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性自我評價表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很好 一般 不好科學知識 1 通過材料分析,知道地圖的基本要素。。。。2 通過材料分析,了解地圖的類型與運用。通過材料分析,3 通過材料分析,了解地形圖的判讀。探究能力 1.通過案例分析,認識馬王堆帛地圖。2.通過讀圖分析,學會比例尺的計算。3.通過材料分析,知道比例尺大小的比較。4.通過材料分析,知道比例尺的運用。5.通過材料分析,知道地圖的類型與運用。6.通過材料分析,了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電子地圖。科學態度 培養合作精神、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小組評價表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一 成員二 成員三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總分(共44張PPT)第一章 地理工具和地理實踐八年級地 理上第二節 地 圖【2024新教材】目錄01單元學習內容05新知講解02課標解讀06課堂總結03學習目標07作業布置04新知導入08知識拓展01單元學習內容單元學習內容02課標解讀·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判讀經度和緯度,量算距離,識別圖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現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分布特征。·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根據需要選擇適用的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使用地圖的習慣。·結合生活實例,描述數字地圖和衛星導航系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捷。·結合實例,描述數字地圖在城市管理、資源調查、災害監測等方面的應用。1.認識地圖的基本要素,判讀經度和緯度,量算距離,識別圖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現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分布特征。2.能識別各種類型的地圖和應用。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課標要求課標分析03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知道地圖三要素,能在常見的各種類型地圖上辨別方向和應用。2.運用地圖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在地形圖中能比較并說出陸地五種基本地形的特征。3.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坡度陡緩,并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陸地五種主要地形類型。04新知導入新知導入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山腳下,一位藏族老人對他的孫子說:“這是我見到的最高的山峰,它至少有4000米?!薄安粚?,爺爺說的不對,書上說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8848.86米。”思考:到底是誰說的對呢?05新知講解新知講解馬王堆帛地圖自主學習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圖的國家之一,最早的地圖可追溯到大禹治水的九鼎上。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3幅帛地圖,分別為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反映了西漢初期長沙國南部及周邊情況。這些地圖按照一定的比例,采用“上南下北”的圖幅方位,運用圖例符號,以實測為基礎,繪制水平領先世界。其中,地形圖首次繪出南海和珠江流域水系,水系特征為下游寬,上游窄;干流寬,支流窄。駐軍圖用紅、青、黑三色繪制,類似現代的分層設色地圖,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彩繪軍事地圖。1.閱讀圖文材料,說出馬王堆帛地圖的類型和用途。2.結合《地理圖冊》,說出現代地形圖的繪制與《西漢初期長沙國南部地形圖》的差別。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軍事等用途內容更多,更詳細,更標準,更豐富等。地圖的基本要素任務一2.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閱讀地圖應當明確這些“語言”的含義。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地圖的基本要素任務一1.地圖的概念將某一區域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并用符號表示在平面上的圖形。地圖的基本要素任務一2.地圖的基本要素(1)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指向標確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通常指向北方。地圖的基本要素任務一2.地圖的基本要素(1)方向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地圖的基本要素任務一2.地圖的基本要素(1)方向在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的地圖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四個基本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再確定出其他方向。地圖的基本要素任務一2.地圖的基本要素(2)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常見的比例尺有哪幾種形式?地圖的基本要素任務一2.地圖的基本要素(2)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示線段式 數字式 文字式使用比例尺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單位統一比例尺的計算案例分析一1、圖上5厘米,實地距離5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2、比例尺為1:4 000000,圖上2.8厘米,實地距離為:1:1 000 000112千米練習:計算比例尺。(注意:先統一單位。)