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社會形態 生產資料所有制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分配制度原始社會 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在生產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 平均分配勞動產品奴隸社會 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 奴隸主完全占有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 奴隸勞動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封建社會 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農民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地主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農民的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還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 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雇傭工人 資本家占有和支配全部勞動產品,無償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社會主義社會 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 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二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授課教師:蘇老師2024.9.5184019171919192119491956鴉片戰爭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成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梳理時間軸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1.基本國情: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國家主權不再完整)半封建(封建小農經濟受到資本主義的沖擊)社會,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決 定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2.中國人民的兩大歷史任務反帝反封建——①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②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徹底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兩大任務之間存在著遞進關系。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屢次受挫證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為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必須另辟新路。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3.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的原因◆帝國主義不允許走: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是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維護其在華特權,它們決不允許中國通過走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封建勢力不愿意走: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嚴重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最根本原因)◆民族資產階級沒能力走: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與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特點,不能承擔起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一、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1.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2.中國革命的轉折點——五四運動(特點: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意義: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國情: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會3.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民主革命 vs 社會主義革命(1840-1949) (1949-1956)決定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注: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4.新民主主義革命(1)含義: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2)“新”體現在哪里①新的領導階級: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而是由無產階級領導(具有決定性意義)②新的革命前途: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并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③新的革命范疇: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3)a.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b.開始標志:五四運動c.主心骨:中國共產黨1921年,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的斗爭有了主心骨。d.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奪取全國勝利e.歷程: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f.勝利標志:新中國成立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歷史意義社會意義世界意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g.勝利成果:新中國成立、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使中國共產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不能割裂毛澤東思想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聯系毛澤東思想≠個人主義≠毛澤東個人的思想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拓展知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5.中國共產黨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三者關系:①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②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③黨的組織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課堂練習1. 1840年,英國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鴉片戰爭的爆發開啟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百年屈辱的歷程。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告終。這表明( )A.當時各階級、各階層的革命都沒有給中國帶來任何的進步和發展B.爭取民族獨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C.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D.缺乏指導思想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存在著歷史局限性,無法完成歷史使命C課堂練習2. 中國近代以來,成為世界工業文明的失敗者,在西方列強的侵襲之下,中華民族跌入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谷底。仁人志士,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經歷無數次失敗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①閉關鎖國政策斷絕了中國與世界經濟體系的聯系②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通過走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③代表先進生產力的中國無產階級未能登上歷史舞臺④中國的封建勢力強大嚴重阻礙著資本主義的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課堂練習3. 毛澤東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比喻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就領導權來說,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②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③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④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互相銜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課堂練習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正式成立,中國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歷史表明,有了馬克思主義,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有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潮流從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①意味著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②領導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并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③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④標志著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課堂練習5.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努力拼搏、勵精圖治,實現了中華民族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①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理論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②實現了中國從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③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④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變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下課請同學在課后做好復習!PS:課件主字體為漢儀勁楷簡,各位老師可以在WPS中自行下載該字體,亦或者更換為其他字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