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1-6年級數學必背公式大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1-6年級數學必背公式大全

資源簡介

二年級上冊數學必背公式大全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我們已經學習了( 厘米 )和( 米 )兩個常用的單位。
2.1 米=( 100 )厘米 100 厘米=( 1 )米
3.( 尺子 )是測量( 長度 )的工具。
4.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 厘米 )作單位。
5.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 米 )作單位。
6.線段是( 直 )的,有( 兩 )個端點。
7.線段是( 直 )的,可以量出長度。
8.三角形由( 3 )條線段組成,正方形由( 4 )條線段組成。
9.兩點之間可以畫( 1 )條線段,線段有長短。
10.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尺 )來量。
11.量一個物體長度,一般把尺的( 0 )刻度對準物體左端。
第二單元: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 相同數位 )要對齊,從( 個位 )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 十位 )進 1
2.( 相同數位 )要對齊,從( 個位 )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 十位 )
退 1
3.筆算兩位數的加減法時,從( 個 )位減起。
4.加數+加數=和
被減數-減數=差
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
1.一個角有( 1 )個頂點,有( 兩 )條邊;兩條邊是( 直直的 ),都從頂點
出發。
2.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與兩邊( 張開 )的程度有關,
角的兩邊張開得越( 大 ),這個角就越( 大 );如果張開得越( 小 ),這
個角就越( 小 )。
3.畫角要記?。合犬? 頂點 )再畫邊;畫角時,從一個( 點 )起,用( 尺
子 )向不同的方向畫( 兩 )條直直的線,就畫成一個( 角 )。
4.量直角的方法:頂點對頂點,一條邊對一條邊,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重
合就是直角,沒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為標準,比直角小的角是( 銳角 );比直角大的角是( 鈍角 )。
6.當鐘面上是( 3 )時整和( 9 )時整時,時針和分針都成( 直 )角。
7.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各有( 4 )個角,而且都是( 直 )角。
8.三角形有( 3 )個角;三角尺有( 3 )個角,有( 1 )個直角,有( 2 )個
銳角。
9.三角尺都有( 一 )個直角和( 兩 )個銳角。
10.所有的直角都( 一樣大 )。
11.每塊三角板中,都有( 3 )個角,有( 1 )個直角,其余兩個角都比直角
( 小 )。
12.數學書封面、黑板上有( 4 )個角,它們都是( 直 )角。
13.一個長方形有( 4 )個角,有( 4 )個角是直角。
14.拿一張紙,先上下對折,再( 左右 )對折可以得到直角。
第四、六單元:表內乘法
1、乘數×乘數=積
2、因數×因數=積
3、幾( 個 )幾( 相加 )就是幾( 乘 )幾
4、幾( 個 )幾( 連加 )就是幾( 乘 )幾
5、幾( 個 )幾就是幾乘幾
6、幾( 和 )幾( 相加 )就是幾( 加 )幾
乘法口訣表:
第五單元:觀察物體
1.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有( 長方體 )、( 正方體 )、( 圓柱體 )和( 球 )
四種幾何體。
2.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長方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 長方體 ),也
可能是( 圓柱體 )。
3.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圓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 圓柱體 ),也可
能是( 球 )。
4.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 正方體 ),也
可能是( 長方體 )。
第七單元:認識時間
1.短的是( 時針 ),長的是( 分針 )。分針指著( 12 ),時針指著幾就是
幾( 時 )。
2.先看( 時針 ),再看( 分針 )。
3.1 時=( 60 )分 60 分=( 1 )時
4.( 30 )分也可以說成( 半 )小時,( 15 )分可以說成( 一刻 )。
5.分針走 1 小格是( 1 )分,走 1 大格是( 5 )分,走一圈是( 60 )分;時
針走一大格是( 1 )小時。
6.鐘面上一共有( 12 )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 5 )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
( 60 )個小格。
7.時針走 1 小時,分針正好走( 60 )分,是( 1 )小時。
8.鐘面上三根針都重合時是( 12 )時,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成直線時是( 6 )

9.“過了幾分鐘”以及“之后”,用( 加法 );“之前”用( 減法 )。
10.分針走一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時;時針走一圈是( 12 )時。
第八單元:排列與組合
1 每兩個人握 1 次手,3 人一共握( 3 )次手。
(2+1=3)
2.每兩個人握 1 次手,4 人一共握( 6 )次手。
(3+2+1=6)
3.每兩個人握 1 次手,5 人一共握( 10 )次手。
(4+2+3+1=10)
4.每兩個人握 1 次手,6 人一共握(15)次手。
(5+4+3+2+1=15)六年級數學必背公式
一.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或性質
加法交換律: a + b = b + a
加法結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交換律: ab = ba
乘法結合律:( ab ) c = a ( bc )
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b + ac
二.幾何圖形計算公式
(1)周長:即圍繞物體一周的長度。
長方形周長=(長+寬)×2 C=( a + b )×2
正方形周長=邊長×4 C =4a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 =п d C =2П r
(2)面積:即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 = a b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 = a · a =a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 = ah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 = ah ÷2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 a + b ) h ÷2
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 S =2πr
直徑 d =2r 半徑=直徑÷2 r = d ÷2
環形面積=外圓面積﹣內圓面積 S 環= S 外﹣ S
【相互聯系】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是以長方形面積計
算公式為基礎的。如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
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圓拼成長方形的長時 1/2C,寬
是 R .