問題思考探究活動一你知道如何閱讀相同圖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圖嗎?比較這兩幅圖,在表1-2-1中填寫相關信息。表1-2-1相同圖幅、不同比例尺地圖的比較小大大小略詳地圖的基本要素任務一2.地圖的基本要素(3)圖例地圖上用來說明地理事物的各種符號、線條、顏色、文字、數字等都是圖例。問題思考探究活動二1.北京和成都的圖例分別是什么?2.哈爾濱在北京的什么方位?3.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米?首都;省級行政中心350千米東北地圖的類型與運用任務二常見的地圖類型有哪些?交通圖地形圖政區圖旅游圖地圖的類型與運用任務二暑假要去長春動物園玩 世界政區圖國慶要去廣州旅游,需要了解一下火車路線 公園導游圖單位近期要安排爸爸去新加坡出差,想知道新加坡具體在哪兒 長沙市交通圖要去長沙市內一個只知道名字的購物中心 全國鐵路線圖選一選問題思考探究活動三1.這兩幅地圖分別是什么類型的地圖?2.在圖1-2-7中,多數城市的分布與河流有什么關系?3.根據圖1-2-8,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到廣州塔,你會選擇什么交通方式?說說你的理由。政區圖和旅游交通圖公交車、地鐵、出租車、步行......沿河分布地圖的類型與運用任務二數字地圖已成為更加便捷、直觀的新一代地圖,并得到廣泛應用。數字地圖是以數字形式記錄和存儲的地圖。什么是數字地圖?電子地圖遙感影像地圖地圖的類型與運用任務二數字地圖的特點與傳統紙質地圖相比,數字地圖的比例尺可動態調整,內容可及時更新,信息查找迅速,圖像、聲音和文字可合并,呈現形式多樣,互動性強。數字地圖的使用越來越方便,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除了給個人出行、導航定位、電商購物等帶來便捷,還常應用于城市管理、資源調查、災害監測等方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電子地圖案例分析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當我們使用車載導航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精準地在電子地圖上顯示目前所在的位置、離目的地的距離、最優路線、預計到達的時間等信息。根據實際,合理選擇和使用地圖,能極大地方便我們的出行與生活。你有使用電子地圖的親身經歷嗎?請與同學們分享你的感受。地形圖的判讀任務三1.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作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作海拔,也稱絕對高度。思考:1.甲、乙兩地的海拔分別是多少?2.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多少?1500米和500米1000米地形圖的判讀任務三2.等高線(等深線)、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在地圖上,把一個區域內海拔相同的各點依次連成的線,叫作等高線(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點依次連成的線,叫作等深線)。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度差,叫作等高距。將多條等高線投影到平面上,就得到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圖的判讀任務三3.地形坡度(陡坡和緩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較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陡坡緩坡思考:1.圖中的等高距是多少?2.A、B兩山坡的坡度與等高線的疏密有什么關系?50米A坡,坡度緩,等高線稀疏;B坡,坡度陡,等高線密集。地形圖的判讀任務三4.常見的山體部位地形圖的判讀任務三4.常見的山體部位地形圖的判讀任務三5.分層設色地形圖在等高線和等深線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涂上不同的顏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平原一般用綠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顏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黃色表示,海拔越高,顏色越深;海洋、湖泊、水庫一般用藍色表示,水越深,顏色越深;積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探究活動四小試牛刀300山頂鞍部山谷山脊陡崖1.小試牛刀2.06課堂總結課堂總結作業布置繪制校園平面圖(P15)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P20)中國古代地圖發展史(P22)知識拓展《康熙皇輿全覽圖》是聘請西洋傳教士經過經緯度測量繪制而成。該地圖經過十年的實地測繪,于1718年初步完成。地圖描繪范圍東北至遼寧,東南至臺灣, 西至甘肅,南至崖州(今海南島),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Thanks!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量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節 地圖 教學設計課題 地圖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地理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是學習地圖,地圖是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節的課時,主要包括地圖的基本要素、地圖的類型與應用、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教材結構合情合理,由淺入深,說明了兩個概念海拔和相對高度,等高線以及等高線地形圖,然后在等高線地形圖中識別常見的山體各部位,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在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教材設計思路重在閱讀和使用地圖的過程中學習地圖知識,學生從閱讀平面地圖過渡到通過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地形、地勢,形成空間概念,達到較高的能力要求。2022新課標要求 ·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判讀經度和緯度,量算距離,識別圖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現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分布特征。