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海水的運動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2、闡明海水運動各種形式的不同成因。3、分析人類對海水運動的利用及帶來的不利影響【學習重難點】1、運用圖表等資料,說明海水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運用圖表等資料,說明海水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預習新知】海浪1.表層海水運動最基本形式:海浪、潮汐、洋流。2.海浪的主要類型類型 成因常見海浪 由風力形成,風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海嘯 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動,形成的巨浪風暴潮 強風作用下導致的近岸地區海面水位的急劇升降3.海浪對生產和生活的主要影響(1)影響人們在濱海及海上活動。(2)海嘯和風暴潮給沿岸帶來災害。(3)塑造海岸地貌。[易錯提醒] 風暴潮和海嘯的能量來源不同風暴潮是由強風作用下形成的,其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能。海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等引起的,其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的能量。潮汐1.概念:潮汐是海水的一種周期性漲落現象。一天通常有兩次海水漲落。白天的海水漲落稱為潮,夜晚的海水漲落稱為汐。2.成因: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有關3.表現:大潮出現在農歷每月初一、十五左右,日月地三點共線時形成;小潮出現在農歷每月初八、二十三左右,日地、月地連線垂直時形成4.影響:淹沒潮間帶,使海底泥沙遷移等洋流1.概念:海水常年比較穩定的沿著一定方向作大規模的流動2.分類:①按性質分暖流:由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的洋流叫暖流,對流經地區起增溫、增濕作用寒流:由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的洋流叫寒流,對流經地區起降溫、減濕作用②按成因分風海流:大氣運動和近地面風帶,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由盛行風影響形成的洋流,就是風海流。如圖。補償流:由風力和密度差異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區海水減少,相鄰海區的海水便會來補充,這樣形成的洋流叫補償流。分類:分為水平補償流和垂直補償流,垂直補償流又分為上升流和下降流密度流:由于海域海水的溫度、鹽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異,從而導致海水流動,這叫密度流。規律總結:表層海水由鹽度較低的海區流向鹽度較高的海區,下層海水由鹽度較高的海區流向鹽度較低的海區。3.洋流的分布規律①副熱帶海區:北順南逆,東寒西暖(以大洋為中心)②副極地海區:北逆南無,東暖西寒③北印度洋海區:夏順冬逆(都是暖流)④南半球40°-60°海區是圍繞地球一圈的西風漂流【思考探究】探究一:海浪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穿大洋;波長可達數百千米,可以傳播幾千千米而能量損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加,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墻”。海嘯的破壞力巨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地震,引發巨大海嘯,死亡失蹤數萬人。結合材料探究下列問題。1.海嘯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海嘯產生的影響有哪些 探究二:潮汐“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前后,錢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興致盎然,爭睹奇景。結合材料探究下列問題。1.錢塘江大潮出現的時間。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錢塘江大潮的成因。3.杭州灣沿岸地區采取怎樣的措施防止錢塘江大潮對沿岸的破壞 探究三:洋流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蘇格蘭一對母女在海灘上撿到了一個裝有中文紙條的漂流瓶。對于這份很可能來自中國的神秘“禮物”,這對母女驚嘆于它是如何在6天時間里經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隨著海浪漂到了5 000英里(約為8 047千米)之外的蘇格蘭海灘。結合材料探究以下問題。“漂流瓶”如何從中國漂到蘇格蘭的 【鞏固訓練】讀世界海洋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北半球N海區較南半球S海區海水鹽度低的原因是N海區( )A.緯度高 B.降水稀少 C.淡水注入多 D.人類活動多【小題2】全球氣候變暖使得極冰融化,可能導致兩極地區海水鹽度( )A.不變 B.變小C.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研究發現,德雷克海峽(下圖)的海冰對全球氣候變化有重要影響。據此完成下列各題。【小題1】德雷克海峽的海冰大幅度增加,則( )A.甲、乙洋流流量均減少B.甲洋流流量減少,乙洋流流量增大C.甲、乙洋流流量均增大D.甲洋流流量增大,乙洋流流量減少【小題2】德雷克海峽海冰大幅度減少的年份( )A.赤道太平洋東西兩側海區溫差減小B.赤道太平洋東側沿岸地區干旱加劇C.南太平洋高低緯度間熱量交換增強D.秘魯沿岸附近漁場漁業大規模增產下圖為南半球某大陸西海岸某月風速隨緯度的變化情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該大陸及圖示月份分別是( )A.