收空氣的二氧化碳變質生成碳酸鈉,溶液的質量會增大,故A不合題意;B、氫氧化鈣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會吸收空氣的二氧化碳變質生成碳酸鈣沉淀,溶液的質量會減少,故B符合題意;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質量增大,故C不合題意;D、濃鹽酸具有吸附性,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會因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而質量減少,但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合題意。故選:B。變式訓練2.下列物質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的是( ?。?br/>①濃硫酸②濃鹽酸③碳酸鈉晶體④燒堿⑤生石灰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分析】利用相關的四種物質在空氣中的變化情況解決此題,濃硫酸會因吸水性使質量增加,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而質量減少,燒堿在空氣中會潮解同時會與二氧化碳反應質量增加,純堿在空氣中沒有變化而質量不變,生石灰會吸收水分生成氫氧化鈣導致質量增加。【解答】解:濃硫酸會因吸水性使質量增加;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而質量減少;碳酸鈉晶體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會失去結晶水,質量?。粺龎A在空氣中會潮解同時會與二氧化碳反應質量增加;生石灰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生成氫氧化鈣導致質量增加,故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的物質是濃硫酸、燒堿和生石灰。故選:A。變式訓練3.下列物質露置在空氣中,質量增加且會變質的是( ?。?br/>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氫氧化鈉 D.碳酸鈣【分析】物質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生物理變化質量增加而不變質;發(fā)生化學變化質量增加,且與空氣中的成分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而變質;據(jù)此根據(jù)常見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暴露在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使其質量增加,但沒有新物質生成,沒有變質,故選項錯誤。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會使其質量減少,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鈉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導致質量增加;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變質導致質量增加,故選項正確。D、碳酸鈣不具有吸水性、揮發(fā)性,不與空氣中物質反應,不會發(fā)生變質,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質量不變,故選項錯誤。故選:C。變式訓練4.鹽酸、硫酸是實驗室和工業(yè)上常用的酸。請回答下列問題:(1)打開濃鹽酸的瓶塞,看到瓶口有白霧形成,這是因為濃鹽酸具有 性。(2)用毛筆蘸取稀硫酸在竹片上畫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凈,在竹片上就得到一幅精美的呈黑色或褐色的竹片畫。在烘干的過程中稀硫酸變?yōu)闈饬蛩?,在制作竹片畫的過程中利用了濃硫酸的 性。(3)在加熱的條件下濃硫酸與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2H2SO4(濃)CuSO4+SO2↑+2X,則X的化學式是 。【分析】(1)根據(jù)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進行分析;(2)根據(jù)濃硫酸具有腐蝕性進行分析;(3)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進行分析。【解答】解:(1)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極易溶于水,形成鹽酸小液滴,則觀察到瓶口有白霧。(2)濃硫酸具有腐蝕性或脫水性,能脫去竹片中的水分,則竹片上會出現(xiàn)黑色或褐色。(3)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等號左邊有1個銅原子、4個氫原子、2個硫原子和8個氧原子,等號右邊除X外,還有1個銅原子、2個硫原子和6個氧原子,則X中含有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H2O。故答案為:(1)揮發(fā);(2)脫水或腐蝕;(3)H2O。三.課后作業(yè)1.小金想要研究酸的性質,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②和③中產生的氣體種類相同B.實驗④和⑤中溶液變色現(xiàn)象相同C.由實驗①的現(xiàn)象可知稀硫酸具有酸性D.實驗③是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的反應【分析】A、稀硫酸和鎂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稀硫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B、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C、顯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變紅色。D、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的反應是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②中稀硫酸和鎂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③中稀硫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產生氣體不同,該選項不正確。B、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溶液顯黃色,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硫酸亞鐵溶液顯淺綠色,溶液顏色不同,該選項不正確。C、溶液變紅色,說明稀硫酸顯酸性,該選項正確。D、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的反應是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該選項不正確。故選:C。2.歸納總結、對比分析是常用的學習方法。