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考綱考情 備考策略PART 01考向預測1、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等內容,關注與必修三交叉知識,高考題經常綜合考查。課程分析闡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特點和意義,理解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思維導圖 速記卡片PART 02第二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19491956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過渡時期(進入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全面進行時期建立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建設全面開展,取得成就至此中國人民站起來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社會主義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考點研析 典題研磨PART 03探究與分享: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青天1851-1864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1861-1891地主階級洋務派洋務運動1898.6.11資產階級立憲派戊戌變法(103天)1899-1900農民階級義和團運動1901-1911封建統治階級清末新政1912資產階級辛亥革命為了探索復興之路,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為什么?考點1.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社會性質歷史任務探索過程結論舊民主主義革命包含了農民階級革命以及資產階級革命,這些都是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體,但是,辛亥革命未能鏟除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統治的根基,也沒有改變中國深層的社會結構,更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提),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目的)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1)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及結果考點1.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拓展: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的原因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外因:①帝國主義為了維護其在華特權,決不允許中國通過發展資本主義強大起來,成為它的競爭對手。(帝國主義不允許走)內因:②封建主義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封建勢力不愿意走)③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特點,不能承擔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民族資產階級沒能力走)誤區.近代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的侵略。誤區分析【分析】近代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根本原因是封建主義的腐朽。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續更新,上千款模板選擇總有一款適合你022.(2023春·湖南衡陽·高三校考階段練習)1899年,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萬國公報》上第一次介紹了馬克思和他的學說,但沒有引起中國知識界的廣泛注意。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使苦苦尋求救國良方的中國先進分子看到了一條嶄新的道路,燃起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新希望,中國人民歷史性地選擇了社會主義。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在于( )①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②中國的近代歷史反復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③馬克思、恩格斯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成了科學④十月革命推動了我國人民的覺醒,誕生了中國革命的主心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考點2.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性質開始標志指導思想主心骨過程及結果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1919年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推動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核心)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一次結合,形成毛澤東思想重難點: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及其關系1.原因: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2.內容:①民主革命 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②社會主義革命 建立社會主義社會。3.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相互銜接。拓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而是由無產階級領導,這一點具有決定意義。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和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并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不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重點:新中國成立的意義①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辭舊)②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迎新)(3)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世界)【典題研磨】1.(2022·全國·模擬預測)2021年是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他是五四運動的領導者之一。五四運動中他積極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五四運動( )①具有進步性但沒有廣泛地動員和組織群眾②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③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敞開了大門④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特點,不夠徹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續更新,上千款模板選擇總有一款適合你022.(2023·安徽·一模)202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73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下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表述正確的有( )①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②基本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③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④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續更新,上千款模板選擇總有一款適合你023.(2023·安徽·一模)20世紀初,中國人民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道路屢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下列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的過程及其影響,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②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③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接受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④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A2.(2024·潮州模擬)“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回看走過的路我們可以看到( )A.1919年,“五四”運動拉開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序幕B.1956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從根本上改變了社會的發展方向C.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D.1982年,黨的十二大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針對性限時訓練4.(2024·廣東汕頭·二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中共中央印發《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后,某校學生掀起了學習黨史的熱潮,有同學列出如下的學習分享。其中正確的分享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針對性限時訓練時期 事件 意義①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共一大 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②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一化三改” 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③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中共十二大 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共建“一帶一路” 推動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融合7.(2024·廣東深圳·二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偉大奠基者”“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這說明毛澤東思想( )①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及其發展②成功開啟了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③使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④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提供了科學指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針對性限時訓練微專題二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思維脈圖考點1.社會主義革命/ 過渡時期(1949~1956)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歷史必然性社會主義 制度確立①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②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③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④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簡稱“一化三改”。①標志: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②意義: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考點2.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76)歷史背景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方向引領主要矛盾主要任務客觀評價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開。最重要貢獻: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①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③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雖然也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二次結合,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拓展: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取得的成就(1956~1976)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工業建設 我國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建設 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基礎設施 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科技 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②俄國的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迎來曙光。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③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標志著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④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與巨大成就。總之,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億萬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作出的決定性選擇,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歸納: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誤區.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農業國變為先進工業國。誤區【分析】過渡時期總任務是“一化三改”;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總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分析誤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誤區【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分析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續更新,上千款模板選擇總有一款適合你02真題感悟(2023·浙江·高考真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后,黨領導人民“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意味著我國(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③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 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續更新,上千款模板選擇總有一款適合你022.(2023·海南·統考模擬預測)某班開展“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下列為某組同學的發言,其中正確的是( )①三大改造的實質是變革舊的生產關系,解除其對生產力的束縛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③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中國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④黨的八大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6.(2024·肇慶模擬)某高三學生準備在2024年高考結束后進行一場研學之旅并撰寫研學報告,他計劃到江西井岡山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之光,再到河南林縣體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那么,在他的研學報告中應該出現的觀點是( )①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前輩通過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換來的②社會主義革命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③人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熱潮,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針對性限時訓練【典題研磨】【典例】(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下列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理解正確的是①我國沒有借鑒蘇聯經驗,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嚴重的曲折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③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根據自身國情選擇合適道路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有利于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時政要聞 議題探究“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考查目標以“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為話題設置相關情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角度設置相關問題,考查考生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貢獻的有關知識等知識的把握,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情境呈現1921年7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以后,社會主義的火種就在東方點燃,曾經困頓無望的中國就有了方向!雄偉壯麗的社會主義事業,凝結著一代代共產黨人的艱苦卓絕和付出奉獻。在科學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國大地發生歷史巨變,我們有義務用勝利告慰先烈: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賦予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使科學社會主義釋放出具有強大說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100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國人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感受著前所未有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歷史雄辯地證明: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1.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談談你對“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的理解。2.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知識,談談你對“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的理解。問題探究21.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談談你對“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的理解。時政要聞 議題探究“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答:①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新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②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③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問題探究12.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知識,談談你對“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的理解。時政要聞 議題探究“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答:①實踐角度:中國共產黨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帶領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跡,進入新時代,證明了社會主義生機蓬勃、前途無限。②理論角度:中國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使科學社會主義煥發強大生機活力。所以說,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