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物質、運動、規律、意識、實際出發)(聯系、發展、矛盾、辯證否定)(實踐、認識、真理)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第二課第三課第四課社會現象(存在和意識)、社會本質(物質性/實踐的)、社會發展(規律、總趨勢)、社會歷史主體(人民群眾)(人的價值、價值觀、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第五課第六課(整個世界)(人類社會)馬克思主義哲學張桂梅,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她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媽媽”。她以堅韌執著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前不久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和“全國脫貧攻堅楷?!钡确Q號。時代的燃燈者—張桂梅觀看視頻,談談張桂梅的事跡帶給你的感受是什么。6.1 價值與價值觀第二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目錄01人的價值02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0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的價值011、哲學上的價值:含義、特點2、人的價值:含義、內容、特點、評價標準滿足人的居住需要居住價值滿足人的飲食需要營養價值滿足人的學習需要學習價值具體領域的價值哲學上的價值是對具體領域事物價值的概括和總結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為了滿足學生生活學習,張桂梅需要為學生們準備哪些物品?有什么用?一、人的價值1、價值(1)含義:事物(客體)人們(主體)滿足價值(2)特點:注意:①“事物”既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精神現象。②“主體”一般指的是人。③“事物”對主體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價值強調積極方面。④價值是一種關系,事物的價值取決于物的屬性和人的需要兩個方面。⑤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涵蓋了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1.霧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于空中形成的天氣現象。霧能引發人的諸多想象,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霾則是各種污染氣體的混合體,會危害人的健康,被人稱之為“惡魔”。這說明( )①價值是一事物對人的作用和影響②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③價值的實現只同事物固有的屬性有關④霧的價值取決于其自身的屬性和人的需要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C【即時訓練】時代的燃燈者—張桂梅“我們經常說,要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公平的起跑線,可這些女孩卻連站上起跑線的機會都沒有。”目睹一幕幕悲劇,張桂梅心中漸漸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不管中考分數高低,只要愿意讀書,女孩們都可以來這里免費讀書,考上大學、走出大山,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華坪女高自建校12年,已有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從這里走進大學。思考:1.結合材料和事跡分析,張桂梅的價值體現在哪里?什么是人的價值?2.我們都認為張桂梅對社會的價值大,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什么?2、人的價值(1)含義:思考:物的價值與人的價值有何區別?物的價值物的屬性人的需要滿足人的價值人的屬性他人、社會的需要滿足滿足人以自己的創造來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時,自身也有需要。人的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事物本身是沒有需求的,物滿足人的需要是無意識、被動的。2、人的價值(2)內容:人的價值①社會價值②自我價值人是價值的享受者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滿足他人的需要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實現自我滿足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七一勛章獎(貢獻)(索取)——首位——從屬地位人是價值的創造者①人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②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3)特點:注意:①貢獻和索取不對等,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應該居于首位。②實現人生價值并不否認個人利益。③社會價值的實現是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前提和基礎。對人的價值的評價歸根到底看他的貢獻。(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二者不存在大小、優劣的問題2、人的價值(4)評價人的價值的標準:①堅持重點論。貢獻和索取在人生價值中的地位是不平衡的,個人要把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放在首位。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②堅持兩點論。人生價值是貢獻與索取的統一,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不能片面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個方面,只講索取,不講貢獻,社會就不能發展;只講貢獻,不講索取,就不能滿足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個人就會失去為社會作貢獻的物質基礎和積極性。③人的真正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但并不意味著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放棄個人利益。其兩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拓展:用“兩點論”和“重點論”認識和處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原理】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歸根到底是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方法論】要求我們把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統一起來,在對社會的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總結1:人的價值原理2.2022年“最美巾幗奮斗者”李桓英,在20世紀50年代,謝絕世界衛生組織挽留回到祖國。她連續十多年親自深入麻風地區,對接受治療人進行觀察研究,推廣了“短程聯合化療”方法,為我國乃至世界麻風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李桓英的事跡表明( )①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②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看他的精神貢獻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④一個人對社會的精神貢獻比物質貢獻更重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即時訓練】我們的初心是什么?就是通過教育改變大山女孩的命運,進而改變三代人的命運,改變一方水土貧窮落后的命運!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思考:張桂梅身患腫瘤、小腦萎縮等20余種疾病,是什么力量使得張桂梅身患多種疾病仍然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受價值觀的影響時代的燃燈者—張桂梅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1、價值觀的含義2、價值觀的實質3、價值觀的導向作用02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注意:①價值觀實質是一種社會意識,由社會存在決定,并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②價值觀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不同性質的價值觀有不同的作用。③價值觀具有主體差異性,人不同,價值觀也會不同。提示:婚姻觀、就業觀、家庭觀、學業觀、飲食觀等等,都屬價值觀。注意:價值 價值觀(客觀的)(主觀的)2、價值觀的實質:二、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1、價值觀的含義是一種社會意識區分:價值與價值觀的區別和聯系關系 價值 價值觀區別 含義范疇聯系客體所具有的能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價值觀則是人們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屬于社會存在范疇,是客觀的。屬于社會意識范疇,是主觀的。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價值觀。