如圖所示:兩圓重疊的區(qū)域表示兩種物質的共同特征(相似點),重疊區(qū)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們的獨有特征(不同點),某同學對(甲)(乙)(丙)(丁)區(qū)域相對應的內容填寫正確的是( ?。?br/>A.(甲):能使酚酞試液變色B.(乙):跟所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C.(丙):由氫、氧原子組成D.(?。嚎梢杂糜谥迫⊙鯕?br/>【分析】A、酸溶液不能使酚酞變色。B、堿不能和所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C、水和過氧化氫都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D、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解答】解:A、酸溶液不能使酚酞變色,該選項不正確。B、堿不能和所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例如堿不能和一氧化碳反應,該選項不正確。C、水和過氧化氫都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該選項不正確。D、實驗室可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是因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選項正確。故選:D。3.稀硫酸、稀鹽酸以及其它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這就是酸的通性。下列有關稀硫酸的實驗中,不能體現(xiàn)酸的通性的是( ?。?br/>A.NaOH B.Ba(NO3)2 C.Fe粉 D.CuO粉末【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體現(xiàn)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B、Ba(NO3)2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其它酸,如鹽酸、硝酸和Ba(NO3)2不反應,不能體現(xiàn)酸的通性,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C、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體現(xiàn)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D、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體現(xiàn)了酸的通性,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故選:B。4.胃酸過多的患者可以服用胃舒平來緩解不適癥狀,你認為胃舒平是呈( ?。?br/>A.中性 B.酸性 C.堿性 D.無法判斷【分析】根據(jù)胃酸過多的患者可以服用胃舒平來緩解不適癥狀,即胃舒平能將過多的胃酸反應掉,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胃酸過多的患者可以服用胃舒平來緩解不適癥狀,即胃舒平能將過多的胃酸反應掉,說明胃舒平是呈堿性。故選:C。5.下列試劑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溶液的質量減輕的是(不考慮溶劑的蒸發(fā))( ?。?br/>A.濃硫酸 B.燒堿溶液C.澄清石灰水 D.飽和硫酸銅溶液【分析】根據(jù)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燒堿溶液、石灰水能與空氣在的二氧化碳反應等,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于空氣中,使溶液的質量增加,故選項錯誤。B、燒堿溶液能與空氣在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溶液的質量增加,故選項錯誤。C、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由反應時的質量比可知,每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可生成100份質量的碳酸鈣沉淀,溶液的質量會減輕,故選項正確。D、飽和硫酸銅溶液不具有吸水性、揮發(fā)性,敞口放置于空氣中,溶液的質量不變,故錯誤。故選:C。6.天平的左端和右端分別放著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敞口燒杯,過段時間后,天平( ?。?br/>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平衡 D.無法判斷【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敞開瓶口會出現(xiàn)白霧;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脫水性、腐蝕性和強的氧化性,本題考查了濃硫酸的吸水性。【解答】解: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過一段時間后會變輕;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過一段時間質量會增加,因此過段時間后,天平右端下沉。故選:B。7.思維導圖有利于系統(tǒng)地歸納整理知識。如圖為硫酸相關知識的思維導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若金屬為Mg和Cu,分別加入稀硫酸中,金屬表面都能產生氣泡B.若金屬氧化物是Fe2O3,可用稀硫酸與Fe2O3反應制取FeSO4C.若堿為NaOH,可以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證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D.若鹽為Na2CO3,則反應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A、銅的金屬活動性排在氫的后面,不會與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故A錯誤;B、金屬氧化物是Fe2O3,可用稀硫酸與Fe2O3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不會生成硫酸亞鐵,故B錯誤;C、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色,與酸性、中性溶液不變色,若堿為NaOH,可以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證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故C正確;D、若鹽為Na2CO3,碳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中有氣泡生成,故D錯誤。故選:C。7.小明想在雞蛋殼(主要成分CaCO3)上腐蝕出一個“?!弊郑ㄈ鐖D),送給奶奶作為生日禮物。下列溶液能幫他實現(xiàn)愿望的是( ?。?br/>A.食鹽水 B.白酒 C.蔗糖水 D.白醋【分析】根據(jù)在雞蛋殼(主要成分CaCO3)上腐蝕出一個“?!弊?,選用的物質應能與碳酸鈣反應,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在雞蛋殼(主要成分CaCO3)上腐蝕出一個“?!