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單元測試卷(解析版)(考試時間:90 分鐘 試卷滿分:100 分)注意事項:1.測試范圍: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冊第 3 章。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 12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 1~8 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 9~12 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 4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選錯的得 0 分)1.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 2022 年 9 月 1 日 18 時 26 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 19 時 09 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描述航天員的出艙過程,最好選空間站作為參考系B.航天員分別位于空間站內外時,人體受到的重力有明顯變化C.觀察機械臂操作時,機械臂可視為質點D.“19 時 09 分”是指用 19 小時 9 分鐘的時間完成出艙過程【答案】A【詳解】A.參考系的選擇雖然可以是任意的,但是參考系的選擇以方便研究為依據,故 A正確;B.航天員分別位于空間站內外時,人體所受的重力幾乎不變,故 B 錯誤;C.觀察機械臂操作時,機械臂不可視為質點,視為質點則無法考查機械臂的運動狀況,故C 錯誤;D.“19 時 09 分”是指時刻,故 D 錯誤。故選 A。2.如圖所示,傾角為q 的光滑斜面長和寬均為 l,一質量為 m 的質點由斜面左上方頂點 P靜止釋放,若要求質點沿 PQ 連線滑到 Q 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g。則在斜面上,可以對質點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不可能為( )A mg sinq B mg C 3. . . mg sinq D 3. mg sinq2 3【答案】D【詳解】物體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外力作用沿對角線做直線運動。將重力正交分解到沿斜面向下和垂直于斜面方向,沿斜面方向合力與 PQ 共線,根據閉合矢量三角形法則可知,當外力和 PQ 垂直時,外力最小,所施加的外力的最小值為Fmin = mg sinq sin 45° 2= mg sinq22所以對質點施加的作用力大小應滿足F mg sinq2故 ABC 錯誤,D 正確;故選 D。3.兩共點力大小均為6N,當它們夾角為120°時,合力大小為( )A.12N B.6N C.6 2N D.6 3N【答案】B【詳解】兩共點力大小均為6N,當它們夾角為120°時,根據平行四邊形可知,可知合力大小為F合 = 2F cos 601° = 2 6 N = 6N2故選 B。4.如圖所示,物體所受重力為 40N,用細繩 OC 懸于 O 點,繩 OC 所能承受的取大拉力為50N。現用細繩 AB 綁住繩 OC 的 A 點,再用緩慢增大的水平力牽引 A 點,當 OA 段剛好被拉斷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細繩 AB 上的拉力為 50NB.細繩 AB 上的拉力為 30NC.此時 OA 繩與初始位置的夾角為 45°D.此時 OA 繩與初始位置的夾角為 53°【答案】B【詳解】設OA段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q ,則根據結點 A 處于動態平衡狀態對結點 A 受力分析得三段繩上的力FOA 、FAB 、FAC 分別為FAC = G = 40NF,F ACOA = ,FAB = FAC tanqcosq4OA段剛被拉斷時FOA = 50N ,則 cosq = ,即q = 37°。此時FAB = FAC tanq = 30N5故選 B。5.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圖甲是一種榫卯連接構件,相互連接的兩部分 P、Q 如圖乙所示。圖甲中構件 Q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榫、卯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 μ,沿 P 的軸發OO'用大小為 F 的力才能將 P 從 Q 中緩慢拉出。若各接觸面間的彈力大小均為 FN, 滑動摩擦力與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相等,P 的下表面與水平面未接觸,則 FN的大小為( )F F 4F 6FA. 4 B. 6 C. m Dm m . m【答案】B【詳解】有 6 個接觸面間存在摩擦,所以有F = 6mFNF解得FN = 6m故選 B。6.如圖,一位同學正在擦黑板,若該同學正用力使黑板擦向左沿水平方向勻速擦去,則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黑板擦受到的合力向左B.黑板擦受到的合力為零C.手對黑板擦的作用力小于黑板擦對手的作用力D.手對黑板擦的作用力大于黑板擦對手的作用力【答案】B【詳解】AB.黑板擦受到的合力為零,故 A 錯誤,B 正確;CD.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手對黑板擦的作用等于黑板擦對手的作用力,故 CD 錯誤。故選 B。7.原長為 L 的輕彈簧甲上端固定,下端掛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 A 時,輕彈簧甲的伸長量為L。