(3)表面積:立體圖形的所有面的面積之和叫做它的
表面積
①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 ab + ah + bh )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 axa ×6=6a2
圓柱體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 = Ch =2πrh
圓柱體的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S = Ch +2πr2=2πrh +2πr2
注意:圓柱的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側面展開是正方形,
C =h2πr
(4)體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體積
①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 = 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 = a × a × a =a3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 = sh =πr2h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 =1/3sh=1/3πr2h
【相互聯系】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的體積公式可
統一成: V = sh ,即底面積×高。等體積等底的長、
正、圓柱體和圓錐體,圓錐高是長方體、正方體、圓
柱體高的 3 倍。
三、數量關系式
1、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3、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工效×工時=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效=工時
工作總量÷工時=工效
5、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6、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7、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8、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注意:0.3÷0.2=1….0.1,除數與被除數同時擴大 100
倍,商不變,余數也擴大 100 倍。
9、平均數=總數÷總份數
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10、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一個人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時間﹣另一個人的速

11、平均速度問題
平均速度=總路程÷(順流時+逆流時間)注意:折
(往)返=路程×2
12、濃度問題:
溶質(藥)+溶劑(水)=溶液(藥水)溶質(藥)
÷溶液(藥水)=濃度溶液(藥水)×濃度=溶質(藥)
溶質(藥)÷濃度=溶液(藥水)
13、折扣問題:
折扣=現價÷原價(折扣<1)現價=原價×折扣
原價=現價÷折扣
14、利息問題
利息=本金×年利率×時間(年)=本金×月利率×
時間(月)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5%)
15、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實際距離=圖上距
離÷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16、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三年級上冊數學必背公式匯總
一、時間單位:(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時=60分
60分=1時
1時=3600秒
60秒=1分
1分=60秒
1刻鐘=15分
30分=半小時
半小時=30分
1世紀=100年
1天=24小時
1年=12個月
二、時間計算方法:
結束時間一開始時間=經過時間
開始時間+經過時間=結束時間
結束時間一經過時間=開始時間
三、長度單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0厘米=1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毫米=1厘米(進率是10)
100毫米=1分米(進率是100)
1000米=1公里(進率是1000)
四、質量單位:
1噸=1000千克
1000千克=1噸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進率是1000)
五、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長方形周長=(長+寬)×2
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
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六、倍的認識:
一個數+另一個數=倍數
這個數×倍數=這個數的幾倍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1、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2、鐘面上有三根針;最長最細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針。
①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
分鐘;
②走的最慢的是時針,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走一圈是12小時;
③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走一大格是5分鐘,走一圈是60分鐘,
也就是1小時。
如:分針從2走到9是35分鐘;秒針從2走到9是35秒,時針從2
走到9是7小時。
3、分針走一小格,秒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
4、時間單位有:時、分、秒,相鄰兩個時間單位間的進率是60;
1時=60分
1分=60秒
1時=3600秒
5、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鄰常用的兩個長度單位(指的是米、分米、厘米、毫米)間的進率是
10;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可以表示為:千米、分米、厘米、毫米
6、質量單位有:噸、千克、克,相鄰兩個質量間的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7、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稱一般物品的質量用千克,要求城的較精確時用克作單位。
8、筆算加法時,先把相同數位的數對齊,再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
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9、筆算減法時,先把相同數位的數對齊,在從個位算起,被減數哪
一位上的數不夠減時,就從前一位退1作十,與本位上的數加起來再小學四年級數學公式
四則運算
1、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
序計算。
3、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4、算式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括號里面的算式計算順序遵
循以上的計算順序。
5、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
關于“0”的運算
1、“0”不能做除數; 字母表示:a÷0 錯誤
2、一個數加上 0 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 a
3、一個數減去 0 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 a
4、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 0; 字母表示:a-a = 0
5、一個數和 0 相乘,仍得 0; 字母表示:a×0= 0
6、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數,還得 0; 字母表示:0÷a(a≠0)= 0
7、0÷0 得不到固定的商;5÷0 得不到商.