弊郑妓徕}難溶于水,能與酸反應,可選用白醋腐蝕出一個“福”字。故選:D。8.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了豐富的化學知識。(1)《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金、銅、鐵、鋅等金屬,這些金屬中能與稀鹽酸反應的有 ?。▽懟瘜W式)。(2)古典籍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請你對相關化學方程式配平:4Ag+2H2S+O2=2 +2H2O(3)我國是最早應用濕法冶銅的國家:用鐵與“膽水”(含CuSO4的溶液)反應獲得銅,其原理為 ?。ㄓ没瘜W方程式表示)。【分析】(1)根據(jù)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進行分析解答。(2)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jù)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金、銅、鐵、鋅等金屬中,鐵、鋅的位置排在氫的前面,能與稀鹽酸反應,其化學式為Zn、Fe。(2)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銀、氫、硫、氧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4、4、2、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銀、氫、硫、氧原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0、4、0、2,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4個銀原子和2個硫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2個銀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Ag2S。(3)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故答案為:(1)Zn、Fe;(2)Ag2S;(3)Fe+CuSO4═FeSO4+Cu。9.學習了酸的化學性質后,小科同學以稀硫酸為主題,繪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維導圖。請據(jù)圖回答:(1)若用紫色石蕊試液實現(xiàn)①,會得到 色溶液。(2)若要實現(xiàn)④,可選用 (填化學式)和稀硫酸反應。【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稀硫酸顯酸性,若用紫色石蕊試液實現(xiàn)①,會得到紅色溶液。(2)若要實現(xiàn)④,可選用氧化鐵,氧化鐵(Fe2O3)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生成的硫酸鐵溶液顯黃色。故答案為:(1)紅;(2)Fe2O3(合理即可)。10.某科學活動小組以“酸的化學性質”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觀察到產生氣泡是試管 (選填“①”、“②”、“③”、“④”、“⑤”)。(2)試管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完成對酸的性質探究,觀察到試管⑤中溶液變藍色物質,X可能是 。【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1)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實驗中觀察到產生氣泡是試管②④;(2)試管③中的反應是鹽酸和氧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化學方程式是:2HCl+CuO=CuCl2+H2O;(3)完成對酸的性質探究,觀察到試管⑤中溶液變藍色物質,X可能是氫氧化銅或氧化銅。故答案為:(1)②④;(2)2HCl+CuO=CuCl2+H2O;(3)氫氧化銅或氧化銅。11.科學課上同學們來到化學實驗室進行實驗,加強對酸的化學性質的整體認識。他們將適量的稀鹽酸分別滴加到六支試管中進行實驗(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六支試管中有氣泡產生的是 ?。ㄌ钚蛱枺?br/>(2)能證明“C試管中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是 。【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1)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鎂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稀鹽酸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上述六支試管中有氣泡產生的是BD;(2)滴有酚酞溶液的石灰水顯紅色,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逐滴滴入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溶液顯中性,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鈣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故答案為:(1)BD;(2)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12.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1)寫出能證明A中反應發(fā)生的現(xiàn)象 。(2)寫出上述實驗中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要全面驗證酸的化學通性,D試管中能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是 ?。▽懸环N即可)。(4)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廢液中所含溶質最多有 種(溶質不計指示劑與氣體)。【分析】(1)依據(jù)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后溶液呈中性的有關知識解決即可;(2)氧化銅屬于金屬氧化物,所以書寫出氧化銅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即可;(3)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的有關規(guī)律分析解答即可;(4)依據(jù)把廢液倒入一個容器中后溶液呈酸性則可判斷溶質的有關問題;【解答】解:(1)滴有酚酞氫氧化鈉溶液呈紅色,如果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后氫氧化鈉消失則溶液會由紅色變?yōu)闊o色,所以能證明A中反應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紅色消失或紅色褪去;(2)所列的物質中氧化銅屬于金屬氧化物,該物質與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為CuO+2HCl═CuCl2+H2O;(3)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是金屬單質且該金屬的活動性排在氫的前面,所以該固體可以是Mg或Al或Zn或Fe(鎂或鋁或鋅或鐵)等;(4)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則溶液存在的溶質主要有氫氧化鈉、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生物氯化鈉,氧化銅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銅,金屬單質與鹽酸反應生成的鹽,還有剩余的鹽酸共四種;故答案為:(1)紅色消失或紅色褪去;(2)CuO+2HCl═CuCl2+H2O;(3)Mg或Al或Zn或Fe(鎂或鋁或鋅或鐵)等;(4)四。