將另一原長也為 L 的輕彈簧乙掛在 A 的下面,其下再掛上質量為 2m 的小球 B,兩小球平衡時,懸點 O 與小球 B 的距離為 7L(小球大小不計,且兩彈簧都在彈性限度內),則甲、乙兩彈簧的勁度系數之比為( )A.1:1 B.1:2 C.2:1 D.5:2【答案】Amg【詳解】輕彈簧甲掛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時伸長 L,故勁度系數 k1 = L若兩個小球如題圖所示懸掛,上面的輕彈簧甲彈力為 3mg,伸長 3L,總長度為 4L,由題意得下面的輕彈簧乙長度為 3L,故伸長量為 2L,由于其彈力為 2mg,則其勁度系數k 2mg mg2 = =2L L故兩輕彈簧的勁度系數相等。故選 A。8.學軍中學第 61 屆校運會于 2023 年 10 月 19 日上午盛大開幕,學紫青年以厚積薄發的青春活力、激情澎湃的拼搏精神在體育競技中盡展每一個學紫人的“無限可能”,如圖是學生們在田徑場上加速奔跑的精彩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面給學生的摩擦力方向與學生運動的方向相同B.地面與學生之間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C.球鞋相對于地面有向前運動的趨勢D.學生越重,地面與學生間的摩擦力就一定越大【答案】A【詳解】ABC.學生們加速奔跑時,球鞋相對于地面有向后運動的趨勢,地面給學生的靜摩擦力方向向前,與學生運動的方向相同。故 A 正確;BC 錯誤;D.學生受到的靜摩擦力小于等于該同學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即f < fmax = F滑 = mmg學生越重,地面與學生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就一定越大,不能說明地面與學生間的摩擦力就一定越大。故 D 錯誤。故選 A。9.(多選)如圖,兩根相同的輕質彈簧 A、B,A 豎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B 掛在天花板上,將質量為m 的兩個相同物塊分別放在彈簧A 上端和掛在彈簧 B 下端,平衡時彈簧 A、B 的長度分別是 l和3l ,重力加速度為 g ,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mgA.彈簧的勁度系數是lmgB.彈簧的勁度系數是3lC.彈簧的原長是 2lD.彈簧的原長是 2.5l【答案】AC【詳解】設彈簧的原長為 l0 ,勁度系數是 k ,根據胡克定律及二力平衡有mg = k l0 - l ,mg = k 3l - l0 聯立可得l0 = 2l kmg, =l故選 AC。10.(多選)石磨是用人力或畜力把糧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一般由兩塊尺寸相同的短圓柱形石塊和磨盤構成,石制或木制的磨盤上摞著磨的下扇(不動盤)和上扇(轉動盤),如圖所示。若有兩個人分別用大小為300N 和 450N的水平力來推動上扇轉動,則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可能為( )A. 200N B.100N C.500N D.800N【答案】AC【詳解】兩個力的合力范圍為 F1 - F2 F合 F1 + F2帶入題中兩力可得450N 300N ≤ ≤ 300N + 450N即150N F 750N故 AC 可能,BD 不可能。故選 AC。11.(多選)如圖所示,兩輛車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運動,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和所學知識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物體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認為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點,即重心B.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C.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D.用重心代替重力的作用點運用了理想模型法【答案】AC【詳解】A.物體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認為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點,即重心,選項 A 正確;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選項 B 錯誤;C.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選項 C 正確;D.用重心代替重力的作用點運用了等效法,選項 D 錯誤。故選 AC。12.(多選)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 =1kg 木塊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 = 5N作用下向右做勻速運動,取 g =10m/s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5B.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大小變為10N ,則摩擦力大小也立刻變為 10NC.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變為水平向左,則摩擦力方向立刻變為水平向右D.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撤掉,則一段時間內摩擦力大小不變【答案】AD【詳解】A.木塊向右做勻速運動,則有 F = f , f = mmgm F解得 = = 0.5mg故 A 正確;B.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大小變為10N ,物體做加速運動,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故 B 錯誤;C.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變為水平向左,物體向右做減速運動,此時運動方向不變,摩擦力方向向左,故 C 錯誤;D.