·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じ鶕枰x擇適用的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使用地圖的習慣?!そY合生活實例,描述數字地圖和衛星導航系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捷。·結合實例,描述數字地圖在城市管理、資源調查、災害監測等方面的應用。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學習目標:1.知道地圖三要素,能在常見的各種類型地圖上辨別方向和應用。2.運用地圖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在地形圖中能比較并說出陸地五種基本地形的特征。3.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坡度陡緩,并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陸地五種主要地形類型。核心素養目標:區域認知:知道地圖三要素和能在各種地圖上辨別方向。綜合思維:通過山體模型到等高線地形圖的轉繪,實現由直觀具體到抽象思維的轉變,使學生學會用分析、對比、歸納的方法學習地理知識,解答地理問題。3.地理實踐力:能夠運用地形圖上分辨出五種主要地形類型。 4.人地協調觀: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圖的習慣。學情分析 學習地圖,初一學生年齡小,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帶有濃厚的感彩,樂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識。特別是很多學校學生的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不佳,所以教學易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切入,若平鋪直敘地講述學生會感到枯燥,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考慮學生這一主體因素,對于教法、教具的選擇必須考慮學生的特點,力求生動有趣、高效直觀。重點 五種陸地基本地形類型的基本特征;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鞍部、坡的陡緩、陡崖、山谷和山脊。難點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形態。材料準備 教材、教材解析、教輔資料、互聯網材料、地圖、文字材料、視頻、多媒體、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中考評價體系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山腳下,一位藏族老人對他的孫子說:“這是我見到的最高的山峰,它至少有4000米?!薄安粚?,爺爺說的不對,書上說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8848.86米?!彼伎迹旱降资钦l說的對呢? 學生思考后回答:學生各抒己見,表述自己的觀點,帶著問題進入課堂 讓學生從帶著懸念進入課堂講授新課 自主學習:馬王堆帛地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圖的國家之一,最早的地圖可追溯到大禹治水的九鼎上。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3幅帛地圖,分別為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反映了西漢初期長沙國南部及周邊情況。這些地圖按照一定的比例,采用“上南下北”的圖幅方位,運用圖例符號,以實測為基礎,繪制水平領先世界。其中,地形圖首次繪出南海和珠江流域水系,水系特征為下游寬,上游窄;干流寬,支流窄。駐軍圖用紅、青、黑三色繪制,類似現代的分層設色地圖,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彩繪軍事地圖。1.閱讀圖文材料,說出馬王堆帛地圖的類型和用途。2.結合《地理圖冊》,說出現代地形圖的繪制與《西漢初期長沙國南部地形圖》的差別。任務一:地圖的基本要素1.地圖的概念2.地圖的基本要素(1)方向(2)比例尺常見的比例尺有哪幾種形式?使用比例尺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案例分析一:比例尺的計算1、圖上5厘米,實地距離5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2、比例尺為1:4 000000,圖上2.8厘米,實地距離為:探究活動一:問題思考你知道如何閱讀相同圖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圖嗎?比較這兩幅圖,在表1-2-1中填寫相關信息。(3)圖例探究活動二:1.北京和成都的圖例分別是什么?2.哈爾濱在北京的什么方位?3.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米?任務二:地圖的類型與運用常見的地圖類型有哪些?探究活動三:問題思考1.這兩幅地圖分別是什么類型的地圖?2.在圖1-2-7中,多數城市的分布與河流有什么關系?3.根據圖1-2-8,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到廣州塔,你會選擇什么交通方式?說說你的理由。什么是數字地圖 數字地圖的特點:案例分析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電子地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當我們使用車載導航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精準地在電子地圖上顯示目前所在的位置、離目的地的距離、最優路線、預計到達的時間等信息。 根據實際,合理選擇和使用地圖,能極大地方便我們的出行與生活。你有使用電子地圖的親身經歷嗎?請與同學們分享你的感受。任務三:地形圖的判讀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2.等高線(等深線)、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3.地形坡度(陡坡和緩坡)4.常見的山體部位5.分層設色地形圖探究活動四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參照課本20頁實施方案 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閱讀后回答: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軍事等用途學生閱讀后回答:內容更多,更詳細,更標準,更豐富等。學生總結:將某一區域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并用符號表示在平面上的圖形。