位置與方向
1、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或者繪制物體的具體地點。(比例尺、角的畫法和度量)
注意:1、比例尺 2、正北方向 3、角的畫法
2、位置間的相對性。會描述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位置關系。(觀測點的確定)
3、簡單路線圖的繪制。
4.地圖的三要素:圖例、方向、比例尺。
5.確定方向時:A、先確定觀測點
(1)從那里出發,那里就是觀測點。
(2)“在”字后面的為觀測點。
B 站在觀測點來看方向。
例如:①東偏南 25°(標 25°的那個角就靠近東)
②西偏北 35°(標 35°的那個角就靠近西)
6.描述路線和繪路線圖時:只有一條線,所作的線是首尾相連的。
7.常用的八個方位: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運算定律及簡便運算:
一、加法運算定律: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a b=b 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
后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和不變。(a +b+c=a +(b +c) 加法的這兩個
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如:165 +93 +35=93 +(165 +35)
依據是什么?
3、連減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那兩個數的和。a-b-c=a-(b
+c)
二、乘法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a×b=b×a
2、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三個數,也可以先
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一個數,積不變。( a×b )× c = a× (b×c )
乘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簡算
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兩個數相乘,
再把積相加。(a +b)×c=a×c +b×c (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①類型一:(a + b)×c (a - b) ×c
= a× c + b×c = a× c - b×c
②類型二: a × c + b × c a × c – b × c
=(a + b)× c =(a - b) × c
③類型三: a × 99 + a a × b - a
= a ×(99 + 1) = a ×(b - 1)
④類型四:a × 99 a × 102
= a ×(100 - 1) = a ×(100 + 2)
= a × 100 – a × 1 = a × 100 +a × 2
三、簡便計算
1.連加的簡便計算:①使用加法結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結合在一起)
②個位:1 與 9,2 與 8,3 與 7,4 與 6,5 與 5,結合。
③十位:0 與 9,1 與 8,2 與 7,3 與 6,4 與 5,結合。
2.連減的簡便計算:
①連續減去幾個數就等于減去這幾個數的和。如:106-26-74=106-(26 +74)
②減去幾個數的和就等于連續減去這幾個數。如: 106-(26 +74)=106-26-74
3.加減混合的簡便計算:
第一個數的位置不變,其余的加數、減數可以交換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減)
例如:123 +38-23=123-23 +38 146-78 +54=146 +54-78
4.連乘的簡便計算:
使用乘法結合律:把常見的數結合在一起 25 與 4; 125 與 8 ;125 與 80 等
看見 25 就去找 4,看見 125 就去找 8;
5.連除的簡便計算:
①連續除以幾個數就等于除以這幾個數的積。
②除以幾個數的積就等于連續除以這幾個數。
6.乘、除混合的簡便計算:
第一個數的位置不變,其余的因數、除數可以交換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
例如:27×13÷9=27÷9×13
四、連除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除以這兩個數的積。a÷b÷c = a÷(b
×c)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或重合),
叫三角形。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
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 3 條高。重點:三角形高的畫法。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穩定性。如:自行車的三角架,電線桿上的三角架。
4、邊的特性: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5、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 A、B、C 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三角形可表示成三
角形 ABC。
6、三角形的分類:
按照角大小來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按照邊長短來分:三邊不等的△,等腰△(等邊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邊△的三邊相等,每個角是 60 度。(頂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7、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8、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10、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每個三角形都至多有 1 個直角;每個三角形都至
多有 1 個鈍角。
11、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2、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4、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 180 度。四邊形的內角和是 360°有關度數的計算以及格式。
15、圖形的拼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16、用 2 個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17、用 2 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長方形、一個大三角形。
18、用 2 個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正方形。一個
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19、密鋪:可以進行密鋪的圖形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邊形等。
小數的加減法
1、計算法則: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按照整數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得數的
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的小數點對齊。結果是小數的要依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
2、豎式計算以及驗算。注意橫式上要寫上答案,不要寫成驗算的結果。
3、整數的四則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簡算)
統計:
1、條形統計圖優點:直觀地反映數量的多少。
2、折線統計圖優點:既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
3、折線統計圖中,變化趨勢指:上升或者下降。
4、折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再
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5、優點:不僅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預測今后的
趨勢,對今后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指導和幫助。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一)植樹問題:
1、 兩端要栽:間隔數=總長÷間距;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1;間隔
數=棵數-1
2、 兩端不栽:間隔數=總長÷間距;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1;間隔