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撤掉,物體做減速運動,仍受滑動摩擦力,則一段時間內摩擦力大小不變,故 D 正確。故選 AD。第Ⅱ卷 非選擇題二、實驗題(本題共 2 小題,共 20 分)13.某同學利用如圖 1 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 A 和 B,將繩子打一個結點 O,每個鉤碼的質量相等,不計繩重,當系到平衡時,根據鉤碼個數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 TOA、TOB和 TOC。回答下列問題:(1)改變鉤碼個數,實驗不能完成的是 。(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鉤碼的個數 N1=N2=2,N3=4 B.鉤碼的個數 N1=N3=3,N2=4C.鉤碼的個數 N1=N2=N3=4 D.鉤碼的個數 N1=3,N2=4,N3=5(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 。(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量B.量出 OA、OB、OC 三段繩子的長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繩子之間夾角D.標記結點 O 的位置,并記錄 OA、OB、OC 三段繩子的方向(3)在作圖時,圖 2 中更加符合實際的是圖 (選填:“甲”或“乙”)。(4)如圖 3 所示的實驗,ABCD 為豎直平板,E、F 兩處固定了摩擦不計的輕質滑輪,滑輪的軸保持水平,所用繩子的質量可不計。第一次實驗中,當裝置平衡時,繩子的結點在 O處,拉力的方向和鉤碼的位置如圖所示。第二次實驗時,僅把右側滑輪的位置移動到圖中的C 點,待穩定后∠EOF 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繩子結點 O 的位置將(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豎直向下移動 B.水平向右移動C.沿 EO 方向移動 D.沿 FO 方向移動【答案】 A D 甲 不變 C【詳解】(1)[1]對 O 點受力分析如圖 OA、OB、OC 分別表示三個力的大小,由于三共點力處于平衡,所以 OC 等于 OD,因此三個力的大小構成一個三角形;A.2、2、4 不可以構成三角形,則結點不能處于平衡狀態,故 A 符合題意;B.3、3、4 可以構成三角形,則結點能處于平衡,故 B 不符題意;C.4、4、4 可以構成三角形,則結點能處于平衡,故 C 不符題意;D.3、4、5 可以構成三角形,則結點能處于平衡,故 D 不符題意。故選 A。(2)[2]為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必須作受力圖,所以先明確受力點,即標記結點 O 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讀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圖示,因此要做好記錄,是從力的三要素角度出發,要記錄砝碼的個數和記錄 OA、OB、OC 三段繩子的方向,故 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3)[3]以 O 點為研究對象,F3是實際作用效果在 OC 這條線上,由于誤差的存在,F1、F2的理論值要與實際值有一定偏差,故甲圖符合實際,乙圖不符合實際;(4)[4]以 O 點為研究對象,受到三個力的作用,由于鉤碼個數不變,因此三個力的大小不變,O 點所受豎直方向的拉力大小方向不變,即 EO,FO 兩繩子拉力的合力大小方向不變,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二力的大小不變,其合力的大小方向不變,則該二力的夾角不變,故∠EOF 不變;[5]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幾何關系可知,E 點位置不變,EF 之間的距離變大,而∠EOF 不變,因此繩子結點 O 的位置將向 EO 方向移動,故 ABD 錯誤,C 正確。故選 C。14.甲組同學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并測彈簧的勁度系數 k”實驗中的操作步驟為:①將待測彈簧的一固定在鐵架臺上,然后將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豎直放在彈簧一側,并使彈簧另一端的指針恰好落在刻度尺上,當彈簧自然下垂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值記作L0;②彈簧下端掛一個重 0.50N 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值記作 L1;彈簧下端掛兩個重 0.50N 的鉤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值記作 L2;……;掛七個重 0.50N 的鉤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值記作 L7 ;③求出各次彈簧的伸長量。(1)某次測量如圖(a)所示,指針示數為 cm。(2)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請利用這些數據在圖(b)對應的坐標中規范的作出彈力—伸長量(F - x)圖像。( )彈力 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伸長量 x/cm 0.86 1.80 2.75 3.70 4.58 5.49 6.47(3)根據圖像求出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k = N/m(保留 2 位有效數字)。(4)乙組同學采用甲組實驗步驟測量另一根彈簧的勁度系數。仔細觀察該彈簧有如下特征:用一片紙插入相鄰兩匝之間,可以將彈簧豎直提起,如圖(c)所示。若這組同學操作規范,則得到的彈力—伸長量(F - x)圖像最接近于 。A. B. C.D.【答案】 14.65/14.64/14.6654/52/53/55/56 B【詳解】(1)[1]由圖(a)可知示數為14.65cm。