非洲大陸、1月 B.非洲大陸、7月C.南美洲大陸、1月 D.南美洲大陸、7月【小題2】在該月份,影響乙、丙兩地風速的主要因素是( )A.氣壓高低 B.山地阻擋 C.大氣環流 D.海陸位置【小題3】甲地海拔2000米以上,該月份( )A.高溫多雨 B.炎熱干燥 C.溫和多雨 D.涼爽干旱翡翠島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黃金海岸南部。該地區漲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區內風向季節變化較大,夏、秋季節盛行偏西風,冬、春季節盛行偏東風且春季風力較大。下圖為翡翠島自然保護區等高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小題1】目前,該地區沙丘獲得的補充沙源主要來自( )A.西北內陸 B.淺海區及沿海沙灘C.深海區 D.河流【小題2】圖示地區沙丘形態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受( )A.冬、春季節偏東風的影響 B.漲潮海水的影響C.夏、秋季節偏西風的影響 D.落潮海水的影響【小題3】滑沙入海是該島頗具吸引力的旅游項目,該旅游活動對沙丘影響最明顯的季節及具體影響是( )A.冬季使沙丘高度增加 B.夏季使沙丘高度增加C.冬季使沙丘高度降低 D.夏季使沙丘高度降低下圖為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的緯度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圖中三條曲線代表的含義分別是( )A.①海水溫度②海水鹽度③海水密度B.①海水密度②海水鹽度③海水溫度C.①海水溫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鹽度D.①海水密度②海水溫度③海水鹽度【小題2】由圖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層海水( )A.溫度低、鹽度較低、密度小B.溫度高、鹽度較低、密度大C.溫度高、鹽度較低、密度小D.溫度低、鹽度較高、密度大如圖表示某海域表層海水年平均等溫線分布圖,圖中虛線表示流經該海區的洋流, b 、 c 處于同一緯度, a 、 d 處于同一緯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由圖可知( )A.c是北半球暖流 B.b是南半球暖流C.a是北半球寒流 D.d是南半球寒流【小題2】對該海域表層海水的鹽度及密度大小,判斷正確的是( )A.a海域與d海域的鹽度大小相同B.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C.b海域鹽度小于c海域鹽度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小題3】關于圖示洋流對人類活動影響,描述正確的是( )①甲處可形成漁場,原因是處于寒、暖流交匯處②乙處可形成漁場,原因是處于寒、暖流交匯③輪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④大型油輪在d海域漏濁污染范圍會擴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據路透社2023年11月25日報道,世界上最大的冰山(編號A23a)正在快速漂過南極半島的北端,進入南大西洋海域。1986年這座冰山從南極菲爾希納冰架上分離出來,因其底座卡在威德爾海海底而擱淺,之后逐漸縮小開始漂移。這引發人們對該冰山未來走向的關注和擔憂。圖為編號A23a冰山位置圖。據此完成下題。【小題1】A23a冰山移動的主要原因是( )①南極大陸地殼運動的結果③科考站排放了過多的熱量②冰山融化,底部與海底失去接觸④海表風場和洋流提供了動力條件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小題2】該冰山移動可能帶來的影響有( )①沿途海域海氣之間水熱交換基本不變②再次擱淺,導致生物的覓食路線受阻③南極大陸的生物生存空間大幅度縮小④對非洲南部海運船舶航行造成影響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下圖為我國東部海域沿 30°N 冬季表層、底層海水多年平均溫度和鹽度空間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 下面小 題。 【小題1】該海域水溫的變化特征是( )A.夏季溫差大 B.冬季遠海底層溫差大C.冬季表層水平溫差小 D.冬季近岸垂直溫差小【小題2】影響該海域近岸地區鹽度及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徑流 B.太陽輻射 C.海洋深度 D.蒸發量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箭頭表示洋流的流向。讀圖,完成下題。【小題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洋流常年受西北風吹拂B.②是氣旋型洋流系統的組成部分C.此時南半球為冬季D.③洋流是東南季風吹拂形成的【小題2】下列關于洋流對自然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Q地因受寒流影響,冬季氣溫較低B.P地因受暖流影響,冬季有不凍港C.M海區的漁場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D.K海區多海霧,對航運造成不利影響甲、乙兩洋流在A處相遇,A處的緯度位置年內和年際均會發生變化,其變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020年~2022年的年際變化中,A的位置偏北。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下列關于該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洋流的海水密度低于乙洋流B.甲洋流的海水鹽度高于乙洋流C.A處航船終年受到冰山的影響D.A海域多海霧,漁業資源豐富【小題2】推測一年內A的位置偏北時( )①塔里木河進入汛期②南方人在哈爾濱賞冰雕③貴陽天無三日晴④北京人正在吃餃子迎立冬⑤索馬里海域的漁民捕魚忙⑥北印度洋洋流順時針流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