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教學課題 四年級下冊音樂活動課《生旦凈丑薈精粹》學科 音樂 年級 四年級 時長 1課時教學背景分析 隨著四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已增強,這一學段學生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樂于參與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教學活動,利用數字教學引領學生,更能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 1、審美感知:通過為學生提供開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欣賞、模仿和富有創造性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 2、藝術表現:認識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的角色,了解其人物形象;能分辨四大行當的角色;實踐中感受京劇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3、文化理解:通過本課,讓學生對我國的國粹--京劇,相關知識有初步了解,引導學生關注京劇藝術并熱愛京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藝術。重難點 1、通過為學生提供開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欣賞、模仿和富有創造性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 2、認識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的角色,了解其人物形象;能分辨四大行當的角色;實踐中感受京劇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教學方式與策略 在藝術活動中了解京劇的相關知識,初步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熱愛京劇藝術的興趣;正確的分辨京劇的四大行當和四大表演手段。課前準備:京劇頭飾、戲服、課件等。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內容 活動意圖 時間分配一、激趣導入 1、老師一身戲服出場:師生問好 2、“同學大概會說:郭老師您這身打扮好像要唱戲!還真猜對了,我昨天學了一小段京劇,想聽嗎 那我就獻丑了:”《梨花頌》 3、“謝謝大家的掌聲,老師剛才唱段和這身戲服是中國傳統藝術京劇的模仿,今天我們的課就與京劇有關”。 導入:接下來老師帶大家欣賞一段視頻,讓我們感受一下京劇的藝術魅力。 老師以表演一段戲曲的形式導入今天的課程,主題鮮明,一開場就吸引學生的目光,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戲曲藝術的學習氛圍。 3分鐘二、了解京劇的行當。 師:老師剛剛播放的這個片段是《京劇》紀錄片的一個片花,同學們,你們對京劇有哪些了解呢?今天就跟著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京劇的世界!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京劇的由來 :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與美學精神的集大成者,是至今中國戲曲舞臺上最具代表性,影響力的劇種。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國劇”,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京劇是南方四大徽班,與湖北的漢調合作,匯集了昆曲,秦腔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的特點,在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京劇。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就通過京劇四大行當來慢慢感受京劇的迷人之處。 京劇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有其獨特的語言,他們把性別、年齡、性格、身份不同的人物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這個在京劇專業里面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行當"。 (展課題)京劇的行當包括:生、旦、凈、丑,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生旦凈丑的頭飾,我請一位同學們幫我發給小朋友,把頭飾帶起來,也渲染一下我們的課題氣氛。 借觀看京劇記錄片,讓學生走進京劇的世界。 老師用精練的語言價紹京劇,初步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藝術京劇的敬意。 導入京劇的四大行當:生、旦、凈、丑,點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5分鐘(1)認識“生”行 1、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生”行: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當,其中可以細分為“老生”“小生”和“武生”。 老生:中老年男子角色,都戴有髯口,就是胡子,唱和念都用本嗓,就是真聲、大嗓子; 小生:是青少年男子角色的造型,儒雅倜儻,唱和念白,真假聲結合; 武生:身穿長靠,古代將士的盔甲,頭戴盔帽,腳穿厚底靴,一般使用長柄武器的是長靠武生;而穿著素衣褲,用短兵器的是短打武生。 