(2)[2]根據表格數據在圖(b)中描點,并作出F - x圖像如圖所示(3)[3]由胡克定律F = kx根據F - x圖像可得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 F 3.5= = -2 N / m 54N / mx 6.5 10(4)[4]由于紙片重力的影響,使得測彈簧原長時力F 不為零,故F - x圖像的縱軸截距為正值。故選 B。三.計算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32 分)15.如圖所示,用輕質彈簧 1、2、3 將小球 a 和 b 連接并懸掛。兩小球均處于靜止狀態,彈簧 1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彈簧 2 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為37°,彈簧 3 恰好沿水平方向。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均為 k = 100N / m 且彈力都未超過彈性限度,彈簧 3 的伸長量Dx3 = 4.8cm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2 , sin 37° = 0.6 , cos37° = 0.8,求:(1)彈簧 2 的伸長量Dx2 ;(2)小球 b 的質量m2 ;(3)小球 a 的質量m1 及彈簧 1 的伸長量Dx1 。【答案】(1)Dx2 = 0.06m ;(2)m2 = 0.36kg ;(3)m1 = 0.28kg ,Dx1 = 0.08m【詳解】(1)彈簧 3 上的彈力大小為F3 = kDx3對小球 b 受力分析,受力如圖所示水平方向上有F3 = F2 cos37°其中F2 = kDx2聯立解得F2 = 6 N ,Dx2 = 0.06m(2)小球 b 在豎直方向上有F2 sin37° = m2g解得m2 = 0.36kg(3)對小球 a、b 構成的整體,受力如圖所示水平方向上有F1 sin37° = F3豎直方向上有F1 cos37° = m1 + m2 g其中F1 = kDx1解得Dx1 = 0.08m,m1 = 0.28kg16.如圖所示,質量 M = 0.5kg的木塊套在豎直桿上,并用輕繩與質量m = 2kg的小球相連,今用跟水平方向成a = 30°角的力 F = 20N拉著球,帶動木塊一起豎直向下勻速運動,運動中M、m 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 g = 10m/s2 ,求:(1)運動過程中輕繩拉力 T 的大小;(2)木塊 M 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m 。【答案】(1)T=20N 3;(2)m =2【詳解】(1)對 m 受力分析如圖所示M 受三力平衡;因為F=mg=20N且 F 與 mg 的夾角 120°,F 與 mg 的合力大小為 20N,根據平衡條件得到T=20N方向為 F 與 mg 的角平分線,由幾何知識得到 θ=60°。(2)對 M 受力分析如圖所示M 受四力平衡,根據正交分解法得Mg+T′cosθ=fT′sinθ=Nf=μNT = T 聯立解得m 3=217.如圖所示,一質量不計的彈簧原長為 x0 = 10cm ,一端固定于質量m = 2kg的物體上,在另一端施加一水平拉力。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m = 0.2 ,最大靜摩擦力為fm = 4.8N ,當彈簧拉長至 x =13cm時,物體恰能開始運動(g 取10m/s2,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1)求彈簧的勁度系數 k;(2)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求彈簧長度x1【答案】(1)160N/m;(2)12.5cm【詳解】(1)當彈簧拉長至 x =13cm時,物體恰能開始運動,則k(x - x0 ) = fm解得k=160N/m(2)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k(x1 - x0 ) = mmg解得x1=12.5cm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單元測試卷(原卷版)(考試時間:90 分鐘 試卷滿分:100 分)注意事項:1.測試范圍: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冊第 3 章。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 12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 1~8 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 9~12 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 4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選錯的得 0 分)1.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 2022 年 9 月 1 日 18 時 26 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 19 時 09 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描述航天員的出艙過程,最好選空間站作為參考系B.航天員分別位于空間站內外時,人體受到的重力有明顯變化C.觀察機械臂操作時,機械臂可視為質點D.“19 時 09 分”是指用 19 小時 9 分鐘的時間完成出艙過程2.如圖所示,傾角為q 的光滑斜面長和寬均為 l,一質量為 m 的質點由斜面左上方頂點 P靜止釋放,若要求質點沿 PQ 連線滑到 Q 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g。則在斜面上,可以對質點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不可能為( )A.mg sinq B.mg C 3. mg sinq D 3. mg sinq2 33.