13.為驗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小金做了如圖實驗:(1)②號試管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2)能觀察到冒氣泡的試管有 號管(填試管序號);選擇其中一個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將⑤中的試劑換成 可以得到同樣的實驗現(xiàn)象。【分析】(1)根據(jù)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進行分析;(2)根據(jù)稀硫酸和鋁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3)根據(jù)⑤中的反應實質是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進行分析。【解答】解:(1)試管B中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實驗現(xiàn)象為: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2)稀硫酸和鋁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過程中都產生氣泡,故選:①④;化學方程式為:2Al+3H2SO4═Al2(SO4)3+3H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3)⑤中的反應實質是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將⑤中的試劑換成硝酸鋇、氫氧化鋇可以得到同樣的實驗現(xiàn)象。故答案為:(1)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2)①④;2Al+3H2SO4═Al2(SO4)3+3H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3)硝酸鋇、氫氧化鋇。14.如圖所示裝置,小試管內盛有神秘物質,滴管內裝有稀鹽酸,U型管內盛有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U形管兩側液面相平,把滴管內的鹽酸滴入小試管里。若神秘物質是碳酸鈣和金屬鋅,則U型管右端液面會先下降再回升。(1)最終回升后的液面 左端液面(選填“高于”、“低于”或“平于”)。(2)分析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根據(jù)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及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進行分析。【解答】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且反應放熱,都使右側氣壓增大,液面下降,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能反應,氫氣和氫氧化鈉不反應,仍然在右側的U型管中,使得壓強比原來大,因此當反應結束后溶液溫度降低,U型管內液面出現(xiàn)右側下降再回升,最終回升后的液面仍然低于左端液面。故答案為:(1)低于;(2)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且反應放熱,都使右側液面下降,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且溶液溫度降低,而氫氣與氫氧化鈉不反應,仍然在右側的U型管中,使得壓強比原來大,因此U型管內液面出現(xiàn)右側下降再回升,最終回升后的液面仍然低于左端液面。15.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對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在學習酸的性質后,如圖是小敏同學總結的酸的化學性質,請你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問題。(1)酸溶液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x子符號)。(2)圖中的X代表一類物質,則X為 ?。ㄌ钗镔|類別)。(3)性質③發(fā)生的反應的實質是 。【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酸溶液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H+。(2)圖中的X代表一類物質,由酸的化學性質,則X為金屬氧化物。(3)性質③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故答案為:(1)H+;(2)金屬氧化物;(3)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16.如圖化學反應的溶液顏色變化體現(xiàn)了“魔法世界,魅力科學”。請回答:(1)若X是稀鹽酸,B是紅色的氧化物,則B的化學式為 。(2)若X是稀硫酸,C是單質,則C的名稱為 ;X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若X是稀硫酸,D是堿,則X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結合黃色溶液是鐵鹽的溶液,淺綠色的溶液是亞鐵鹽的溶液,藍色溶液是銅鹽的溶液,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若X是稀鹽酸,B是紅色的氧化物,兩者反應生成黃色溶液,氧化鐵是一種紅色的氧化物,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則B的化學式為Fe2O3。(2)若X是稀硫酸,C是單質,生成淺綠色溶液,亞鐵離子的水溶液顯淺綠色,則C是鐵,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3)若X是稀硫酸,D是堿,與酸反應生成藍色溶液,則D是氫氧化銅,氫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Cu(OH)2=CuSO4+2H2O。故答案為:(1)Fe2O3;(2)鐵;Fe+H2SO4═FeSO4+H2↑;(3)H2SO4+Cu(OH)2=CuSO4+2H2O。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科學九上科學1.3常見的酸第一課時原卷版.doc 浙教版科學九上科學1.3常見的酸第一課時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