2、動作體驗:既然說到生角,就讓我們體驗一下生角的臺步: (2)認識“旦”行 1、京劇中把女性統稱為旦,根據年齡、身份、性格又可分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 青衣:一般扮的是端莊、嚴肅、正派的女性 花旦:是性格開朗活潑,舉止伶俐的青年女性 武旦:像武生一樣身穿長靠,不騎馬的是武旦,一般騎馬的叫刀馬旦; 老旦:就是中老年婦女的裝扮 彩旦:即是丑婆,表演夸張,化妝也很夸張。 2、郭老師也唱一小段,大家猜猜是旦行中的那一種?(老師表演《賣水》片段 3、跟老師學《賣水》手舞:“因為旦角靚麗的裝扮,和好聽的曲調,很多人都喜歡學一段來表演,同學們也跟老師學一學吧。” 4、貼頭飾: 請兩位同學來認一認誰的頭飾是“生”和“旦”行? (3)認識“凈”行 1、凈:俗稱花臉,一般表演性格剛烈的男性角色,演唱用鼻音和假音,也由于演唱不同分為了“正凈”“副凈”“武凈”。 2、下面老師帶來了幾位典型的凈行當人物:他們是(老師唱表演) 3、看同學們認識這些人物嗎?第一位竇爾敦:(一次簡介) 4、了解這些人物的故事,是不是也被他們的勇猛折服,來吧同學們讓我們站起來,也卓一身戰袍感受一下英雄氣概,跟老師唱兩句。 (4)認識“丑”行 1、最后介紹丑行:也稱為“小花臉”、“三花臉”,丑行在鼻梁上涂上白色的粉塊,有的扮演陰險狡詐、貪婪自私的人物,也有扮演幽默伶俐、善良機智的人物,由于表演不同分為“文丑”和“武丑”。 “文丑”:扮演的都是花花公子、獄卒之類; “武丑”:會扮演一些武藝高強的人物、或者俠盜、小偷。 2、現在我們來看一小段丑行的表演,仔細觀察他是怎么走路的。我們也來試一試蹲下來走走吧。原來這么一個小小的動作真走起來太不容易了,真可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四個行當我們都認識了,下面請剩下兩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頭飾是哪個行當。請你們貼在相應的標題下。 利用圖片和視頻向學生介紹“生”行。 再分別介紹老生、小生、武生。 武生又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 重點帶學生體驗生角的臺步,感受京劇的動作。 介紹“旦”行,配有相對應的圖片,讓學生清晰的看到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的樣子。 學生一定會被花旦吸引,因為花旦性格開朗活潑,調皮可愛,那就帶學生來一段最近流行的抖音花旦表演,既能活躍氣氛,又能加深學生對花旦的記憶。 凈行就是花臉,要讓學生記住凈行,就要給學生搞幾個典型的人物出來,比如:張飛、曹操、關公等等。 帶學生唱一段京劇,感受一下英雄氣概。 介紹丑行要讓學生牢記丑行的最大特點就是鼻頭是白色的。 讓學生蹲下來體驗丑角的小矮人走路,感受每個行當功底的不容易。 5分鐘 6分鐘 6分鐘 5分鐘三、京劇的表演手段:唱、念、做、打 認識了京劇的四大行當,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京劇的表演手段,就是戲曲表演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唱”:當然指的就是唱功了,要喊嗓、吊嗓,擴大音域;還要練吐字咬字,要字正腔圓;(欣賞一段) “念”:就是念白,戲曲里的語言具有節奏感,鏗鏘悅耳;(同學們聽過京劇《紅燈記》嗎?里面的第一句就是念白:他是這樣說的:奶奶 您聽我說!)來看一段念白的片段吧 “做”:就是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動作;(來欣賞一段表演) “打”:就是將生活中打斗的場面藝術化、舞蹈化。 打可是練出來的真功夫,如果大家覺得精粹可別吝嗇你的掌聲哦(播放視頻) 四、聽辨練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走近了中國傳統藝術京劇的世界,認識了京劇的四大行當,他們是(學生說:生旦凈丑)。 我們還了解了,京劇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接下來考考大家算不算京劇的小戲迷: 現在老師要播放京劇《大鬧天宮》的幾個片段,請同學們認真看、仔細聽,說一說他們都是哪個行當的人物? (1)、第一段太白金星要勸說孫悟空去當弼馬溫一職,太白金星屬于哪個行當呀? (2)、第二段蟠桃會,看出來是什么行當了嗎? (3)、第三段,御馬間的馬王要查看孫悟空這個弼馬溫做的怎么樣,來看看馬王是什么行當? 認識了京劇的四大行當才只是初級,一定要延申了解一下京劇的表演手段,就是戲曲表演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每個表演手段都要讓學生也體驗一下,加深記憶。 評價階段:通過一段欣賞、聽辨、討論,檢驗學生對四個行當、四個表演手段的掌握情況,既是游戲也是考核。 6分鐘 4分鐘板書設計 生旦凈丑薈精粹 生 旦 凈 丑 (課件) 唱 念 做 打 (學生貼頭飾)教學特色與反思 我設計的這節音樂活動課——《生旦凈丑薈精粹》,力爭將“藝術教育新課標”的理念融入整節課中。 活動課上,老師以一身戲服出現在學生面前,開場一曲京劇《梨花頌》的唱段,瞬間燃起學生們對戲曲的極大的興趣。緊接著講解“四大行當”的人物,不僅各種圖片異彩紛呈,相應的小視頻使學生對各個行當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判斷“生旦凈丑”對應的人物形象,在我的仔細講授中,學生不但認識了京劇中的“四大行當”,以及京劇的四大表演手段“唱念做打”,也能夠輕松區分和辨別。 在整堂教學課中要十分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在欣賞體驗京劇的四大表演手段“唱念做打”的過程中,通過觀看視頻、教師教授、學生模仿等方法,讓學生真實有效的感受到了京劇曲調風格特點。課堂的最后要延申教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京劇是弘揚民族文化的橋梁,認識了京劇的行當和他的藝術表演手段,還只是京劇藝術的一小部分,京劇還有很多精彩內容等待我們探索,希望同學們熱愛我們中國優秀的民族藝術,將這些珍貴的文化弘揚開來。 不足之處:第一次設計教學過程時,生旦凈丑四個行當講授方式沒有變化,容易使學生乏味,于是我再次設計教學方式,以引導式、觀察式等不同方式講解四個行當,很有效的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力求加倍提升學生的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