兩共點力大小均為6N,當它們夾角為120°時,合力大小為( )A.12N B.6N C.6 2N D.6 3N4.如圖所示,物體所受重力為 40N,用細繩 OC 懸于 O 點,繩 OC 所能承受的取大拉力為50N。現用細繩 AB 綁住繩 OC 的 A 點,再用緩慢增大的水平力牽引 A 點,當 OA 段剛好被拉斷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細繩 AB 上的拉力為 50NB.細繩 AB 上的拉力為 30NC.此時 OA 繩與初始位置的夾角為 45°D.此時 OA 繩與初始位置的夾角為 53°5.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圖甲是一種榫卯連接構件,相互連接的兩部分 P、Q 如圖乙所示。圖甲中構件 Q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榫、卯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 μ,沿 P 的軸發OO'用大小為 F 的力才能將 P 從 Q 中緩慢拉出。若各接觸面間的彈力大小均為 FN, 滑動摩擦力與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相等,P 的下表面與水平面未接觸,則 FN的大小為( )F F 4F 6FA. 4 B Cm . 6m . m D. m6.如圖,一位同學正在擦黑板,若該同學正用力使黑板擦向左沿水平方向勻速擦去,則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黑板擦受到的合力向左B.黑板擦受到的合力為零C.手對黑板擦的作用力小于黑板擦對手的作用力D.手對黑板擦的作用力大于黑板擦對手的作用力7.原長為 L 的輕彈簧甲上端固定,下端掛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 A 時,輕彈簧甲的伸長量為L。將另一原長也為 L 的輕彈簧乙掛在 A 的下面,其下再掛上質量為 2m 的小球 B,兩小球平衡時,懸點 O 與小球 B 的距離為 7L(小球大小不計,且兩彈簧都在彈性限度內),則甲、乙兩彈簧的勁度系數之比為( )A.1:1 B.1:2 C.2:1 D.5:28.學軍中學第 61 屆校運會于 2023 年 10 月 19 日上午盛大開幕,學紫青年以厚積薄發的青春活力、激情澎湃的拼搏精神在體育競技中盡展每一個學紫人的“無限可能”,如圖是學生們在田徑場上加速奔跑的精彩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面給學生的摩擦力方向與學生運動的方向相同B.地面與學生之間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C.球鞋相對于地面有向前運動的趨勢D.學生越重,地面與學生間的摩擦力就一定越大9.(多選)如圖,兩根相同的輕質彈簧 A、B,A 豎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B 掛在天花板上,將質量為m 的兩個相同物塊分別放在彈簧A 上端和掛在彈簧 B 下端,平衡時彈簧 A、B 的長度分別是 l和3l ,重力加速度為 g ,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mgA.彈簧的勁度系數是lmgB.彈簧的勁度系數是3lC.彈簧的原長是 2lD.彈簧的原長是 2.5l10.(多選)石磨是用人力或畜力把糧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一般由兩塊尺寸相同的短圓柱形石塊和磨盤構成,石制或木制的磨盤上摞著磨的下扇(不動盤)和上扇(轉動盤),如圖所示。若有兩個人分別用大小為300N 和 450N的水平力來推動上扇轉動,則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可能為( )A. 200N B.100N C.500N D.800N11.(多選)如圖所示,兩輛車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運動,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和所學知識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物體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認為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點,即重心B.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C.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D.用重心代替重力的作用點運用了理想模型法12.(多選)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 =1kg 木塊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 = 5N作用下向右做勻速運動,取 g =10m/s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5B.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大小變為10N ,則摩擦力大小也立刻變為 10NC.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變為水平向左,則摩擦力方向立刻變為水平向右D.若運動過程中突然將外力撤掉,則一段時間內摩擦力大小不變第Ⅱ卷 非選擇題二、實驗題(本題共 2 小題,共 20 分)13.某同學利用如圖 1 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 A 和 B,將繩子打一個結點 O,每個鉤碼的質量相等,不計繩重,當系到平衡時,根據鉤碼個數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 TOA、TOB和 TOC。回答下列問題:(1)改變鉤碼個數,實驗不能完成的是 。(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鉤碼的個數 N1=N2=2,N3=4 B.