數=棵數+1
間隔數=總長度 ÷ 間隔長度
情況分類:1、兩端都植:棵數=間隔數+1
2、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數=間隔數
3、兩端都不植:棵數=間隔數-1
4、封閉:棵數=間隔數
(二)鋸木問題: 段數=次數+1; 次數=段數-1
總時間=每次時間×次數
(三)方陣問題: 最外層的數目是:邊長×4—4 或者是(邊長-1)×4
整個方陣的總數目是:邊長×邊長
(四)封閉的圖形(例如圍成一個圓形、橢圓形):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
隔數
(五)棋盤棋子數目:
1.棋盤最外層棋子數:每邊棋子數×邊數-邊數
2.棋盤總的棋子數:每行棋子數×每列棋子數
3.方陣最外層人數:每邊人數×4-4
4.多邊形上擺花盆:每邊擺的花盆數×邊數-邊數五年級數學公式大全
五年級必備
一、數學計算公式:
1、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1 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 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 倍數
3、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
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二、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 周長 S 面積 a 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 周長 S 面積 a 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 面積 a 底 h 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 面積 a 底 h 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 面積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 面積 C 周長 ∏
d=直徑 r=半徑 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體積=底面積×高 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的公式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
=大數) 差倍問題的公式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
數+差=大數)
三、植樹問題的公式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
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全
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
-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
=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四、盈虧問題的公式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
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五、相遇問題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
路程÷相遇時間
六、追及問題的公式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
距離÷追及時間
七、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
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八、濃度問題的公式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
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九、利潤與折扣問題的公式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
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
<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一年級數學概念公式填空練習題
1、加數+加數=(
2、被減數-減數=(
和=(
+加數
差=(
-減數
()-加數=另一個加數
(
)-差=減數
(
)=和-加數
減數=被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差+減數
3、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表示幾個一)
第二位是(
).(表示幾個十)第三位是(
).(表示幾個百)
讀數和寫數都從(
)起讀作是寫語文字,寫作是寫數學字個的前面寫數
學字,個的后面寫語文字。
4、在“一”下面就是求總數,用()計算。(+)
在“一”上面就是求部分,用()計算。(-)
5、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少)幾的問題
求大數比小數多多少,用()計算。(-)
求小數比大數少多少,用()計算。(-)
大數=()+多出來的數
小數=大數-多出來的數
多出來的數=()-小數
6、時針短,分針長。1時=()分60分=()時1刻-15分
分針指著12是整時,時針指著數字幾就是幾時,
分針指著6是半時,時針過數字幾就是幾時半。
重點:鐘面數字有()個。兩數之間有()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
格。時針轉一個數字是(
)時,分針轉一個小格是(
)分,一時是(
分,六十分是()時。時針剛過數字幾,就是表示幾時多。多了多少分,
仔細看分針。
7、湊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來唱湊十歌,九湊一,八湊二,七湊三來六
湊四,兩五相湊就滿十。湊十法:拆小數,湊大數。拆大數,湊小數。
8、圖文應用題:先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確定用加法或減法計算。最后
要記得寫答。
9、求一共是多少,用()計算。(+)
10、求還有、還剩、剩下是多少,用()計算。(-)
11、1元=()角()角=10分1元=()分
12、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不變。
13、長方形有()條邊,正方形有()條邊,三角形有(
)條
邊。
14、至少要用(
)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擺一個長方形。
15、至少要用(
)根相同的小棒可以擺一個正方形。
16、至少要用(
)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擺一個三角形。
17、硬幣是圓的。
18、至少要(
)個小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的正方體。
19、正方體有()個面,6個面都相等,6個面都是(
)形。
20、長方體有()個面,相對的兩個面相等。
圓柱上下有兩個平平的面,這兩個面的大小相同。
一年級數學概念公式填空練習題
1、加數+加數=(和)
2、被減數-減數=(差)
和=(差)+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差=減數
(另一個加數)=和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差(+)減數=被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3、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表示幾個一)
第二位是什位).(表示幾個十)第三位是佰位).(表示幾個百)
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讀作是寫語文字,寫作是寫數學字個的前面寫數
學字,個的后面寫語文字。
4、在“一”下面就是求總數,用(十)計算。(+)
在“一”上面就是求部分,用(一)計算。(-)
5、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少)幾的問題
求大數比小數多多少,用(一)計算。(-)
求小數比大數少多少,用(一)計算。(-)
大數=小數+多出來的數
小數=大數-多出來的數
多出來的數=大數-小數
6、時針短,分針長。1時=(60)分60分=(1)時1刻=1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县| 定结县| 淮阳县| 文昌市| 临沂市| 资兴市| 棋牌| 都匀市| 荥经县| 朝阳市| 万宁市| 彩票| 邓州市| 湟中县| 珲春市| 开江县| 时尚| 原平市| 平潭县| 沅陵县| 浏阳市| 秦安县| 乌鲁木齐县| 通山县| 莱阳市| 宿松县| 太保市| 仲巴县| 郯城县| 盘山县| 中江县| 涟水县| 新营市| 大洼县| 增城市| 龙陵县| 凤翔县| 舟曲县| 务川| 淳化县|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