學生總結: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閱讀地圖應當明確這些“語言”的含義。學生總結: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指向標確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通常指向北方。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在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的地圖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四個基本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再確定出其他方向。學生總結: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學生計算:1:1 000 000112千米學生完成:表1-2-1相同圖幅、不同比例尺地圖的比較學生總結:地圖上用來說明地理事物的各種符號、線條、顏色、文字、數字等都是圖例。學生回答:首都;省級行政中心東北350千米學生總結:學生思考后回答:政區圖和旅游交通圖沿河分布公交車、地鐵、出租車、步行......學生回答:數字地圖已成為更加便捷、直觀的新一代地圖,并得到廣泛應用。數字地圖是以數字形式記錄和存儲的地圖。學生回答:與傳統紙質地圖相比,數字地圖的比例尺可動態調整,內容可及時更新,信息查找迅速,圖像、聲音和文字可合并,呈現形式多樣,互動性強。數字地圖的使用越來越方便,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除了給個人出行、導航定位、電商購物等帶來便捷,還常應用于城市管理、資源調查、災害監測等方面。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各抒己見。學生總結:學生總結:學生總結:學生總結:學生總結:在等高線和等深線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涂上不同的顏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平原一般用綠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顏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黃色表示,海拔越高,顏色越深;海洋、湖泊、水庫一般用藍色表示,水越深,顏色越深;積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成果展示 讓學生了解地圖的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地圖的概念讓學生知道方向讓學生知道比例尺的計算讓學生知道比例尺的比較讓學生知道圖例讓學生知道地圖的相關應用讓學生知道地圖的類型與運用讓學生知道地圖的實際運用讓學生知道數字地圖讓學生知道數字地圖的特點讓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表述電子地圖的運用讓學生知道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讓學生知道等高線(等深線)、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讓學生知道地形坡度(陡坡和緩坡)讓學生知道常見的山體部位讓學生了解分層設色地形圖課堂練習課堂小結板書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康熙皇輿全覽圖》是聘請西洋傳教士經過經緯度測量繪制而成。該地圖經過十年的實地測繪,于1718年初步完成。地圖描繪范圍東北至遼寧,東南至臺灣, 西至甘肅,南至崖州(今海南島),面積約400萬平方公里。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課堂參與度高,回答問題積極,知識點掌握好,材料分析到位,思維得到了訓練,課堂上有積極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學習氣氛,整體上達成了學習目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節 地圖(第2課時) 課堂教學評價表評價 指標 權重 評 價 因 素 評價等級 簡要評價優 良 中 一般教學 目標 (1) 10 1、根據課標、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合理具體的教學目標。 2、整節課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教學結構 (2) 15 1、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能力特征,結合教材內容,靈活安排教學環節,具有自己的特色。 2、過程設計科學合理,抓住重點關鍵,突破難點。 3、過程層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饋及時。 4、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扎實,體現學法指導。 5、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體現出對學生智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學 方法 (3) 20 1、注重優化教學過程,講究教學實效。 2、注重啟發式教學,教學語言精當,富有誘導性。 3、依據教材、學生實際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4、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5、注意教與學的調節,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教學 手段 (4) 10 1、根據教學實際,教學手段運用合理,如電教,提高教學效率。 2、精心設計常規教具和學具的操作。教學時間 (5) 10 1、根據學科特點,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節。 2、各環節耗時合理,講練時間協調. 3、作業適度,負擔合理。準時下課,不拖堂。教學氛圍 (6) 20 重視教學情況的創設, 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課堂氣氛活躍、和諧,師生感情融洽。教學 效果 (7) 20 1、教學措施落實,學生各方面表現出色。 2、教得實、學得活,即時效果好。 3、教學任務完成,課業負擔減輕,教學效率提高。注:優95%,良85%,好75% 一般60%評教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節 地圖(第2課時) 知識性自我評價表.xlsx 第二節 地圖(第2課時) 評價表.docx 第二節 地圖(第2課時)教學設計.doc 第二節 地圖(第2課時)課件(44頁).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