鉤碼的個數 N1=N3=3,N2=4C.鉤碼的個數 N1=N2=N3=4 D.鉤碼的個數 N1=3,N2=4,N3=5(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 。(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量B.量出 OA、OB、OC 三段繩子的長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繩子之間夾角D.標記結點 O 的位置,并記錄 OA、OB、OC 三段繩子的方向(3)在作圖時,圖 2 中更加符合實際的是圖 (選填:“甲”或“乙”)。(4)如圖 3 所示的實驗,ABCD 為豎直平板,E、F 兩處固定了摩擦不計的輕質滑輪,滑輪的軸保持水平,所用繩子的質量可不計。第一次實驗中,當裝置平衡時,繩子的結點在 O處,拉力的方向和鉤碼的位置如圖所示。第二次實驗時,僅把右側滑輪的位置移動到圖中的C 點,待穩定后∠EOF 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繩子結點 O 的位置將(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豎直向下移動 B.水平向右移動C.沿 EO 方向移動 D.沿 FO 方向移動14.甲組同學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并測彈簧的勁度系數 k”實驗中的操作步驟為:①將待測彈簧的一固定在鐵架臺上,然后將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豎直放在彈簧一側,并使彈簧另一端的指針恰好落在刻度尺上,當彈簧自然下垂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值記作L0;②彈簧下端掛一個重 0.50N 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值記作 L1;彈簧下端掛兩個重 0.50N 的鉤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值記作 L2;……;掛七個重 0.50N 的鉤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值記作 L7 ;③求出各次彈簧的伸長量。(1)某次測量如圖(a)所示,指針示數為 cm。(2)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請利用這些數據在圖(b)對應的坐標中規范的作出彈力—伸長量(F - x)圖像。( )彈力 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伸長量 x/cm 0.86 1.80 2.75 3.70 4.58 5.49 6.47(3)根據圖像求出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k = N/m(保留 2 位有效數字)。(4)乙組同學采用甲組實驗步驟測量另一根彈簧的勁度系數。仔細觀察該彈簧有如下特征:用一片紙插入相鄰兩匝之間,可以將彈簧豎直提起,如圖(c)所示。若這組同學操作規范,則得到的彈力—伸長量(F - x)圖像最接近于 。A. B.C. D.三.計算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32 分)15.如圖所示,用輕質彈簧 1、2、3 將小球 a 和 b 連接并懸掛。兩小球均處于靜止狀態,彈簧 1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彈簧 2 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為37°,彈簧 3 恰好沿水平方向。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均為 k = 100N / m 且彈力都未超過彈性限度,彈簧 3 的伸長量Dx3 = 4.8cm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2 , sin 37° = 0.6 , cos37° = 0.8,求:(1)彈簧 2 的伸長量Dx2 ;(2)小球 b 的質量m2 ;(3)小球 a 的質量m1 及彈簧 1 的伸長量Dx1 。16.如圖所示,質量 M = 0.5kg的木塊套在豎直桿上,并用輕繩與質量m = 2kg的小球相連,今用跟水平方向成a = 30°角的力 F = 20N拉著球,帶動木塊一起豎直向下勻速運動,運動中M、m 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 g = 10m/s2 ,求:(1)運動過程中輕繩拉力 T 的大小;(2)木塊 M 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m 。17.如圖所示,一質量不計的彈簧原長為 x0 = 10cm ,一端固定于質量m = 2kg的物體上,在另一端施加一水平拉力。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m = 0.2 ,最大靜摩擦力為fm = 4.8N ,當彈簧拉長至 x =13cm時,物體恰能開始運動(g 取10m/s2,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1)求彈簧的勁度系數 k;(2)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求彈簧長度x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章《相互作用——力》單元測試卷(學生版)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同步知識點解讀與專題訓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pdf 第3章《相互作用——力》單元測試卷(教師版)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同步知識點解讀與專題訓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