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編創與活動《采菱》 教案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能主動的運用自己喜歡的音樂方式來演唱表演歌曲,做到聲情并茂,對樂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信息量。可以嘗試用簡單的樂器為歌曲伴奏,并仿編歌詞。教材分析:音樂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些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活動讓孩子得到熏陶,萌發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嘗試用自己喜愛的方式來表現音樂。奧爾夫指出:音樂教學應該通過語言,歌唱,樂器(包括自然界一切,以及自己的身體)舞蹈等形式激發孩子表現。這更是符合人的天性。這些自然形式的流露有助于學生的即興發揮和創造力的萌發。是學習音樂技能和能力的最佳狀態。課題選擇:在綜合學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的基礎上,我選擇了《采菱》這節課,它是一首演唱曲目,旋律優美,朗朗上口。但是我并不是把它當第一課時來上,而是在學生們已經熟唱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創編與活動。其實也是為以后的二聲部合唱以及創編歌曲做準備。教學目標:1、學習用合適的伴奏型為歌曲伴奏。2、嘗試用不同的樂器為樂曲伴奏。 3、嘗試用自己的身體給樂曲伴奏。4、創編歌詞,準確的試唱改變的歌詞,激發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教學重點:1、嘗試用不同的樂器為樂曲伴奏。2、準確的創編歌詞。教學難點:1、嘗試用合適的節奏型以及自己的身體為歌曲伴奏。2、準確的試唱改編的歌詞。教學過程:一:完整聆聽歌曲《采菱》(PPT圖片加音樂)導語:剛剛我們聽得是哪一首曲子?你們發現老師在演唱這首曲子的時候加上了什么?(朗誦)那你聽起來有什么感覺?我們都知道這首歌曲唱的什么?哦,原來是水鄉的姑娘在歌唱自己的家鄉,那么今天就讓們跟隨著水鄉姑娘一起開啟我們今天的快樂之旅。二、出示節奏(ppt展示)1、0X 0X︱0X XX‖2、X XX︱X XX‖3、X X ︱X X ‖師:水鄉的姑娘帶來了幾條節奏來考考我們班的孩子們。看看你們能不能完整正確的打出來(學生自由嘗試)師:好,我來聽聽你們嘗試了結果怎么樣?(集體打。分組打。 )三、嘗試用不同的節奏型和樂器為歌曲伴奏。1、師:老師發現你們對節奏的悟性越來越高了。那么你們能試一試用水姑娘帶來的節奏為歌曲《采菱》伴奏嗎?(分組 )2、師:我請每組拍一個代表說出你們的看法。并請組員一起嘗 試用節奏伴唱。3、出示歌詞和節奏對應。(PPT)全班一起完成用節奏給歌曲伴奏。4、孩子們:剛才你們清晰的幫我們的樂曲完成了伴奏,那么接下來你們是否可以用你們準備好的樂器給我們的《采菱》伴奏呢?(分組討論,學生自由嘗試)5、用樂器給樂曲伴奏。(集體,分組表演)四、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身體給樂曲伴奏。1、師:孩子們除了用節奏,用樂器,我們來想想還有其他的方式給我們的樂曲伴奏么?(分組討論)2、師:好了,我來一組組的聽聽你們都是用什么樣的方式 3、師:接下來請你們完整的用身體表演我們的《采菱》(集體分段表演動作)五、引導學生創編歌詞。1、師:孩子們,采菱這首歌曲歌詞主要寫的是什么?(水鄉姑娘愛自己的家鄉)那么孩子們你們愛自己的家鄉么?我們來試試用我們自己的話寫一寫,唱一唱吧?小組討論創編一下歌詞。一會我要分組的聽。2、師觀察每組討論,適當的時候提醒孩子,還要讓他們試著唱唱自己填的歌詞。3、師:好我們來請每小組拍一個代表唱一唱你是怎么愛自己的家鄉的?(師適當的幫助孩子完整的演唱)4、師:我們都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跟著改變的歌詞唱起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吧。(PPT出示創編的歌詞)(師提醒孩子在唱安慶的時候可以用黃梅腔來唱)六、結束:師:親愛的孩子們,今天老師跟你們一起蕩漾在美妙的音樂中,老師不僅欣賞到你們精彩的器樂伴奏,還看到聽到你們用絕美的童聲唱著自己創編的歌詞。你們看,音樂確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大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以有生命,有音樂,那么我們是否還能想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方式表現《采菱》這首曲子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