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音版第十冊第六單元《京調》——綜合欣賞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欣賞《京調》,初步了解京劇,感受京腔京韻及音樂歡快的情緒,能隨音樂模仿生、旦行當的動作,并分辨樂曲的結構。2、情感與態度:通過欣賞《京調》,初步感受京劇藝術魅力,增強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3、過程與方法:在欣賞本曲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模仿及表演等富有創造性的音樂活動。教學重難點:1、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本課音樂活動,感受京韻。2、在欣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本樂曲的情緒,了解樂曲的結構及演奏形式。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材分析:《京調》(笛子與樂隊),是顧冠仁于1960年根據京劇音樂素材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領奏,模擬人們熟悉的京劇唱腔,配以輕快流暢的伴奏音型,構思別具一格,表現了一種歡快喜悅、生動活潑的情趣。樂曲結構為帶再現的三部曲式。引子+ABABA+尾聲。開始由樂隊奏出源于京劇過門音調的引子,接著出現竹笛演奏出的第一部分主題:清脆明亮的笛聲,模擬人們熟悉的京劇唱腔,使人感到輕松愉快。這一活潑的快板于一段過門之后,再由竹笛奏出一段新的京劇音調:這一音調舒展、飄逸,與第一段活潑的主題旋律形成對比。樂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輕松活潑的音調,把情緒推向高潮,最后突然放慢速度,由笛子用散板的京劇唱腔結束全曲。 樂曲雖然短小,手法簡潔,但構思別具一格。富有京劇的韻味,使人充分領略了京劇所特有的情調。教學過程:一、導入:播放音頻《新貴妃醉酒》(1)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曲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生:略(2)師: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京劇、了解京劇,去感受國粹的五彩斑斕吧。二、新課教學:1、簡介京劇①提問:說說你印象中的京劇? 生:略②教師介紹京劇行當(生旦凈丑)③欣賞京劇臉譜,播放《京調》音樂片段A。師生討論小結臉譜的知識。④教師講解京劇的表演形式(唱 念 做 打)⑤學生隨音樂模仿京劇行當中的基本動作和步法。2、欣賞教學①模仿完了基本動作和步法,讓我們再來聽聽這段旋律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生:略②輕聲哼唱這段旋律,師介紹:這段旋律就是樂曲《京調》中的主要旋律。③提問:你們哼唱的這段旋律在整個樂曲中出現了幾次?聽完全曲之后請回答。完整欣賞《京調》④提問:找一找樂曲中還有其它旋律片段嗎?在哪里?(引導學生聽出音樂片段B)再次完整欣賞《京調》⑤對比欣賞A B段,師生討論小結⑥提問:A B段分別出現了幾次,按什么順序出現的?再次完整欣賞《京調》師生合作,板書樂曲結構:引子 + A B A B A + 尾聲⑦小結三、拓展:1、欣賞京劇《蘇三起解》唱段。2、欣賞流行音樂《蘇三說》。四、小結:1、師生討論交流本節課收獲。2、教師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