(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3、價值觀的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②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選擇正確,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選擇錯誤,就會遭到失敗。(對個人)≠決定作用、促進作用價值觀認識和評價堅定地認為:吃野味是一種陋習,應該改掉,人與野生動物應和諧共生。崇尚科學,保護、敬畏自然的觀念 。固執地認為:野生動物大補,吃野味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征。愚昧無知,藐視、不敬畏自然的觀念。行為選擇尊重人和野生動物的安全距離,不打擾。亂捕濫獵、濫食野味,消費、展示謀取私利。價值觀錯誤價值觀正確價值觀做出正確人生選擇作出貢獻取得成功得到社會認可做出錯誤人生選擇人生誤入歧途走向失敗①價值觀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P73②價值觀影響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③價值觀不同,人們在面對公義與私利、生與死的沖突時作出的選擇也不同。(2)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雙重作用)(3)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對個人)(對國家)3、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②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影響人們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選擇。③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方法論】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結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基本內容——是什么2、原因——為什么3、要求——怎么辦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力量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是核心價值觀。03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基本內容 --- 是什么(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P75第一句)(1)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P74第二段)(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P75第二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2、原因--- 為什么(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P75第一段)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3、要求 --- 怎么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指導生活)③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④廣大青年: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要篤實,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價 值人的價值社會價值(貢獻)自我價值(索?。?br/>統一主要方面價值觀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認識、改造世界有導向作用承載著精神追求,體現著標準人生的重要向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網絡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1.(2023·全國乙卷)農村,這個曾被一些人視為窮困、閉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去創業。據統計,2012年至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1220萬人。從過去“爭相跳農門”變成“我要回農村”,說明( )①任何價值觀和價值判斷都是對社會存在的能動反映②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源于主體的知識和能力③價值觀和價值判斷對人們的行為選擇發揮著重要作用④價值觀和價值判斷正確與否取決于其對主體的實踐能否發揮導向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鞏固訓練】B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源于實踐,而不是主體的知識和能力,②錯誤。價值觀和價值判斷正確與否取決于是否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是否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④錯誤。2.(2023·全國·甲卷)在講究效率、與時間賽跑的時代,“治愈”“解壓”“詩和遠方”等網絡熱詞在青年群體中廣泛傳播,面對成長中的挑戰與困難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動營造“治愈瞬間”、仔細體味“幸福時刻”,讓人生充滿溫暖與亮色,成為青年人進行心理調適、積蓄昂揚斗志的新手段。這說明( )①價值觀正確與否取決于人們的價值評價②價值觀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隨其發展而變化③價值觀往往因人而異,都應當得到包容與認同④價值觀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選擇有著重要影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鞏固訓練】C價值觀正確與否,不是取決于人們的價值評價,而是取決于是否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是否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①錯誤。價值觀是兩面性,不是所有的價值觀而是只有正確的價值觀才應當得到包容與認同,③錯誤。運用價值觀的知識,說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體現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共產黨員情懷的。3.(2018年課標Ⅲ)開國將軍甘祖昌,參加過井岡山斗爭、五次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榮獲過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長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戰友約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設,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革命勝利后,曾經的誓言讓他心中的鄉愁越釀越濃。1957年8月,他主動辭去軍隊領導職務,秉持“共產黨人不能享清福,要艱苦奮斗一輩子”的信念,舉家回到家鄉沿背村務農,他把70%的工資捐給了家鄉的建設事業,有關部門按照規定要給他蓋房配車,被他一一拒絕。他領著鄉親們修水利,建電站,架橋梁,綠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項項利民工程幫助村民擺脫貧窮、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給妻子和兒女的唯一遺產是三枚勛章。題問邏輯可視化運用價值觀的知識,說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體現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共產黨員情懷的。價值觀的知識知識限定?設問內容?怎么說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體現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共產黨員情懷的?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理論邏輯材料跟著理論走答案生成可視化運用價值觀的知識,說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體現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共產黨員的。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做的誓言: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設,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信念:“共產黨人不能享清福,要艱苦奮斗一輩子”實踐:舉家回到家鄉沿背村務農,他把70%的工資捐給了家鄉的建設事業;領著鄉親們修水利,建電站,架橋梁,綠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項項利民工程幫助村民擺脫貧窮、走向富裕。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導向,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影響改造世界的活動。是人生的重要向導。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信念;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畢生精力,幫助擺脫貧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